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开发与研究

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开发与研究

论文摘要

现有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笔者在总结以往培养体系的同时,提出一种新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对体系中的三个模式—“教练员培养模式”“运动员培养模式”“体育制度模式”的开发与研究,分析各个模式在培养人才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与连贯效果,从而为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面对成就与矛盾,人们认识到育人与夺标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特别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社会,人的价值、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中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就竞技体育而言,虽然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高水平的运动员是竞技体育最为宝贵的资源,是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最主要的依靠力量。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实现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社会吸收高质量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从事运动训练,同时又能把退役运动员畅通无阻地向社会输出,从而形成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本论文以挑战运动员能力极限的竞技运动人才培养体系为分析主线,以运动员和教练员为调查对象,提出一种新的培养体系—竞技体育人才开发体系,明确三个模式及其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使他们的作用发展到极致。为了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对未来的不安与忧虑,我们需要不断健全学校的教育制度、入学制度及福利政策,使运动员的出路及退役后生活更加的人性化与法治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作用
  • 1.2.2 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现状
  • 1.2.4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开发模式的研究
  • 1.3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资料法
  • 2.2 专家访谈法
  • 2.3 问卷调查法
  • 2.4 数理统计法
  • 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现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研究
  • 3.1.1 运动员培养现状的单一化
  • 3.1.2 教练员的构成不合理
  • 3.1.3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竞技体育制度的研究
  • 3.1.4 动力源不足,规模难以扩大,结构难以改善的现状
  • 3.1.5 多种利益矛盾突出,效率与效益呈现递减的趋势的现状
  • 3.2 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开发
  • 3.2.1 教练员培养模式的科学化
  • 3.2.2 运动员培养模式的全面化
  • 3.2.3 体育制度模式的健全化
  • 3.2.4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量投入"为主转向"质投入"为主转变
  • 3.2.5 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一贯性与统一性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机制研究[J]. 就业与保障 2020(03)
    • [2].体育院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研究[J]. 西部皮革 2019(08)
    • [3].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的特征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82)
    • [4].国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二)——以德国与俄罗斯为例[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5].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12)
    • [6].探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可持续开发[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16)
    • [7].探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可持续开发[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22)
    • [8].普通中学教体融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构建[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16)
    • [9].“生命教育与技能自觉”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思路[J]. 体育学刊 2016(02)
    • [10].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与整合思考[J]. 山东体育科技 2016(03)
    • [11].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萎缩的原因探析与应对策略[J]. 体育与科学 2016(05)
    • [12].青奥会对扬州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启示[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29)
    • [13].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J].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S2)
    • [14].中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15(02)
    • [15].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化培养方式的协同发展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15(04)
    • [16].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的协同机制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05)
    • [17].论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及展望[J]. 中华少年 2017(24)
    • [18].辽宁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办法[J].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9(16)
    • [19].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向教育回归的研究[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9(03)
    • [20].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19(09)
    • [21].竞技教育学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 冰雪运动 2017(04)
    • [22].国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一)——以美国与澳大利亚为例[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23].辽宁省篮球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J]. 青少年体育 2015(11)
    • [24].国内外竞技体育人才交流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13(11)
    • [25].“教体结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1)
    • [26].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 人才资源开发 2014(18)
    • [27].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8].竞技体育人才流动问题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3(01)
    • [29].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问题初探[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3(03)
    • [30].我国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竞技体育人才政策评析——以《辽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办法》为例[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02)

    标签:;  ;  ;  

    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开发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