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事业民间化发展研究

我国慈善事业民间化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慈善事业的发展对我国整合社会资源,救助弱势群体,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2005年国家民政部和中华慈善总会召开了以“携手慈善,共创和谐”为主题的首届“中华慈善大会”。同年11月,民政部颁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年)》,提出顺应社会各界发展慈善事业的要求,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全面发展,开创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我国当代慈善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慈善组织数量少,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缺乏制度保障等因素仍然制约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当前关于我国慈善事业的研究,或是从某一学科视角进行分析,如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捐赠行为、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税收优惠政策、慈善组织筹款能力等;或是基于某地域组织的个案研究;或是进行国内慈善事业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建议。本文选取民间化的视角,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本文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入手,以民间化的视角,在进行国际比较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我国慈善事业民间化发展的因素,给出我国慈善事业民间化的发展策略,希望能为我国慈善组织加强自身发展能力建设提供借鉴。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慈善事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明确了发展慈善事业的意义;第二部分对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考察,指出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第三部分介绍美国与英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特点,以期得到有益借鉴:第四部分给出对策研究,并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关键词释义
  • 1.2.1 慈善
  • 1.2.2 慈善组织
  • 1.2.3 慈善事业
  • 1.2.4 慈善事业民间化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和局限性
  • 第2章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概况及制约因素分析
  • 2.1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
  • 2.1.1 慈善组织数量偏少,覆盖面较窄
  • 2.1.2 现有的慈善组织经费来源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力
  • 2.1.3 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力较差,公众参与度低
  • 2.1.4 慈善组织自身能力薄弱
  • 2.2 制约我国慈善事业民间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 2.2.1 文化因素
  • 2.2.2 经济因素
  • 2.2.3 行政因素
  • 2.2.4 制度因素
  • 第3章 美国与英国慈善事业发展状况与启示
  • 3.1 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状况与启示
  • 3.1.1 大量的民间慈善组织为主体
  • 3.1.2 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
  • 3.1.3 充分发挥制度保障作用
  • 3.2 英国慈善事业发展状况与启示
  • 3.2.1 独立的管理机构
  • 3.2.2 多层次的监管与监督
  • 第4章 我国慈善事业民间化发展对策研究
  • 4.1 政府角色的转变以及慈善组织的主体定位
  • 4.1.1 政府角色转变,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 4.1.2 放松对慈善组织成立的限制条件
  • 4.1.3 政府应加强与慈善事业的合作
  • 4.2 加强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建设
  • 4.2.1 组织管理
  • 4.2.2 公信力建设
  • 4.3 培育良好的文化、法律和制度环境
  • 4.3.1 文化环境建设
  • 4.3.2 法律环境建设
  • 4.3.3 制度环境建设
  • 4.4 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
  • 4.4.1 加强政府监督
  • 4.4.2 发展独立第三方评估
  • 4.4.3 积极动员社会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尤凤伟80年代民间化写作转向及美学意义[J]. 文学教育(上) 2017(09)
    • [2].传统聚落艺术的“再民间化”——以淮海戏为例[J]. 西部学刊 2019(16)
    • [3].从行业协会看广东商会的发展[J]. 中国商人 2010(10)
    • [4].论农村法律援助的民间化参与[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8)
    • [5].论新时期陕西小说的民间化叙事倾向[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6].我国仲裁机构民间化的制度困境——以我国民间组织立法为背景的考察[J]. 法学评论 2009(03)
    • [7].广东深圳:交流协会民间化改革经验[J]. 光彩 2017(12)
    • [8].战后日本文化外交民间化的努力及其阻碍——国际交流基金的设立过程为中心[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9].转型中的宋代音乐民间化趋势研究[J]. 唐都学刊 2012(04)
    • [10].制度化传承·精英化传承·民间化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建构[J]. 社会科学战线 2013(10)
    • [11].宋代音乐民间化走向研究[J]. 唐都学刊 2011(02)
    • [12].登顶的诱惑[J]. 中国新闻周刊 2012(36)
    • [13].论地方戏的“再民间化”[J]. 文艺争鸣 2017(01)
    • [14].试论赵树理小说的民间化特点[J]. 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6(09)
    • [15].深圳市个私协会力推转型升级[J]. 光彩 2013(02)
    • [16].适者生存——“民间音乐的佛教化”与京西丧礼中“佛教音乐的民间化”[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 [17].加大扶持力度 推动商会发展——以行业协会为例[J]. 广东经济 2010(01)
    • [18].书屋:城市的一抹微光[J]. 高中生之友 2020(09)
    • [19].草根书写:文艺民间化的本体论说[J]. 北方论丛 2013(04)
    • [20].二胡艺术发展的“去民间化”与王建民的二胡音乐创作[J]. 人民音乐 2011(12)
    • [21].淮海戏的“再民间化”[J]. 黄河之声 2017(10)
    • [22].儒学民间化研究——以泰州学派为考察点[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23].从“尾生期女”故事到二人转《蓝桥》的主题转换及民间化取向[J]. 戏剧文学 2018(04)
    • [24].网络文学:文学的个人化与民间化[J]. 文化纵横 2013(02)
    • [25].行业协会、商会近期发展的蓝图[J].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3(10)
    • [26].马克思主义中国民间化的系统语境透析[J]. 江汉论坛 2008(04)
    • [27].反思“宫廷手工艺”的民间化历程[J]. 中国艺术时空 2019(03)
    • [28].清末民间媒体关注“公共事务”与晚清社会变迁[J]. 国际新闻界 2009(01)
    • [29].中国软实力传播应“民间化”[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11(03)
    • [30].淮安城市变迁中关于淮海戏“再民间化”的讨论[J]. 北方文学 2020(03)

    标签:;  ;  ;  

    我国慈善事业民间化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