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工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论文摘要

上世纪末产业生态学兴起,本世纪初我国学者将其引入国内,几乎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开始大规模地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工业共生网络作为循环经济的中观层面,无论是从理论发展还是从实践需要的角度,都已提上研究的议事日程。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就已自发形成,随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开始了生态工业园项目的研究和建设,然而技术革新、外部的新压力、合并和接管等变化使项目运行受到了较大影响,稳定性问题始终是困扰行为各方的难题。为了更好地加强对我国生态工业园的管理,避免重蹈覆辙,迫切需要对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合作的组织模式——工业共生网络的形成机理及稳定性作出科学分析,并提供工业共生网络稳定运行的对策。本文沿着工业共生网络的生命周期,遵循工业共生网络“形成—稳定—治理”的逻辑思路,构建了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研究的一般性分析框架。以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理论阐释与定量模型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为原则,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产业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工具,较完整研究了工业共生网络的形成机理、稳定性机理和网络治理等相关内容。本文首先从产业生态学和网络组织理论出发,目的在于将工业共生网络的研究由产业生态学引入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视角,既承认工业共生网络是产业生态系统,又指出工业共生网络是一种特殊的网络组织。进而从微观组织结构入手,分析了工业共生网络的链接特征、表现形式、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为工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工业共生网络的形成机理是本文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企业可以通过结成工业共生网络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获得集聚效应,还可以缓解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正是基于对经济环境双赢的追求,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和建立工业共生网络就成为可能。本文建立了基于经济环境目标导向的工业共生网络能值分析模型,并模型化了工业共生网络的形成过程。分析表明,企业在朝着工业共生网络演进过程中,经济表现、环境表现、可持续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并指出工业共生网络形成的两种路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机理是本文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工业共生网络的稳定性涉及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静态稳定性关注的是网络组织结构初始状态的稳定,重点考察组织结构与网络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动态稳定性关注面对网络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应当设计怎样的治理机制使其保持稳定。本文首先提出了“组织结构决定论”,完成对静态稳定性的分析;并通过对网络治理的研究完成对动态稳定性的分析。在静态稳定性分析中,构建了“结构—行为—稳定”的分析框架,从影响网络稳定性的结构性因素入手,研究工业共生网络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与静态稳定性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多案例解释性案例研究,选取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和中国鲁北国家生态工业园为例,在建立过程、组织模式、运作模式三个维度上进行个案间的交互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工业共生网络的形成是源于企业对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追求”及“网络组织结构影响网络稳定性”两个理论命题,得到的拓展结论更成为工业共生网络治理的依据。网络治理是稳定性研究的归宿。本文以工业共生网络运作中的风险为对象、以网络的稳定运行为目标、以稳定性机制研究为重点,构建了“治理环境—治理对象—治理机制—治理目标”的工业共生网络治理的理论框架,进行动态稳定性分析。认为信任和惩罚机制、政府支持机制和网络整体创新机制对于网络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提升我国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工业共生及其相关概念
  • 1.3.2 工业共生网络形成动因研究现状
  • 1.3.3 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4 工业共生网络评价研究现状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业共生网络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生态学
  • 2.1.1 产业生态学概念
  • 2.1.2 产业生态系统概念及属性
  • 2.1.3 产业生态系统结构
  • 2.1.4 产业生态系统功能
  • 2.2 网络组织理论
  • 2.2.1 网络组织的由来
  • 2.2.2 网络组织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3 网络组织运行基础
  • 2.3 工业共生网络分析
  • 2.3.1 工业共生及工业共生网络概念
  • 2.3.2 工业共生网络链接特征
  • 2.3.3 工业共生网络表现形式
  • 2.3.4 工业共生网络组织模式
  • 2.3.5 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分析
  • 3.1 工业共生网络形成条件
  • 3.1.1 必要条件
  • 3.1.2 充分条件
  • 3.1.3 均衡条件
  • 3.1.4 具体条件
  • 3.2 工业共生网络形成的驱动因素
  • 3.2.1 经济动因
  • 3.2.2 资源环境动因
  • 3.3 基于能值分析的工业共生网络形成过程
  • 3.3.1 能值分析方法
  • 3.3.2 工业共生网络形成过程
  • 3.4 工业共生网络形成的路径选择
  • 3.4.1 “自下而上”的方式
  • 3.4.2 “自上而下”的方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分析
  • 4.1 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内涵及特征
  • 4.1.1 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内涵
  • 4.1.2 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特征
  • 4.2 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理论模型
  • 4.2.1 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三维理论”
  • 4.2.2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
  • 4.2.3 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的组织结构决定论
  • 4.3 工业共生网络组织模式稳定性分析
  • 4.3.1 自主实体共生模式稳定性分析
  • 4.3.2 复合实体共生模式稳定性分析
  • 4.4 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稳定性分析
  • 4.4.1 Logistic增长模型
  • 4.4.2 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分析
  • 4.4.3 平等型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分析
  • 4.4.4 嵌套型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研究
  • 5.1 案例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5.1.1 案例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 5.1.2 案例研究类型
  • 5.1.3 案例研究品质
  • 5.1.4 案例选择
  • 5.1.5 数据收集
  • 5.1.6 资料分析策略
  • 5.2 案例分析一:卡伦堡工业共生体
  • 5.2.1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的建立
  • 5.2.2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的组织模式
  • 5.2.3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的运作模式
  • 5.2.4 共生效益分析
  • 5.2.5 稳定性分析
  • 5.3 案例分析二:鲁北国家生态工业园
  • 5.3.1 鲁北国家生态工业园的建立
  • 5.3.2 鲁北国家生态工业园的组织模式
  • 5.3.3 鲁北国家生态工业园的运作模式
  • 5.3.4 共生效益分析
  • 5.3.5 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业共生网络治理
  • 6.1 工业共生网络治理的理论架构
  • 6.1.1 工业共生网络治理的理论架构模型
  • 6.1.2 工业共生网络治理对象
  • 6.1.3 工业共生网络治理目标
  • 6.2 信任与惩罚机制
  • 6.2.1 企业间合作的重复博弈模型
  • 6.2.2 信任机制
  • 6.2.3 惩罚机制
  • 6.3 政府支持机制
  • 6.3.1 政府和企业间的动态博弈模型
  • 6.3.2 政府支持模型设计
  • 6.4 网络整体技术创新机制
  • 6.4.1 工业共生网络技术创新的特点
  • 6.4.2 工业共生网络技术创新路径
  • 6.5 提升我国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 6.5.1 提升企业间信任水平
  • 6.5.2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 6.5.3 构建技术创新网络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工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