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几年来,基于偏微分方程和几何曲率流驱动扩散的图像分析和处理方法越来越成为图像处理学中的研究热点,PDE是一种比较精细的图像分析和处理方法,可以用于图像降噪、增强和分割等领域。本论文主要围绕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处理方法而展开的,主要内容涉及图像平滑、图像增强、图像修描以及图像分割,介绍偏微分方程在图像处理中的主要应用及研究价值,概括了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主要针对基于冲击滤波模型的图像分辨率增强。用于去除图像噪声的反应扩散方程是抛物型的偏微分方程,图像的分辨率增强是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重要的、代价较低的改善图像质量的方法。在用通常的内插方法对图像进行放大时会引入噪声,并且使图像的边缘变模糊。本文研究了增强图像的冲击滤波模型,并且在异向扩散滤波模型和冲击滤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图像分辨率增强的算法。基于全变分模型的图像修描算法。图像修描( inpainting)是图像复原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图像处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修描图像就是用不显眼的方式来处理图画、照片或影片,包括恢复受损图像,移走或取代照片中被选择的物体等等。利用信号的时空冗余度和视觉生理、心理的掩蔽特性对错误信号进行掩盖处理,用图像修描可以做到这一点。常用的图像修描方法是插值,本文研究了基于全变分模型插值的图像修描方法,结合图像增强模型提出了同时对图像进行局部修描和增强的方法,并提出了修补纹理图像的算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类非线性四阶偏微分方程的数值结果[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0(02)
- [2].偏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分析——评《偏微分方程》[J]. 中国科技论文 2020(08)
- [3].基于混合阶偏微分方程的图像放大[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12)
- [4].第一届西部偏微分方程会议在西北大学成功举行[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5].一类偏微分方程的解的存在性[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12)
- [6].偏微分方程解存在性的计算机辅助证明[J]. 龙岩学院学报 2016(02)
- [7].一种改进拉氏算子的四阶偏微分方程图像去噪方法[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4(03)
- [8].偏微分方程教学中的哲学思考[J]. 成功(教育) 2012(16)
- [9].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偏微分方程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及其启示[J]. 高等理科教育 2012(04)
- [10].“偏微分方程”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推广[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08)
- [11].“慕课”在偏微分方程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03)
- [12].偏微分方程反问题:模型、算法和应用[J]. 中国科学:数学 2019(04)
- [13].信用违约债券的偏微分方程推倒[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07)
- [14].简说偏微分方程[J]. 数学教学 2011(03)
- [15].偏微分方程对称约化法的应用[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16].偏微分方程去噪模型中方向扩散与应用探讨[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17].一种基于四阶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方法[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0(03)
- [18].一类偏微分方程特征值的估计[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5(03)
- [19].时滞偏微分方程行波解的持久性(英文)[J]. 应用数学 2010(03)
- [20].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融合去噪方法的研究[J]. 才智 2009(06)
- [21].用泰勒公式解偏微分方程[J]. 高等数学研究 2015(01)
- [22].三类典型偏微分方程在二维情况下的数值解[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08)
- [23].基于区域的四阶偏微分方程去噪方法(英文)[J].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1(02)
- [24].一类偏微分方程特征值的上界估计[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 [25].基于动态偏微分方程构造过渡面[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14)
- [26].一种结合检测技术与四阶偏微分方程的去噪算法[J]. 闽江学院学报 2009(05)
- [27].Kadomtsev-Petviashvilli方程的直接相似约化[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20(05)
- [28].关于偏微分方程相似解求法的探讨[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6(26)
- [29].2019天府偏微分方程国际会议[J]. 国际学术动态 2020(01)
- [30].一类偏微分方程特征值的带权估计[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