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调查研究 ——以“龙灯、抗阁”为例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调查研究 ——以“龙灯、抗阁”为例

论文摘要

沂蒙山区有着悠久的、灿烂的、多彩的历史文化。在沂蒙山区民间流传着种类繁多,多姿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民俗体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独特鲜明的民族特色,千百年来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激励了中华儿女的英勇斗智,展示了无穷的魅力。近年来,由于经济多元化的冲击,人们对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的减弱,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项目沦落到了几乎被遗忘的境地;另一方面,由于现代西方竞技体育的植入,尤其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与深化,对民俗体育也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样,沂蒙山区民俗体育也没有逃避过这全球文化洗礼,部分民俗体育项目正处于濒临灭绝或退还变异的状况,处境十分严峻。沂蒙山区民俗体育如何发展,如何延续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已经成为现在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这样一个情况,作为沂蒙文化研究者,从文化学的视角,对沂蒙山区民俗体育加以研究、探索,旨在为对沂蒙山区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尽微薄之力。本文以沂蒙山区民俗体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走访与实地考察,专家访谈法,结合比较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着重阐述了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形成和发展等;分重点和简要介绍了部分民俗体育项目的起源、形式和发展现状;对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特性、功能、文化价值、与社会的主要冲突等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发展对策及措施;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沂蒙文化背景下的沂蒙山区民俗体育是沂蒙山区特定区域特定文化特定民俗的完美结合体,拓宽了沂蒙文化的内涵;沂蒙山区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对其研究有待深入;沂蒙山区民俗体育是一种地方资源,可以有效开发与利用;沂蒙山区民俗体育面临生存危机需要整理与转型;“红色旅游”和“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未来开发的前景指日可待。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现状
  • 1.1.1 民俗体育概念
  • 1.1.2 关于民俗体育分类的研究
  • 1.1.3 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
  • 1.1.4 民俗体育的相关研究
  • 1.1.5 沂蒙文化相关研究
  • 1.2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待研究的领域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田野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3 沂蒙山区地方概述
  • 3.1 沂蒙山区地理概况
  • 3.2 沂蒙历史文化
  • 4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
  • 4.1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概况
  • 4.2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成因及历史变迁
  • 4.2.1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形成
  • 4.2.2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历史变迁
  • 5 沂蒙山区部分民俗体育项目介绍
  • 5.1 民间舞蹈
  • 5.1.1 “龙灯、扛阁”
  • 5.1.2 猴呱嗒鞭舞
  • 5.1.3 打花棍
  • 5.1.4 扑蝴蝶舞
  • 5.2 娱乐体育
  • 5.2.1 荡秋千
  • 5.2.2 踢毽子
  • 5.2.3 拔河
  • 5.2.4 跳房
  • 5.2.5 拾子
  • 5.3 节日习俗体育
  • 5.3.1 正月十五“闹元宵”
  • 5.3.2 二月二迎“青龙”
  • 5.3.3 清明“踏青”
  • 5.4 红色体育项目
  • 5.4.1 推独轮车
  • 5.4.2.占山头
  • 5.4.3 泅水
  • 6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文化学解析
  • 6.1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特性
  • 6.1.1 传承性
  • 6.1.2 地域性
  • 6.1.3 民俗性
  • 6.1.4 娱乐性
  • 6.1.5 立体交融性
  • 6.2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独特功能
  • 6.2.1 民间艺术审美功能
  • 6.2.2 传承文化功能
  • 6.2.3 教育功能
  • 6.3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
  • 6.3.1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是人类学研究的活化石
  • 6.3.2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思想
  • 6.3.3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是民族艺术的源泉
  • 7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与社会的冲突
  • 7.1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社会边缘化
  • 7.2 西方体育对民俗体育的挤压体现的是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 7.3 女性在民俗体育项目当中的参与
  • 7.4 民俗体育活动的弱化是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 7.5 民俗体育的发展会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
  • 8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整理与保护
  • 8.1 濒危状况
  • 8.2 保护措施
  • 8.3 预期目标
  • 9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发展对策及措施
  • 9.1 有组织的挖掘整理
  • 9.2 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
  • 9.3 走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道路
  • 9.4 响应全民健身号召,推行养生体育
  • 9.5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发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 9.6 以举办全国第一届红色运动会为契机,促进民俗体育发展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沂蒙山区传统民居特征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06)
    • [2].沂蒙山区小流域降雨径流系数模型分析[J]. 山东水利 2020(07)
    • [3].沂蒙山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探析[J]. 现代商业 2016(23)
    • [4].沂蒙山区桃业建设及提质增效栽培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 2015(08)
    • [5].沂蒙山区好儿郎——刘树森[J]. 当代教育家 2019(11)
    • [6].有一种生意,叫作“赊小鸡”[J]. 意林 2016(24)
    • [7].那辆木推车[J]. 山东教育 2017(12)
    • [8].六十六岁的寿饺子[J]. 祝你幸福(中旬刊) 2017(07)
    • [9].参观+讨论,爱国情更深[J]. 湖南教育(D版) 2017(08)
    • [10].联想智慧教育进驻沂蒙山区,助力革命老区教育信息化发展[J]. 齐鲁周刊 2019(38)
    • [11].沂蒙山区的“帅老头”[J]. 当代小说(下半月) 2009(07)
    • [12].沂蒙山区缠足女性访问记[J]. 中国研究生 2009(10)
    • [13].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果农收入——以沂蒙山区为例[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10(01)
    • [14].沂蒙山区多功能农业发展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8(12)
    • [15].胡耀邦给沂蒙山区老党员题写对联[J]. 党员干部之友 2013(11)
    • [16].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成功之路——临沂沂蒙山区脱贫致富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经贸导刊 2011(02)
    • [17].加快沂蒙山区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J]. 农机市场 2013(12)
    • [18].沂蒙山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与开发建议[J]. 山西农经 2020(19)
    • [19].革命老区沂蒙山区的群众工作经验[J]. 党课参考 2018(13)
    • [20].有爱的青春更精彩[J]. 心理与健康 2015(04)
    • [21].乡巴佬,也要在诗里飞翔[J]. 思维与智慧 2010(01)
    • [22].沂蒙山区南茶北引五十年实践与技术总结[J]. 中国林副特产 2010(06)
    • [23].抗战前共产党在沂蒙山区的革命活动[J]. 临沂大学学报 2017(06)
    • [24].沂蒙山区农业型新型农村社区“生产——生活”空间布局方法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8(11)
    • [25].沂蒙山区亿元苍桃俏销海内外[J]. 果农之友 2015(08)
    • [26].不费一枪一弹的突围[J]. 高中生 2013(25)
    • [27].沂蒙山区费县民俗与鼓吹乐研究——喜事[J]. 黄河之声 2011(14)
    • [28].沂蒙山区的甜美家园——淄博市西孝村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略影[J].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2009(11)
    • [29].来信选登[J]. 祝你幸福(知心) 2010(02)
    • [30].沂蒙山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培训实证性探究[J]. 继续教育研究 2011(10)

    标签:;  ;  ;  ;  ;  ;  

    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调查研究 ——以“龙灯、抗阁”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