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及正常食管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放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检测RNA干扰HIF-1α后HIF-1α和VEGF的变化、及其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检查KYSE-150细胞在RNA干扰后放射敏感性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影响放射敏感性的机制,为食管癌放射增敏及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选取42例接受手术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新鲜标本,通过实时定量PCR、免疫组化检查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HIF-1α及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另选接受单纯放疗的食管癌标本60例,免疫组化检测HIF-1α及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放射反应及预后的关系。针对HIF-1α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三个siRNA序列构建质粒,转染KYSE-150食管癌细胞系,潮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siRNA的细胞克隆,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验证干扰效果并筛选能够成功沉默HIF-1α的序列;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RNA干扰后VEGF的变化,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siRNA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体外使用不同剂量的X线分别照射KYSE-150细胞和稳定表达siRNA的细胞克隆,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及MTT法检测放射线照射后的细胞存活情况。采用KYSE-150食管癌细胞及KYSE-150/HIF-1α(-)细胞建立裸鼠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分组后进行不同剂量的放射线照射,建立生长曲线,对比研究两组肿瘤照射后的放疗反应,根据生长延缓和照射剂量分析其放射敏感性差异;对两种肿瘤标本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其HIF-1α、Ki67及CD34表达差异。结果:HIF-1α和VE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0.0%和76.2%,而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表达率为14.3%和33.3%,二者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存在强相关性,而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弱相关。免疫组化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HIF-1α蛋白在胞浆与胞核中均有阳性表达,但胞核较胞浆表达强;食管正常粘膜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不稳定且表达较弱。食管鳞状细胞癌中HIF-1α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分化相关,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有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分化差者较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分化好HIF-1α蛋白表达率高。HIF-1α和VEGF在接受单纯放疗的食管癌中的表达与放疗敏感性及预后有关,阴性表达较阳性表达放疗敏感性高,预后较好。成功构建了三个HIF-1α的靶向siRNA,并与pGCsi-H1/Hygro/GFP质粒连接,通过电转染食管癌KYSE-150细胞,经筛选后得到稳定的干扰后细胞,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结果证实shRNA3能够使HIF-1α表达沉默,并能抑制VEGF表达,MTT法示转染shRNA3组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增殖活力减弱,流式细胞仪检测示细胞周期中G0/G1期比例降低,而凋亡增加;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及MTT法示shRNA3组细胞照射后存活分数降低,计算结果放射敏感性提高。接种KYSE-150/HIF-1α(-)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明显慢于接种KYSE-150细胞组,两组移植瘤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接种KYSE-150/HIF-1α(-)细胞的肿瘤中HIF-1α、Ki67和CD34的表达均明显低于KYSE-150组。X线照射可以使两组移植瘤均出现生长缓慢甚至体积减小,KYSE-150/HIF-1α(-)组放射照射后生长延缓更加明显,计算结果SER大于1。结论:HIF-1α和VE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均呈高表达,且二者的表达呈强相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中HIF-1α蛋白在胞浆与胞核中均有阳性表达,胞核较胞浆表达更强,更特异。食管鳞状细胞癌中HIF-1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分化有关,HIF-1α高表达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肿瘤组织分化更差。在单纯接受放疗的食管癌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放疗敏感性及预后有关,阴性表达较阳性表达放疗敏感性高,预后较好。在食管癌KYSE-150细胞中通过RNA干扰能够沉默HIF-1α的表达,抑制VEGF的表达,并能使其在缺氧条件下增殖活力减弱、凋亡增加、细胞周期的分布也发生改变。RNA干扰HIF-1α后能够在体内外抑制肿瘤的增殖和血管生成。RNA干扰HIF-1α有放射增敏作用,在体内外均能提高食管癌KYSE-150细胞的放疗敏感性,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血管生成、延缓增殖有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链非编码RNA、焦亡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9(12)
- [2].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生物标记物:长链非编码RNA[J]. 现代肿瘤医学 2020(01)
- [3].非编码RNA在细胞自噬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9(12)
- [4].环状RNA影响肝疾病的发生发展[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9(12)
- [5].环状RNA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机制[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9(12)
- [6].环状RNA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讯 2019(06)
- [7].西花蓟马不同RNA干扰技术比较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9(10)
- [8].微小RNA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9(12)
- [9].卵巢上皮性癌中RNA结合基序蛋白3及环氧化酶-2的表达与意义[J]. 医疗装备 2019(23)
- [10].非编码RNA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重要角色和作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14)
- [11].长链非编码RNA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 2020(01)
- [12].微小循环RNA在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分析[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0(01)
- [13].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肝纤维化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 2019(11)
- [14].环状RNA在肺腺癌中的差异表达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6)
- [15].环状RNA调控结肠直肠癌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06)
- [16].RNA干扰药物——下一代治疗药物?[J]. 科学通报 2020(07)
- [17].环状RNA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作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17)
- [18].Deep Learning Deciphers Protein–RNA Interaction[J]. 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2019(05)
- [19].CIRCexplorer3:A CLEAR Pipeline for Direct Comparison of Circular and Linear RNA Expression[J]. 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2019(05)
- [20].环状RN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9(09)
- [21].心肌纤维化研究的新领域——长链非编码RNA[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9(09)
- [22].长链非编码RNA及相关调控通路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9(08)
- [23].微小RNA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1)
- [24].结直肠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调控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 西部医学 2020(02)
- [25].环状RNA与肝癌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0(03)
- [26].非编码RNA在葡萄膜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J]. 眼科新进展 2020(01)
- [27].长链非编码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临床误诊误治 2020(02)
- [28].长链非编码RNA影响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 2020(01)
- [29].骨肉瘤中环状RNA的研究进展[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02)
- [30].长链非编码RNA作为肾细胞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新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