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特征小麦光合物质生产性能研究

不同温度特征小麦光合物质生产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冷型小麦在生理生态特性及源库平衡方面表现出若干相对于暖型小麦的优势,因而备受学术界关注,冷型小麦的冷温特性在一些新的种质材料中重现性如何,如何作用于产量的形成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研究选择18个省内外种植面积较大的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观测分析了供试材料籽粒灌浆期冠层温度分异特征、活性氧代谢和抗性生理特征、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干物质生产、转运和积累特征以及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相关性状。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特征小麦光合物质生产性能及其与冠层温度、产量的相互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冷温特性在一些新的种质材料中重现性较好。(2)低温小麦比高温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高,降解速度慢,绿叶功能期持续时间长。(3)低温小麦比高温小麦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高,细胞间隙CO2浓度低。与冠层温度关系最为密切的光合参数是气孔限制值。(4)低温小麦在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v/Fm、Fv/Fo、△Fv、Ft、Yield、Fm’、Rfd和φPSⅡ等表现优于高温小麦。(5)与高温小麦相比,低温小麦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含量高,抗氧化衰老强,游离脯氨酸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高,抗逆能力强;与高温小麦相比,低温小麦旗叶丙二醛积累速率慢、含量低,旗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低,灌浆期旗叶膜脂过氧化程度低。(6)不同温度特征小麦各叶位叶片、叶鞘、茎秆干物质转移效率差异显著,与高温小麦相比,低温小麦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干物质平均转移效率高3.49%、2.97%和3.15%,叶鞘干物质平均运转效率低2.33%,茎秆干物质平均运转效率低5.53%。低温小麦叶源相对充足,叶鞘、茎秆转运量小,干物质转运流畅。随着成熟期的推迟,小麦单穗籽粒鲜体积、干体积、鲜重和干重呈上升趋势(单穗籽粒鲜体积在面团期除外),低温小麦各相应指标均显著高于高温小麦。(7)冠层温度指数与净光合速率得分和饱满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冠层温度指数、叶面积、饱满指数和潜在库容与产量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4592、0.1861、0.4258和0.3900,其中冠层温度指数、饱满指数和潜在库容与产量的标准偏回归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冠层温度指数、净光合速率得分、叶面积、饱满指数和潜在库容对产量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735、0.08934、0.4273、0.5393和0.6008,其中冠层温度指数、饱满指数和潜在库容对产量的偏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可见冠层温度指数、饱满指数和潜在库容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上述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揭示冠层温度性状作用于小麦产量形成过程的实质,为在品种选育实践中应用新种质资源和新选育指标,加快育种效率和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冠层温度的研究现状
  • 1.1.1 小麦冠层温度的提出和小麦基因型的定义
  • 1.1.2 小麦冠层温度在育种学中的意义
  • 1.1.3 不同基因型小麦的生物学特性
  • 1.2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方法及测定项目
  • 2.3.1 小麦冠层温度测定
  • 2.3.2 小麦叶片功能期和绿叶累计数测定
  • 2.3.3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 2.3.4 旗叶光合参数测定
  • 2.3.5 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3.6 酶液的制备及其生理指标测定
  • 2.3.7 潜在库容、单穗潜在库容、籽粒充实指数和籽粒饱满指数测定
  • 2.3.8 产量及构成因素测定
  • 2.4 数据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温度特征小麦冠层温度分异现象
  • 3.2 不同温度特征小麦光合物质生产性能分析
  • 3.2.1 不同温度特征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 3.2.2 不同温度特征小麦光合参数的差异比较
  • 3.2.3 开花后冠层顶三叶叶面积持续期
  • 3.2.4 开花后冠层顶三叶有效绿叶数
  • 3.3 不同温度特征小麦生理生态特性分析
  • 3.3.1 不同温度特征小麦旗叶生理指标与冠层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2 不同温度特征小麦旗叶生理指标差异比较
  • 3.3.3 不同温度特征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比较
  • 3.4 不同温度特征小麦光合物质生产性能对产量的影响
  • 第四章 主要结论
  • 第五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施氮量对枣麦间作小麦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12(12)
    • [2].北疆不同长势机采棉田光合物质积累与分配的比较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 2016(10)
    • [3].灌溉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6)
    • [4].陕西关中灌区高产夏玉米品种光合物质生产特性[J]. 西北农业学报 2012(09)
    • [5].施硫对两种品质类型小麦光合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01)
    • [6].核麦间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15(10)
    • [7].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寒地高产玉米品种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4(06)
    • [8].保留分蘖对甜高粱群体光合物质生产及糖分积累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5(06)
    • [9].播种期对不同配置方式杂交棉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15(11)
    • [10].播期对不同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5(03)
    • [11].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11)
    • [12].不同氮肥基追比对机采棉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5(06)
    • [13].黑土区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性对耗水过程的响应[J].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1)
    • [14].籼、粳超级稻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特征的差异[J]. 作物学报 2014(03)
    • [15].化学调控与施磷肥对玉米花生间作光合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4)
    • [16].江苏淮北地区水稻不同种植方式下光合物质生产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6)
    • [17].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4(01)
    • [18].高光效栽培模式下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J]. 中国稻米 2016(02)
    • [19].不同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1)
    • [20].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01)
    • [21].土壤类型对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3(03)
    • [22].不同机采棉花品种生长发育及光合物质生产的比较[J]. 新疆农业科学 2020(03)
    • [23].稻茬小麦不同光效型群体的光合物质生产积累及转运差异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7)
    • [24].不同糯性高粱光合物质积累特点及源库关系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6)
    • [25].调亏灌溉对海岛棉光合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J]. 干旱区研究 2016(06)
    • [26].盐碱胁迫对甜菜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19(04)
    • [27].甘蓝型油菜在冬、春播区的光合特性比较[J]. 西北农业学报 2015(07)
    • [28].矮壮素对高粱群体微环境及光合物质积累的调节作用[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8)
    • [29].栽插方式对水稻南梗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12)
    • [30].新疆超高产杂交棉的光合生产特征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06)

    标签:;  ;  ;  ;  

    不同温度特征小麦光合物质生产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