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1.克隆湖北麻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一新毒株的全基因组并进行序列分析,为建立湖北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2.构建DHBV感染性克隆,通过体外细胞转染获得单一来源、基因序列清楚的体内实验的感染毒种。3.建立标准化的湖北麻鸭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并初步观察了拉米呋啶(3TC)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1.通过对湖北麻鸭自然携带DHBV的调查筛选出DHBV阳性血清,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一分离株的DHBV全基因,并进行克隆与序列测定分析。2.以该毒株为模板,从质粒pMD-DHBV和DHBV阳性血清中获取三部分基因片段,总长为4.4kb,分别克隆至载体PCR2.1的Sac I和Not I酶切位点,构建含1.5倍鸭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的重组质粒PRC2.1-DHBV1.5,并酶切鉴定其插入方向。3.将构建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LipofectineTM2000导入鸡肝癌细胞系LMH细胞系中转染表达,Southern blot检测DHBV复制水平,电镜观察DHBV完整病毒颗粒。4.将收集的转染细胞培养上清液纯化后作为体内实验感染的标准毒种,通过腹腔注射接种2日龄雏鸭,连续观察50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该模型动物血清DHBV DNA出现和持续时间。5.药物组鸭则于转染上清液感染接种3天后给予拉米呋啶(3TC),药量为25mg/kg/d,开始连续5天空腹灌胃给药,后一周3次,再持续3周,停药后观察2周,检测该期间感染鸭血清中病毒含量的变化情况,肝脏组织复制中间体的存在及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1.湖北麻鸭自然携带DHBV率为10%;分离株(HB-DHBV)的基因组全长3024bp,有编码P,S和C蛋白的三个开放阅读框;与GenBank中17株DHBV基因组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介于89.3%963.5%之间;S蛋白、C蛋白和P蛋白的功能区序列均高度保守;而P蛋白特异性氨基酸分析表明,该分离株更接近于中国基因型的分离株。2.经酶切鉴定获得正向插入的1.5倍鸭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重组质粒PCR2.1-DHBV1.5。3. 1.5倍加长DHBV基因组质粒能够在LMH细胞内存在各种病毒复制中间体,由此也证明所构建的重组体可以用于体内基因免疫。4.2日龄雏鸭通过腹腔接种后即可容易感染DHBV,实验感染率达到87.5%(14/16);雏鸭在接种后第7天出现病毒血症,血清病毒含量于第11天达到高峰值,后逐步降低,但在观察期内仍维持较高水平。5.在3TC治疗期间,实验动物体内病毒血症处于较低水平,病毒复制受到明显抑制,被感染肝细胞的数量也明显减少,且无明显的毒性作用;在停药3天后,病毒血症即出现反跳现象,此后又有上升趋势。结论1.湖北麻鸭是研究实验性DHBV的良好鸭种;HB-DHBV属于DHBV中国基因型中的一个亚型;ε区二级结构的不同造成DHBV各基因型间的差别。2.经体外重组,获得携带1.5倍加长DHBV基因组片段的重组质粒PCR2.1-DHBV1.5,并可在鸡肝癌细胞LMH中介导高水平病毒复制;获得含可自我复制病毒颗粒的转染细胞上清液作为动物体内感染接种物。3.通过接种转染细胞上清液成功建立湖北麻鸭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药物评估实验证明其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该模型也为研究DHBV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本研究的创新点1.在国际上首次克隆出湖北麻鸭DHBV分离株的完整基因组,其基因序列已收录于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号为DQ276978。2.在国内首次成功构建1.5倍DHBV DNA感染性克隆,通过转染LMH细胞系证实其具有高水平病毒复制能力。3.在国内首次应用转染细胞上清液作为动物体内感染接种物,将DHBV感染性克隆注射到雏鸭体内,成功建立DHBV慢性感染鸭模型。本研究的意义1.本实验通过调查湖北地区麻鸭自然携带DHBV的情况,进而对分离出的一株DHBV新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克隆和序列分析,不仅进一步充实对现有该病毒的基础理论研究,也为建立湖北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2.以该毒株为模板,运用三片法构建了1.5倍鸭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重组质粒,然后将克隆质粒转染LMH细胞系,收集含单一来源、基因序列清楚并可自我复制病毒颗粒的细胞上清液作为动物体内感染接种物。相对于阳性血清库的建立,该方法更便于实验室操作,特别排除了病毒株准种的干扰,且由于该重组质粒的基因序列存在可操作性(缺失、替换),故该模型适合研究不同种系DHBV生物学和组织学特性,也可研究体内特异性的病毒突变株的生长动态情况以及用于研究嗜肝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及筛选抗病毒药物。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茵芍散体内抗DHBV实验研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10(02)
- [2].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ity of 8-epi-Kingiside in Jasminum officinale var. grandiflorum[J].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2013(01)
- [3].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鸭乙型肝炎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 中国兽医学报 2008(02)
- [4].桂林地区麻鸭DHBV基因全长克隆和序列分析以及DHBV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J]. 病毒学报 2013(02)
- [5].The Effect of Gankang Suppository on Duck Hepatitis B Virus, Serum Biochemistry and Liver Histology in Ducklings[J].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2008(04)
- [6].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研究进展[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8(02)
- [7].Is hepatitis B-virucidal validation of biocides possible with the use of surrogates?[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4(02)
- [8].后天感染河南樱桃谷鸭乙型肝炎病毒模型的建立[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6)
- [9].扇贝多糖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2(03)
- [10].拉米夫定与原儿茶酸药物组合体内抗鸭乙肝病毒[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11)
- [11].甘露消毒丹加减方体内抗DHBV病毒作用实验研究[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06)
- [12].山芝麻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20)
- [13].白背叶黄酮类化合物抗鸭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研究[J]. 中国药房 2010(07)
- [14].3种新型核苷类似物抗鸭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及其对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6)
- [15].重庆麻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05)
- [16].茵芍散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10)
- [17].山芝麻抗鸭体内乙肝病毒及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 2012(02)
- [18].In Vitro 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ity of 2',3'-Dideoxyguanosine[J]. Virologica Sinica 2018(06)
- [19].Immunogenicity and protective efficacy of DHBV DNA vaccines expressing envelope and capsid fusion proteins in ducks delivered by attenuated Salmonella typhimurium[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8(04)
- [20].芍药甘草汤有效成分群(芍甘多苷)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9(03)
- [21].蝉翼藤有机酸提取物抑制鸭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保肝作用的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23)
- [22].河南省樱桃谷鸭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13(09)
- [23].玉郎伞多糖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06)
- [24].泰诺福韦特戊酸酯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09)
- [25].抗鸭乙肝病毒cor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6)
- [26].番鸭乙型肝炎病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进化分析[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05)
- [27].不同种雏鸭建立鸭乙肝病毒感染模型及抗病毒效果的实验[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2(11)
- [28].灵芝多糖治疗鸭乙型肝炎的实验研究[J]. 社区医学杂志 2012(24)
- [29].荧光定量PCR观察鸭胚肝细胞培养上清DHBV载量的动态变化[J]. 激光生物学报 2009(01)
- [30].扶正利湿活血复方对鸭乙肝模型血清DHBV DNA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