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观察

改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观察

(1泰州市高港区白马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25)

(2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改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基层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股沟疝气;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160-02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普外科疾病,临床主要治疗的方法为疝修补术[1]。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目前手术治疗的共识;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最为常见;其中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最符合力学原理的一种修补方法[2]。本文主要通过60例腹股沟疝不同术式的研究,探讨改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16年5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和对照组(传统疝修补术组)各30例。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5.1±6.8)岁,病程2~16年,平均(5.7±1.4)年,其中腹股沟斜疝21例,直疝9例;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5.3±6.7)岁,病程3~15年,平均(6.0±1.2)年,其中腹股沟斜疝22例,直疝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取腹股沟斜切口长约4cm,逐层切开,剪开腹外斜肌腱膜至外环时勿损伤髂腹股沟神经。腹股沟斜疝提起并纵向剖开提睾肌,游离精索并打开精索内筋膜;寻找游离疝囊至内环口,如疝囊较大可横断并近端结扎,还纳疝囊。观察组注意腹壁下血管的走向,在内环处于腹横筋膜下钝性游离腹膜形成一略大于疝环的圆形间隙,依据雨伞原理置入充填式网塞,使其外瓣自然展开在腹横筋膜下。腹股沟直疝在直疝三角处找到疝囊,股疝在腹股沟韧带内上方找到疝囊,均分离至疝囊颈部,将疝囊近端置入腹腔后予以网塞填充疝环;网塞、补片缝合固定、复位精索关闭切口同腹股沟斜疝。对照组采用Bassini法加强腹股沟后壁,精索后方腹内斜肌下缘与联合肌腱缝合,将精索置于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之间。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VAS分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100%;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皮下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3.3%;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皮下血肿各1例,肠粘连2例,并发症发生率1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腹股沟疝手术方法可归纳为:①传统的疝修补术;②无张力疝修补术;③经腹腔镜疝修补术;而腹腔镜手术因需全身麻醉、手术费用高等原因,目前临床应用较少[4]。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将不同组织缝合在一起,属有张力缝合,局部张力大、疼痛感重、愈合时间长、不是解剖层次愈合;存在创伤大、住院时间长、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疼痛感重、并发症多、复发率高(达10%~20%)的缺点;临床应用越发减少。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目前基层医疗应用最为广泛,疗效显著,各家争鸣不断。曾志峰、张明坤[研究认为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费用低,切口异物感轻、术后疼痛感轻,优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杜文、杜晔研究认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低,优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笔者在三级医院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本院实际,近几年来在本院开展改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早年我院开展的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比较分析,提高了临床治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改善了疼痛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网塞可在腹横筋膜下适形展开,改善了术后的不适感。依据唐健雄提出的术后复发率的高低、恢复快慢、疼痛程度、舒适程度的现代疝手术疗效评价观念;笔者认为改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值得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波,胡先枚.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的对比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08,2(1):132-133.

[2]梅枝忠.腹股沟疝传统术式与疝环填充无张力修补术式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09,1(21):32.

[3]李金龙,韩刚,曹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Bassini法治疗老年人绞窄性腹股沟疝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9):1288-1289.

[4]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标签:;  ;  ;  

改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