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莎莎(台山市中医院广东台山529200)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压疮风险评估量表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方法312例骨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护理,实验组通过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评估后,实施分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结果压疮发生率:观察组3.2%(5例),(1.7%),对照组9.6%(15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X2=4.327,p<0.05)。结论以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为指导,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于预防压疮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考虑。
【关键词】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分级护理针对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287-02
压疮是长期卧床住院患者常见并发症[1]。其不仅增加患者的身心不适度,而且还可能影响患者顺利康复,延长住院时间。我们采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采用分级护理,压疮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时间为2011年3月到2013年1月,研究对象为312例骨科住院患者,入院时均无压疮。年龄(53.8±12.3)岁,平均43.5岁。住院时间(1.3±0.4)月。男198例,女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56例。一般资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不做系统的风险评估,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活动,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2]:(1)活动。若患者有一定活动能力,鼓励其下床活动,或在他人辅助下,在床上进行锻炼;若活动能力严重受限,可采用器械在床上进行被动训练。此外,对所有患者经常进行翻身,按摩等干预。(2)卫生:严格做好病房卫生,病床卫生和患者个人卫生,保持患者易受压部位的干燥,柔软,必要时加气垫圈;定期消毒病房,保持整体环境的清洁,温度可适度降低。(3)营养。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人口味,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食谱,以维持患者的体力和免疫力。(4)心理。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引导和安慰等,使其情绪处于相对的稳定、轻松状态。
观察组现给予风险评估,采用叶丽花等制定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3]。主要包括8个项目,每个项目1~4分。精神状况:从高到底依次为清醒、淡漠、模糊、昏迷。运动情况:从高到底依次为无受限、轻度受限、中度受限、重度受限。营养状况:从高到底依次为好、一般、差和极差。排泄控制:从高到低依次为正常、尿失禁、大便失禁、大小便失禁。活动情况:从高到低依次为无受限、扶助四周、依赖轮椅、卧床不起。体温:从高到底依次为36.6℃~37.2℃、37.3℃~37.7℃、37.8℃~38.3℃、>38.3℃。循环:从高到低依次为毛细血管再灌注迅速、毛细血管再灌注减慢、轻度水肿、中度及其以上水肿。药物:从高到低依次为:未使用镇静剂或类固醇、使用镇静剂、使用类固醇、使用镇静剂和类固醇。评分越低,压疮风险越高,l5分~12分为轻度危险;11分~8分为中度危险;<8分为重度危险。
经过评估,观察组轻度危险92例,中度危险49例,重度危险15例。所有患者实施分级护理[4]:轻度危险患者,轮椅和床给予泡沫垫或羊皮垫,每2h翻身1次,酌情使用按摩油和压疮保护贴。中度危险患者,轮椅和床给予充气或交替充气垫,每2h翻身1次,使用按摩油和压疮保护贴,联系营养师制订营养方案。重度危险患者:冬季采用凝胶式轮椅垫,夏季采用充液式轮椅垫,应用漂浮床或高科技床,每1~2小时翻身1次。使用按摩油和压疮保护贴,以及肘部和足跟保护器,联系营养师制订营养方案。如活动受限的加强活动,营养较差的加强营养。
1.3数据处理
统计两组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t检验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
2结果
压疮发生率:观察组3.2%(5例),(1.7%),对照组9.6%(15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X2=4.327,p<0.05)。
3讨论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持续受压、缺血、缺氧,循环障碍和营养不良导致的组织溃烂和坏死。其诱发因素主要包括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和浸渍[5]。当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平均压4.27kp时,可导致皮肤血流减缓或停顿,出现瘀滞。剪切力可导致局部组织深层发生相对移位,导致血流供应中断。摩擦可以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加快组织代谢和耗氧量。浸渍主要是由于皮肤受汗液影响,透气性降低,血液循环减慢。
压疮是否发生,除这些直接因素外,还与患者的全身状况有关[6]。若患者体质较好,具备较好的活动能力,那么受压的几率将会大为降低;若患者营养状况较好,新陈代谢正常,血液流通较为顺畅,那么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将大为增强。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对容易受压的局部组织给予直接干预,减少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并改善局部的潮湿环境;二是展开全身干预,增加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和活动能力,从而更为根本的预防压疮的发生。
由于压疮的护理工作较为繁复,因此若不加评估的给予统一的预防护理,一方面是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中重度压疮危险患者准确筛选,从而突出预防重点。我们采用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加以评估,在护理工作中注意把握两点。一是重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以此为依据实施分级护理。二是重视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说同样为中度危险患者,可能其压疮风险的原因有差别,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施有区别的针对性护理。从本次结果来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显示了更好的预防效果。我们认为,以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为指导,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于预防压疮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考虑。
参考文献
[1]王久峰,王欣然,岳鹏.外科病人围术期压疮风险评估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3):590-591.
[2]朱亚君,陶春牡,田芬,等.Braden评分低于12分压疮患者潮湿性愈合的临床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122.
[3]叶丽花,吴海勤.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与压疮预防的循证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4):36-37.
[4]曹珊,田小京,高萌.高龄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评估与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5):11.
[5]刘艳,郭荣芬.老年患者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护理研究[J].中国病案,2011,12(12):39-41.
[6]张爱宝.浅谈压疮的预防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