丁香和迷迭香精油抗痤疮丙酸杆菌的活性、作用机制及涂膜剂的制备

丁香和迷迭香精油抗痤疮丙酸杆菌的活性、作用机制及涂膜剂的制备

论文摘要

针对痤疮发病率高和临床药物存在的疗效不持久、不良反应等问题,本研究以丁香和迷迭香精油为主要原料,研制植物精油涂膜剂,该制剂高效,无毒,无刺激性,为植物精油在痤疮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GC-MS分析了丁香精油和迷迭香精油的成分,并运用流式细胞仪、原子力显微镜以及蛋白质电泳技术,考察了痤疮丙酸杆菌与精油作用前后的变化,探讨了丁香精油和迷迭香精油抑制痤疮丙酸痤疮杆菌的机理,完成了涂膜剂的处方筛选、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并考察了涂膜剂的抑菌、抗炎活性和皮肤刺激性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GC-MS分析,确定了丁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为丁香酚和β-石竹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68.52%和19.00%,迷迭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α-蒎烯,樟脑和莰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27.23%,19.43%,14.26%和11.52%。2.通过琼脂扩散法、微量肉汤稀释法以及杀菌曲线考察了丁香精油和迷迭香精油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丁香精油和迷迭香精油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丁香精油对黑曲霉的抗菌活性最好,其MIC值为0.062%v/v,对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弱,MIC值为0.500%v/v。迷迭香精油除对绿脓杆菌和黑曲霉的抗菌活性较弱之外,对其它菌表现出了很好的抗菌活性。两种精油以不同比例混合其抗菌活性表现出了协同、增加和拮抗作用。杀菌曲线更加清晰地分析了不同浓度的精油在不同时间的杀菌情况。两种精油对痤疮丙酸杆菌也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菌活性,其抑菌直径分别为24.0±0.5 mm和18.0±1.0mm,MIC值分别为0.31 mg/mL(0.031%v/v)和0.56 mg/mL(0.062%v/v),丁香精油和迷迭香精油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杀菌曲线显示了两种精油的杀菌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3.首次运用流式细胞仪、原子力显微镜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从细胞膜的荧光强度、细菌形态学以及细菌中所含蛋白质的变化三个方面考察了丁香精油和迷迭香精油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机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精油浓度的增加,用PI染色后的细菌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细菌细胞膜的破坏程度加大;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级水平检测了痤疮丙酸杆菌与精油作用前后的形态学变化,随着精油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菌体的破坏程度加大,细胞壁和细胞膜被破坏,菌体塌陷,胞质溢出,细菌的尺寸变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了精油与痤疮丙酸杆菌作用的分子机制,丁香精油可能是通过抑制18kDa和33kDa这两种特异蛋白而起作用,而迷迭香精油则可能是通过抑制56.8kDa和67kDa这两种蛋白而起作用。4.首次以丁香精油和迷迭香精油为主要原料,配以适宜的辅料来研究痤疮涂膜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并对其药效学进行初步评估。从外观质量和成膜时间两方面综合考察,通过正交实验,确定A1B3C3D3为优选工艺。即聚乙烯醇-124 5克,吐温-804mL,无水乙醇10mL,甘油4mL为基本处方,加入丁香精油1 mL和迷迭香精油0.5mL,根据药剂学方法制成100mL涂膜剂。并对该制剂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对精密度、重现性以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确定了涂膜剂的质量标准。涂膜剂的药效学主要考察了涂膜剂的抗菌、抗炎活性以及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并能有效抑制小鼠耳肿胀,而且该制剂及其基质对正常和损伤皮肤均无刺激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植物精油简介
  • 1.2.1 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
  • 1.2.2 植物精油的药理作用
  • 1.2.3 植物精油的应用
  • 1.3 丁香简介
  • 1.4 迷迭香简介
  •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丁香和迷迭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1 实验菌种
  • 2.1.2 实验材料
  • 2.1.3 主要仪器
  • 2.1.4 培养基的配制及菌株的培养条件
  • 2.1.5 丁香精油、迷迭香精油供试品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2.1 丁香精油和迷迭香精油的GC-MS分析
  • 2.2.2 丁香精油和迷迭香精油的抗菌活性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丁香精油和迷迭香精油的GC-MS分析结果
  • 2.3.2 丁香精油和迷迭香精油的抗菌活性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丁香和迷迭香精油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机制研究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1 菌株
  • 3.1.2 实验材料
  • 3.1.3 主要溶液配制
  • 3.1.4 主要仪器
  • 3.2 实验原理及方法
  • 3.2.1 流式细胞仪的测定
  • 3.2.2 原子力显微镜的测定
  • 3.2.3 SDS-PAGE电泳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
  • 3.3.2 原子力显微镜结果
  • 3.3.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4 本章小结
  • 4 植物精油涂膜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
  • 4.1 涂膜剂的制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
  • 4.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 质量控制标准
  • 4.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4.2.2 性状
  • 4.2.3 质量检查
  • 4.2.4 鉴别
  • 4.2.5 含量测定
  • 4.2.6 讨论
  • 4.3 涂膜剂主要药效学试验
  • 4.3.1 实验菌种
  • 4.3.2 实验材料
  • 4.3.3 主要仪器
  • 4.3.4 实验动物
  • 4.3.5 培养基的配制
  • 4.3.6 测定方法
  • 4.3.7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证书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丁香和迷迭香精油抗痤疮丙酸杆菌的活性、作用机制及涂膜剂的制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