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大局 创新服务 改进作风——全国档案馆馆长会议在京召开

把握大局 创新服务 改进作风——全国档案馆馆长会议在京召开

一、把握大局 创新服务 改进作风——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京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李向前[1](2017)在《国家篮球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为推动我国篮球运动体制改革和国家篮球队建设,促进国家篮球队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国家篮球队的体制机制及其创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包括:1.我国国家篮球队的体制机制的历史演变特征;2.现阶段国家篮球队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思路;3.美、俄、塞、韩四国在国家队管理、组队方面的制度;4.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结果发现:1.建国初期到现在,国家篮球队先后接受团中央、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国家体委和体育总局的领导,具体的管理实施机构也经历了中央体训班、中央体院竞技指导科、国家体委训练局和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等的变化;内部管理由领队和主教练共同负责、领队负责制、主教练负责制(教练团队)、队委会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等模式;国家篮球队的选拔也由最初的业余培养选拔向专业培养选拔体制发展,逐步形成三级训练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训练培养体系;随着职业联赛的发展,国家篮球队在选拔、组建、集训制度方面越来越规范,在科研、奖励、保障等方面越来越好。2.国家篮球队的体制机制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而产生适应性变化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成分多样化,国家篮球队体制中一些深层矛盾也开始显现。代表政府的管理机构提供的管理、服务不能满足国家篮球队各主体的需要,国家篮球队中各主体利益诉求的协调难度加大。3.国家出于对体育治理的需要自上而下推动了篮球协会实体化改革,主要是发挥社会组织的管理优势,协调好各方利益,满足社会各阶层对篮球多元化的需要。篮协通过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厘清管理职能,提高服务水平等,把国家篮球队中各方利益协调、统一到为国争光的国家利益中,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国家篮球队中存在的矛盾。4.通过对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演变的梳理,借鉴国外篮球强国国家队好的制度和做法,在平稳过渡、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家篮球队的体制进行改革,对影响国家篮球队发展的关键制度进行创新。促进“管办分离”,明确管理中心职能,完善篮协管理体制;以制度创新来带动和促进国家篮球队良好机制的运行。

王定毅[2](2017)在《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原则,是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总结。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全面从严治党到底是以何种逻辑展开的?为什么能取得这种成效?领袖的个人作用在治党实践中发挥着何种作用?其采取的举措所蕴含的基本原则能否被坚持下去?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论文共分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引言部分,在阐述选题缘由、研究现状之外,介绍了论文采取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计量史学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材料主要来自于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文献图书以及国家权威主流媒体公布的数据资料;研究的时间区间为中共十八大至十八届六中全会期间,着力点是习近平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论文的思路以研究主体解决问题为中心,在整体布局和每个章节中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框架,来梳理相关的思想和实践。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中共以时代潮流和人民期待为观察角度,根据面临的问题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抉择。“从严治党”具有特定时代内涵,内含执政党、长期执政、一党执政、商品经济背景等背景因素。文章以十八届六中全会重点解决的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角度来分析党内存在的问题,以“全面”为关键词梳理了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历史脉络,得出这一重大思想是在实践与理论互动中产生的。第二章是“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仰缺失。坚定理想信念,最主要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章归纳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和推进思想建设常态化的措施。第三章是“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在文件梳理中对比党对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态度变化。习近平不仅确立了好干部的标准,而且树立了学习榜样,重点抓好顶层中央政治局和县委书记的建设。选人用人根本在于建立科学机制,这一机制核心在于如何减少干部选拔中因违背初衷出现的新问题,以科学使用干部和严格管理干部。第四章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对作风问题抓的很紧,但结果却日益加重,主要原因是缺乏常抓、严抓以及相应的制度。作风建设以制定八项规定为切入口,通过落实落小狠抓各项措施的执行。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取得显着成效,主要原因是把握了五个重点,并在活动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巩固措施。继之而来的“三严三实”则从正面和内在确立了共产党人的作风标杆。第五章是“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文章分析了反腐败斗争形势从“严峻”到“严峻复杂”的转变,总结开展强势反腐在查处干部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对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内涵进行阐述。“巡视”方式的创新利用,探索了中共立足自身资源而非第三方监督自我的成功经验,防治腐败最终需要依靠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第六章是“为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制度治党不同于制度建设,它不仅着眼于建设制度,而且要使这些制度成为具有逻辑的制度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制度执行力建设,即不仅强调“制度”,更强调“治”,即党内纪律建设。由于制度治党的实施者依然生活于现实社会,因此,还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来为制度治党创造适宜的环境。第七章是结束语。论文认为“问题导向”贯穿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梳理了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因,如何发现分析问题,特别是将习近平解决问题的论述分为五个步骤,在此基础上,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和本质,指出制度治党是其精髓所在。十八大以来治党实践取得成效的原因有四:一是牢记对人民的责任。二是特别重视思想在现实中的执行情况和督查落实。三是主导者在事权上的高度统一为治党实践开展提供了体制保障。四是研究主体的经历、修养和语言魅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了从科学理论到党内法规再到全党实践的两次成功转换,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政党依靠在野党或反对党等第三方力量、而是创新利用自身资源监督自我的党内监督道路,这条依靠自我管住自我的治党道路,开辟了党建的新境界,符合国情党情,决定了其必将长期坚持下去。本文各部分均以历史发展为主线,来梳理相关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文章以问题为中心,将思想与问题结合起来,将思想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仅增强其思想的针对性,也验证思想的有效性,力图形成“问题——思想——制度——实践”的闭合循环。

宁宇龙[3](2015)在《建好用好管好档案凭证 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大局 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北京召开 陈世炬讲话杨冬权作工作报告》文中指出2014年12月23日,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全国档案工作,部署2015年全国档案工作,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陈世炬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作工作报告。

吴寒斌[4](2014)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系统概括党的群众路线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渊源和历史回溯的基础上,通过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现实状况的探讨,详细分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结构要素和系统功能、内在机理和运行规律,结合新时期群众路线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构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体系,确立其运行保障,最后结合党在中央苏区的历史上践行群众路线的宝贵经验教训,以“苏区干部好作风”为分析对象,将其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理论体系进行整合对照,探讨其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心理机制与心理效应,同时积极借鉴中央苏区反腐倡廉的成功经验,从而达到以史鉴今,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落实的目的。具体来说,本文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系统概括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演进,把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历史逻辑之中。二是对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相关概念进行厘定。如“群众”、“公民”、“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等,这些概念经常被人们作为自然而然地理解,而且有时候还会与其他概念相混淆。因此,界定这些概念就成为了进一步研究的前提。三是以整体性研究为出发点,采用多学科的视角,借鉴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关于机制研究的理论成果,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进行理论构建。四是沿着历史与逻辑的思路,将本文构建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理论体系与党的历史上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苏区干部好作风”进行对照分析研究,从而为长效机制运用于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提供可行性的现实依据和历史借鉴。基于这样的研究思路,本文具体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作为导论,从总体上阐述本研究的时代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概念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方法等。第二章系统探讨党的群众路线产生发展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演进,主要论述群众路线本身形成和发展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第三章着眼于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和人们的忧思等进行现状描述和客观分析,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研究提供现实依据,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现实必要性支撑。第四章至第六章具体探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理论架构。其中第四章具体探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结构与功能,对长效机制的组成要素、互动关系和整体功能进行详细分析;第五章具体探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内在机理与运行规律,在形成静态结构的基础上,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进行动态考察,一方面从主体的角度分析其践行群众路线的内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从整个机制本身的角度考察其运行规律;第六章具体讨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体系与保障,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归纳总结出由动力生成机制、能力养成机制、利益实现机制、评价反馈机制等四个二级机制组成的长效机制体系,并讨论其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借鉴中央苏区历史经验的角度,探讨当前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落实的现实举措。一方面,用上文构建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理论架构分析党在中央苏区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苏区干部好作风”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机制和心理效应,借鉴其成功经验,以推进保持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优良作风长效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借鉴中央苏区“以德育廉、以法保廉、以民督廉”等长效反腐机制的成功经验,以推进当前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建设。

邢恩源[5](2013)在《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柯庆施于“文革”之前主政上海及华东十余年,是建国以后毛泽东最为赏识的地方领导人之一。1949年后,柯庆施先后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1953年初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1954年10月调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从1956年起,柯庆施的政治生涯开始如日中天,在风起云涌的政坛上备受瞩目:他积极支持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批评,严厉指责所谓的“右倾保守主义”。1957年在上海贯彻毛泽东“引蛇出洞”反右方针,成为反右派运动主将。同年12月因发表《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得到毛泽东的夸奖。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柯庆施语出惊人地提出:“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大力树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全力支持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在1958年夏天放出华东钢铁产量八百万吨的“大卫星”,对毛泽东要求当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一 0七0”万吨起了决定性影响。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他首创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口号。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一方面对“大跃进”百般维护,另一方面严厉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他对刘少奇有关大跃进运动的总结报告表示不满,并希望继续跃进;1963年,为响应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新倡导的“阶级斗争”,提出“大写十三年”口号,在华东迅速掀起现代戏运动,为“文革”的爆发奠定了广泛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此后,他与江青合作在上海打造“文化革命的试验基地”,并提携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基本形成了日后上海“文革”的政治构架。在他的大力支持与运作下,上海成为“文革”爆发的重要策源地。柯庆施的举动深得毛泽东的赏识,地位也随之不断攀升。1956年中共“八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上他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60年开始担任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同时继续兼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成为响当当的华东“第一人”。1965年初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关于柯庆施的学术研究很具有典型意义。他是当时中共地方党政负责人中的一员,其表现出的政治姿态带有某种普遍性,只是更加突出和激烈而已。随着毛泽东“继续革命论”理论的变相发展,中共的执政主旨思想越来越急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急于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共中央及地方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主动或被动地遵循毛泽东的指导思想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党内大环境的制约下,柯庆施一方面揣摩毛泽东的心态,一再表达迎合性的极“左”言论,进而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彻底贯彻毛泽东所提出的各项“左”的政治方针,一直冲在历次政治运动的最前沿。但是,不可否认,在柯庆施的身上又充满了秉承“左”的路线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相互之间的矛盾。作为建国后在地方上最积极支持和拥护毛泽东极“左”路线的代表,柯庆施在1956—1965年间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说明了他的实际行动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政治理念,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在地方上的具体实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共党内,政治生态已经很不正常,整个社会在“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虞浔[6](2013)在《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文中认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改革法院民事审判庭审方式为先导,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为标志,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并延续至今。上海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自开埠以来就处于中西文化交锋交融的第一线,最早引入近现代司法理念和西方法治模式,新世纪以来又一直在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而持续努力,在司法体制机制改革领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一是它不可避免地是整个国家司法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表现出鲜明地自上而下推进的色彩,展现了国家顶层设计的强力和权威;另一方面,它却是许多改革措施的肇始之地,许多适应上海司法实践需求,在上海司法机关工作中自发萌生的创新举措,经过上海这块法治土地的滋润和检验,逐渐为全国所了解和认可,并随之被最高立法机关或最高司法机关向全国推广,引发司法体制改革大潮中的点点浪花甚至波澜。司法体制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城市,有必要系统梳理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改革动机和发展趋向,继续努力成为中国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为此,本文分八章对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行研究。第一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改革历程的历史考察。研究1997年以来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并不能割裂此前上海发生的司法改革。建国以来上海人民司法事业从无到有,尽管经历过挫折,但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奠定了上海司法工作的基本格局,为1997年开始的司法体制改革创造了坚实的基础。而且1997年之前上海的司法改革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和沉痛教训,为1997年以来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在上海的开展提供了正反面启示;此前进行的诸多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也为之后的改革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第二章是关于1997-2002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探索阶段的研究。自1997年到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阶段。在最高司法机关的指导下,上海司法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工作体制、用人机制和内部运作机制等方面整体推进,各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员分类管理工作逐步推开。第三章是关于2002-2007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阶段的研究。自2002年底到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阶段。改革在法律框架内稳步推进,司法机关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司法规范化和司法公信力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监督协调机制更加健全,解决诉讼难、执行难、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新成效;政法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司法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第四章是关于2007-2012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阶段的研究。自2007年底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阶段。上海司法机关努力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和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工作,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建立特困当事人司法救助制度,彰显法制公信力和司法人文关怀,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行业的执业监管,不断优化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第五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中的思想纷争及实践取向的研究。在上海探索、推行和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的确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不乏质疑和批评之声。就宏观思路来说,就有地方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能否突破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的框架、各司法部门的进程是否需要统一的争论;就微观举措来说,以“少年法庭”、“案例指导制度”为例,不难看出一些开创性举措引发了长久讨论和争议。正是这些讨论、这些质疑和批评使得上海司法机关更为审慎地对待改革,使其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进程走得更为稳当和科学。第六章是关于上海与兄弟省区市在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上横向比较的研究。根据公开的一些资料,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上海与我国其他省区市在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上有许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动力、根本目标、指导思想、整体进程、发展方向和具体内容上。但上海与其他省区市相比,在重视创新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执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借鉴国外经验、政法经费保障等方面,还是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分析存在这些异同的原因,主要是与司法体制改革的特性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有关。第七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分析检讨及成效评价的研究。上海的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严格遵循司法规律,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成功实施,也避免了由此带来种种不必要的失败和资源浪费。虽然已经取得显着成效,但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必须清醒地看到上海的改革只是刚刚破题,全面推进和深化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司法事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八章是关于继续深化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对于司法的需求空前增长。为了迎接这些挑战,上海只有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司法困境。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应设定为“推进司法公正、扩大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践行司法为民”。其功能应定位于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深化改革应该有一套贯穿于改革从始至终的基本行为准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上海实际继续探索适应上海司法实践需求的创新举措,切实提高司法机关的司法水平,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有效促进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王元成[7](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张华[8](2011)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能是任何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定,也是衡量组织价值的根本所在。共青团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重要政治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然而,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共青团在实践中表现出许多不适应,这些问题最终都归结到职能的范畴。职能建设在共青团的自身建设中处于基础性的战略位置。深刻认识和把握党对共青团的本质要求,认真剖析和挖掘共青团的政治价值及其不可替代性,科学界定共青团职能的内涵,是共青团始终保持根本政治属性、完成政治使命的必然要求,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以及共青团的自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是共青团职能的政治逻辑起点。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共青团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共青团职能的界定也随之处于摇摆之中。特别是近年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被简单地规定为共青团的职能,完全收缩在“青年”的范畴,放大了共青团的社会性,模糊了共青团作用发挥的工作边界和活动边界,同时,也远离了政治层面上共青团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共青团独特的组织价值。历史证明,只有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共青团的根本政治属性出发,才能在新的形势下,科学界定和准确把握共青团的职能内涵,有效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切实保障共青团职能的顺利履行。同时,要着眼未来,深入研究职能的发展和变化,坚持职能发展的基本原则,把握职能发展的一般趋势,确保共青团始终发挥好政党青年组织应有的作用。论文由导论、五章和结论构成。导论:阐述了论题的缘起,分析了论题的现实背景,指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阐明了论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明确了论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指出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提出了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厘定共青团职能的基本概念并简要回顾共青团职能的历史发展。明确了青年组织、共青团等基本概念,对职能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共青团职能的基本涵义,分析和提出了共青团职能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共青团职能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表现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第二章:阐述共青团职能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以及对国外经验的借鉴。系统梳理了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对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团建理论的核心观点进行了归纳,强调要从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组织的政治属性以及党与青年的现实出发,认真审视共青团职能的基本要素,同时积极借鉴国外政党青年组织的有益经验。第三章:提出共青团职能结构的具体内涵。综合分析认为,共青团的职能具有多元性,并首次提出共青团的职能是个复杂的结构体系,其中有目的性职能,也有具体的工具性职能,还包括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青年组织的价值性职能,这种结构体系既体现了政党青年组织的属性,也反映了青年组织的基本特点。第四章:分析共青团职能的有效履行。重点剖析了影响职能履行的各种消极因素,结合实际提出了推进政治社会化、支持青年社会参与、服务青年发展、促进政治录用等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内在活力、完善制度设计等方面强调了保障履行职能的重要性。第五章:揭示共青团职能的时代发展。首次从组织现代化和组织认同感两个方面,分析了政党转型之后共青团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在职能问题上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强调职能的发展必须要符合突出先进性、凸现唯一性、强化核心性的共青团发展的根本要求。结论:强调要从共青团的性质原点出发,全面地、历史地、发展地认识和把握团的职能问题,并以此推动团的理论建设的发展。

刘振强[9](2010)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文中认为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对政治协商问题的研究,努力把握政治协商的发展规律,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需要不断丰富完善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需要不断开拓发展的实践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具体方法,试图从大历史的路径,世界的空间走向去了解、研究和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寻求完善与优化中国政治协商的途径,以达逐步把握中国政治协商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为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奠定一定基础之目的。本文由绪论和五大章组成,努力做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系统、全面且完整。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研究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界定本文研究中的两大基本范畴——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作较为系统的分析,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阐述本文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并展示研究大纲。第一章主要分析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协商的思想是中国政治协商的基本理论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思想因子也对政治协商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中国政治协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化的过程。清末的谘议局和资政院、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两党联席会议、国民参政会和政治协商会议这些协商尝试都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创建有一定的历史影响。人民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之后,中国政治协商经历了初步发展、曲折发展、严重挫折、重新恢复、逐步完善等时期。第二章主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实践。《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台的。这份重要文件颁发后,中国政治协商进入坚持和完善、进一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协商活动逐渐经常化;政治协商主体建设逐步加强;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政治协商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第三章主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经历了党的十六大以前和党的十六大以来两大发展阶段。在这两大阶段,中共中央坚持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政治协商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学术界也积极展开政治协商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些新的理论成果,不断丰富了政治协商的理论宝库,推进了政治协商理论的创新。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国政治协商面临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始终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规划中国政治协商事业,不断促进了中国政治协商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给中国政治协商带来了新的课题和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的中国社会结构的转换、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利益的分化与价值观念的变化,为政治协商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使政治协商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政治协商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如政治协商法治化不足,政治协商主体建设存在的问题,政治协商内容、形式和程序欠规范化都影响政治协商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影响政治协商作用的发挥和政治协商的发展。第五章主要探讨坚持和完善中国政治协商的对策。本章是文章的结尾,提出完善和发展政治协商的基本原则为:从方式和制度上看,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从状态上看,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不断进行创新,认真研究和解决政治协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处理好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巩固发展有利因素,消除变革不利因素;从速度和战略上看,则必须适应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在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一种时间上渐进、空间上(规模上)可控的路径积极探求在改革和创新中逐步完善起来的途径。坚持和完善中国政治协商的路径为:一是从改善执政党对政治协商的领导,发挥执政党的主导作用;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议政能力;加强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提高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水平;推进人民政协改革,构建并完善协商式民主的平台等方面着手大力加强中国政治协商主体建设。二是从推进政治协商的法律化;明确政治协商的内容和方式;从制度上保证政治协商的程序化等方面逐步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三是从推进政治协商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夯实政治协商的思想理论基础;积极发展中国政党文化,提高执政党和参政党成员的政治素养;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提高人们对政治协商的价值认同等方面着手积极培育政治协商的合适的政治文化氛围,逐渐增加促进政治协商发展的深层次养料。

胡金玉[10](2010)在《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提出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在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召开的。为了开好这次会议,钟勉同志三次作出批示,要求我们"要开好会议,贯彻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精神,部署为‘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做好档案服务工作"。由于正值"两会"期间,

二、把握大局 创新服务 改进作风——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京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握大局 创新服务 改进作风——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京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篮球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篮球队管理制度的改革
        1.1.2 推进篮球运动职业化进程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核心概念辨析
        1.3.2 研究总体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点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2 我国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的演变
    2.1 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前(1949~1966)国家篮球队的体制机制
        2.1.1 新中国篮球发展初期(1949~1956)国家篮球队的体制机制
        2.1.2 新中国篮球发展与提高阶段(1956~1966)国家篮球队的体制机制
        2.1.3 此阶段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演进特点
    2.2 “文化大革命”期国家篮球队建设的停滞与复苏(1966~1976)
        2.2.1 篮球运动发展停滞阶段(1966~1972)
        2.2.2 篮球运动发展恢复阶段(1972~1976)
        2.2.3 此阶段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演进特点
    2.3 “文革”后至篮管中心成立时期(1976~1997)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
        2.3.1 篮球运动复苏阶段(1976~1985)国家队体制机制发展情况
        2.3.2 篮球运动攀升阶段(1985~1997)国家队体制机制发展情况
        2.3.3 此时期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演变主要特点
    2.4 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成立后(1997~今)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
        2.4.1 篮球职业化发展起步阶段(1997~2003)国家队概况
        2.4.2 篮球职业化深入发展阶段(2003~2016)国家队概况
        2.4.3 此阶段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发展特点
3 现阶段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国家篮球队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1 管理机构面临的职能问题
        3.1.2 俱乐部与国家队利益分化问题
        3.1.3 外教与本土教练问题
        3.1.4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3.2 解决国家篮球队存在问题的思路
        3.2.1 增强国家篮球队管理的服务性和规范性
        3.2.2 篮球协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2.3 加强国家篮球队的监督
        3.2.4 推进国家篮球队内部规范化管理
        3.2.5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思想
        3.2.6 准确给国家篮球队定位
4 国外篮球强国国家队组建的启示与借鉴
    4.1 美国国家篮球队的组建与管理
    4.2 俄罗斯国家篮球队的组建与管理
    4.3 塞尔维亚国家篮球队的组建与管理
    4.4 韩国国家篮球队的组建与管理
    4.5 国外国家篮球队组建与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4.5.1 管理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4.5.2 国家队选拔程序公开和注重国家队梯队建设
        4.5.3 篮协沟通渠道通畅,各方利益协调
5 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5.1 国家篮球队管理机构的改革
        5.1.1 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职能转化与权力边界
        5.1.2 篮球协会实体化改革
    5.2 国家篮球队制度创新
        5.2.1 教练员选拔制度:对教练员的合理评价制度
        5.2.2 运动员选拔制度:邀请协议制
        5.2.3 集训制:与FIBA新赛制接轨,“短、快”式集训制度
        5.2.4 国家队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自我管理,引入听证会制
    5.3 建立国家篮球队良好运行机制
        5.3.1 国家篮球队与联赛和俱乐部的沟通机制
        5.3.2 国家篮球队的激励机制
        5.3.3 国家篮球队的保障机制
        5.3.4 国家篮球队的监督机制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 相关的硕博学位论文
        (二) 出版的专着
        (三) 发表的期刊论文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材料
    四、研究思路
        (一) 几个需要界定的概念
        (二) 研究思路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一) 研究难点与不足
        (二) 研究创新
第一章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时代潮流: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
        (一) 国际格局出现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
        (二) 2010年后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人民期待:美好生活的内涵升级
        (一) “中国梦”的提出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
        (三) 目前国家和社会存在的困难问题
    三、党的抉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 新形势下中共内部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提出的历史脉络
第二章 “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
    一、信仰缺失是党的思想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纵”、“横”角度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 坚定“四个自信”
        (三) 批驳各种错误思想言论
    三、坚定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
        (一) 坚持科学理论是根本
        (二) 加强党性教育是核心
        (三) 重视道德建设是基础
    四、推进思想建设常态化
        (一) 落实中央领导集体学习制度
        (二) 依托党校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培训工作
        (三)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第三章 “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一、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大量不正之风现象
    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
        (一) 好干部标准的内涵
        (二) 树立好干部的榜样
        (三) 高级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
        (四) 重视县委书记队伍建设
    三、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一) 好干部成长的路径
        (二) 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三) 科学使用干部
    四、严格管理干部
        (一) 严格管理干部是党的重要规矩
        (二) 加强干部问责工作
        (三) 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
        (四) 严格党员管理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工程
第四章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一、党的作风问题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二、制定实施“八项规定”
        (一) 出台“八项规定”
        (二) “八项规定”的监督执行
        (三) 以身作则践行“八项规定”
    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 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任务
        (二) 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及巩固措施
    四、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一) “三严三实”的提出与专题教育的推进
        (二) 注重家风建设
第五章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一、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
        (一) 反腐败斗争形势由“严峻”到“严峻复杂”
        (二) 中共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
    二、中共十八大后的强势反腐
        (一) 坚决查处大案要案
        (二) 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三、反腐败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
        (一) 狠抓党委的主体责任
        (二) 强化纪委的监督责任
        (三) 创新开展巡视工作
    四、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一) 有效防治腐败机制的目标要求
        (二) 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
        (三) 监督管理“一把手”是防治腐败的首要重点
第六章 “为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一、党的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党内制度体系
        (一) 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 党员干部首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 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四) 注重党内规矩建设
    三、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一) 纪律建设的重要性
        (二)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居于首位
        (三) 严格组织纪律
    四、构建新时期优良的党内政治生态
        (一) 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二) 严肃党内生活是净化党内生态的重要基础
        (三) 民主集中制是构建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保障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现状与述评
        1.2.1 研究的整体状况
        1.2.2 研究的发展脉络
        1.2.3 研究的简要述评
    1.3 研究的几个相关概念的厘定
        1.3.1 从“群氓”到“群众”
        1.3.2 “公民”与“群众”
        1.3.3 “党的群众路线”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3.4 “机制”与“长效机制”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2章 党的群众路线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渊源与历史回溯
    2.1 党的群众路线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渊源
        2.1.1 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与群众观点
        2.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理论视野中的群众观
        2.1.3 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
    2.2 群众路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回溯
        2.2.1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群众路线
        2.2.2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深化和实践偏移
        2.2.3 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演进
第3章 构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缘由
    3.1 缘由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战略部署突出长效机制
        3.1.1 总体目标:转思想、改作风、树形象、亲群众
        3.1.2 主要内容:为民、务实、清廉
        3.1.3 重点对象: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3.1.4 切入点: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突出作风建设
        3.1.5 总体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3.1.6 具体部署:两批次、三环节
    3.2 缘由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要求长效机制
        3.2.1 中央高度重视,领导率先垂范
        3.2.2 地方积极响应,活动扎实推进
        3.2.3 问题导向具体,突出制度设计
        3.2.4 加强活动督导,狠抓规定落实
        3.2.5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巡视威力
    3.3 缘由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保持需要长效机制
        3.3.1 保持反“四风”成果需要长效机制
        3.3.2 遏制腐败蔓延势头需要长效机制
        3.3.3 增进活动成效群众认同需要长效机制
        3.3.4 活动实施现状使长效机制重要性凸显
第4章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要素与功能
    4.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构成要素
        4.1.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主体要素
        4.1.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环境要素
        4.1.3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媒介要素
        4.1.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动力要素
        4.1.5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评价要素
    4.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系统功能
        4.2.1 引导功能
        4.2.2 激励功能
        4.2.3 整合功能
        4.2.4 调控功能
        4.2.5 维系功能
第5章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机理与运行
    5.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机理
        5.1.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机理的理论依托
        5.1.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内在机理运作过程
    5.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运行
        5.2.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运行系统
        5.2.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运行的影响因素
第6章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体系与保障
    6.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体系
        6.1.1 动力生成机制
        6.1.2 能力养成机制
        6.1.3 利益实现机制
        6.1.4 评价反馈机制
    6.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保障
        6.2.1 组织保障:重视机制作用,增进教育成效
        6.2.2 思想保障:加强党性修养,严防精神懈怠
        6.2.3 环境保障:整肃党的作风,营造良好环境
        6.2.4 制度保障:完善制度体系,坚决纯洁队伍
第7章 借鉴“苏区干部好作风”,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
    7.1 “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内涵
        7.1.1 求真务实的作风
        7.1.2 勤政为民的作风
        7.1.3 艰苦奋斗的作风
        7.1.4 廉洁奉公的作风
        7.1.5 争创一流的作风
    7.2 “苏区干部好作风”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
        7.2.1 准备阶段:动力、认知、选择、价值
        7.2.2 组织阶段:同化、顺应、主体认同
        7.2.3 接受阶段:内化与外化
    7.3 “苏区干部好作风”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效应
        7.3.1 动力基础:高层次需要效应
        7.3.2 价值追求:真善美效应
        7.3.3 直接驱力:内外动机效应
        7.3.4 反馈强化:群众认同效应
        7.3.5 激励同化:榜样示范效应
    7.4 借鉴“苏区干部好作风”,推进党的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落实
        7.4.1 借鉴苏区干部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求实作风,推进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和动力生成机制的落实
        7.4.2 借鉴苏区干部攻坚克难、争创一流的进取作风,推进党员干部能力养成机制的落实
        7.4.3 借鉴苏区干部情系群众、勤政为民的民本作风,推进人民群众利益实现机制的落实
        7.4.4 借鉴苏区干部大公无私、克己奉公的清廉作风,推进群众工作评价反馈机制的落实
第8章 借鉴中央苏区反腐倡廉举措,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
    8.1 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举措
        8.1.1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提倡艰苦奋斗作风,积极构建以德育廉机制
        8.1.2 设立廉政机构,颁布反腐法令,积极构建以法保廉机制
        8.1.3 强化舆论监督,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积极构建以民督廉机制
    8.2 借鉴中央苏区反腐倡廉举措,推进党的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落实
        8.2.1 党风好不好,群众当“主考”:强化“以民督廉”机制,着力解决群众路线践行效果“好不好”的问题
        8.2.2 贪腐怎么办,法令作“裁判”:强化“以法保廉”机制,着力解决贪腐行为的刚性约束问题
        8.2.3 干部如何当,舆论是“导向”:强化“以德育廉”机制,着力解决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愿不愿”的问题
结语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去世后的哀荣
        一、病逝成都
        二、超乎常规的葬礼
        三、死因重提
    第二节 出身和早期经历
        一、出身
        二、新潮学生
    第三节 家庭和工作作风
        一、简朴的家庭生活
        二、勤恳的工作作风
第二章 早期生涯
    第一节 峥嵘岁月
        一、见到列宁
        二、年轻的共产党员
        三、在“王明路线”时期
    第二节 延安整风之中
        一、与刘少奇“结怨”
        二、延安整风的开展
        三、被“抢救”
    第三节 石家庄的“试验田”
第三章 在南京的日子
    第一节 主政南京
        一、刘少奇的一封电报
        二、接管南京
        三、基层政权的建立
        四、恢复生产
        五、推动城市转型
    第二节 江苏省委书记任上
        一、中共高层“过渡”时间上的分歧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
    第三节 推行农业合作化
        一、“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二、为江苏互助合作运动打下基础
        三、推行统购统销工作
第四章 在上海初显身手
    第一节 初露锋芒
        一、入主上海
        二、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三、上海的“对资改造”
        四、“论十大关系”对上海的影响
    第二节 关于反右运动
        一、整风运动
        二、鼓励鸣放
        三、反右主将
        四、上海反右派风暴
第五章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
    第一节 柯庆施与大跃进运动兴起
        一、“主要矛盾”问题
        二、乘风破浪
        三、批评反冒进
        四、无限崇拜
        五、“急先锋”
    第二节 城市大跃进的楷模
        一、上海进入“大跃进”
        二、“一0七0”指标的提出
        三、大炼钢铁
        四、“技术革命”
        五、“全国一盘棋”
    第三节 上海农村人民公社化
        一、推波助澜
        二、大办人民公社
        三、短暂的纠“左”
        四、不服输
第六章 庐山会议后的继续跃进
    第一节 庐山会议
        一、再度转向
        二、上海反右倾斗争
        三、打击刘顺元
    第二节 继续跃进
        一、工业再跃进
        二、“救命稻草”
        三、“穷过渡”
    第三节 跃进的代价
        一、更上层楼
        二、保钢
        三、农村危局
        四、不糊涂的糊涂账
第七章 七千人大会前后
    第一节 坚守最后的阵地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二、不同的反思
        三、最后的“社会主义阵地”
    第二节 分裂的开始
        一、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二、中央高层重心的偏移
        三、为毛泽东辩护
    第三节 重提“阶级斗争”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二、上海的阶级斗争之弦
        三、“四清”运动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试验基地
    第一节 倡导现代戏
        一、“大写十三年”
        二、华东各地贯彻
        三、毛泽东的支持
    第二节 “文革”前华东现代戏高潮
        一、华东成为现代戏的海洋
        二、全国现代戏高潮的出现
        三、高潮的背后
        四、柯庆施的文艺“四清”运动
    第三节 柯庆施与“文革”的发动
        一、与江青合作
        二、提携张春桥、姚文元
        三、关于“评海瑞罢官”的争议
结语
附1 1954 年—1965年上海市委主要领导
附2 1949 年以后柯庆施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6)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中国1997年始启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二、 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司法机关与时俱进
        三、 上海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
        四、 域外司法改革理论在上海受到科学借鉴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 司法
        二、 司法机关
        三、 司法体制
        四、 司法工作机制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一章 历史回眸(1949—1997):中国司法制度曲折发展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司法制度初创奠基阶段
        二、 司法制度曲折成长阶段
        三、 司法制度破坏荒废阶段
        四、 司法制度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变革历程
        一、 基本形成上海司法工作格局
        二、 组织开展上海司法改革运动
        三、 文革期间上海司法工作倒退
        四、 改革开放后步入发展的正轨
    第三节 现实意义
        一、 奠定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基础
        二、 提供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启示
        三、 确立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先机
第二章 拉开序幕(1997-2002):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探索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国家启动司法改革
        二、 上海推进依法治市
    第二节 改革内容
        一、 概述
        二、 上海审判改革
        三、 上海检察改革
    第三节 配套改革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第三章 全面展开(2002-2007):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推进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国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二、 上海加快城市法治建设
    第二节 改革内容
        一、 概述
        二、 上海审判改革
        三、 上海检察改革
    第三节 配套改革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第四章 深入进行(2007-2012):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深化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国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二、 上海改善城市法治环境
    第二节 改革内容
        一、 概述
        二、 上海审判改革
        三、 上海检察改革
    第三节 配套改革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第五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实践与探索的纷争
    第一节 改革宏观思路争议
        一、 地方司法领域改革能否突破中央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框架
        二、 地方司法机关在改革进程中是否需要相互协调统一步调
    第二节 改革微观举措争议
        一、 “少年法庭”之争
        二、 “案例指导制度”之争
第六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与其他省份实践探索比较
    第一节 共同之处
        一、 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基本相同
        二、 发展方向和推进动力基本相同
        三、 整体进程和许多内容基本相同
    第二节 鲜明特色
        一、 上海是许多司法改革举措的创始之地
        二、 上海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区别对待
        三、 上海全力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 上海有效增强司法机关的工作透明度
        五、 上海科学借鉴国外司法改革先进经验
        六、 上海较好地解除了司法机关后顾之忧
    第三节 异同探究
        一、 存在相同缘由
        二、 存在不同原因
第七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实践探索的评析
    第一节 特点分析
        一、 根本保证——坚持正确指导思想,把牢社会主义方向
        二、 有力保障——准确定位司法职能,体现上海自身特色
        三、 不竭动力——遵循司法工作规律,依靠科学理论支持
        四、 重要方法——统筹规划改革方案,争取形成整体合力
        五、 必要方式——以改革促进新变化,不急不躁循序渐进
        六、 有效途径——改革灵活性,尊重首创性,保护积极性
    第二节 成功之处
        一、 妥善处理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二、 妥善处理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
        三、 妥善处理中央部署与上海实际的关系
    第三节 问题所在
        一、 司法机关改革中的某些模糊认识有待加以纠正
        二、 上海司法部门的执法司法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三、 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的氛围尚需培育
    第四节 取得成效
        一、 坚持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上海各界普遍性共识
        二、 上海司法机关工作更趋规范,公正性、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 上海司法公开范围更加全面、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完善
        四、 有效破解案多人少现实困境,保障上海司法工作良性运转
第八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继续深化改革之路
    第一节 战略目标
        一、 追求司法公正,保持全国领先司法环境
        二、 扩大司法公开,保持先行先试发展势头
        三、 树立司法公信,发挥上海本土传媒优势
        四、 践行司法为民,满足广大市民更高期待
    第二节 功能定位
        一、 推动国家司法体制进步,促进政治体制改革
        二、 延伸司法机关工作触角,服务上海社会管理
        三、 强化司法工作保障功能,促进四个中心建设
        四、 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五、 提升司法机关履职水平,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第三节 基本原则
        一、 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围绕全市大局深化改革
        二、 借鉴域外司法改革经验与上海实际相结合
        三、 遵循法律法规边界依法有序稳步组织实施
        四、 坚持以群众观点为引领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第四节 路径选择
        一、 借助雄厚科研力量提炼上海司法领域开展改革经验,自觉以科学理论研究为指引
        二、 依托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丰富司法公开的形式和内容,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 警惕腐败现象向司法领域渗透蔓延,从制度着手织密上海司法职权运行监督机制
        四、 围绕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规划,发挥好海事仲裁和金融仲裁便捷、高效的作用
        五、 及时关注司法工作暴露的问题,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内容,增强群众法治观念
        六、 充分挖掘上海丰富法学教育资源,推进司法人员职业化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1. 研究目的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3. 研究思路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篇章结构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一、制度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二、道德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三、自我期望
    四、角色领悟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4. 后续材料工作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1. 省委会议讨论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2. 投票选举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1. 会议通知
        2. 赴京报到
        3. 建团会议
        4. 预备会议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1. 会议议程
        2. 会议日程安排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六、会议简报交流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2. 简报的特点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1. 大会表决办法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代表视察
        1. 会前集中视察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二、执法检查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三、专题调研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五、列席有关会议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六、联系人民群众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一、专题培训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1. 履职经验交流
        2、履职专题研讨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结论与讨论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研究取得的成果
        (二) 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难点
        (二)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共青团的职能及其发展沿革
    一、共青团的内涵
        (一) 青年组织的涵义
        (二) 共青团的涵义
    二、共青团职能的涵义及特征
        (一) 职能的涵义
        (二) 共青团职能的涵义
        (三) 共青团职能的特征
    三、共青团职能的历史发展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的主要职能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青团的主要职能
        (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青团的主要职能
第二章 共青团职能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与国外借鉴
    一、共青团职能的理论基础
        (一) 马恩列斯经典作家的论述
        (二) 中国共产党的团建理论
    二、共青团职能的现实依据
        (一) 共青团的政治属性
        (二) 青年群体的现实境况
        (三)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三、国外政党青年组织职能借鉴
        (一) 传播党的意识形态与推进政党认同
        (二) 投身党的事业与服务政党选举
        (三) 培养党的接班人与招募青年党员
第三章 共青团职能的结构分析
    一、目的性职能
        (一) 做好党的助手
        (二) 培养党的后备军
    二、工具性职能
        (一) 组织、团结青年
        (二) 教育、引导青年
        (三) 代表、服务青年
    三、价值性职能
        (一) 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二) 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第四章 共青团职能的有效履行
    一、履行职能的现实基础
        (一) 主观认识差异
        (二) 客观条件匮乏
    二、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
        (一) 推进政治社会化
        (二) 支持青年社会参与
        (三) 服务青年发展
        (四) 促进政治录用
    三、履行职能的保障条件
        (一) 坚持党的领导
        (二) 加强组织建设
        (三) 增强内在活力
        (四) 完善制度设计
第五章 共青团职能的时代发展
    一、共青团职能发展的根本动因
        (一) 组织现代化
        (二) 组织认同感
    二、共青团职能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 党的统一领导和团的系统领导相统一
        (二) 对团员负责与对青年负责相结合
        (三) 目标要求与手段方式相协调
    三、共青团职能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 更加突出先进性
        (二) 鲜明凸现唯一性
        (三) 集中强化核心性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
    二、相关范畴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六、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协商的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思想因子
    第二节 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近代中国协商政治的早期试验
        二、中国政治协商的制度创建和初步发展
        三、中国政治协商的曲折发展和严重挫折
        四、中国政治协商的重新恢复和逐步完善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实践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出台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实践历程
        一、中国政治协商的坚持和完善(1990-2002)
        二、中国政治协商的进一步发展(2002-2010)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实践成就
        一、中国政治协商活动逐渐经常化
        二、中国政治协商主体建设逐步加强
        三、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深入推进
        四、中国政治协商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
        一、党的十六大以前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创新
        一、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创新
        二、对社会主义政党理论的创新
        三、对人民政协理论的创新
第四章 中国政治协商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世界政治环境的变化对中国政治协商的挑战
        一、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对中国政治协商的挑战
        二、协商民主的兴起对中国政治协商的挑战
        三、信息化的发展对中国政治协商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社会转型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二、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三、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四、中国社会利益的重组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五、中国价值观念的变化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第三节 中国政治协商本身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中国政治协商法治化不足
        二、中国政治协商主体建设存在问题
        三、中国政治协商内容、形式和程序欠规范
第五章 完善和发展中国政治协商的对策探讨
    第一节 完善和发展中国政治协商的基本原则
        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以改革的精神不断进行创新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
    第二节 加强中国政治协商主体建设
        一、改善执政党对政治协商的领导
        二、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
        三、加强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
        四、推进人民政协的改革
    第三节 推进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一、逐步推进中国政治协商的法律化
        二、明确中国政治协商的内容和方式
        三、不断规范中国政治协商的程序
    第四节 积极培育中国政治协商的文化氛围
        一、推进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研究和创新
        二、积极发展中国政党文化
        三、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10)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2009年全省档案工作情况
    一、档案馆库建设步伐显着加快
        一是纳入灾后恢复重建的项目正紧锣密鼓进行。
        二是不属于灾后重建项目的档案馆建设有序推进。
        三是《四川省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
    二、档案资源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一是加强到期应进馆档案接收工作, 努力从源头上保证国家档案资源体系核心内容的完整与安全。
        二是加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
        三是开展特色档案、珍贵档案征集工作。
        四是积极做好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档案管理。
    三、档案服务工作继续有力推进
        一是围绕“两个加快”做好服务工作。
        二是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是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为民生建设服务。
        四是立足馆藏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四、基础业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重点档案抢救取得新成绩。
        二是规范化管理工作继续推进。
        三是档案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
        四是档案科研取得新成绩, 宣传教育工作蓬勃开展。
    五、依法治档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广泛开展档案法制宣传, 不断增强社会档案意识。
        二是继续加大档案法规体系建设, 夯实依法治档的制度基础。
        三是深入开展调研和行政执法工作, 促进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落实。
关于2010年主要工作
    一、把握大局, 抢抓机遇, 增强档案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着力重点, 搞好“三大建设”, 加快推进档案事业发展
        (一) 加强档案服务能力建设
        一要树立大服务观念。
        二要实施“服务先行”战略。
        三要强化档案馆服务功能。
        (二)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一要抓好主渠道档案接收进馆。
        二要抓好重大活动档案收集。
        三要拓展新领域档案管理。
        四要注重珍贵、特色档案征集。
        (三) 加强档案馆库建设
        一要加快灾后重建工作步伐。
        二要积极做好国家“中西部地区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相关工作。
    三、统筹发展, 抓好“八项工作”, 夯实档案事业发展基础
        (一) 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制工作
        一要广泛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
        二要加强档案法制体系建设。
        三要强化档案行政执法。
        (二) 切实加强档案安全工作
        一要不断改善档案安全保管保护条件。
        二要推进重点档案抢救工作。
        三要切实抓好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工作。
        (三) 主动围绕中心做好服务工作
        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 围绕“两个加快”搞好服务工作。
        二要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三要围绕机构改革搞好档案服务。
        四要继续抓好民生档案工作。
        (四) 继续做好规范化管理工作
        (五) 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
        一要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长远规划。
        二要加强档案网站功能建设。
        三要积极开展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
        四要搭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
        (六) 加强档案文化产品开发工作
        一要立足档案举办展览。
        二要多出有影响有品位的编研成果。
        三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档案宣传教育活动。
        (七) 认真抓好教育科研工作
        (八) 积极做好综合评估工作

四、把握大局 创新服务 改进作风——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京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篮球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研究[D]. 李向前. 北京体育大学, 2017(06)
  • [2]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D]. 王定毅.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建好用好管好档案凭证 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大局 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北京召开 陈世炬讲话杨冬权作工作报告[J]. 宁宇龙. 中国档案, 2015(01)
  • [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研究[D]. 吴寒斌. 南昌大学, 2014(12)
  • [5]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D]. 邢恩源. 南京大学, 2013(01)
  • [6]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D]. 虞浔.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1)
  • [7]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8]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 张华. 西南大学, 2011(06)
  • [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D]. 刘振强. 武汉大学, 2010(05)
  • [10]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胡金玉. 四川档案, 2010(01)

标签:;  ;  ;  ;  ;  

把握大局 创新服务 改进作风——全国档案馆馆长会议在京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