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来源多能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胎盘来源多能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的能力,广泛分布于多种人体组织中,参与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和损伤修复,是再生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成功地从人骨髓、外周血、肌肉、脂肪、脐血、羊水及胎儿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出MSCs。其中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研究最多,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发现临床采集骨髓有一定困难,可能感染并引起并发症,而且随着供者年龄增加其数量、增殖和分化能力均显著下降。近几年来有学者发现胎盘组织中存在MSCs。与骨髓取材相比胎盘在胎儿娩出后即完成使命,成为“废弃”物,其取材方便,易于分离,对其研究不会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因而可能成为组织修复和基因治疗的新细胞来源。本课题旨在探索体外分离培养胎盘来源多能细胞(placenta-derived mutipotent cells,PDMCs)的方法和条件,以及对其生物学和功能上的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对象和方法(1)胎盘组织30份:在无菌条件下,采集足月健康顺产分娩孕妇的胎盘。(2)PDMCs的制备:剪切胎盘蜕膜组织12mm3大小的组织块,用酶消化法从中分离得到细胞悬液,通过人淋巴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核细胞,接种于培养瓶中。(3)取原代到15代细胞分别利用MTT染色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E染色,透射电镜,以及流式细胞检测仪,从不同层面和角度鉴定胎盘来源多能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并与BMSCs进行对比研究,以观察两者之间在生物学特性方面的异同。结果(1)细胞培养:通过混合酶消化法可以得到PDMCs,细胞形态良好,传至15代没有形态改变。(2)细胞形态:通过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可见细胞呈长梭形,漩涡状生长,细胞体积较大。(3)细胞生长规律:原代细胞接种后的9-14天出现细胞克隆。传代之后的第4天为对数生长期,此后到第7天为平稳期。14天左右为衰退期。与文献报道的来自于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规律类似。(4)细胞超微结构:通过透射电镜观察PDMCs和BMSCs,发现两者有共同的特点,即核膜不规则,核仁明显,核内以常染色质为主,且分布均匀;胞浆内,可见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并且胞膜完整,表面有大量微绒毛。(5)表面标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检测,发现PDMCs表达CD105,CD166,CD44,CD29,CD9,HLA-ABC,不表达CD34,CD40L,和HLA-DR。这与BMSCs表面抗原标志表达相类似。PDMCs表达胚胎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SSEA-3,SSEA-4,TRA-1-60,TRA-1-81,Oct-4的量高于BMSCs。结论(1)用酶消化法可以从足月分娩的胎盘蜕膜组织中分离获得长梭形贴壁生长的细胞(PDMCs),这类细胞具有与BMSCs相似的生物学特性。(2)PDMCs较BMSCs更为原始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胎盘来源的多能细胞(PDMCs)的体外原代分离与培养
  • 引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五、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PDMCs的生物学特性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比较研究
  • 引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五、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胎盘作为干细胞新来源的研究进展
  • 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胎盘来源多能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