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 观察愈风Ⅱ号方对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并通过临床研究,探讨愈风Ⅱ号方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机理,为临床推广应用打基础。 方法: 1 临床资料 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均来源于湖北中医学院附属襄樊中医院,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证属痰热腑实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梗塞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合并病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用药方法 对照组30例,使用血塞通注射液0.4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愈风Ⅱ号方,每日1剂,以服后每日行2~3次稀便为宜。治疗期间两组均停用其他治疗本病的药物,治疗时间以2周为1疗程,两组病人均治疗1个疗程。 3 安全性检测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ALT、AST、Cr、BUN)、心电图检测,以确定愈风Ⅱ号方是否有毒副作用。 4 疗效性观察 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及神经功能评分,并作统计学处理,比较其疗效。 5 实验室检测 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中的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资料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分析。 结果: 1 不良反应与毒性作用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实验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和毒性作用。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在治疗前后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异常改变。 2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4例,无变化1例,愈显率8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9例,无变化6例,愈显率50.00%,总有效率80.65%。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愈风11号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研究差异(P<0.01)。表明愈风n号方可以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能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减轻患者痛苦.3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比较治疗组基本痊愈9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33%;对照组基本痊愈5例,显效n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愈风n号方通过化痰热、通腑气,能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诸症.4血流变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液流变学中各项指标(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钻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 .01).其中治疗组在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能力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O.01).SD一二聚体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1),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1愈风11号方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有确切疗效,可以缓解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症状,且未发生毒副作用.2愈风n号方可以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尤其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性,从而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栓形成,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促进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提高脑组织的有效灌注。3愈风n号方可以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它可能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的合成来抑制血栓形成.或是愈风n号方发挥其抗凝作用,血栓形成减少,纤维蛋白溶解相应减弱,故D一D水平降低.主题词: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研究血浆D一二聚体中医药治疗血液流变学愈风n号方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角愈风糖浆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04)
- [2].愈风胶囊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07)
- [3].愈风颗粒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研究[J]. 四川中医 2013(11)
- [4].愈风宁心滴丸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04)
- [5].愈风宁心滴丸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23)
- [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血愈风颗粒中芍药苷含量[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3(02)
- [7].养血愈风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6)
- [8].愈风宁心滴丸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29)
- [9].愈风宁心辅助治疗冠心病疗效的系统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05)
- [10].正交试验法优化养血愈风颗粒中白芍的提取工艺[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3(04)
- [11].愈风宁心分散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药业 2009(21)
- [12].愈风宁心滴丸治疗冠心病60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22)
- [13].愈风宁心有了新剂型[J]. 家庭中医药 2015(04)
- [14].愈风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05)
- [15].愈风复瘫汤加减对痰瘀阻(滞)络型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18)
- [16].愈风宁心滴丸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04)
- [17].HPLC法测定愈风宁心软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J].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0(01)
- [18].中药组方三七愈风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及其对血氧自由基影响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02)
- [19].养血愈风颗粒干预血液透析肝肾阴虚证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09)
- [20].愈风合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50例[J]. 中国中医急症 2012(02)
- [21].愈风宁心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9(08)
- [22].愈风消斑汤治疗风盛血热型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10)
- [23].愈风宁心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8(06)
- [24].愈风宁心滴丸配合艾灸双足涌泉穴治疗眩晕72例[J]. 陕西中医 2014(09)
- [25].中药(愈风宁心滴丸)配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观察[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09)
- [26].从葛根到愈风宁心[J]. 家庭中医药 2015(09)
- [27].UPLC法测定愈风宁心滴丸中葛根素的含量[J]. 中国药事 2013(10)
- [28].愈风宁心巴布剂制备工艺研究[J].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9(03)
- [29].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愈风宁心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