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酱油的生产涉及到多种有益微生物的联合协同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乳酸菌和酵母菌,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发酵糖类产生小分子醇、醛、酸、酯、酚类等风味物质,这是酱油风味产生的主要途径。从采用传统酿造工艺的中国酱油发酵酱醅中分离筛选嗜盐乳酸球菌,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16S rDNA序列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其分类地位。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筛选菌株与嗜盐四联球菌的亲缘关系最近,从而初步确定其为嗜盐四联球菌。实验表明所筛菌株能在NaCl质量浓度为18%,发酵温度为35℃,pH为5的环境非常好地生长产酸,非常适合酱油的有机酸发酵过程,为投入生产打下基础。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测定酱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方法,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2-辛醇为内标,研究了萃取头、萃取时间、离子强度、萃取温度对酱油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萃取的影响,优化了分析条件,建立了快速测定酱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方法。该方法对酱油中常见挥发性风味成分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对常见挥发性物质的定量比较准确。用优化的方法,即涂层厚度为85μm聚丙烯酸酯(PA)纤维头,于45℃下对NaCl质量浓度为250g/L的酱油样品顶空吸附40min,于250℃下解吸2min,采用GC-MS对解吸物进行了分离鉴定。酱油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含量较高的是醇、酸、酯和酚类,此外还有一些羰基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对多菌混合阶梯发酵酿制酱油的工艺进行了探讨性研究,实验表明采用多菌种混合顺序变温发酵法进行酱油发酵是可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多菌混合阶梯变温最佳发酵条件为有机酸发酵阶段发酵温度为35℃,接种量为1%,发酵天数为8天。接下来的醇酯发酵阶段发酵天数为35天,发酵温度为30℃,鲁氏酵母接种量为0.5%,鲁氏酵母与蒙奇球拟酵母的接种比例为1: 1。该研究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D-果糖对鲁氏酵母菌生理特性及转录组学的影响[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20(04)
- [2].响应面法优化鲁氏酵母菌与植物乳杆菌复配培养条件[J]. 中国调味品 2020(11)
- [3].源于中国民间传统酿造食品的鲁氏酵母耐温特性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8(03)
- [4].鲁氏酵母对豆酱品质及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J]. 中国调味品 2018(10)
- [5].鲁氏酵母用于发酵香肠中发酵生产性能及安全性能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8(12)
- [6].盐胁迫对鲁氏酵母菌生理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9(04)
- [7].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分析酵母菌发酵酱油中香气物质[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6)
- [8].生物吸附剂耐盐性鲁氏酵母培养基的优化[J]. 中国酿造 2010(07)
- [9].鲁氏酵母和球拟酵母不同接种方式对高盐稀态酿造酱油品质的影响[J]. 中国调味品 2019(02)
- [10].指数补料发酵提高鲁氏酵母β-1,3-葡聚糖酶产量[J]. 现代食品科技 2015(06)
- [11].鲁氏酵母对米渣生酱油风味和抗氧化活性的增强效应[J]. 食品科学 2018(17)
- [12].鲁氏酵母发酵香肠加工工艺的研究[J]. 肉类工业 2018(05)
- [13].不同胁迫条件对鲁氏酵母胞内海藻糖积累的影响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1)
- [14].鲁氏酵母菌对发酵香肠品质的影响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9(04)
- [15].基于响应面法的鲁氏酵母发酵培养基优化[J]. 中国酿造 2015(04)
- [16].耐高糖产香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24)
- [17].基于柑橘的多酵母协同发酵料酒的制备[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06)
- [18].鲁氏酵母胞内海藻糖积累过程的代谢特征分析[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09)
- [19].混合菌种发酵生产永丰辣酱的工艺研究[J]. 中国酿造 2009(05)
- [20].米曲霉和鲁氏酵母协同发酵优化合浦珠母贝肉酶解液风味[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15)
- [21].鲁氏酵母的复壮及培养条件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7(05)
- [22].生香酵母筛选鉴定及其对辣椒酱发酵的影响[J]. 中国酿造 2016(01)
- [23].池沼公鱼鱼露后熟工艺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5(09)
- [24].鲁氏酵母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J]. 中国调味品 2015(07)
- [25].产β-葡聚糖酶耐盐鲁氏酵母的筛选及鉴定[J]. 现代食品科技 2015(01)
- [26].氯化钠胁迫培养对鲁氏酵母镉吸附能力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9(08)
- [27].鲁氏酵母发酵剂喷雾干燥参数优化及动力学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14)
- [28].耐盐性鲁氏酵母的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 2009(10)
- [29].总状毛霉与鲁氏酵母耦合发酵对豆粕营养和风味的增强效应[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8)
- [30].应用酸化力法评估酱油中酵母的活力[J]. 中国调味品 2018(11)
标签:酱油论文; 乳酸菌论文; 酵母菌论文;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论文; 发酵工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