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引起的丙型肝炎呈全球分布。据WHO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8亿HCV感染者,且呈增长趋势。HC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HCV感染所致的丙型肝炎慢性化率高达75%85%,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丙型肝炎病毒属黄病毒属,全长约9.6kb,为颗粒状单股单股正链RNA,分为5’非翻译区(UTR)、一个开放读码框(ORF)和3’非翻译区,编码一个由3000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复合蛋白前体,在宿主信号肽酶和病毒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产生至少10种基因产物:四种结构蛋白(C,E1,E2,p7)和六种非结构蛋白(NS2,NS3,NS4A,NS4B,NS5A,NS5B)。C蛋白被认为与不同程度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相关。对C蛋白的研究表明,它能转录性上调许多细胞因子的活性,如c-myc、c-fos和Bcl-2,通过激活NF-кB从而抑制有Fas或TNF诱导的凋亡,并与ras基因协同使肝细胞向肿瘤表型和肝癌细胞的转化,说明C蛋白有癌基因的特性。除了以上发现的十种蛋白外,最近研究者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即F蛋白,它是C基因移码读框后所形成的新基因产物。最新的报道显示,F蛋白能够引起细胞内NF-кB的持续激活,从而增强细胞抵抗TNF-α诱导凋亡的能力。F蛋白是C基因移码读框后所形成的,与C蛋白同时存在, F蛋白在在肝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具有哪些作用?本研究拟一方面通过实验观察F蛋白的表达对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另一方面观察F蛋白的表达对于抑癌基因Bax、原癌基因Bcl-2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期阐明HCV的致病机理,为HCV疫苗的发展提供依据。第一部分HCV1b型F蛋白的表达导致转染细胞的转化和肿瘤的形成将本实验室已经构建好的含有HCV1b型F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利用脂质体转染到Chang-liver细胞中,以转染含有C基因的pcDNA3.1-C、pcDNA3.1的Chang-liver作为对照,转染后的细胞用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分别命名为Chang-liver-pcDNA3.1-C、Chang-liver-pcDNA3.1-F,进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收获瘤体,并进行病理学鉴定。结果显示,在转化实验中,HCV-F蛋白的表达可以提高转染的Chang-liver细胞增殖率,C蛋白的表达也可以诱导细胞的转化;裸鼠在接种Chang-liver-pcDNA3.1-C细胞9天后开始出现肿瘤,接种Chang-liver-pcDNA3.1-F的裸鼠在第14天出现肿瘤,连续观察50天后处死裸鼠,病理学鉴定肿瘤组织结构符合肝细胞癌形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HCVF和C蛋白能导致正常肝细胞发生转化,提示F蛋白与HCV感染所致肝细胞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第二部分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b型F蛋白对原癌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Bax的调节作用应用PCR技术扩增HCV1b型的F基因,构建pEGFP-C3-F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转染到HepG2细胞中,以转染pEGFP-C3-C、pEGFP-C3质粒的细胞作为对照组,转染后的细胞用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分别命名为HepG2-pEGFP-C3-F、HepG2-pEGFP-C3-C,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和抽细胞总蛋白质,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表达的变化。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与转染pEGFP-C3细胞相比,F和C这两种基因都能抑制细胞的凋亡;含F和C基因的HepG2中Bcl-2、Bax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细胞,且含F基因的HepG2与含C基因的HepG2相比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区别(P>0.05)。研究结果表明:HCV F蛋白具有调节调节原癌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Bax的特性,可能与肝炎慢性化和肝癌的形成有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HCV 1b F 蛋白的表达导致转染细胞的转化和肿瘤的形成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HCV 1b F 蛋白对原癌基因 Bcl-2 和抑癌基因 Bax 的调节作用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英文缩略表
  • 附录二 发表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核酸提取方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检验结果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58)
    • [2].“携带”丙型肝炎病毒需要治疗吗?[J]. 肝博士 2017(03)
    • [3].丙型肝炎病毒的非输血传染[J]. 肝博士 2017(04)
    • [4].上海地区人群丙型肝炎病毒1b型进化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9(03)
    • [5].吉林省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毒检测能力调查[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7(07)
    • [6].干扰素对丙型肝炎病毒的干扰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3)
    • [7].痘苗病毒辅助的重组丙型肝炎病毒生产体系中生产细胞的选择[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28)
    • [8].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测方法的研究及临床意义[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23)
    • [9].丙型肝炎病毒分类和宿主动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9(12)
    • [10].维生素与丙型肝炎病毒的关系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 2017(02)
    • [11].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7(20)
    • [12].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的对比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20)
    • [13].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J]. 江苏预防医学 2013(03)
    • [14].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的初步研究及意义[J]. 中国输血杂志 2012(S1)
    • [15].丙型肝炎病毒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及其耐药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1(05)
    • [16].丙型肝炎病毒流行现状[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9(05)
    • [17].内蒙古地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亚型分析[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12)
    • [18].太原地区188例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08)
    • [19].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质量控制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28)
    • [20].海南澄迈县在押吸毒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检测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13(09)
    • [21].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24)
    • [22].3762例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统计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06)
    • [23].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08(04)
    • [24].76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14)
    • [25].黑龙江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23)
    • [26].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神经精神疾病和睡眠障碍研究进展[J]. 临床荟萃 2017(01)
    • [27].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检测在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早期损害判断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19)
    • [28].中国大陆地区基因1a亚型丙型肝炎病毒系统进化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4(04)
    • [29].核心抗原检测在丙型肝炎病毒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2)
    • [30].miRNA介导的丙型肝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12)

    标签:;  ;  ;  ;  

    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