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山东济宁是鲁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全市70%以上的土地为水浇地,其中绝大多数靠地下水灌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同时,地表水体的质量也越来越令人担忧。于是,地下水便成为济宁市最主要的供水来源。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资源逐渐枯竭,并可引发许多环境地质问题,如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因此,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较准确的评价,以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当地主管部门水资源规划项目,对位于济宁市北部的隐伏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进行了勘察与评价。由于研究区裂隙岩溶含水层埋深大,以往研究工作少,本次勘察在采用工程物探、水文地质钻探、动态监测等常用勘察手段的基础上,利用铀同位素示踪法及群孔抽水试验法,查明了裂隙岩溶水的补给来源、径流途径等条件。选用Visual MODFLOW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识别。首先用水量均衡法对研究区岩溶水可采资源进行了估算,再用经过识别与验证的数值模拟模型预测给定限制条件下岩溶水最大可开采量。两种方法得到的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9.20×10~4 m~3/d和18.46×10~4 m~3/d,评价结论非常接近,得到互相验证,提高了评价结论的可信度。本研究报告最终提交可采资源量取其平均值18.83×10~4 m~3/d。经模型预测,岩溶水开发后引起孔隙水的最大附加降深小于2.0m,对当地农业用水影响较小。大规模开发岩溶水后,可能在嘉祥县南部山前地带引发岩溶塌陷,但其危害性较小;开发活动不会引发地面沉降,对地下水质量影响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临汾市霍泉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分析[J]. 山西水利 2017(07)
- [2].分析煤矿岩溶水水环境保护及安全开采技术[J]. 能源与节能 2015(06)
- [3].测试滞后对岩溶水样性质的影响研究[J]. 岩矿测试 2019(01)
- [4].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15)
- [5].济南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07)
- [6].贵州表层带岩溶水特征及有效开发利用[J]. 价值工程 2010(09)
- [7].贵州表层带岩溶水特征及有效开发利用[J].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2010(04)
- [8].晋祠泉域岩溶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中国岩溶 2020(01)
- [9].北京西山岩溶水中硝酸盐来源及迁移特征[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9(04)
- [10].中国北方岩溶水功能[J]. 中国矿业 2018(S2)
- [11].岩溶水化学时空变化影响因素研究[J]. 人民黄河 2015(03)
- [12].浅谈金州西部岩溶水地区地下水资源现状及防治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2)
- [13].建设岩溶水—碳通量大型模拟试验场的构想[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3(02)
- [14].《煤矿岩溶水精细探测、防治技术理论与实践》方向清编著[J]. 中国煤炭地质 2018(06)
- [15].《煤矿岩溶水精细探测、防治技术理论与实践》[J]. 中国煤炭地质 2018(09)
- [16].韩城矿区南部奥陶系灰岩岩溶水特征[J]. 陕西煤炭 2011(01)
- [17].地球物理勘察技术在成县岩溶水水源地勘查的应用[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1)
- [18].健康饮用岩溶水[J]. 中国矿业 2018(S2)
- [19].中国北方岩溶水变化特征及其环境问题[J]. 中国岩溶 2013(01)
- [20].以塌陷范围为约束的岩溶水水源地安全开采量评价[J]. 水电能源科学 2013(08)
- [21].安六铁路岩脚隧道岩溶水分析及整治方案研究[J]. 四川建筑 2019(05)
- [22].石炭-二叠系煤层底板高承压岩溶水防治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3)
- [23].《煤矿岩溶水精细探测、防治技术理论与实践》方向清编著[J]. 中国煤炭地质 2018(08)
- [24].《煤矿岩溶水精细探测、防治技术理论与实践》方向清编著[J]. 中国煤炭地质 2018(S1)
- [25].邢台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 科技风 2017(12)
- [26].漳村矿岩溶水发育特征及其对15号煤开采的影响[J]. 煤炭与化工 2015(06)
- [27].马口排岩溶隧道岩溶水形成机理及分布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 2018(16)
- [28].某高风险岩溶隧道区域岩溶水化学特征分析[J]. 山西建筑 2010(24)
- [29].淮北市裂隙岩溶水动态模拟与超采评价[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7)
- [30].鲁西平原北部深层岩溶水的补给机理研究[J]. 勘察科学技术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