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先兆证的理论研究

中风先兆证的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中风病发病之前大多都有中风先兆证的存在,因此,开展中风先兆证的防治研究对降低中风病发病率,提高中风病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历代医家重视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渐完善了中风先兆证的发病规律和辨证认识,提出了诸多中风先兆证防治理论。本文全面搜集、整理历代中风病相关文献,从中提取出历代医家对中风先兆证的诊治思想,理清中风先兆证的病名沿革,总结其临床症状表现、病因病机、诱发因素、治法方药,探求中风先兆证的防治规律,整理与挖掘历代医家对中风先兆证的认识,以更好地指导临床中风先兆证的防治。唐宋及其以前是中风先兆证认识的形成时期。先秦医家已经认识到了中风病发作前有先兆症状,提出了“微风”、“小中”等病名。《黄帝内经》论述了中风先兆证的病机、症状、治疗等各个方面。《诸病源候论》则对中风病病因作了详细阐述,对后世影响极大。《备急千金要方》、《扁鹊心书》、《针灸资生经》等著作对中风先兆证的症状表现、治则治法、用药的论述更具体。这一时期,医家普遍认为中风先兆证的病因为“外风”:病机为“气血未并,五脏安定”,“内虚邪中”;治疗多采用针灸疗法,用药多以祛“外风”为主。金元时期是中风先兆证认识的发展时期。刘完素提出“中风先兆”的病名。李东垣明确指出了“年逾四旬”与“肥盛”是中风先兆证发作的高危因素。危亦林治疗小中主张用平和汤剂。朱丹溪强调眩晕与中风先兆证有密切关系。尽管这一时期对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以“内风”立论为主,但对中风先兆症状的治疗仍以疏散外风为主。明清时期是中风先兆证认识的进一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医家辈出,医论颇多,中风先兆证的病名、症状表现、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等理论都进一步丰富。张景岳提出了“小中风”的概念。王纶对中风先兆证的细微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王清任对中风先兆症状作了更详尽论述,症状多达34种。此时期医家主张中风病病机“内外风”并重,用药亦祛外风、熄内风并重,选方渐趋灵活,针灸疗法也被广泛应用,同时也探索出膏药外敷的治法。近现代是中风先兆证认识的成熟时期。现代医家对中风先兆证的诱发因素、症状表现、病因病机、体质学说、发病机理、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案等方面均开展了较多的临床研究,并已经制订了较完善的脑卒中的预防方案。本研究通过整理分析历代中风先兆证相关文献,从中风先兆证的病名、中风先兆证的症状、中风先兆证的病因病机、中风先兆证的治则治法、中风先兆证的诱发因素、中风先兆证的预防以及中风先兆证的用药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研究认为中风先兆证的预防关键在于:(1)加强对中风先兆症状的宣传,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树立早期预防的健康理念;(2)重视与中风先兆证密切关联的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防治;(3)重视情志在中风先兆证发病中的作用,调畅情志、安定心神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才能有效降低中风病的发病率。中风先兆证的治疗主要在于:(1)依据本虚标实的病机,围绕风、火、痰、虚、瘀、气六端致病因素确立治法用药,辨证运用平肝潜阳、活血化瘀、滋阴补肾、通腑泻热等法;(2)在使用祛内风药物的同时,适量配伍祛外风药物,做到标本兼顾,提高疗效;(3)古代中风先兆证的治疗,外治法应用较多,尤其是针灸疗法在中风病先兆证的防治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后临床中应加大使用针灸疗法及其它外治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中风先兆证的概念及其相关名称
  • 2 中风先兆证的临床表现
  • 3 中风先兆证的病因病机
  • 4 中风先兆证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5 结语
  • 前言
  • 历代中风先兆证的理论研究
  • 1 唐宋及其以前的中风先兆证认识
  • 2 金元时期的中风先兆证认识
  • 3 明清时期的中风先兆证认识
  • 4 近现代的中风先兆证认识
  • 分析与讨论
  • 1 中风先兆证病名的认识
  • 2 中风先兆证症状的认识
  • 3 中风先兆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中风先兆证治则治法的认识
  • 5 中风先兆证诱发因素的认识
  • 6 中风先兆证预防的认识
  • 7 中风先兆证用药规律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早期中风先兆证代表方药参考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中风先兆证的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