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甲烷脱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OC-3H型催化剂,甲烷,氪氙提取装置
甲烷脱除论文文献综述
安勋,李璇,侯凯,朱兵,崔婧艳[1](2015)在《OC-3H催化剂脱除氧气中较高浓度甲烷杂质实验及其在氪氙提取中的工业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大连凯特利催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OC-3H型催化剂脱除氧气中较高浓度甲烷的实验及其在氪氙提取装置中的应用情况。相关实验及应用证明,OC-3H高效氧化催化剂是一种高活性催化剂,可用于脱除氧气中较高浓度甲烷杂质,具有脱除深度深(0.5×10~(-6)V/V)以及操作温度范围广等优点。OC-3H催化剂成功应用在氪氙提取装置中脱除高浓度甲烷,为相关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5年23期)
刘卫兵[2](2015)在《分子筛吸附脱除石脑油中四氯乙烷和二氯甲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脑油中过量的有机氯化物是造成催化重整工艺中设备腐蚀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石脑油中的有机氯化物——四氯乙烷和二氯甲烷。用XRD、BET. NH3-TPD以及TGA-DCS对吸附剂进行表征,测定了吸附剂对二氯甲烷或四氯乙烷的平衡吸附量,确定了最佳的吸附条件和焙烧条件;实验测定了吸附剂对二氯甲烷或四氯乙烷的吸附等温线并用吸附等温方程对其进行了拟合,计算出相关的热力学参数;测定了吸附动力学参数并用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拟,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吸附四氯乙烷的过程中,分子筛的中强酸酸量增加并不能提高其脱氯效果,而孔径及比表面积的大小决定了分子筛的脱氯效果;13X分子筛在最佳吸附条件和焙烧条件下的脱氯率为96.9%,平衡吸附量4.67mg/g。13X分子筛吸附四氯乙烷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进行很好的拟合。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H=-12.56kJ/mol, AS=-22.54 J/(mol·K), △G值均小于0。该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根据拟合的结果计算得到该吸附过程的吸附活化能为17.193 kJ/mol。在吸附二氯甲烷的过程中,NiMCM-22分子筛为吸附二氯甲烷的最佳吸附剂。镍离子的引入使吸附剂产生了较强的中强酸,增强了MCM-22分子筛的吸附效果。NiMCM-22分子筛在最佳吸附条件和焙烧条件下的脱氯率为97.0%,平衡吸附量4.73 mg/g,较Ni改性前提高110%。NiMCM-22分子筛脱除二氯甲烷的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等温方程拟合的一致;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H=-40.67kJ/mol, AS=-132.37 J/(mol·K), AG值均小于0。该吸附过程可以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的描述,根据拟合的结果计算得到该吸附过程的吸附活化能为45.924 kJ/mol。(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5-04-22)
刘卫兵,邹滢,刘宁强[3](2015)在《改性MCM-22分子筛吸附脱除油品中二氯甲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金属离子(Ni2+、Co2+、Fe3+)改性的MCM-22分子筛。采用XRD、NH3-TPD和BET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MCM-22分子筛经不同金属离子改性后作为吸附剂对模型化合物的脱氯性能,优化了吸附剂的活化条件,并在吸附试验中研究了最优吸附剂吸附二氯甲烷的动力学和吸附活化能。结果表明,吸附剂的最优活化温度及时间分别为450℃和4 h。脱氯效果顺序为:Ni MCM-22>Co MCM-22>Fe MCM-22>MCM-22,最优吸附剂Ni MCM-22分子筛上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动力学进行较好的描述,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5年04期)
范莎莎,赵玉军,马新宾,王胜平[4](2013)在《甲烷化反应尾气中钙基吸附剂脱除CO2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制天然气工艺过程中有大量温室气体CO2排放,高浓度的CO2对煤制天然气中的甲烷化反应性能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在循环气中脱除CO2对提高甲烷化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在CO2吸附脱附固定床装置上测定了钙基吸附剂的CO2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温度、CO2浓度及吸附压力等工艺条件对钙基吸附剂CO2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吸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常压吸附的条件下,吸附量随吸附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结合具体工艺确定600℃为最佳吸附温度;在此吸附温度下,吸附量随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但变化不明显,确定为10%为最佳CO2浓度值;吸附量随着吸附压力的提高同样呈现先增加后不变的趋势,在体系压力为1.3Mpa时吸附量达到最高值。同时考察了H2O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2O对吸附剂吸附量的增加以及稳定性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9-23)
张博[5](2013)在《分子筛负载过渡金属催化燃烧脱除一氯甲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危害较为严重,其中含氯挥发性有机物(CVOCs)毒性更高,且具有反应惰性,同时易使催化剂中毒失活,较难处理,因此开发有效消除CVOCs污染物的催化剂变得十分必要。催化燃烧法因氧化程度高,低耗能,效率高等特点成为了处理CVOCs污染物的有效手段。本文用湿浸渍法,以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不同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的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并以CH3Cl作为CVOCs探针分子,考察了它们对氯甲烷催化燃烧的性能。利用XRD、BET、TEM、H2-TPR. NH3-TPD.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性质并与催化剂活性和产物选择性进行了关联和讨论。在以SBA-16为载体的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中,Fe/SBA-16上Fe物种高度分散,活性最好,但CO产率较高;考察了五种H型微孔分子筛的催化活性,其中H-ZSM-5活性最好,且负载Fe活性组分后Fe/ZSM-5的活性依然最高,同时对CO的产率较低,表明了H-ZSM-5分子筛的催化活性优势;在对SiO2、SBA-16和不同硅铝比H-ZSM-5的催化活性考察中,发现低硅铝比H-ZSM-5微孔分子筛的催化活性更具优势;考察了不同硅铝比(SiO2/Al2O3=30,107)H-ZSM-5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显示Co/ZSM-5-107催化效果最好,活性很高且CO产率很低,同时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酸性和活性组分氧化还原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3-05-30)
梅金凤,周志辉,刘红,王金渠[6](2012)在《NaA分子筛膜蒸气渗透脱除一氯甲烷中的痕量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浸渍提拉晶种法,在孔径为2~3μm的多孔α-Al2O3陶瓷管载体上水热合成NaA分子筛膜,采用XRD和SEM等方法对合成的膜进行表征。用NaA分子筛膜对水含量为0.252%(w)的一氯甲烷进行蒸气渗透分离,考察合成液配方、进料压力和进料温度等条件对NaA分子筛膜蒸气渗透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3次水热合成得到致密、连续的NaA分子筛膜,在合成液摩尔组成为1Al2O3∶2SiO2∶2Na2O∶120H2O时制备的膜厚度为7~8μm;室温下NaA分子筛膜的分离因数可达75000;在进料压力为0.05~0.20 MPa时,NaA分子筛膜对水的通量为0.147 kg/(m2.h)。(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2年10期)
罗钢元,周志辉,刘红,王金渠,周建国[7](2011)在《NaA沸石膜渗透蒸发脱除二氯甲烷中的痕量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浸渍法在α-Al2O3载体管外表面预涂晶种,水热合成了NaA沸石膜;采用NaA沸石膜进行了分离水-二氯甲烷的研究。考察了进料流量、渗透侧压力和进料温度对水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NaA沸石膜厚度约为24μm,与载体结合紧密,膜连续且致密;随进料流量的增加,渗透通量和分离因数均增大;随渗透侧压力的增大,渗透通量减小,分离因数未发现明显变化;随进料温度的升高,渗透通量增大,分离因数减小;在进料流量198 mL/min、进料温度25℃、渗透侧压力0.1 kPa、进料侧压力0.1 MPa的条件下,水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数分别达到0.172 kg/(m2.h)和39 900。(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1年12期)
陆国辉[8](2010)在《KTiNbO_5的水热合成、改性及其对甲烷气中甲硫醇的脱除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钛铌酸盐由于它独特的层状结构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层间的阳离子具有可交换性,通过在层间引入某些功能元素或氧化物,调变其物理化学性能,以此提高了层状化合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光催化性能。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层状KTiNbO5,通过离子交换、插层和剥片对其进行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XRD)、BET吸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以及光谱相应特征进行了进行表征。采用红外光谱技术考察了催化剂对甲烷气中甲硫醇吸附与光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水热法合成在保证样品KTiNbO5层状结构的同时,显着降低了合成的温度(235℃),提高了样品比表面积(54.8m2g-1),并呈现了较高温固相法大的层间距离(0.960nm);利用离子交换的方式将Ni2+引入层间合成出Mn0.5TiNbO5、Ni0.5TiNbO5、交换后相对于KTiNbO5对光谱响应吸收上升边在365nm(3.40eV)来说,Mn0.5TiNhO5吸收带上升边位于415 nm(2.99eV),而Ni0.5TiNbO5吸收带上升边位于525nm(2.36eV)。说明通过改变层间金属离子可明显地调变了带隙能量,使催化剂对可见光具有明显的响应。动态条件下,KTINbO5和Mn0.5TiNbO5对甲烷气氛中的甲硫醇表面吸附很弱,且Mn0.5TiNbO5在自然光与紫外光下对硫醇有催化氧化活性,将甲硫醇氧化成CH3-SO-OH(亚磺酸)滞留在Mn0.5TiNbO5表面;而甲硫醇在Ni0.5TiNbO5上发生吸附作用且在可见光和紫外光辐射下吸附的甲硫醇分子中的S原子被氧化,生成了CH3-SO-OH(亚磺酸)滞留于催化剂表面。同时,在样品的表面还发现了CH3-SO-OCH3(亚硫酸酯)。实验表明在相同层板组成下,通过改变层间金属离子即可调变催化剂对有机硫化物的吸附性能与光催化氧化能力。通过插层的方法将氧化镍插入层间,催化剂明显的改变了带隙能量,与KTiNbO5(?)吸收带上升相比,柱撑后其吸收带上升边明显的位移到可见光区域范围,使催化剂对可见光具有明显的响应。实验中发现氧化镍柱撑的钛铌酸盐对硫醇的吸附和光催化活性很弱,这可能是层间的有机物没有完全去除还占据着的活性位,从而导致了催化剂的吸附与光催化活性较弱。实验最后还对层状KTiNbO5剥离进行了初步探索,实验发现层状钛铌酸钾的剥离过程并不是一层一层的剥离,而是层板间同步进行剥离。图[31]表[11]参[61](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0-06-01)
屠金萍,孙晓霞,吕红萍,许新德[9](2010)在《高纯度天然番茄红素中二氯甲烷溶剂脱除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乙酸异丁酯为溶剂,对高纯度天然番茄红素中二氯甲烷的脱除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究。以二氯甲烷的残留量、天然番茄红素的含量及收率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对乙酸异丁酯的使用量、搅拌时间、搅拌温度、乙醇浓度、乙醇使用量、精制搅拌时间等6个因素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50倍(v/w)乙酸异丁酯溶解番茄红素,在80℃下搅拌回流3h,再经真空回收溶剂,加入无水乙醇在75℃下保温精制2h,缓慢冷却结晶2h,这一方案对番茄红素中的二氯甲烷具有很好的脱除效果且在保证天然番茄红素高纯度的同时有较好的收率。(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0年02期)
汤士勇[10](2005)在《变压吸附脱碳对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脱除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变压吸附脱碳装置运行数据分析,发现变压吸附脱碳装置对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有较高的脱除率,提出了该装置可以考虑优先使用于低压氨合成,对中小合成氨生产节能降耗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小氮肥设计技术》期刊2005年06期)
甲烷脱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石脑油中过量的有机氯化物是造成催化重整工艺中设备腐蚀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石脑油中的有机氯化物——四氯乙烷和二氯甲烷。用XRD、BET. NH3-TPD以及TGA-DCS对吸附剂进行表征,测定了吸附剂对二氯甲烷或四氯乙烷的平衡吸附量,确定了最佳的吸附条件和焙烧条件;实验测定了吸附剂对二氯甲烷或四氯乙烷的吸附等温线并用吸附等温方程对其进行了拟合,计算出相关的热力学参数;测定了吸附动力学参数并用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拟,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吸附四氯乙烷的过程中,分子筛的中强酸酸量增加并不能提高其脱氯效果,而孔径及比表面积的大小决定了分子筛的脱氯效果;13X分子筛在最佳吸附条件和焙烧条件下的脱氯率为96.9%,平衡吸附量4.67mg/g。13X分子筛吸附四氯乙烷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进行很好的拟合。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H=-12.56kJ/mol, AS=-22.54 J/(mol·K), △G值均小于0。该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根据拟合的结果计算得到该吸附过程的吸附活化能为17.193 kJ/mol。在吸附二氯甲烷的过程中,NiMCM-22分子筛为吸附二氯甲烷的最佳吸附剂。镍离子的引入使吸附剂产生了较强的中强酸,增强了MCM-22分子筛的吸附效果。NiMCM-22分子筛在最佳吸附条件和焙烧条件下的脱氯率为97.0%,平衡吸附量4.73 mg/g,较Ni改性前提高110%。NiMCM-22分子筛脱除二氯甲烷的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等温方程拟合的一致;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H=-40.67kJ/mol, AS=-132.37 J/(mol·K), AG值均小于0。该吸附过程可以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的描述,根据拟合的结果计算得到该吸附过程的吸附活化能为45.924 kJ/mo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烷脱除论文参考文献
[1].安勋,李璇,侯凯,朱兵,崔婧艳.OC-3H催化剂脱除氧气中较高浓度甲烷杂质实验及其在氪氙提取中的工业应用[J].山东化工.2015
[2].刘卫兵.分子筛吸附脱除石脑油中四氯乙烷和二氯甲烷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3].刘卫兵,邹滢,刘宁强.改性MCM-22分子筛吸附脱除油品中二氯甲烷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5
[4].范莎莎,赵玉军,马新宾,王胜平.甲烷化反应尾气中钙基吸附剂脱除CO2的研究[C].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
[5].张博.分子筛负载过渡金属催化燃烧脱除一氯甲烷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
[6].梅金凤,周志辉,刘红,王金渠.NaA分子筛膜蒸气渗透脱除一氯甲烷中的痕量水[J].石油化工.2012
[7].罗钢元,周志辉,刘红,王金渠,周建国.NaA沸石膜渗透蒸发脱除二氯甲烷中的痕量水[J].石油化工.2011
[8].陆国辉.KTiNbO_5的水热合成、改性及其对甲烷气中甲硫醇的脱除性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
[9].屠金萍,孙晓霞,吕红萍,许新德.高纯度天然番茄红素中二氯甲烷溶剂脱除工艺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
[10].汤士勇.变压吸附脱碳对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脱除的探讨[J].小氮肥设计技术.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