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论托克维尔的中道自由主义政治思想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学理论
作者: 胡勇
导师: 施雪华
关键词: 托克维尔,自由主义,西方政治理论
文献来源: 武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托克维尔在西方现代政治思潮中的身份界定问题,无论是在一百多年来的西方还是在当代中国,都是一个莫衷一是、各执一词的问题。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共和主义者,甚至还有人否定他的自由主义身份;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左翼的社会主义同情者,还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右翼的古典自由主义的捍卫者。鉴于此种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将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的类型学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经过综合的考察与论证后,将其称之为中道自由主义。此种界定首先认可了托克维尔的自由主义身份,然后确定了他在整个自由主义思想传统中的特殊性——他是一位具有平衡性与开放性特征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本文在界定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类型时,侧重于一种思想类型的界定,并适当兼顾一种历史类型的界定。本论文通过四个途径的考察相结合来完成这项任务。这四个途径为:主流学者的研究成果;托克维尔的自我声称;其思想中的基本观点与研究方法;其思想的阶级属性。根据这种研究思路,我们将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七章,对托克维尔的中道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进行论证。我们要想对已经充满丰硕研究成果与遍布各个学术领域的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研究进行些微的开拓性研究,就必须把自己的研究建立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教训之上。第一章从线与点两个角度介绍托克维尔在中西方政治生活与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影响及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的研究概况、研究成果和研究偏差。首先,在线的方面,本章回顾了西方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的影响与研究的兴衰过程及当代中国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研究的缘起与现状。其次,在点的方面,本章概述了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重要课题,即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渊源问题,托克维尔在西方政治思潮中的定位问题,托克维尔的政治科学的性质与特征问题及托克维尔与其它政治思想家的比较研究问题。本章行文寓评于述,通过以上研究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从上述代表性研究成果的交集中得出托克维尔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结论,从它们的非交集中可得出托克维尔是一个具有许多独特思想个性的政治思想家;通过两个方面的结合,我们把托克维尔称之为中道自由主义者。知人必先论世。第二章从自由主义思想转型、社会政治实践转型的角度探讨托克维尔的中道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得以形成的理智氛围与历史特征。本章首先回顾了19世纪初传统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化所导致的封闭、保守甚至堕落呼唤思想家对自由主义原则进行更新、修正与完善,然后概括了19世纪初作为转型时代的一系列特征所给予托克维尔的多重思想选择问题,最后描述了托克维尔的具有贵族传统与自由主义风格的家庭与身世给予托克维尔的多重身份定位问题。托克维尔的兼具平衡性与开放性的中道自由主义就是在这样复杂与多样的思想、历史与家庭氛围中得以形塑的。特定的自由观念是自由主义者观察政治世界的原点。第三章概括了托克维尔的中道自由主义的核心——中道自由观的具体内涵,作为以下各章研究的前提与出发点。自由是托克维尔的政治辞典中的最高价值范畴;托克维尔的自由观是一种有机的自由观,它包括个人自由、政治自由、自我实现的自由及精神自由等含义;托克维尔的自由观是一种平衡、灵活的自由观,首先它包含多重维度:个人与公共维度、封建与现代维度、世俗与英雄维度、普世与民族维度、制度与民情维度及理性与激情维度;其次它还和其它政治观念,如民主、秩序、福利、必然性等之间存在着灵活、有机的辩证关系。托克维尔的自由观念的中道性就体现在它的有机性、多维性与辩证性之中。在提倡知行合一的托克维尔看来,他的自由主义首先是一种实践中的理论。第四章概括了托克维尔研究现代政治现象的理论预设与研究路径,论证了他对几种现代政治现象:民主、革命与阶级的观察与评价。托克维尔的政治研究假设与路径是多元的、开放的,他对它们的运用凸显出了一位兼具政治哲学家与政治科学家双重因素的学术角色。托克维尔的民主观念概之具有社会状态与政治形式的双重含义;他对民主持双重态度:一方面它是正义的,另一方面它自身隐藏着专制的萌芽。托克维尔考察了大革命与一般的现代革命的起源、特征,比较了两种分别代表成功与失败的革命模式:英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他在革命侵犯权利、法治与秩序的意义上反对革命,同时他又在革命建立个人自由、废除封建特权、实现法律平等、打破专制统治的意义上赞赏革命。托克维尔分析了现代各阶级的起源、历史角色及其分化与组合,提出一种适度的阶级竞争与阶级合作相结合的阶级结构模式。托克维尔的民主观、革命观与阶级观体现了他的中道自由主义的特质。在考察过托克维尔对现代政治现象的分析后,第五章考察了他对现代政治理论的解构。托克维尔反对政治生活中的唯理主义,认为政治行动来自于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而在这个过分脱魅的时代,他更乐意倡导非理性。托克维尔反对历史决定性,认为历史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但在个体弱化的民主时代,他更愿意提倡意志自由论。托克维尔分析了社会主义的起源、性质与特征;他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具有内在的共同机理;他既反对社会主义对个体的监护,也反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不干涉原则,但他也不排除社会主义因素在未来社会中存在的可能性。他在个人与社会、政府关系是否有利于维持自由的基础上排斥作为社会主义替代物的公共慈善,但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迁,他又在同一基础上主张公共慈善观念,甚至主张政府职能向经济领域的扩张,彰显出了一位转型期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的自由主义者形象。托克维尔具有明确的政治学学科意识;他承认政治学具有强大的社会政治改造功能,他的政治学的核心观念是民情,表明了他对历史决定论与唯理主义的双重反对;托克维尔主张弥合政治生活与政治研究中多重的对立范畴,如事实与价值、政治与道德、政治研究与政治教育、政治科学与政治艺术、理论家与政治家等;托克维尔的政治科学是一种古典政治学传统与现代政治分析的混合物。托克维尔的中道自由主义体现在他对政治理论领域内貌似对立的各种政治观念、政治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全面性、灵活性之认识上。托克维尔对现代政治实践与政治理论的分析是为了避免一个自由主义者的梦魇——专制主义。第六章考察了托克维尔对现代专制主义起源的分析及他对现代专制主义诸版本的描述。在托克维尔对专制主义起源的论证中,他既注意到了专制的制度机制,又注意到了专制的文化机制;他既回顾了专制的传统根源,又预见了专制的全新根源——集权;他既关注了专制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但他更强调专制的社会与文化起源。在托克维尔对专制主义诸版本的描述中,他既注意到了硬专制——政治专制,又注意到了软专制——精神专制;他既描述了传统的专制——个人专制与多数的政府专制,又预见了未来的新专制——监护性专制。托克维尔对现代专制主义的论证彰显出了一位横跨过去、现在与未来,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具有开放的政治思维与发展的政治眼光的中道自由主义者形象。托克维尔对自由的期望同其对专制的恐惧构成了其自由主义思想的两极。第七章作为对以上各章的逻辑结论,分析了托克维尔所开辟的反对专制的新战场,及他所提出的反对专制的一系列新疗方。托克维尔既没有忽视传统自由主义者反对专制的法律与制度设计原则,又从心理与文化形塑的角度找到了反对专制的新疗方。这些疗方包括:公共道德的培养,政治教育的灌输,公民宗教的陶冶与政治体制的参与等。托克维尔提倡一种私利与公益、个性与公共性相结合的温和的公共道德;他既反对古典共和国对公民行为的强制与愚昧,又不苟同于传统自由主义的制度自给论,主张通过政治教育塑造公共道德;他在主张政教分离的同时,又提倡政教精神上的统一,同样,他在希望宗教通过一种文化氛围的塑造约束民主的专制倾向之时又害怕于宗教的精神专制;他既注意到了政治体制在制度设计方面维持自由的功能,但他更感兴趣的是它们的政治教育或文化形塑功能。在如何反对专制、维持自由方面,托克维尔既接受了传统自由主义的建议,又在大众民主时代给出了新的疗方。总之,托克维尔的中道自由主义政治思想体现在他对政治实践中的对立事物和对政治理论中的对立观念的偏好和调和上,体现在其思想的灵活性与流动性之中,以及体现在其理论与政治立场的中立性、超然性之中,但最终这种中立性也损害了其思想的政治行动与政治改造能力。本论文希望能够通过对托克维尔的中道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研究,把托克维尔从意识形态纷争的泥淖中解救出来,还其本来面目;在各种琳琅满目的政治思潮中,为托克维尔寻找一个合适的座椅与地位;在民主化进程已经启动的当代中国,为国人提供一个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托克维尔思想肖像,避免国人因报国心切而对他产生的误读与滥用。如是足矣!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章 多重面孔的托克维尔——托克维尔研究概述与评论
第一节 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研究与影响简史
第二节 当代中国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研究概述
第三节 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一、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的渊源
二、托克维尔在意识形态谱系中的位置
三、托克维尔政治科学的性质与特征
四、托克维尔与其它思想家的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时代夹缝中的托克维尔
第一节 何谓传统自由主义
第二节 传统自由主义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传统自由主义的偏差
第四节 变革的新时代
第五节 转型时代中的托克维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托克维尔的中道自由观
第一节 自由的规范地位
第二节 自由的内涵
第三节 自由的多维性
第四节 自由的辩证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托克维尔对自由与现代政治现象之关系的考察
第一节 多元的政治研究前提与路径
第二节 现代政治的本质:民主
一、民主的多元含义
二、民主的社会状态
三、民主的政治趋向
第三节 现代政治的动力:革命
一、大革命、革命家与大革命精神
二、法国革命与英国革命之比较
三、革命发生率
四、在革命与反革命之间
第四节 现代政治的结构:阶级
一、一种阶级分析方法
二、“三种人的故事”
三、一种理想的阶级结构模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托克维尔对自由与现代政治理论之关系的反思
第一节 政治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第二节 历史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公共慈善
一、社会主义的起源、性质、特征与后果
二、公共慈善的起源、措施与政府的职能
第四节 政治科学与自由
一、政治科学的性质、范围与功能
二、政治科学的核心观念:民情
三、政治科学的内在范畴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托克维尔对自由之失落的担忧
第一节 现代专制主义的起源
一、专制主义的社会特征
二、专制主义的文化氛围
三、专制主义的工业倾向
四、专制主义的政治潜在性
第二节 现代专制主义的谱系
一、个人专制
二、多数专制
三、监护性专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托克维尔对自由之维持的希望
第一节 反对专制主义的新战场
第二节 自由的公共道德
一、道德与现代民主
二、现代民主的道德原则
三、温和的现代公共道德版本
第三节 自由的政治教育
一、教育与现代民主
二、现代政治教育——政治参与
三、现代政治教育的目标
第四节 自由的公民宗教
一、公民宗教的现代发言人
二、公民宗教观的四个层次分析
三、公民宗教观的三个断裂之处
第五节 自由的政治体制
一、地方自由
二、结社自由
三、陪审制度
四、新闻自由
本章小结
结语:中道自由主义的基色与限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8-10-09
参考文献
- [1].现代公共生活的建构:托克维尔政治哲学研究[D]. 杨泽章.中央民族大学2012
- [2].马克思和托克维尔政治哲学中的“革命”问题[D]. 隋洪波.吉林大学2013
- [3].民主的命运:专制抑或自由[D]. 李灿.西南政法大学2009
- [4].民主理论的嬗变[D]. 陈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 [5].平等之后[D]. 刘依平.复旦大学2013
- [6].社会秩序理论—一种政治思想史的考察[D]. 黄芳.浙江大学2014
- [7].基佐政治思想研究[D]. 钱虹.浙江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平等之后[D]. 刘依平.复旦大学2013
- [2].现代公共生活的建构:托克维尔政治哲学研究[D]. 杨泽章.中央民族大学2012
- [3].民主理论的嬗变[D]. 陈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 [4].密尔政治思想研究[D]. 王连伟.吉林大学2004
- [5].多元主义与自由:伯林的自由主义思想研究[D]. 蒋柳萍.复旦大学2005
- [6].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历史与逻辑[D]. 林奇富.吉林大学2007
- [7].自由主义民主的困境与重建[D]. 余宜斌.复旦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