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觉内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皮科克,知觉经验,非概念内容
知觉内容论文文献综述
蒙锡岗[1](2018)在《皮科克论知觉经验有非概念内容》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里斯托弗·皮科克是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中比较有影响的学者,他对非概念内容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常常被视为非概念内容的代表。他从经验的细致性、经验与信念之间的关系、人类与动物知觉经验等方面论证知觉经验具有非概念内容。他的观点受到约翰·麦克道威尔的反驳,麦克道威尔认为知觉经验的内容是概念的,因为主体只有掌握相应的概念才能处于一个特定内容的知觉状态,经验与信念也要依赖概念能力的运用。那么,知觉经验的内容究竟是概念的还是非概念的?文章试图分析和论证皮科克关于知觉经验的非概念内容主张,并把他的非概念内容观点和麦克道威尔做比较,试图为皮科克的观点提供辩护,以期阐明知觉经验具有非概念内容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刘学良[2](2018)在《知觉内容如何是概念的?——对特拉维斯与麦克道威尔争论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觉内容如何是概念的?这是当代认识论中所关注的关键问题。麦克道威尔的概念论认为,只有概念性的东西参与进辩护活动中,因此知觉内容必然是包含概念的。他的概念论可以总结为两点:C1,知觉内容是概念的;C2,概念来自后天语言学习。特拉维斯对麦克道威尔的观点展开了批判,指出了麦克道威尔的概念论是一种存在问题的表征理论,同时指出作为概念论基础的"似真之看"是不可能的,从而使C1被证明是不成立的。麦克道威尔承认特拉维斯的批判并进行修改,他分别提出M1(直观能力是一种概念能力)和M2(知觉内容中仍然存在某些概念)两个措施进行修改。但是本文将指出这两个修改非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使修改后的C1与C2相冲突。从而证明概念论的主张是不一致的,麦克道威尔依旧无法说明知觉内容如何具有概念。(本文来源于《哲学分析》期刊2018年04期)
孙骞谦[3](2018)在《知觉场景式内容作为一种虚拟内容》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觉经验中,一个由种种对象及其性质所填充的空间区域,作为一个空间场景,呈现给知觉者。由此,知觉的表征内容可被视作一种场景式内容。在此图景下,我们承诺了关于知觉经验现象特征的一种场景式理解。诺伊针对知觉经验的快照式理解的怀疑主义挑战,恰恰可针对这种场景式理解。然而,他的挑战建立于一个隐含假设基础上,即快照式理解的拥护者假定,知觉中的呈现等同于现实给予。他将这一假定弱化为,呈现仅仅表现为一种可通达性。事实上,场景式内容论进路同样可以采取对于呈现的这一弱化理解。相应地,场景式内容本身成为一种虚拟内容。(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8年04期)
谭金凤[4](2017)在《知觉负荷与工作记忆内容在选择性注意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常生活中,为了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选择性注意使个体将有限的注意资源集中于目标任务相关信息,同时忽视来自于任务无关信息的干扰。该过程中相应的认知和神经基础是认知心理学领域永恒的话题。影响选择性注意的因素很多,一方面,目标任务的知觉负荷水平是决定选择性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形成了知觉负荷理论(Lavie,1995;Lavie&Tsal,1994)。该理论假设知觉能力是有限的,但能够自动加工所有的刺激直到加工资源耗尽。高知觉负荷任务耗尽了所有的注意资源因而没有多余的加工资源知觉无关分心物,因此来自于分心刺激的干扰消失;然而,在低知觉负荷情境下,任务相关加工所剩余的注意资源能够自发的“溢出”到无关分心刺激,对其进行加工,因此来自于分心刺激的干扰显着存在。另一方面,根据偏向竞争模型可知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引导是影响选择性注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Desimone,1998;Desimone&Duncan,1995;Duncan&Humphreys,1989)。具体来说,当我们将某一客体保持在工作记忆当中时,会形成记忆模板,视觉搜索任务中与记忆模板匹配的客体能够自动引导注意,从而提高搜索有效性。本研究着眼于对知觉负荷领域和工作记忆引导领域的研究进行拓展并首次探究了两者共同对选择性注意产生影响的竞争交互机制。本研究首先采集行为数据探究了知觉负荷效应产生的实质原因(研究一),采用静息态f MRI的方法探讨了知觉负荷效应的个体差异及相应的神经机制(研究二)。其次,鉴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的高时间分辨率,研究叁探究了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在早期视觉加工阶段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最后,研究四将知觉负荷与工作记忆引导结合起来,分别运用ERP技术和任务态fMRI技术探究了两者在选择性注意中的竞争交互机制。研究一考察了高知觉负荷条件下来自分心刺激的干扰消失的本质原因。实验1采用与Lavie和De Fockert(2003)相同的实验设计,以假字作为非目标刺激,只是采用了具有中国特征(中国明星面孔和名字)的实验材料,结果发现能够重复前人的研究结果,在高知觉负荷条件下和低知觉负荷条件下来自分心刺激的干扰都存在。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引入稀释条件(同高知觉负荷条件,只是目标刺激用红色标记)且改成组间设计,结果与实验1相同,不论是高知觉负荷,低知觉负荷还是稀释条件下,来自名人面孔的干扰始终存在。实验3中将非目标刺激变成真正的中文字,增加了非目标与分心刺激的领域重迭性,结果发现,在低知觉负荷条件和高知觉负荷条件下,来自分心刺激的干扰依然存在,但在稀释条件下干扰消失。实验4中将非目标刺激变成真正的中国名字,使非目标与分心刺激的领域重迭度进一步增加,结果发现,来自分心刺激的干扰只在低知觉负荷条件下存在,在高知觉负荷条件和稀释条件下干扰消失。研究一结果表明,高知觉负荷条件下来自分心刺激干扰的消失是由于非目标刺激对分心刺激的稀释作用导致的,且该作用依赖于非目标刺激与分心刺激的领域重迭性程度。研究二考察了大脑自发神经活动强度(以ALFF为指标),静息功能连接(RSFC)与知觉负荷调节效应之间的关联。实验5采用经典的知觉负荷任务范式,结果发现,与知觉负荷调节效应显着相关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注意网络和感觉皮层,包括辅助运动区,左侧枕下回和左侧额下回。其中,枕下回与额下回的静息功能连接与知觉负荷调节效应的个体差异显着相关。研究二结果表明,对来自于分心刺激的干扰作用的调节依赖于注意控制网络。研究叁探究了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及其时程特点。实验6采用延迟匹配样本任务范式,以无意义图形作为工作记忆内容,行为结果发现匹配试次的搜索反应时慢于不匹配试次,表明了工作记忆内容对注意的捕获作用;ERP结果发现,在P1成分和N1成分上,匹配条件的波幅大于不匹配条件;s LORETA源定位结果发现,P1成分位于枕叶区域,N1成分位于顶叶区域;时频分析结果发现,alpha频带的能量在匹配条件下高于不匹配条件。研究叁结果表明,工作记忆中的刺激再现导致了枕叶区域的激活增强,随后,由于注意的重新定向和视觉输入信息的竞争,这种早期的来自于工作记忆的注意捕获能够在N1阶段得到抑制,反映在alpha频带节律上。研究四探究了知觉负荷与工作记忆内容共同对选择性注意影响的时间动态和神经机制。实验7在实验6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负荷水平且分心刺激具有凸显性,行为结果发现,低知觉负荷水平下匹配条件的反应时慢于不匹配条件,而高知觉负荷水平下匹配与不匹配条件的反应时没有明显差异;ERP结果发现,不论低知觉负荷还是高知觉负荷条件,匹配条件的P1波幅显着大于不匹配条件,然而在N1成分上,低知觉负荷条件下匹配条件的N1波幅大于不匹配条件,而高负荷条件下两者没有显着差异。sLORETA源定位结果发现,P1成分相关的效应位于枕叶区域,N1成分相关的效应位于顶叶区域。这些结果表明,在选择性注意中,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能够在早期视觉加工阶段自动捕获注意,但是,这种早期的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捕获受到知觉负荷水平的调节,高知觉负荷条件使工作记忆引导效应消失。实验8采用经典的延迟匹配样本任务范式,但分心刺激与目标任务是绑定在一起的,不具有凸显性,行为结果表明在低知觉负荷条件下,记忆匹配试次与中性试次的反应时没有显着差异,高负荷条件下记忆匹配试次的反应时显着慢于中性试次;fMRI结果表明负荷的主效应激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额叶,颞叶和枕叶区域;有效性的主效应激活的脑区主要分布在枕叶区域;负荷与有效性的交互效应激活的脑区主要分布在楔前叶部分。功能连接结果表明,在低知觉负荷条件下,楔前叶与枕叶区域呈正耦合;在高知觉负荷条件下,楔前叶与枕叶、额叶呈正耦合。楔前叶与额叶的耦合只在高知觉负荷条件下呈现,在低负荷条件下不存在。这些结果表明额叶-顶叶-枕叶通路的形成,是工作记忆引导效应产生的神经基础。本研究通过四个紧密相连的研究深入的揭示了知觉负荷与工作记忆内容各自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探究了两者在选择性注意中的竞争交互机制,扩展了已有研究,对两个领域进行了整合。首先,证实了高知觉负荷条件下,来自分心刺激的干扰的消失是由于非目标对分心刺激稀释的作用,支持了稀释模型。其次,指出大脑自发神经活动能够反映知觉负荷调节效应的个体差异,枕下回与额下回的功能连接性越强,知觉负荷调节效应越大,所受到的分心刺激的干扰越小。然后,发现视觉工作记忆内容能够自动引导注意,且最早发生在知觉加工阶段。最后,表明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引导受到知觉负荷水平的调节,且两者的交互结果与分心刺激是否具有凸显性有关,当与记忆内容匹配的分心刺激具有凸显性时,不论是在低知觉负荷条件下还是高知觉负荷条件下,都能优先自动捕获注意,但随后高知觉负荷条件消除了这种引导效应;当与记忆内容匹配的分心刺激不具有凸显性时,高知觉负荷条件下额叶-顶叶-枕叶通路形成使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引导效应出现;在低知觉负荷条件下,仅仅顶叶-枕叶的耦合不足以出现工作记忆引导效应。这些发现加深了我们对知觉负荷效应和工作记忆引导效应本质的理解,并首次揭示了知觉负荷与工作记忆引导共同影响选择性注意的时间动态和神经机制,弥补了这两个研究交叉领域的空白。(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3-15)
孙骞谦[5](2016)在《意向内容论与知觉关系论之争——一个重构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知觉哲学的意向内容论与知觉关系论之争中,意向内容论者以"外表-内容纽带"为核心洞见,建立了对于自身立场的支持性论证。但是意向内容论同时遭到了布鲁尔的经验现象个别性挑战。这一挑战是前者难以回应的。为回应这个挑战带来的疑难,一个可能的理论方向以意向内容论为框架,将对象置入知觉内容之中,以此建立一个整合性理论。(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6年05期)
侯秀[6](2016)在《工作记忆内容对时间知觉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记忆和知觉存在相互作用,研究者使用“工作记忆+时间比较”的双任务范式研究发现,来自工作记忆的自上而下的反馈可以增强记忆匹配项的表征,从而延长知觉到的匹配项的时距。然而,这一效应在时间复制的任务范式下是否存在尚不清楚。此外,当记忆项被标定为干扰项时,工作记忆内容对时间知觉的影响也不清楚。本研究包含两个部分:研究一探讨在“记忆搜索+时间知觉任务”的双任务范式下记忆项的保持对时间知觉的影响;研究二探讨当记忆项被标定为干扰项时工作记忆内容对时间知觉的影响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记忆项与标准时间刺激的匹配性对时间复制没有影响,时间复制任务对秒以内的时距判断的效应不敏感;(2)记忆项与标准时间刺激的匹配性对时间比较的正确率有影响,匹配项更长的条件下的错误率高于匹配项更短的条件,表明记忆搜索任务中只要求被试搜索匹配项不能确保被试对记忆项进行积极的记忆保持,记忆搜索任务中仅仅要求被试搜索匹配项会激活内隐记忆机制;(3)当记忆项被表征为目标项时,匹配项的时距被知觉为更长,不匹配项的时距被知觉为更短,而当记忆项被表征为干扰项时,匹配项的时距被知觉为更短,不匹配项的时距被知觉为更长。结果支持时间知觉的神经活动强度理论和记忆搜索任务的抑制假设。(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6-03-01)
苏丽[7](2016)在《现象学视角下感觉运动理论之反思——以知觉内容的双重性为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知觉内容的双重性问题,评介了阿瓦·诺伊对该问题的提出和说明方案,肯定了感觉运动理论的优越性,同时指出该理论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理论的自身矛盾,分析其困境乃是出自对现象学描述原则的遗漏和不恰当的预设,为尝试在现象学思想的指导下,避免之前所述困境,而为重构一种新的感觉运动意向性理论作出奠基性分析。(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罗倩莹,潘毅[8](2015)在《工作记忆内容对视知觉的功能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记忆和知觉是人类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两个基本认知结构,阐明两者之间的功能关系对于揭示人类信息加工的本质规律具有重要和根本的科学意义。工作记忆和知觉可以在多个方面发生交互作用,其中工作记忆内容对视知觉的影响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文章在系统回顾工作记忆内容影响视知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工作记忆内容可以引导知觉选择、增强知觉表征和改变知觉经验,指出工作记忆中的自上而下调控机制可能是工作记忆内容影响知觉的神经基础。(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5年09期)
代涛涛[9](2015)在《对人知觉和评价中的内容偏好及情境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人际认知的基本内容维度角度出发,通过5个研究,探讨对人知觉和评价中的内容维度偏好以及情境对其影响。首先研究1探讨人际认知的基本内容维度是什么,基于这些内容维度,研究2进一步探讨对自我和他人认知中的一般偏好。研究3和研究4分别从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两个不同的角度考察情境需要对该维度偏好的影响。研究5进一步检验情境与特质的匹配效应。研究1对96个人际评价特质词的11个方面进行评定,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可以抽取出两个因子,但控制效价后发现,热情、道德和能力出现分离,这表明热情、道德和能力是人际认知中叁种不同的内容成分。研究2采用2性别(男、女)×2目标对象(自我、他人)×2对象水平(现实、理想)×3维度(道德、热情、能力)四因素混合设计考察人们对现实和理想自我与他人的内容偏好。结果发现,人们在评价自我和他人时始终存在一种高热情偏好,另外,对现实自我的道德评价显着高于他人,但是在理想状态中,对自我更偏好高能力,对他人更偏好高道德。研究3和研究4分别采用2被试性别(男,女)×3情境(社交活动,学术活动,分配物资)×3维度(道德,热情,能力)的混合设计考察社团活动、学术活动和分配物资等不同的情境对自我和他人认知内容维度偏好的影响。其中,研究3发现在评价自我时存在显着的热情偏好,且不受情境的影响,但道德和能力偏好都显着受到情境的影响,研究4发现在评价他人时也存在显着的热情偏好,其次是道德偏好,最后才是能力,但叁者都受到情境的影响。研究5发现当情境需要与他人所表现的特质一致对,对他人的接纳度更高。综合来看,研究发现:(1)在对人知觉和评价过程中,存在两个基本维度,其中第一个维度包括道德、品质、美德、热情、社会性、亲和性等意图性特质,另一个维度包括能力、才智和权力等能动性特质。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控制效价后,道德与热情出现分离,热情与道德只有较低的相关,而热情与能力呈负相关,道德与能力也呈负相关。(2)对自我和他人的热情、道德和能力评价和偏好存在显着差异。对现实自我的评价更高热情更高道德,对理想自我的偏好是更高热情更高能力的;对现实一般他人的评价是更高热情更高能力的,但对理想他人的偏好是更高热情更高道德的。(3)对热情的高偏好不受情境的影响,但对能力和道德的高偏好受到情境的调节。不管在什么情境下,被试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偏好,但是只有在特定情境中才会表现出高能力和高道德偏好。更进一步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假设,当情境所要求的特质与个体表现特质相匹配时能得到更好的评价和接纳。(4)对热情、道德和能力的评价和偏好存在性别差异。在现实评价上,男性对自我能力评价更高,女性对自我热情评价更高。在理想偏好上,相比于女性,男性更加重视道德维度,更偏好高道德特质。而女性更加重视热情方面的信息,更偏好高热情特质。总体而言,本研究结果表明,热情、道德和能力是人际认知中不同的内容成分;并且始终存在高热情偏好,对热情的偏好较少受到情境的影响;在评价自我时更注重能力维度,在评价他人时更注重道德维度,但这种偏好又会受到情境的影响。该研究结果既支持了热情优先效应的观点,也支持了双视角模型的自我—他人差异观点,同时也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修正。(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韩林合[10](2014)在《麦克道尔论知觉经验的概念内容》一文中研究指出麦克道尔哲学的中心课题之一是知觉经验是否具有概念内容甚至于命题内容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他的思想前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一度认为知觉经验不仅具有概念内容,而且这种内容就是命题内容。这种观点受到了其他哲学家的严厉批评。为了回应这些批评,他大幅弱化了自己的立场,转而认为知觉经验具有的内容虽然是概念性的,但不是命题性的,而是直观性的。本文将梳理麦克道尔的这些思想,指出其困难所在。(本文来源于《外国哲学(第28辑)》期刊2014-12-01)
知觉内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知觉内容如何是概念的?这是当代认识论中所关注的关键问题。麦克道威尔的概念论认为,只有概念性的东西参与进辩护活动中,因此知觉内容必然是包含概念的。他的概念论可以总结为两点:C1,知觉内容是概念的;C2,概念来自后天语言学习。特拉维斯对麦克道威尔的观点展开了批判,指出了麦克道威尔的概念论是一种存在问题的表征理论,同时指出作为概念论基础的"似真之看"是不可能的,从而使C1被证明是不成立的。麦克道威尔承认特拉维斯的批判并进行修改,他分别提出M1(直观能力是一种概念能力)和M2(知觉内容中仍然存在某些概念)两个措施进行修改。但是本文将指出这两个修改非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使修改后的C1与C2相冲突。从而证明概念论的主张是不一致的,麦克道威尔依旧无法说明知觉内容如何具有概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觉内容论文参考文献
[1].蒙锡岗.皮科克论知觉经验有非概念内容[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
[2].刘学良.知觉内容如何是概念的?——对特拉维斯与麦克道威尔争论的探究[J].哲学分析.2018
[3].孙骞谦.知觉场景式内容作为一种虚拟内容[J].世界哲学.2018
[4].谭金凤.知觉负荷与工作记忆内容在选择性注意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17
[5].孙骞谦.意向内容论与知觉关系论之争——一个重构途径[J].学理论.2016
[6].侯秀.工作记忆内容对时间知觉的影响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7].苏丽.现象学视角下感觉运动理论之反思——以知觉内容的双重性为主题[J].哲学研究.2016
[8].罗倩莹,潘毅.工作记忆内容对视知觉的功能性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5
[9].代涛涛.对人知觉和评价中的内容偏好及情境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5
[10].韩林合.麦克道尔论知觉经验的概念内容[C].外国哲学(第28辑).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