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六届欧洲国际机床展览会(6EMO)情况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贾智海[1](2020)在《基于Flux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系统联合仿真研究》文中指出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PMSLM),具有快速响应、高精度以及高速度等优点。但当其遇到大负载和参数变化时的非线性因素影响时,将会造成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上较为严重的误差。在进行伺服系统研究时通常采用实验验证的方法,但由于其存在着价格昂贵和较长的研究周期,且单独依靠Simulink搭建的直线电机模型过于理想,其仅依靠简单的数学公式搭建而成,在精密度上与有限元模型差异较大。为此本文应用Flux软件搭建电机的有限元模型,并将其替换Simulink中的数学模型,这对于仿真的准确性有较大提升。因此,本文核心是有关PMSLM本体以及Flux与MATLAB联合仿真系统的建立,而滑模控制相比PI控制具有强稳定性、鲁棒性和快速响应性,本文讨论了联合仿真下其与PI控制对于伺服系统的控制效果。(1)首先论文介绍了PMSL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成功搭建了速度环、电流环的双闭环PMSLM伺服系统的模型,双环均采用PI控制,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了PI控制的正确性。(2)基于Flux进行了PMSLM基本建模和仿真分析,证明其模型的正确性。凭借Flux与MATLAB中的Simulink耦合模块进行联合仿真,与之前的单独仿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仿真效果接近,在速度的控制上其超调性和抗干扰性较弱。(3)对于学者针对滑模抖振所提出的滑模增益与误差信号呈非线性的滑模趋近律,本文进行了分析并将其符号函数改为新的幂次函数,再运用至速度环,并与PI控制进行对比,分析启动与突加负载的不同情况下,两种控制方法的优劣,其结果表明在超调性、面对负载时的抗干扰性以及快速响应性,滑模控制都更加出色。(4)最终将其运用至联合仿真中,对比PI控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联合仿真在采用PI控制时与单独仿真效果基本一致,滑模控制并非像单独仿真时各个性能优于PI控制但其并未出现超调且快速响应性依然出色,这也表明滑模控制的联合仿真作为实验前的测试更具有前瞻性,可根据其仿真情况决定实验前控制器的各项数据。
刘小梅[2](2019)在《高电流密度永磁直线电机多场耦合及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SLM)定位精度高、加速度大、响应速度快、运行可靠的性能特点,近年来,PMSLM正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高档数控机床。论文以PMSLM在高档数控机床上的应用为研究背景,就影响其定位精度及可靠运行的温升特点为研究目标,基于一台高电流密度PMSLM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在高电流密度PMSLM的设计方面,从电机电磁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电机的基本拓扑结构进行了选择,并且建立了电机的三维有限元电磁场模型。从PMSLM的定位力的产生机理入手,从齿槽定位力与边端定位力两个方面对电机进行了定位力的优化。并且提出了两种不同性能的永磁体材料组合使用优化电机的气隙磁密,从而降低电机定位力以及造价的方法。对电机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反电势的畸变率进行了计算,从而评估了该PMSLM的最高电流密度。从电机温度场计算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电机中的热源,组成电机各部件材料的导热系数等热参数的计算。针对电机槽部建模和计算困难,且实际导热系数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asar多孔金属材料模型计算电机槽部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模型与方法。并且把该模型及方法的计算结果同现有的双层平壁结构模型,并联模型,经典估算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为了能够更直观的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基于电机槽部模型与利兹线结构的相似性,把提出的模型及方法应用于利兹线导热系数的计算中,计算了利兹线的等效导热系数。并且在实验验证方面,用高精密的ASTM D5470标准测试方法直接测量了所计算的利兹线的等效导热系数。实验结果对其理论分析进行了较好的验证。从而也对电机槽部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模型与方法直接进行了验证。为了缩短电机的电磁场、温度场及流体场的多物理场耦合计算的时间,从而增强电机多物理场耦合计算的实用性,提出了基于平板PMSLM的简化流体场计算模型。基于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该电机的流体场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利用多项式插分和拟合的方法求解了电机外表面流体的平均流速,从而求解了电机外表面同环境之间的对流系数。除此之外,对电机水冷管道设计、水冷管道内的流体的流动速度、压力及温度分布也分别做了研究。通过分析电机的电磁特性与温度特性的相互影响,以及对电机的电磁场,温度场及流体场的数学模型的研究,提出了PMSLM的电磁场与温度场强耦合,温度场与简化流体场弱耦合的多物理场耦合计算的方法。基于多物理场耦合计算的结果,研究了自然冷却状况下,电机电流密度较低时的PMSLM中各部分的温度变化规律,以及稳态时的温度分布特点。计算并且分析了电流密度较高时电机中最高温度点的变化规律,电机中各部分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等。对电机电流密度,电机中的最高温度,电机的热持续时间及冷却时间之间的规律进行了分析。基于以上所研究的PMSLM的电磁结构,设计的水冷结构制作了样机。采用功率分析仪,多路温度测试仪,滚珠丝杠平台等搭建了样机的实验测试平台。首先,对电机的基本电磁性能,如电机的定位力,空载反向电动势,电机推力等进行了测试。其次,对正常工作状况下的电机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温升进行了动态测试,并且与仿真进行了对比验证。最后,使电机运行在故障状态,通过给电机三相不同的电流值,电机各部分的温升及热量的流动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实验并且做了具体分析。
许文文[3](2019)在《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床机构((3-RPR+R)&UPS)+P的基础研究》文中指出先进的制造业及重工业是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之一,而高性能的数控机床产业则在这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数控机床行业在航空航天、铁路、汽车、国防军工等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且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大型工业复杂细长整体结构件的加工时刚度大,响应速度快及承载能力强等性能要求,将设计出一种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床机构,并对该混联机床机构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设计出该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床机构的构型,并对其构型进行了介绍。基于螺旋理论研究了该新型混联机床机构实现五自由度运动模式的机理,并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基于螺旋的相关理论选取了机构的驱动输入及对机构的奇异性进行了分析。对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床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运用解析矢量法求解出该混联机构的位置反解方程,在已知动平台位姿及机床刀尖点坐标的情况下,求得机构各驱动的输入位移;通过运用影响系数法推导出机构的一阶影响系数矩阵与二阶影响系数矩阵即Jacobian矩阵和Hessian矩阵,并建立该混联机构的运动学模型;运用数值搜寻法对机床机构的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对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床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利用基于机床机构整体虚能量优势的虚功原理,建立了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床机构动力学模型,通过MATLAB与ADAMS软件对机床机构进行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此机床机构动力学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给出一个加工实例,求解出加工过程中各驱动杆运动学的变化规律,验证了机床机构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对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床并联机构进行了刚度及静力学分析。通过对该机床机构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建立该并联机构的静力平衡方程;利用小变形叠加原理及力螺旋量,分析各支链在约束力/偶及驱动力螺旋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进而可以求得机构的整体柔、刚度矩阵;通过分析各杆变形与动平台变形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该混联机床机构的静刚度模型;通过结合算例,用MATLAB进行理论计算,得出并联机构(3-RPR+R)&UPS各约束力/矩及驱动力产生的弹性变形的变化曲线。
李雪菲[4](2017)在《中国(K市)进口商品交易会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站在会展主办方的角度,结合目前行业和项目的发展现状,旨在对培育期的中国(K市)进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进交会”)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完善进交会的市场营销策略。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搜集并整理了来自商务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的外贸数据和行业数据,同时参考了同类展会的研究报告和同类主题的相关文献。首先,本文分别对进交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竞争环境。宏观环境分析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技术环境。行业环境分析介绍了会展和会展营销基本概况以及国内外会展营销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竞争环境主要分析了同类展会的竞争以及保税区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跨境电商海淘窗口的竞争。接着,本文分析了进交会的内部环境,即内部优势和劣势。主要优势体现在政府资源优势和举办地K市的优势。主要劣势包括自身营销能力弱,政府经费的“软预算约束”和政府过度行政干预。随后,基于上文的分析,以7Ps理论为基础,本文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过程管理七个方面指出了进交会市场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为制定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本文基于STP理论,重新细分并选择进交会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然后,针对上文提出的七个方面的问题,本文逐一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具体内容为:产品策略:优化产品组合,提高产品附加值;价格策略:实施多元的价格政策;渠道策略:拓展渠道宽度,发展代理制渠道,开展数据库营销;促销策略:调整宣传广告策略,开展海外展会促销和人员促销;人员策略:针对服务人员,通过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素质,通过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晋升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针对服务对象,建立长期的沟通机制;有形展示策略:改进设计风格,确立展会形象定位,实施形象管理;过程管理策略:建立服务规范、建立全程的展会服务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另外,本文还建议继续发展新型的营销模式,如事件营销、绿色营销等。本文通过对进交会的系统分析和研究,为其市场营销策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为进交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段誉[5](2017)在《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无位置传感直接推力控制器》文中认为目前直线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研究存在以下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直线电机伺服控制系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探索,二是无位置传感器情况下直线电机矢量控制算法的实现与精度提升。本文将首先介绍控制器的控制对象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应用与发展,然后将控制器所涉及到的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直接推力控制以及无位置传感分章论述,最后给出控制器的软硬件实现,具体内容如下:(1)介绍直线电机的理论以及历史发展和目前各领域的应用;介绍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背景情况;介绍直线电机目前各类传统控制手段与现代控制策略。(2)建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数学模型。介绍直线电机的原理和结构;介绍电机中三种不同的坐标系以及相互转化矩阵;分别得到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电压方程、推力方程、磁链方程以及机械运动方程,由此构成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并以三种坐标系为基础,分别获得不同坐标系下的表达形式;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的理论基础。(3)设计永磁同步电机直接推力控制系统。依托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设计其控制系统,介绍了直接推力控制控制的原理与实现方法;建立推力-速度-位置三环永磁同步直接推力控制系统,并且给出实现方法。(4)介绍并对比了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无位置传感控制器算法。综合采用两种不同的位置估算方法:采用脉振高频信号注入法检测电机动子初始位置,当电机处于运行状态时采用滑模观测的方法估算电机动子位置作为直接推力控制系统的位置反馈信号。(5)实现与验证。以Paker公司型号为110-2M-N6WD3S-8无铁芯线圈和11007M-N磁轨组合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为基础,基于TI公司双核处理器OMAPL137给出推力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无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基于综合位置估计算法所得位置作为反馈构成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直接推力控制系统,可以有效获得更高的动态性能和控制精度。
吴立民[6](2016)在《以波特钻石理论探讨中国展览产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经济整合与技术快速变革的竞争下,展览是全球竞争中非常重要的展示、沟通、信息交流的平台,各国莫不将会展产业视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点工作。本研究透过文献回顾,搜集原始和次级资料,归纳文献之重要结论,作为中国展览产业研究之重要基础。描述展览产业的特质,掌握全球会展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透过麦可波特的钻石理论比较亚洲主要展览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探讨中国展览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特点、策略定位,以及国际竞争力要素。
王卓[7](2016)在《剪板机夹送辊外圆在位磨削专用磨床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滚切式双剪板机是中厚钢板冷轧精整线用于剪切金属板材的重要生产设备,夹送辊在剪板机工作过程中起着夹紧、传送钢板的作用,以确保剪切钢板的质量。夹送辊使用数量多,造价高.在其工作过程中,辊身承受较大弯矩,辊面接触应力大,易造成辊身变形或辊面磨损,直接影响对工件钢板的夹紧和传送性能,继而影响剪板机剪切效率和剪切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广剪板机夹送辊外圆在位磨削专用磨床,该磨床可以在无需将夹送辊卸下的前提下实现夹送辊的在位高精度磨削,使其能够满足工件钢板的夹紧和传送任务要求,保证滚切式双边剪板机的剪切效率。本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根据剪板机夹送辊的结构特点,基于相关设计原则,提出了磨床整体结构方案。通过方案对比,确定了该专用磨床的整体结构,可以满足对夹送辊外圆表面的磨削修整加工要求。具体分析了该磨床的磨削加工流程,对磨床其他部件及磨削工艺进行了选择,确定了热床主要的技术参数。(2)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专用磨床的关键零部件及磨床整机进行了静、动态特性分析。根据静力学理论,分析了磨床关键零部件和整机在静力载荷下的最大变形和应力分布。采用模态分析方法,研究了磨床关键零部件和整机的低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特征,为确定磨床整体结构提供了依据。(3)开发了以PC 机+PMAC运动控制器模式的专用磨床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由控制器、伺服系统、人机界面等部分组成。分别对该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磨削电主轴、电主轴控制器进行了选型计算,完善了控制系统的组成。(4)分析了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误差,提出了磨削工艺系统误差测量方案,通过在位测量获得夹送辊外圆表面轮廓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拟合,并得到磨削工艺系统误差。通过对工艺系统误差的补偿,确保夹送辊外圆表曲磨削修整加工的精度。
王亚鲁[8](2016)在《直线电机XY平台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控机床高速、高精度的要求愈加严格,采用直线电机直接驱动的数控加工中心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直线电机XY平台作为多轴运动平台的基础,其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驱动控制策略来提高系统跟踪精度及双轴运动时的轮廓精度。首先,分析并建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数学模型,根据系统性能需要,基于对模糊控制及蛙跳算法的研究,实现控制器PID参数优化,结合速度前馈控制器设计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系统控制器位置环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得到优化后的PID参数值。其次,通过编程与仿真比较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和数据采样法三种插补方法的优缺点,最终确定采用数据采样法实现插补运动;分别建立双轴电机直线与任意圆弧运动时的轮廓误差模型;搭建两轴平台控制系统模型并设计变增益交叉耦合控制器,对其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然后,学习Matlab和Labview的联合仿真工具箱SIT;将数据采样法插补程序的输出数据通过联合仿真应用于后续实验;基于Labview搭建人机交互界面,使用户可方便控制XY平台电机运动。最后,搭建永磁同步直线电机XY平台,对仿真结果及插补算法进行验证,指出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后续需要的探索与研究方向。
侯朝炜[9](2016)在《南京市会展城建设研究 ——以河西国博中心地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会展业在我国不断地受到重视,会展活动产生的经济效应也在日益显着,许多城市将会展业的发展作为地区综合发展新的增长点,会展业已逐渐成为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2012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2012—2015)》中明确提出“打造国际会展之都”,“优化南京会展业总体规划布局,推动国际会展城建设”的要求。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于2008年建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于2012年开始建设,2013年进行三期工程的论证;实现三期规划后,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将成为一个体量更大、模式更新的会展综合体。为了进行南京市会展城的建设研究,首先针对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南京会展业的政策和南京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解读。其次对国内外重要的会展城市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对国内外先进的会展理念进行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国内外会展城市的异同点,与南京市会展城建设情况进行了横向的比较。除此之外针对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基础设施及参观者的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为建设研究提供基本依据,并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结合南京会展活动的文化,选取了作为南京地区人气最高的展会之一的南京国际车展作为选题,根据往届南京车展的设计传统,加入近期最新的流行元素,对2016年第15届南京车展进行策划及形象设计。
张笑薇[10](2015)在《基于DSP的直线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比于传统的旋转电机进给方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直接驱动技术省略了中间的机械转换机构,以高速、高精密、快响应等优异的特性,在伺服进给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在电气控制方面的要求比旋转电机更高,因而必须采用更高效的控制方法,选用精度更高的检测元件。本文针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LSM),提出采用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方式和闭环控制策略相结合对电机进行控制的方法,以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为控制核心,实现电流、速度、位置三闭环控制。首先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该控制方法下的电机数学模型,由于采用id=0控制,因而建立电机在dq轴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包括电压方程、磁链方程和运动方程;对闭环控制策略和矢量控制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SVPWM算法进行了推导,并按照推导出的公式对SVPWM模块进行模型的搭建;搭建了电流、速度和位置闭环模型,并得到了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接着搭建了系统的实验平台,包括硬件电路部分和软件程序部分。硬件电路包括整流模块、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软件部分是以TMS320F2812为控制器核心,利用CCS3.3开发环境对主程序和中断程序作了编写,包括电机初始定位、电流采样、SVPWM控制算法、电角度计算、速度计算、电机两端检测及位置检测等,并给出了部分的控制流程图。最后,对系统进行实验,通过测量电流、速度和位置的实际波形以及性能分析,证明了该系统的功能的实现,位置环作为最外环可以初步实现功能,提供了一套直线电机驱动系统的方案,为今后实现高精度控制奠定了基础。
二、第六届欧洲国际机床展览会(6EMO)情况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六届欧洲国际机床展览会(6EMO)情况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lux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系统联合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现今国内外有关直线电机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永磁直线电机伺服驱动技术应用现状 |
1.2.2 国内外永磁直线电机伺服驱动技术控制策略现状分析 |
1.3 本文中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PMSLM伺服控制系统建模及Simulink仿真 |
2.1 PMSLM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2.2 PMSLM在两种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1 PMSLM三相自然坐标系(A-B-C)数学模型 |
2.2.2 PMSLM同步旋转(d-q)坐标系数学模型 |
2.3 SVPWM控制方法的原理以及调制实现过程 |
2.3.1 SVPWM的基本原理 |
2.3.2 SVPWM调制的两大基本步骤 |
2.4 PMSLM伺服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
2.4.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Simulink框图 |
2.4.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Flux软件的直线电机伺服系统联合仿真 |
3.1 有限元软件Flux的介绍 |
3.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在Flux中的建模 |
3.2.1 Flux软件中几何模型的建模 |
3.2.2 Flux软件中物理属性的设定与驱动电路的搭建 |
3.3 恒速状态下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仿真 |
3.3.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反电动势测量 |
3.3.2 直线电机的在恒速状态下的推力研究 |
3.4 Flux与 Simulink的联合仿真过程与实现步骤 |
3.5 PI控制下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联合仿真示例 |
3.5.1 电流环闭环的PMSLM联合仿真模型及分析 |
3.5.2 速度环电流环双闭环的PMSLM联合仿真模型 |
3.5.3 速度环电流环双闭环的PMSLM联合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Flux的滑模控制下PMSLM伺服系统仿真 |
4.1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原理和优缺点 |
4.1.1 滑模控制的本质与原理 |
4.1.2 实现滑模控制的四个要素条件 |
4.1.3 滑模控制的显着优点以及缺点 |
4.1.4 滑模控制的引发抖振的各种因素以及待解决方法 |
4.2 滑模控制常见趋近律介绍以及新型趋近律设计 |
4.2.1 滑模控制中4 种常见的趋近律 |
4.2.2 滑模控制的变指数趋近律 |
4.2.3 滑模控制的指数趋近律优化设计 |
4.2.4 有关新趋近律的稳定检验 |
4.2.5 对于新趋近律的部分参数优化 |
4.3 Simulink中采用滑模控制的PMSLM伺服系统仿真实验 |
4.3.1 基于改进的新型趋近律滑模控制在Simulink上的仿真 |
4.3.2 仿真实验及对比分析 |
4.4 Simulink中采用滑模控制的PMSLM伺服系统联合仿真实验 |
4.4.1 滑模控制下的双闭环的PMSLM联合仿真模型 |
4.4.2 滑模控制下的双闭环的PMSLM联合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2)高电流密度永磁直线电机多场耦合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课题研究目的 |
1.2 直线电机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电机多物理场耦合的研究现状 |
1.3.1 直线电机电磁场的研究现状 |
1.3.2 电机温度场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3 电机电磁场-流体场-温度场多场耦合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工作内容及组织结构 |
1.4.1 工作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高电密PMSLM定位力分析 |
2.1 PMSLM拓扑结构的选择 |
2.1.1 直线电机的演变过程及其分类 |
2.1.2 永磁体拓扑结构选择 |
2.1.3 极槽数组合及绕组连接方式的选择 |
2.2 PMSLM的电磁场模型 |
2.2.1 电磁场数学模型 |
2.2.2 PMSLM的基本拓扑结构 |
2.3 PMSLM定位力的抑制 |
2.3.1 PMSLM齿槽定位力的抑制 |
2.3.2 PMSLM端部定位力的抑制 |
2.3.3 不同永磁体材料组合使用对PMSLM的定位力的影响 |
2.4 PMSLM的基本电磁特性 |
2.4.1 PMSLM的基本结构 |
2.4.2 PMSLM的空载特性分析 |
2.4.3 PMSLM的负载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MSLM温度场相关热参数的计算 |
3.1 温度场计算数学模型 |
3.2 PMSLM内热源参数的计算 |
3.2.1 铜耗的计算 |
3.2.2 铁耗的计算 |
3.2.3 永磁体中损耗的计算 |
3.2.4 机械损耗 |
3.3 基于Gasar多孔金属结构的PMSLM槽部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 |
3.3.1 PMSLM的槽部结构特点 |
3.3.2 PMSLM的槽部导热模型与多孔金属材料结构的类比 |
3.3.3 PMSLM槽部等效导热系数计算数学模型 |
3.4 PMSLM槽部等效密度计算 |
3.5 PMSLM槽部等效比热容的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MSLM槽部等效导热系数模型的验证 |
4.1 PMSLM槽部等效导热系数的双层平板结构模型计算 |
4.1.1 平板一维导热模型 |
4.1.2 PMSLM槽部的双层平板一维导热模型 |
4.2 PMSLM槽部等效导热系数的传统计算方法 |
4.3 PMSLM槽部等效导热系数的不同方法的比较 |
4.4 基于Gasar多孔金属结构模型计算利兹线的等效导热系数 |
4.4.1 利兹线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
4.4.2 利兹线导热系数计算模型 |
4.4.3 利兹线温度场仿真计算 |
4.4.4 利兹线导热系数的物理测量方法 |
4.4.5 利兹线导热系数的物理实验测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MSLM流体场计算 |
5.1 流体场数学模型 |
5.2 PMSLM冷却结构 |
5.2.1 动子背部水冷结构 |
5.2.2 端部冷却结构 |
5.3 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5.3.1 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 |
5.3.2 对流传热的研究方法 |
5.4 自然传热对流系数计算 |
5.4.1 PMSLM的自然冷却对流系数 |
5.4.2 PMSLM的自然对流流体场简化模型 |
5.5 水冷管道内强制传热对流系数的计算 |
5.5.1 水冷管道内的对流系数计算 |
5.5.2 水冷管道内的CFD流体场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用多物理场耦合计算研究PMSLM的温升特点 |
6.1 PMSLM温升特性与电磁特性的相互影响 |
6.1.1 绕组损耗受温升变化的影响 |
6.1.2 永磁体特性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
6.1.3 硅钢片特性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
6.2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与建模 |
6.2.1 PMSLM中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
6.2.2 PMSLM多物理场耦合计算建模分析 |
6.3 自然冷却情况下PMSLM的温升特点 |
6.3.1 多物理场耦合计算 |
6.3.2 稳态时PMSLM的温升特点 |
6.3.3 高电流密度下PMSLM的温升随电流密度的变化关系 |
6.4 水冷冷却情况下PMSLM的温升特点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PMSLM样机实验 |
7.1 样机制作 |
7.2 PMSLM基本性能测试 |
7.2.1 定位力测试 |
7.2.2 空载反电势测试 |
7.2.3 推力测试 |
7.3 PMSLM温升实验 |
7.3.1 温升实验平台 |
7.3.2 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温升实验 |
7.3.3 故障条件下运行时的温升实验 |
7.3.4 不同温度下的绕组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床机构((3-RPR+R)&UPS)+P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依据与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并联机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混联机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混联机床的发展趋势 |
1.5 课题研究目的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2.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床机构构型设计 |
2.1 引言 |
2.2 机构构型综合研究现状 |
2.3 新型混联机床机构构型设计及坐标系的建立 |
2.3.1 机构的构型设计 |
2.3.2 建立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床机构的坐标系 |
2.4 新型混联机床机构自由度分析 |
2.4.1 基于螺旋理论分析机床机构的自由度 |
2.4.2 基于修正G-K公式计算自由度 |
2.5 新型混联机床机构驱动的选取与奇异性分析 |
2.5.1 机构的驱动选取 |
2.5.2 混联机床机构的奇异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床机构运动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混联机床机构运动学研究现状 |
3.2.1 位置、速度及加速度研究现状 |
3.2.2 工作空间研究现状 |
3.3 新型混联机床机构位置反解分析 |
3.4 混联机床机构的速度分析 |
3.5 混联机床机构加速度分析 |
3.6 数值算例 |
3.6.1 基于MATLAB的数值计算 |
3.6.2 基于ADAMS的运动学仿真验证 |
3.7 工作空间分析 |
3.7.1 影响机床工作空间的因素 |
3.7.2 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床机构动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混联机床机构动力学研究现状 |
4.3 新型混联机床机构动力学分析 |
4.4 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床动力学数值算例 |
4.4.1 基于Matlab软件的动力学算例计算 |
4.4.2 基于ADAMS软件的动力学仿真验证 |
4.5 加工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5.并联机构(3-RPR+R)&UPS静力学及刚度分析 |
5.1 引言 |
5.2 静力学及静刚度研究现状 |
5.3 并联机构(3-RPR+R)&UPS的静力平衡方程 |
5.4 并联机构(3-RPR+R)&UPS的刚度模型 |
5.4.1 并联机构约束力的螺旋分析 |
5.4.2 支链约束力螺旋系刚度矩阵求解 |
5.4.3 建立并联机构(3-RPR+R)&UPS的刚度模型 |
5.5 数值算例 |
5.6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K市)进口商品交易会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营销理论概述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进交会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 |
第二节 行业情况分析 |
第三节 国内竞争环境分析 |
第四章 进交会内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内部优势 |
第二节 内部劣势 |
第三节 其他内部情况 |
第五章 进交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
第一节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目标市场定位 |
第三节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改进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无位置传感直接推力控制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直线电机的国内外研究历史 |
1.3 直线电机控制系统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
1.4 直线电机控制策略 |
1.4.1 恒压频比控制 |
1.4.2 矢量控制 |
1.4.3 直接推力控制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理论基础 |
2.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介绍 |
2.1.1 直线电机介绍 |
2.1.2 直线电机特点 |
2.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坐标系及其坐标变换 |
2.2.1 交流电机坐标系 |
2.2.2 永磁同步电机的坐标变换 |
2.3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各坐标系下其数学模型 |
2.3.1 三相静止UVW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2 两相静止αβ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3 两相旋转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直接推力控制 |
3.1 电机转矩统一方程 |
3.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直接推力控制的基本思想 |
3.3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直接推力控制的设计 |
3.3.1 空间电压矢量理论 |
3.3.2 初级磁链的滞环控制 |
3.3.3 推力的滞环控制 |
3.3.4 初级磁链的选择 |
3.3.5 初级磁链估计 |
3.3.6 初级参考磁链幅值限定 |
3.3.7 初级磁链控制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算法 |
4.1 无位置传感算法介绍 |
4.1.1 不加外加激励信号的方法 |
4.1.2 外加激励信号的方法 |
4.1.3 人工智能等高级算法 |
4.2 基于高频注入法的初始位置检测 |
4.2.1 脉振高频注入法原理 |
4.2.2 基于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的初级位置获取 |
4.2.3 动子位置极性判断 |
4.3 基于滑模观测的动态动子位置估计 |
4.3.1 滑模观测理论 |
4.3.2 基于滑模观测的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伺服控制系统实现 |
5.1 直线电机平台 |
5.2 硬件电路设计 |
5.3 软件系统设计 |
5.3.1 主程序流程设计 |
5.3.2 主控芯片配置 |
5.3.3 EPWM原理及其配置 |
5.3.4 主中断流程设计 |
5.3.5 上位机界面设计与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以波特钻石理论探讨中国展览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亚洲主要国家的展览产业发展与综合比较 |
2.1 中国 |
2.1.1 展览产业相关政策 |
2.1.2 展览设施发展概况 |
2.1.3 主要展览形态 |
2.2 日本 |
2.2.1 展览产业相关政策 |
2.2.2 展览设施发展概况 |
2.3 韩国 |
2.3.1 展览产业相关政策 |
2.3.2 展览设施发展概况 |
2.4 泰国 |
2.4.1 展览产业相关政策 |
2.4.2 展览设施发展概况 |
2.5 新加坡 |
2.5.1 展览产业相关政策 |
2.5.2 展览设施发展概况 |
2.6 马来西亚 |
2.6.1 展览产业相关政策 |
2.6.2 展览设施发展概况 |
3 中国与日韩泰星马五国展览产业发展综合比较 |
3.1 政府 |
3.1.1 展览主管机关及执行单位 |
3.1.2 审批制度 |
3.1.3 需求条件 |
4 研究结论 |
(7)剪板机夹送辊外圆在位磨削专用磨床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磨床的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磨削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磨削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磨削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剪板机夹送辊外圆在位磨削专用磨床结构设计 |
2.1 磨床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
2.2 磨床整体结构设计 |
2.2.1 磨床整体设计方案 |
2.2.2 磨床设计方案对比 |
2.3 磨床总体组成 |
2.4 磨床加工流程 |
2.5 磨床其他部件及磨削工艺的选择 |
2.5.1 磨床其他部件的选择 |
2.5.2 磨削工艺的选择 |
2.6 磨床主要技术参数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磨床静、动态特性分析 |
3.1 ANSYS软件概述 |
3.1.1 ANSYS的组成及特点 |
3.1.2 ANSYS主要功能特点 |
3.2 磨床有限元结构分析过程 |
3.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2 定义材料属性 |
3.2.3 网格划分 |
3.2.4 施加载荷 |
3.2.5 施加约束 |
3.2.6 接触面的处理 |
3.2.7 求解计算与结果分析 |
3.3 磨床结构静、动态特性分析 |
3.3.1 分析思路 |
3.3.2 斜床身静、动态特性分析 |
3.3.3 夹送辊固定框静、动态特性分析 |
3.3.4 磨床整机静、动态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专用磨床控制系统的开发 |
4.1 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1 PMAC运动控制器 |
4.1.2 输入输出信号的确定 |
4.2 伺服系统的设计 |
4.3 人机界面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磨削工艺系统误差测量及补偿 |
5.1 磨削工艺系统误差测量的分析 |
5.1.1 夹送辊微变形分析 |
5.1.2 测量方法的选择 |
5.1.3 测量路径的分析 |
5.2 磨削工艺系统误差分析 |
5.3 测量数据的处理 |
5.3.1 数据的处理原则 |
5.3.2 测量数据拟合 |
5.3.3 磨削工艺系统误差补偿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情况 |
(8)直线电机XY平台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采用直线电机的数控机床发展现状 |
1.3 直线电机控制技术概述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直线电机单轴控制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直线电机数学模型 |
2.3 SFLA+FUZZY控制器设计 |
2.3.1 数字PID控制 |
2.3.2 FUZZY控制 |
2.3.3 SFLA |
2.3.4 SFLA+FUZZY控制器模型建立 |
2.4 仿真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直线电机XY平台插补运动算法设计 |
3.1 引言 |
3.2 插补概念及分类 |
3.2.1 逐点比较法 |
3.2.2 数字积分法 |
3.2.3 数据采样法 |
3.3 数值插补算法仿真比较 |
3.3.1 直线插补比较 |
3.3.2 圆弧捅补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Y平台交叉耦合控制器设计 |
4.1 引言 |
4.2 XY直线电机平台数学模型 |
4.3 轮廓误差的建模分析 |
4.3.1 直线轮廓误差模型 |
4.3.2 圆弧轮廓误差模型 |
4.3.3 任意曲线轮廓误差模型 |
4.4 交叉耦合控制 |
4.5 变增益交叉耦合控制系统思想与建模 |
4.6 变增益交叉耦合控制系统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abview的直线电机XY平台控制程序实现 |
5.1 引言 |
5.2 Labview简介 |
5.3 Labview与Simulink联合编程实现插补运动 |
5.4 人机控制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直线电机XY平台运动实验 |
6.1 引言 |
6.2 控制系统总体构架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6.3.1 单轴控制实验 |
6.3.2 双轴插补运动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9)南京市会展城建设研究 ——以河西国博中心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现状 |
1.1.2 南京市关于于会展建设的政策和文件 |
1.1.3 南京市会展管理机构建立 |
1.1.4 南京市会展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1.1.5 近年南京市会展活动举办情况 |
1.1.6 南京市城市规划解读 |
1.1.7 南京市会展产业规划布局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会展业的概念 |
1.2.2 会展城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文献阅读 |
1.5.2 网络搜索 |
1.5.3 实地调研 |
1.5.4 归纳法 |
1.5.5 本研究基本框架 |
第二章 会展城的发展分析 |
2.1 会展城在我国的发展 |
2.2 国内外会展城及会展活动比较分析 |
2.2.1 汉诺威 |
2.2.1.1 概况总述 |
2.2.1.2 汉诺威会展中心 |
2.2.1.3 品牌展览 |
2.2.2 法兰克福 |
2.2.2.1 概况总述 |
2.2.2.2 法兰克福国际展览中心 |
2.2.2.3 品牌展览 |
2.2.3 东京 |
2.2.3.1 概况总述 |
2.2.3.2 东京BIG SIGHT国际展览中心 |
2.2.3.3 品牌展览 |
2.2.4 北京 |
2.2.4.1 概况总述 |
2.2.4.2 会展场馆状况 |
2.2.4.3 品牌展览 |
2.2.4.4 交通状况分析 |
2.2.5 上海 |
2.2.5.1 概况总述 |
2.2.5.2 会展场馆及交通情况 |
2.2.5.3 品牌展览 |
2.2.6 广州 |
2.2.6.1 概况总述 |
2.2.6.2 会展场馆及交通状况 |
2.2.6.3 品牌展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会展城建设的要素 |
3.1 展馆设施 |
3.2 城市基础交通设施 |
3.3 酒店服务设施 |
3.4 旅游业的发展 |
3.5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
3.6 品牌会展活动的支撑作用 |
3.7 城市形象 |
3.8 展会的推广宣传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市会展建设基础调研及分析 |
4.1 研究范围及制定依据 |
4.2 停车场设施的调研 |
4.2.1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停车场的配套情况 |
4.2.2 对比分析 |
4.3 酒店设施的调研 |
4.3.1 酒店类型的分布情况 |
4.3.2 酒店消费标准的调研分析 |
4.4 交通设施的调研 |
4.4.1 南京的地理位置及对外交通 |
4.4.2 南京城市内部交通 |
4.4.3 场馆周边及内部交通 |
4.4.4 国内外会展城市交通方式的比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5.1 停车场设施不足 |
4.5.2 酒店分布不合理 |
4.5.3 出行便捷性问题 |
第五章 南京市会展城的建设建议 |
5.1 会展城建设的前景分析 |
5.2 会展城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 |
5.2.1 认证展会与品牌展会的缺失 |
5.2.2 现有场馆的能力不足 |
5.2.3 会展场馆地理位置的相对孤立 |
5.3 关于会展城的建设建议 |
5.3.1 建立全新的会展场馆布局 |
5.3.2 完善城市交通与会展产业区的联系 |
5.3.3 引导具有针对性的酒店业建设 |
5.3.4 积极创办和引进品牌会展 |
5.3.5 拓展和优化会展活动的推广方式 |
5.3.6 各产业协同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例验证—以“2016南京车展”策划设计为例 |
6.1 展会背景分析 |
6.2 展会场馆布置 |
6.2.1 场外布置 |
6.2.2 场内布置 |
6.2.3 现场服务台及医疗点 |
6.3 展会交通 |
6.3.1 公共交通 |
6.3.2 自驾车 |
6.3.3 免费接驳车 |
6.3.4 应急管制 |
6.3.5 场内交通 |
6.4 展会推广宣传 |
6.4.1 标志 |
6.4.2 入场券设计 |
6.4.3 交通工具广告 |
6.4.3.1 公交车广告 |
6.4.3.2 地铁广告 |
6.4.4 周边产品设计 |
6.5 展会工作人员形象 |
6.5.1 志愿者 |
6.5.2 场馆工作人员及安保人员 |
6.6 展会服务 |
6.6.1 导览手册 |
6.6.2 手机应用软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 |
7.1 问题研究重点 |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7.2.1 研究成果的阶段性 |
7.2.2 问题的典型性 |
7.3 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1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周边地区停车设施的调研情况 |
附录2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周边酒店分布情况 |
附录3 参展人员出行距离态度问卷调查 |
附录4 2016年南京车展Ⅵ手册 |
致谢 |
(10)基于DSP的直线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直线电机驱动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
1.3 直线电机控制策略 |
1.3.1 矢量控制 |
1.3.2 直接推力控制 |
1.3.3 v/f控制 |
1.4 主要研究工作和论文内容概要 |
1.4.1 主要研究工作 |
1.4.2 内容概要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及其控制策略 |
2.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概述 |
2.1.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结构 |
2.1.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基本原理 |
2.1.3 无铁芯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简介 |
2.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 |
2.2.1 坐标变换 |
2.2.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dq坐标系模型 |
2.3 矢量控制概述 |
2.3.1 矢量控制基本原理 |
2.3.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矢量控制方法 |
2.3.3 矢量控制系统的调速方式 |
2.4 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 |
2.4.1 脉宽调制分类 |
2.4.2 SVPWM调制的基本原理 |
2.4.3 SVPWM调制的算法实现 |
2.5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控制策略 |
2.5.1 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
2.5.2 闭环控制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矢量控制系统建模仿真分析 |
3.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建模 |
3.2 坐标变换建模 |
3.2.1 Park变换模型 |
3.2.2 Park逆变换模型 |
3.2.3 dq/αβ变换模型 |
3.3 SVPWM算法建模 |
3.3.1 扇区判断 |
3.3.2 计算X,Y,Z |
3.3.3 计算T1,T2 |
3.3.4 计算Ta,Tb,Tc |
3.3.5 计算Tcm1,Tcm2,Tcm3 |
3.3.6 计算Pulse1,Pulse2,Pulse3 |
3.4 三相电压UA,UB,UC的输出建模 |
3.5 电流,速度,位置闭环建模 |
3.6 仿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
4.1 控制系统总体构架 |
4.2 主回路设计 |
4.3 控制电路设计 |
4.3.1 DSP控制电路模块 |
4.3.2 IPM驱动电路 |
4.3.3 电流检测及调理电路 |
4.3.4 动子位置检测电路 |
4.3.5 直线电机端点及零点检测电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CCS3.3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
5.2 控制系统的软件总体结构 |
5.3 主程序模块 |
5.3.1 初始化模块 |
5.3.2 动子初始定位模块 |
5.4 中断服务子程序模块 |
5.4.1 坐标变换模块 |
5.4.2 SVPWM计算模块 |
5.4.3 脉冲发生模块 |
5.4.4 电流环模块 |
5.4.5 速度环模块 |
5.4.6 位置环模块 |
5.4.7 端点检测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研究及分析 |
6.1 实验平台搭建 |
6.2 实验结果分析 |
6.2.1 初始定位 |
6.2.2 电流环波形 |
6.2.3 速度环波形 |
6.2.4 位置环波形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第六届欧洲国际机床展览会(6EMO)情况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lux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系统联合仿真研究[D]. 贾智海.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 [2]高电流密度永磁直线电机多场耦合及优化设计[D]. 刘小梅. 东南大学, 2019(05)
- [3]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床机构((3-RPR+R)&UPS)+P的基础研究[D]. 许文文. 中北大学, 2019(09)
- [4]中国(K市)进口商品交易会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李雪菲. 南京大学, 2017(04)
- [5]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无位置传感直接推力控制器[D]. 段誉.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6]以波特钻石理论探讨中国展览产业研究[J]. 吴立民. 上海管理科学, 2016(04)
- [7]剪板机夹送辊外圆在位磨削专用磨床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开发[D]. 王卓.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8)
- [8]直线电机XY平台控制系统研究[D]. 王亚鲁. 东南大学, 2016(03)
- [9]南京市会展城建设研究 ——以河西国博中心地区为例[D]. 侯朝炜. 南京工业大学, 2016(05)
- [10]基于DSP的直线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D]. 张笑薇. 东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