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内排水系统在雨区高等级路面中的应用与探讨

路面内排水系统在雨区高等级路面中的应用与探讨

一、路面内部排水系统在多雨地区高等级路面的应用与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罗大天[1](2021)在《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效率评估与提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造成高速公路出现问题与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高速公路排水系统不合理会加快路基路面的破坏,缩短高速公路使用寿命,降低行车安全性,同时造成资源浪费与财产损失。因此,对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效率进行调查评估,研究其提升技术,对于保证路面使用性能,提升行车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以上目的,本文采用实地调研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对湖南省内多条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进行水毁病害调查,总结与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排水系统有效性综合评价方法,并对提升排水系统效率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改善方案,如下为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1)通过对湖南省内多条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调查,总结概括了高速公路排水系统的存在问题与产生原因,提出了提升排水效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基于对排水系统的调研与分析,提出了多雨地区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建立了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有效性评价体系,并以南方多雨地区某高速公路进行实例分析。(3)通过对影响边沟水位高程的不同因素进行了水力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沟底纵坡、排水间距与沟深砌筑材料对边沟水位影响较大,边坡高度影响则相对较小。提出了不同条件下边沟设计尺寸推荐值,并依托实体工程对边沟进行了计算复核与尺寸推荐。(4)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到超高过渡段积水在假设条件下运动路径为一双曲线线型;建立了道路超高过渡段模型,并基于FLUENT软件对模型水膜厚度进行模拟仿真,得到了积水分布与水膜厚度云图,分析了道路横坡、纵坡、路面宽度等设计参数对超高过渡段积水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道路全超高横坡对超高过渡段积水影响较大,路面宽度与纵坡则较小;通过数值模拟与经验公式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数值模拟的可参考性,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超高过渡段路面积水改善措施。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调研与评估分析,并针对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计算分析,优化改善边沟与超高过渡段设计,对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检测评估与养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赵新星[2](2021)在《硅灰性质及其对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路面结构层内设置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可以迅速排除渗入结构层内的自由水,从而减轻水损害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对于多孔水泥稳定基层,提升其强度和耐久性是研究的重点。硅灰作为外掺材料,在建筑材料中被用来提升结构的力学性能。本课题以多孔水泥碎石基层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硅灰对多孔水泥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提升效果和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五种硅灰的微观性能分析,分析硅灰粒度分布、成分和孔隙特征等。(2)硅灰水泥胶砂试验:硅灰水泥胶砂强度及流动度试验,探究不同硅灰对水泥胶砂性能影响规律及机理。(3)多孔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基于排水及强度要求,确定集料级配、胶结料用量及成型方法等。(4)多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试验:不同级配的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透水性能试验等,分析级配、硅灰性质等对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1)不同硅灰的的颗粒细度、空隙特征及矿物成分有明显差异,其特性与水泥砂浆性能具有相关性。(2)不同硅灰水泥砂浆强度差异明显,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最高的是3#硅灰,提升效果最好的原因同其化学成分、颗粒分布特征、孔容值较小等因素有关。(3)设计三种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级配,单一级配两种(A级配4.75mm~9.5mm、B级配9.5mm~15mm)、双级配(C级配,用体积法确定4.75mm~9.5mm和9.5mm~15mm集料的比例为3:7);三种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的透水系数分别是13.5、11.3、14.3,排水性能良好;级配C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4)掺加硅灰能显着提升多孔水泥碎石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级配C内掺、外掺硅灰强度分别提升23.5%、45.8%。(5)三种级配的多孔水泥碎石的室内抗压回弹模量分别为754.4MPa、746.1MPa、865.6MPa,加入硅灰后,抗压回弹模量提升约10%-19.0%。(6)硅灰能够有效提高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掺加硅灰后,C级配多孔水泥稳定碎石弯拉强度从0.7MPa提高至0.8MPa,断裂应变能增大13.8%。

姜鉴恒[3](2020)在《透水沥青路面在北京地区径流削减与水质净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透水沥青路面是一种能够增大城区内透水区域面积的低影响开发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地表径流量和地表径流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应用于高等级城市道路的透水沥青路面作为研究对象,从路面结构形式、路面结构材料和路面结构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精细化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透水沥青路面的径流削减效果和水质净化效果。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北京地区适宜在路面内部设置排水系统,且路面内部的透水结构层厚度至少为30cm,兼具路面结构强度和排水性能的II型透水沥青路面是适宜应用于北京地区高等级城市道路的最佳选择;路面结构材料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透水基层材料的选取中,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应用广泛且综合性能良好的透水基层材料;结合国内外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形式,提出了A型和B型两种适用于北京地区高等级城市道路的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形式。(2)对透水沥青混凝土(PAC)和多孔水泥稳定碎石(CTPB)的材料性能进行了整理与归纳,确定了两种路面结构材料的目标空隙率,选用了适当的路面材料性能指标转换模型,为后文模型中所需的空隙率、渗透系数等重要参数提供取值依据;选用路表弯沉、沥青混合料层层底拉应变、沥青混合料层剪应力和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作为路面结构验算的设计指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A型和B型两种透水沥青路面进行了的路面结构分析,探究了结构层厚度对各项设计验算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了能够满足路面承载力要求的各结构层适宜厚度。(3)选用SWMM暴雨径流模拟模型对A型和B型两种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地表径流削减效果评估;在一定的降雨重现期范围内,通过设置透水沥青路面可以消除地表径流,路面内部透水结构层的铺设厚度直接决定着径流消除效应所对应的降雨重现期临界值。A型透水沥青路面可以消除重现期为5年及以下的地表径流,B型透水沥青路面可以消除重现期为50年及以下的地表径流;(4)当降雨重现期超过径流消除效应所对应的临界值时,透水沥青路面内部达到蓄满状态,从而会在路表产生径流。当降雨重现期超过径流消除效应所对应的临界值,且小于100年时,A型透水沥青路面可以削减55%~85%的径流总量和56%~86%的径流峰值,将径流系数控制在0.45以内;B型透水沥青路面可以削减91.4%的径流总量和90%径流峰值,将径流系数控制在0.1以内。因此,透水沥青路面可以有效控制径流总量和径流峰值,具有显着的地表径流削减作用。(5)将所建立的SWMM城市暴雨径流模拟模型完善为能够良好模拟水质变化的综合模拟模型,并对A型和B型两种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水质净化效果评估;在一个完整的降雨事件中,道路雨水管道中的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至最大值,而后急剧下降至较小稳定值的冲刷阶段。第二阶段为污染物浓度保持在较小稳定值直至下降为0的稳定阶段。在应用透水沥青路面后,被迟滞的地表径流中各项污染物浓度只具备稳定阶段的变化趋势,而不具备冲刷阶段的变化趋势,从而说明透水沥青路面对污染物具有过滤及吸附作用。(6)当降雨重现期小于径流消除效应所对应的临界值时,由于地表不会产生径流,透水沥青路面可以将地表污染物冲刷量削减至0;当降雨重现期超过径流消除效应所对应的临界值,且小于100年时,由于透水沥青路面同时具有径流的削减效应和污染物的过滤及吸附效应,在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A型透水沥青路面可以削减93%~98%的地表污染物冲刷量;B型透水沥青路面能削减98%以上的地表污染物冲刷量。因此,透水沥青路面具有显着的水质净化作用,且受透水结构层铺设厚度的影响较小。

王欢[4](2019)在《山区公路防排水技术及抗水灾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认为水对路面、路基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山区公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水毁现象,造成重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对公路防排水技术和设施加以重视,提升山区公路抗水灾风险能力。本文以河北省平山至赞皇高速公路为依托,对项目概况、地形地貌特征和水文气象条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对降雨入渗规律及影响入渗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地表水及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和破坏情况进行了说明。同时,结合案例分析了强降雨对道路的破坏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对策。山区公路防排水体系主要对地表防排水设施进行了针对性设计,研究了地表排水设施的设计径流量和泄水能力的相关水文水力计算方法。提出了地表排水设施的设计布置方案图,并且对平赞高速公路地表防排水设施进行了分析介绍。针对山区公路特殊地段,从深挖方路段的边坡排水和半填半挖路基排水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别以边坡排水孔和急流槽作为研究重点,目的是为了对山区公路特殊路段路基路面发生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设计方法和优化措施,从而减少灾害的发生,保证道路畅通。为了使山区公路排水设施的研究更加完善,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并且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对地表和地下某处排水设施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今后对公路防排水系统的合理性评价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最后对山区公路抗水灾风险评估进行研究,提出了风险评估的调查方法、评估体系的构成、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

郭春梅[5](2019)在《海绵城市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及路面透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内涝是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城市问题,海绵城市透水路面可有效解决此问题。透水路面的透水设计在国内研究较少,目前还未有系统的相关规范。透水水泥稳定碎石作为透水路面基层材料,在透水路面应用前景广泛。目前虽有部分文献针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性能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还较少有文献研究玄武岩纤维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透水性能的影响;此外透水水泥稳定碎石设计方法还有待研究。论文用体积法设计7组不同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级配,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最大公称粒径、4.75mm筛孔通过率对材料力学性能、透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合理最大工程粒径及合理4.75mm筛孔通过率。论文通过设计不同组的材料试验,改变水泥含量、玄武岩纤维长度及掺量,研究分析水泥用量、玄武岩纤维长度及掺加量对材料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空隙率以及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提供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用量、玄武岩纤维长度及掺量的参考。针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方法的问题,论文提出将分形理论应用在其级配设计中;并研究以分形维数控制其设计强度、设计空隙率的可行性,分析级配分形维数与混合料空隙率、抗压强度间变化相关关系。得出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级配分形维数合适取值范围及其与空隙率、抗压强度间关系。针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路面透水设计,分析总结以往透水设计,计算透水基层厚度、渗透系数要求;总结提出合理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路面组合排水系统布设方案。论文针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一系列的材料性能试验,在此基础上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路面进行了透水设计,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应用和透水路面的建设有着指导意义。

寇雨敬[6](2016)在《沥青路面非饱和渗流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路水毁是影响道路使用性能降低公路使用寿命的最大原因,减少水毁的有效措施就是设置路面内部排水系统,这就需要对于路面的非饱和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研究非饱和理论的基础上,从试验入手得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分渗流规律曲线,结合有限元模拟进行了路面非饱和渗流问题的相关研究。本文所做工作如下:(1)将非饱和渗流基本理论与饱和渗流理论作相应对比。给出了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类型、设施条件及路面排水性能评估标准;(2)进行了室外的沥青路面渗水规律研究试验,得到沥青面层在压力水下体积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水分入渗规律曲线,并经过室内试验得出沥青面层的真实含水率,对试验曲线进行了校核;(3)以试验所得曲线为基准,使用SEEP/W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试验结果,进行路面内部的渗流场分析,通过调整相关材料参数,使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有较好的一致性,提出了数值模拟参数的确定方法:(4)在国内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改变面层非饱和参数,进行非饱和渗流数值模拟并进行结果对比,发现对中粒式沥青混合料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对于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影响较大。(5)对数值模拟过程中边界条件及地下水位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有关讨论分析,发现压力水头及总水头边界条件均可模拟积水条件,地下水位位置对模拟结果影响不大,但最大基质吸力水头值对于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应对其进行实测。

唐勇斌[7](2016)在《多雨地区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水损坏是多雨地区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尽管诱发路基路面水损坏的原因众多,但究其本质,均与路基路面内部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密切相关。多雨地区雨季降雨量大且历时长,研究多雨地区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对于公路排水设计优化及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多雨地区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从饱和多孔介质渗流微分方程出发,在介绍非饱和多孔介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推导了饱和-非饱和渗流微分方程,并简单讨论了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在路基路面渗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求解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问题时,需谨慎对待模型材料参数及边界条件。(2)以广州市北二环高速公路实际工程为依托,开展了多雨地区路基路面渗流现场试验研究。采用TDR-3型水分传感器,分别对典型挖方与填方路段路基体积含水率进行了长期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强降雨季节,路基含水率较大位置主要集中在深度为130cm200cm位置;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且雨水入渗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时序性。(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多雨地区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行性,并重点分析了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对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降雨时间较长时,路面各结构层甚至会出现持续饱和的现象,降雨停止后,水分消散速度缓慢;当降雨强度超过某一定值时,路基含水率分布受降雨强度的影响便不再明显。(4)研究了路面内部排水系统对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排水基层可以有效排除路面结构内部积水,排水垫层也可一定程度减少路基路面内部饱和区的大小,边缘排水系统对沥青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的影响不显着。

余威[8](2016)在《多雨地区沥青路面水损害分析与路面排水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损害是造成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的国内外水损害研究资料表明,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是造成路面损坏的主要因素。水损害不仅很大程度地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路面的养护成本,而且还会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同时也会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如何对道路进行有效的防排水设计是目前公路研究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以云南省杨宣(杨柳至宣威)高速公路路面排水设计为背景,首先对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害的表现形式、原因、作用理论及损害机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再查阅路面设计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从路表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等排水结构设计出发,提出一套适合多雨地区沥青路面排水的设计方案,最后通过SEEP/W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研究沥青路面空隙率与排水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比较四种路面结构的排水效率。本文研究成果为杨宣高速公路路面排水设计提供指导,同时为多雨地区沥青路面排水设计提供参考。数值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空隙率增大,降雨初期,路面渗水速度加快,中后期逐渐减小直至饱和。设置边缘排水系统与设置排水基层的路面结构渗水效率相近,高于不设置任何排水设施的路面结构,设置排水基层的边缘排水系统路面结构渗水效率在以上两种路面结构上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但不完全是以上两种结构的简单叠加。实际工程的排水设计需根据排水结构自身的特点以及经济、环境因素综合考虑。

樊青霞[9](2014)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排水系统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两种混凝土路面排水系统:路面内部排水系统、路面边缘排水系统。对于路面内部排水系统,对其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应用场合及条件提出较为详细的要求,为排水系统更好的应用奠定基础。

彭越[10](2013)在《云南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实际调查表明,高等级公路路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各种病害,其中水是危害公路的主要因素。大多数路基沉陷、冲刷、坍塌、翻浆,沥青路面松散、剥落、龟裂,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错台、断裂等病害,都不同程度地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有关。水的作用加剧了路基和路面结构的损坏,加快了路面使用性能的恶化,缩短了它们的使用寿命。因此,道路排水是否通畅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设置道路结构内部排水系统,能够将积滞在路面结构内的水分迅速地排出路基、路面结构外,有利于改善道路的使用性能,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路面水损害机理,探讨了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设置方法,介绍了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和设置原则。并结合云南省元谋至武定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实例,详细、系统地开展了道路内部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提出了道路内部排水系统设计流程。结合高速公路横断面型式,提出了适合要求的排水基层排水系统和边缘排水系统设计方案;修建了路面内部排水系统试验路,根据试验路工程的施工情况,对路面内部排水系统施工的拌和、摊铺、碾压和养护工艺进行了总结。元谋至武定高速公路运营两年后的路况及检测结果表明,在南方多雨地区,设置路面内部排水系统,加强路面结构内部排水功能,是解决路面水损坏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路面内部排水系统在多雨地区高等级路面的应用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路面内部排水系统在多雨地区高等级路面的应用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效率评估与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病害分析与评价研究现状
        1.2.2 高速公路排水设施尺寸设计与优化研究现状
        1.2.3 超高过渡段路面积水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2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调查与水毁病害分析
    2.1 概述
    2.2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调查
        2.2.1 排水设施调查
        2.2.2 排水设施主要存在问题
    2.3 排水系统存在问题与病害原因分析
    2.4 排水系统效率提高尚需解决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
    3.1 概述
    3.2 评价指标
        3.2.1 排水系统完善性
        3.2.2 排水设施稳定性
        3.2.3 路面行车安全性
    3.3 评价方法
        3.3.1 建立因素集
        3.3.2 建立评价集
        3.3.3 确定隶属函数
        3.3.4 权重及权向量A={a_1,a_2,……,a_n}确定
        3.3.5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3.4 实例分析
        3.4.1 工程概况
        3.4.2 综合评价
        3.4.3 调研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高速公路边沟优化设计
    4.1 概述
    4.2 设计径流量计算与参数确定
        4.2.1 设计径流量
        4.2.2 设计降雨重现期与设计频率
        4.2.3 径流系数
        4.2.4 降雨强度
        4.2.5 降雨历时
    4.3 水力计算
        4.3.1 水力半径
        4.3.2 沟渠内的平均流速
        4.3.3 泄水能力
        4.3.4 流量设计准则与冲淤条件
    4.4 边沟设计尺寸影响因素分析
        4.4.1 相关参数的确定
        4.4.2 边沟尺寸随设计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4.4.3 边沟尺寸优化推荐值
    4.5 依托工程边沟尺寸验算
    4.6 本章小结
5 超高过渡段积水特性分析
    5.1 概述
    5.2 超高过渡段几何模型计算与分析
        5.2.1 超高过渡段几何特征
        5.2.2 超高过渡段水流路径模型
    5.3 超高过渡段水膜厚度模型分析
        5.3.2 基于FLUENT的超高过渡段水膜厚度模型
        5.3.3 超高过渡段最大积水深度影响指标分析
        5.3.4 数值模拟对照经验公式
    5.4 超高过渡段积水改善措施
        5.4.1 增设路面刻槽
        5.4.2 铺设连续震荡减速带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6.1.1 主要结论
        6.1.2 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表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硅灰性质及其对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应用状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总结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硅灰微观性能分析
    2.1 硅灰种类
    2.2 粒度试验
        2.2.1 试验过程
        2.2.2 试验结果
        2.2.3 结果分析
    2.3 SEM电镜观测
        2.3.1 试验过程
        2.3.2 观测图像
        2.3.3 结果分析
    2.4 XRF成分分析
        2.4.1 试验原理
        2.4.2 试验数据
        2.4.3 结果分析
    2.5 氮吸附
        2.5.1 试验原理
        2.5.2 试验方法
        2.5.3 吸脱附曲线
        2.5.4 比表面积及孔容
        2.5.5 孔径分析
        2.5.6 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硅灰胶砂试验
    3.1 水泥性能
        3.1.1 水泥强度
        3.1.2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3.2 水泥硅灰胶砂强度(硅灰内掺)
        3.2.1 胶砂强度
        3.2.2 硅灰水泥胶砂拌和状态
        3.2.3 强度规律分析
    3.3 水泥硅灰胶砂强度(硅灰外掺)
        3.3.1 胶砂强度
        3.3.2 强度规律分析
    3.4 水泥胶砂流动度
        3.4.1 试验方案
        3.4.2 试验数据
        3.4.3 数据分析
    3.5 机理分析
        3.5.1 硅灰对抗压强度影响机理
        3.5.2 硅灰对抗折强度影响机理
        3.5.3 各硅灰对强度影响差异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孔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4.1 原材料试验
        4.1.1 筛分试验
        4.1.2 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4.1.3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
        4.1.4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4.1.5 粗集料含水率试验
    4.2 多孔水泥稳定矿料级配
    4.3 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成型技术参数
        4.3.1 成型方法
        4.3.2 改进击实试验
        4.3.3 初始用水量计算
        4.3.4 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
    4.4 胶凝材料用量及种类确定
        4.4.1 掺加方式对强度的影响
        4.4.2 水泥用量对强度影响
        4.4.3 掺加硅灰种类对强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硅灰改性多孔水稳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5.1 无侧限抗压强度
        5.1.1 7d无侧限抗压强度
        5.1.2 28d无侧限抗压强度
        5.1.3 各级配工程适用情况
    5.2 室内动态抗压回弹模量
    5.3 弯拉强度
        5.3.1 弯拉试验方案
        5.3.2 弯拉试验结果
        5.3.3 断裂应变能计算
    5.4 透水性能
        5.4.1 各级配的空隙率
        5.4.2 各级配的透水系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透水沥青路面在北京地区径流削减与水质净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透水沥青路面研究现状
        1.2.2 基于SWMM模型的雨洪模拟研究
        1.2.3 基于SWMM模型的水质模拟研究
    1.3 研究不足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选取
    2.1 北京地区降雨特性与典型地质情况
        2.1.1 北京地区降雨特性分析
        2.1.2 北京地区典型土层分布情况
        2.1.3 北京地区路面内部排水需求评价
    2.2 透水沥青路面的类型
    2.3 路面结构材料的选择
        2.3.1 透水沥青路面面层材料
        2.3.2 透水沥青路面基层材料
    2.4 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形式调查与分析
        2.4.1 国外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形式
        2.4.2 我国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形式
    2.5 适用于北京地区的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形式
    2.6 本章小结
3 路面结构材料性能及结构层厚度研究
    3.1 路面结构材料性能研究
        3.1.1 透水性能评价指标
        3.1.2 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3.1.3 路面材料性能指标转换模型
    3.2 设置透水结构层的路面结构分析
        3.2.1 设计验算指标
        3.2.2 路面结构分析方法
        3.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4 路面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透水沥青路面的径流削减效果研究
    4.1 Ⅱ型透水沥青路面的产流机制分析
        4.1.1 土壤的产流机制
        4.1.2 Ⅱ型透水沥青路面的产流机制
    4.2 城市雨水径流计算模型的建立
        4.2.1 水文过程模拟原理
        4.2.2 设计降雨参数
        4.2.3 研究区域的拟定
        4.2.4 子汇水区的参数设置
        4.2.5 LID参数设置
    4.3 透水沥青路面的径流削减效果分析
        4.3.1 径流总量的削减效果评估
        4.3.2 径流峰值的削减效果评估
    4.4 本章小结
5 透水沥青路面的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5.1 城市径流污染现状概述
        5.1.1 城市径流污染物类别
        5.1.2 城市径流污染的危害
    5.2 城市雨水水质模拟模型的建立
        5.2.1 水质模拟原理
        5.2.2 水质模拟模型的参数设置
    5.3 透水沥青路面的水质净化效果分析
        5.3.1 污染物冲刷量的削减效果评估
        5.3.2 污染物浓度的削减效果评估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山区公路防排水技术及抗水灾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防排水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2.2 防排水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1.2.3 公路水毁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山区公路水文地质特征及水毁调查分析
    2.1 工程概况
        2.1.1 地形地貌特征
        2.1.2 水文气象条件
    2.2 地表水和地下水对于路基影响分析
        2.2.1 降雨入渗模式
        2.2.2 降雨入渗影响因素
        2.2.3 地表水对路基的影响
        2.2.4 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2.2.5 水对深挖方路段边坡的影响
        2.2.6 水流对沿河路基的影响
    2.3 山区公路排水设施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2.3.1 边沟
        2.3.2 截水沟
        2.3.3 急流槽
        2.3.4 排水沟
        2.3.5 涵洞
    2.4 2016年强降雨对山区公路的影响调查分析
        2.4.1 石家庄地区公路破坏情况调查
        2.4.2 公路水毁破坏特征及成因
        2.4.3 公路水毁灾情启示
        2.4.4 既有公路改造要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区公路防排水设施设计与计算
    3.1 公路防排水设施设计概述
        3.1.1 防排水的目的
        3.1.2 防排水的形式
        3.1.3 排水设计的原则和思路
    3.2 山区公路地表防排水设施设计
        3.2.1 横坡
        3.2.2 路堤坡面漫流
        3.2.3 边沟
        3.2.4 截水沟
        3.2.5 急流槽
        3.2.6 排水沟
        3.2.7 出水口和集水井
        3.2.8 跌水
    3.3 地表防排水设施的水文水力计算
        3.3.1 确定设计径流量的计算方法
        3.3.2 沟渠的结构形式与尺寸
        3.3.3 沟渠的纵坡和流速
        3.3.4 水力计算
        3.3.5 沟渠的验算和加固
        3.3.6 平赞高速地表防排水工程计算实例
        3.3.7 平赞高速部分地表排水设计方案
    3.4 小结
第四章 山区公路特殊路段防排水研究
    4.1 深挖方路段边坡排水技术
        4.1.1 深挖路段边坡水毁现象
        4.1.2 边坡坡面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1.3 平赞高速深挖方路段路基边坡防排水技术应用
        4.1.4 边坡地下排水措施
    4.2 半填半挖路基排水技术
        4.2.1 半填半挖路基水的形式
        4.2.2 水对半填半挖路基的不利影响
        4.2.3 半填半挖路基排水措施
        4.2.4 路基路面综合排水设计
        4.2.5 急流槽的水力计算
        4.2.6 急流槽常见问题及处置对策
    4.3 小结
第五章 山区公路防排水设施的模糊综合评价
    5.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5.1.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5.1.2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5.2 权重的确定方法
        5.2.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5.2.2 构造判断矩阵
        5.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5.2.4 层次总排序
        5.2.5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5.3 评价指标的研究
        5.3.1 指标的选取原则
        5.3.2 地表排水设施指标分析
        5.3.3 地下排水设施指标分析
    5.4 综合评价计算模型
        5.4.1 建立因素集U
        5.4.2 建立评价集V
        5.4.3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5 工程实例计算
        5.5.1 地表排水设施合理性评价
        5.5.2 地下排水设施合理性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区公路排水系统抗水灾风险评估体系初探
    6.1 评估体系中的几个关键概念
        6.1.1 灾害
        6.1.2 危险性
        6.1.3 易损性
        6.1.4 风险
        6.1.5 减灾效益
        6.1.6 损失
    6.2 评估体系的原则及调查方法
        6.2.1 建立评估体系的原则
        6.2.2 调查方法
    6.3 水灾评估体系的结构
    6.4 指标体系的建立
        6.4.1 危险性指标体系
        6.4.2 易损性指标体系
    6.5 山区公路抗水灾风险评估方法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海绵城市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及路面透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透水路面研究现状
        1.2.2 透水基层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组成设计
    2.1 原材料特性
        2.1.1 水泥
        2.1.2 粗集料
        2.1.3 细集料
        2.1.4 拌合水
        2.1.5 掺加剂
    2.2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指标
        2.2.1 透水性能设计指标
        2.2.2 力学性能设计指标
    2.3 级配设计
        2.3.1 级配设计理论
        2.3.2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方法
        2.3.3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力学性能研究
    3.1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研究
        3.1.1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3.1.2 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3.2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劈裂强度研究
        3.2.1 劈裂强度试验方法
        3.2.2 劈裂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性能研究
    4.1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空隙率研究
        4.1.1 空隙率试验方法
        4.1.2 空隙率影响因素分析
        4.1.3 空隙率相关性分析
    4.2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渗透系数研究
        4.2.1 渗透系数试验方法
        4.2.2 渗透系数影响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分形理论级配设计应用研究
    5.1 分形理论概述
    5.2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分形特征
        5.2.1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粒径分形
        5.2.2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分形
    5.3 级配分形维数与透水稳定碎石性能关系研究
        5.3.1 级配分形维数计算
        5.3.2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性能与级配分形维数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路面透水设计
    6.1 透水路面结构分类
    6.2 结构组合排水系统设计
        6.2.1 Ⅱ型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路面排水系统设计
        6.2.2 Ⅲ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路面排水系统设计
    6.3 透水路面透水设计
        6.3.1 透水路面透水设计概述
        6.3.2 透水设计算例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6)沥青路面非饱和渗流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沥青路面排水问题及研究意义
        1.1.1 水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1.1.2 减少水损坏的措施
        1.1.3 路面结构降雨渗流问题的引出及其机理研究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非饱和渗流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多孔介质
        2.1.2 渗流模型
        2.1.3 贮水率
        2.1.4 渗透系数、渗透率和导水系数
    2.2 非饱和土的基本特性
        2.2.1 土体吸力
        2.2.2 土水特征曲线
        2.2.3 水力传导系数
    2.3 非饱和渗流控制方程与定解条件
        2.3.1 达西定律
        2.3.2 非饱和土水分运动连续性方程
        2.3.3 稳态渗流微分方程
        2.3.4 非稳态渗流微分方程
        2.3.5 控制方程定解条件
第3章 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
    3.1 排水设施方案
        3.1.1 内部边缘排水系统
        3.1.2 排水层排水系统
        3.1.3 适用性分析
    3.2 设置条件及要求
        3.2.1 设置条件
        3.2.2 设置要求
    3.3 排水性能评估标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沥青路面渗水规律试验研究
    4.1 沥青路面渗水试验
        4.1.1 试验简介
        4.1.2 试验规划及设计
        4.1.3 试验准备工作
        4.1.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2 本章小结
第5章 渗水规律试验数值模拟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GeoStudio 2007分析软件
    5.3 模型的建立
        5.3.1 本文所建模型说明
        5.3.2 边界条件设置
        5.3.3 网格划分及时间步长
        5.3.4 沥青混凝土材料输入参数
    5.4 数值模拟结果比较
        5.4.1 分析模型尺寸
        5.4.2 材料参数及网格划分
        5.4.3 边界条件
        5.4.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5 数值模拟中参数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5.5.1 研究模型说明
        5.5.2 边界条件的影响
        5.5.3 地下水位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多雨地区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基路面渗流特性现场试验研究现状
        1.2.2 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的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饱和-非饱和多孔介质渗流理论的简要分析
    2.1 饱和多孔介质渗流的基本方程及微分方程
        2.1.1 运动方程
        2.1.2 连续性方程
        2.1.3 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2.1.4 非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2.2 非饱和多孔介质的几个基本概念
        2.2.1 饱和度
        2.2.2 基质吸力
        2.2.3 土水特征曲线
        2.2.4 水力传导系数
    2.3 饱和-非饱和多孔介质渗流的基本理论
        2.3.1 水土势基本理论
        2.3.2 饱和-非饱和渗流Darcy定律
        2.3.3 饱和-非饱和多孔介质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2.3.4 定解条件
    2.4 路基路面降雨入渗基本理论
        2.4.1 路基路面降雨入渗曲线
        2.4.2 路基路面降雨入渗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雨地区路基路面渗流现场试验研究(以广州市北二环高速公路为例)
    3.1 工程概况
        3.1.1 气象与水文地质
        3.1.2 路基填料
    3.2 试验监测设备及布设
        3.2.1 试验监测设备
        3.2.2 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2.3 监测系统布设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降雨量统计资料
        3.3.2 路基体积含水率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模型的建立
        4.1.1 SEEP/W数值分析软件
        4.1.2 几何模型
        4.1.3 材料参数
        4.1.4 单元类型
        4.1.5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4.2 数值计算模型的验证
        4.2.1 路基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比
        4.2.2 路基不同高程位置含水率分布对比
    4.3 降雨条件下路基路面渗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4.3.1 数值模拟分析的工况设计
        4.3.2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路面内部排水系统对路基路面渗流的影响
    5.1 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简介
        5.1.1 边缘排水系统
        5.1.2 排水层排水系统
    5.2 路面排水系统对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的影响
        5.2.1 工况基本信息
        5.2.2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8)多雨地区沥青路面水损害分析与路面排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方法研究及其评价
        1.3.2 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
        1.3.3 水损害破坏机理的研究现状
        1.3.4 水损害防治的研究现状
        1.3.5 现有研究的不足
    1.4 国内外排水设计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多雨地区沥青路面水损害分析
    2.1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表现形式
        2.1.1 松散类
        2.1.2 裂缝类
        2.1.3 冻融循环破坏类
    2.2 造成水损害的相关因素
        2.2.1 沥青的性质
        2.2.2 集料的性质
        2.2.3 沥青路面空隙率
        2.2.4 路面结构内部排水
    2.3 沥青与集料的相互作用理论
        2.3.1 沥青与集料之间的机械黏附理论
        2.3.2 集料表面能量理论
        2.3.3 分子的极性力理论
        2.3.4 集料表面粗糙理论
        2.3.5 胶浆理论
    2.4 沥青路面水损害机理分析
        2.4.1 水-沥青-集料之间的的置换作用
        2.4.2 行车荷载造成的动水压力作用
    2.5 小结
第三章 沥青路面防排水设计
    3.1 沥青路面面层结构设计理论
        3.1.1 上面层结构设计理论
        3.1.2 中面层结构设计理论
        3.1.3 下面层结构设计理论
    3.2 沥青路面防排水层设计理论
    3.3 沥青路面排水结构设计
        3.3.1 沥青路面表面排水设计
        3.3.2 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
    3.4 沥青路面结构内部排水及边缘排水
        3.4.1 设置边缘排水的结构设计
        3.4.2 设置全宽式排水基层的结构设计
        3.4.3 设置全宽式排水基层的边缘排水设计
    3.5 小结
第四章 建立模型并分析比较每种排水结构的渗水规律
    4.1 沥青路面结构渗水数值模拟
        4.1.1 SEEP/W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4.1.2 建立模拟方案
    4.2 沥青路面结构渗水模型
        4.2.1 参数计算
        4.2.2 区域划分
        4.2.3 边界条件
        4.2.4 时间步设定
    4.3 不同路面排水结构在不同空隙率下的渗流模拟结果与分析
        4.3.1 不设置排水系统的路面结构渗水数值模拟分析
        4.3.2 设置边缘排水系统的路面结构渗水数值模拟分析
        4.3.3 设置全宽式排水基层的路面结构渗水数值模拟分析
        4.3.4 设置排水基层的边缘排水系统路面结构渗水数值模拟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本文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9)水泥混凝土路面排水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路面排水系统的意义
3 路面排水系统设计
    3.1 路面内部排水系统
        3.1.1 设计原则
        3.1.2 设置条件
    3.2 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3.2.1 纵向管式边缘排水系统
        3.2.2 全宽式排水基层边缘排水系统
4 结论

(10)云南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1.1.1 水对路面的损害
        1.1.2 道路损坏的重要原因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发展动态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云南省高速公路路基路面防排水环境条件分析
第三章 水对路基路面结构层的影响分析
    3.1 水对路基的稳定性的影响
    3.2 水对路面强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设置
    4.1 路面结构防排水设计的基本原则
    4.2 排水设施设置原则及设置方法
        4.2.1 路基排水工程
        4.2.2 路面排水系统设置
    4.3 排水设施的常见问题与处置方式
    4.4 排水中的水文计算及分析
        4.4.1 路表排水水文水力计算
        4.4.2 路面结构内部排水水文水力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试验工程
    5.1 工程概况
    5.2 内部排水系统设计
        5.2.1 填方路段排水系统
        5.2.2 挖方路段排水系统
        5.2.3 纵向排水暗沟和排水管
        5.2.4 横向出水管和通风管
        5.2.5 土工织物
        5.2.6 排水能力计算
        5.2.7 排水基层力学强度
    5.3 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
        5.3.1 主要原材料性质
        5.3.2 级配设计
    5.4 试验路施工与质量控制
        5.4.1 工艺流程
        5.4.2 施工工艺与注意事项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路面内部排水系统在多雨地区高等级路面的应用与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效率评估与提升技术研究[D]. 罗大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硅灰性质及其对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 赵新星.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透水沥青路面在北京地区径流削减与水质净化效果研究[D]. 姜鉴恒.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山区公路防排水技术及抗水灾风险评估研究[D]. 王欢.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5]海绵城市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及路面透水设计研究[D]. 郭春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沥青路面非饱和渗流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 寇雨敬. 海南大学, 2016(04)
  • [7]多雨地区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研究[D]. 唐勇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8]多雨地区沥青路面水损害分析与路面排水设计[D]. 余威.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4)
  • [9]水泥混凝土路面排水系统设计研究[J]. 樊青霞.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4(12)
  • [10]云南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研究[D]. 彭越.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路面内排水系统在雨区高等级路面中的应用与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