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传热论文-王定标,王光辉,彭旭,向飒

双向传热论文-王定标,王光辉,彭旭,向飒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向传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向扭曲管,强化换热,多目标优化,关系式拟合

双向传热论文文献综述

王定标,王光辉,彭旭,向飒[1](2018)在《双向扭曲管传热与流阻特性及其多目标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为工质,对双向扭曲管湍流状态下传热与流阻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和准确性实验验证,分析了其强化换热机理及截面尺寸a与导程S对其传热流阻的影响,并在其基础上对双向扭曲管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以及努塞尔数和阻力系数的关系式拟合。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双向扭曲管的综合换热性能优于光管和扭曲管,在Re小于20 000时具有较好的强化效果,且高出扭曲管3.92%;流体旋转流动的方向周期性改变,进一步强化了对流传热;当a增加到一定程度,管内的湍流程度不再增加;相同Re下,η、Nu和f对导程S的变化反应较灵敏。在Re=2 300~20 000、介质为水时,拟合关系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通过优化得到了结构的最优组合。(本文来源于《热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周国发,曾世荣,李哲阳[2](2018)在《脉动流诱导振动的双向热流固耦合强化传热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动流诱导振动换热管强化传热技术是实现过程换热设备节能降耗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热流固双向耦合理论,研究了脉动流诱导振动换热管的边界变形运动与近壁脉动流动的双向耦合作用对流固共轭耦合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动流诱导振动边界变形运动与近壁脉动流动的热流固双向耦合作用能有效强化近壁壳程流体的传热,且其热流固双向耦合作用和强化传热强度随脉动流的脉动频率加快而增加。研究发现热流固双向耦合作用是通过传热驱动力温差的增大和近壁壳程流体产生的内涡流所诱发的微对流来强化壳程流体的传热,当脉动流频率为50 Hz时,可使换热管的壳程传热系数增加24.3%,强化传热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期刊2018年02期)

李哲阳[3](2018)在《流体诱导振动的双向热流固耦合强化传热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动流诱导振动强化传热技术是实现过程换热设备节能降耗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双向热流固耦合理论,研究换热管的边界变形运动与近壁脉动流动对流固共轭耦合传热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应用价值,但至今仍缺乏弹性换热元件的脉动流诱导振动热流固双向耦合作用效应与强化传热关联性的深入研究,而这对于诠释脉动流强化传热机理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基于双向热流固耦合数值模技术,研究了弹性换热管的边界变形运动与近壁脉动流动的双向热流固耦合作用对流固共轭耦合传热特性的影响,明晰边界变形运动对近壁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反向作用,重点研究弹性换热管脉动流体激励作用下的双向热流固耦合作用对换热管周围微对流的强化作用,及其换热管与周围环境流体温差驱动力的影响机制,并以此诠释弹性换热管边界变形运动与传热介质脉动流动的热流固双向耦合作用的强化传热的创新机理。论文主要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基于脉动流诱导振动的特点,建立了可以描述壳程流体流动与换热管边界变形运动的脉动流诱导振动双向热流固耦合作用传热过程理论模型,构建了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的双向流固耦合虚拟多场协同仿真平台(2)研究发现影响脉动流诱导换热管振动传热特性的关键因素是换热管周围的高温滞留层厚度,而脉动流诱导振动换热管双向热流固耦合作用产生强化传热的前提条件是换热管脉动流诱导振动的振幅超过高温滞留层厚度。(3)研究发现壳程流体脉动流动与换热管振动边界变形运动的双向热流固耦合作用是脉动流体诱导振动换热管实现强化传热的直接驱动力,双向热流固耦合作用的强化传热强度受控于换热管附件壳程流体高温滞留层和换热管背流面近壁壳程流体区域的内涡流和内涡移动,双向热流固耦合作用诱导的强化传热强度与换热管近壁壳程流体的高温滞留层厚度呈负关联关系,而与换热管背流面近壁壳程流体的内涡流和内涡移动强度呈正关联关系。(4)换热管近壁壳程流体的高温滞留层与脉动流的频率和波幅呈负关联关系,而换热管背流面近壁壳程流体的内涡流和内涡移动强度与脉动流的频率和波幅呈正关联关系。(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5-27)

戴明宇,孙中圣[4](2017)在《永磁调速器磁-热双向耦合传热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永磁调速器涡流致热机制,分别建立调速器磁场和热场区域的网格有限元仿真模型。运用磁-热双向耦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对调速器进行耦合传热分析,得到导体转子和永磁体的温度场分布。耦合仿真结果表明,调速器导体转子的温度沿轴向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分布形式,与单向耦合对比,运用双向耦合的仿真模型计算温度更符合试验测量值,提高了温度计算精度,为大功率调速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机电一体化》期刊2017年06期)

黄浩[5](2017)在《抗重力双向互补热管均温板设计及传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管技术作为使用最广泛的电子器件散热技术和等温化技术之一,具有体积小、传热效率高、等温性好、布置灵活的优点。研究表明,倾斜角会对热管的传热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相关的实验数据并不是很多,针对烧结热管倾斜角的影响研究更是比较缺乏。本文以在电子散热领域应用最广的铜水烧结热管为对象,利用热管经典的流动和传热理论对实验测试的铜-水烧结热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初步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热管的理论总热阻为0.40K/W,其中管芯的导热热阻占了热管总热阻的83.7%,理论传热极限为49.1W。本文采用稳态实验法,对-90°到+90°之间不同倾斜角下铜-水烧结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铜-水烧结热管的热阻在正倾斜角整体较低,在0.40K/W~0.43K/W之间,但是负倾斜角时热管的热阻随角度的增加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增幅约为15%左右,最大可达0.50K/W;相同角度下正负倾斜角的热阻差异最大可达18%,验证了倾斜角对热管的性能有显着的影响。为降低烧结热管的倾角敏感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抗重力双向互补的设计思想,并对抗重力互补热管组件进行了传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加热功率为20W、30W、40W、50W时,蒸发段的最大温差分别是1℃、2℃、3℃和5℃,对于具有均温性要求的基板而言,这个温差是可以接受的;当热管组件负倾斜角热管的热阻出现较大幅升高时,往往伴随着正倾斜角热管热阻的下降,组件的整体热阻始终保持在一个可接受的波动范围内;同时,一部分传热功率转由热阻更小的正倾斜角热管进行传输,从而避免了热管温差的增大,这种"互补"的特性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本文对烧结热管传热性能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抗重力互补的热管优化设计思想,为今后热管的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验数据和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3-01)

赵颍杰[6](2017)在《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双向流热固耦合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在一、二次侧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传热管的变形又会反作用影响一、二次侧流动,本文以大亚湾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为研究对象,根据相似原理,不考虑支撑板的影响,建立单元管简化物理模型。借助Workbench平台,实现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与计算结构力学软件Transient Structual之间数据的双向传递,得到蒸汽发生器预热段单相流动区域和沸腾段两相流动区域流固相互作用下流体域热工水力参数和传热管位移、机械应力、热应力及总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预热段,传热管在压力载荷作用下以及压力载荷与温度载荷共同作用下向第叁象限偏移。沿高度方向,传热管内外侧温差减小导致热应力不断减小,机械应力与总应力先增加后减小,应力为矢量,总应力不等于热应力和机械应力代数和,随负荷降低,载荷降低,相同高度热应力、机械应力与总应力减小。沿壁厚方向,热应力先减小后增加,机械应力逐渐减小,总应力逐渐增加,随负荷降低,载荷降低导致相同厚度热应力、机械应力和总应力减小。沿圆周方向,传热管内外侧温差周期性变化导致热应力周期性变化,传热管的偏移导致机械应力与总应力关于偏移方向对称分布,随负荷降低,载荷降低,相同角度处,热应力、机械应力与总应力均减小。对于沸腾段,二次侧液体吸热汽化。沿流动方向,二次侧液相温度上升后降低,最终保持不变,随负荷降低,换热量减小,100%、70%和50%负荷二次侧液相温度达到最大值的位置分别为0.25m、0.45m和0.6m。传热管在压力载荷作用下以及压力与温度载荷共同作用下向第叁象限偏移。沿高度方向,机械应力与总应力先增加后减小,随负荷降低,载荷降低导致相同高度机械应力与总应力均减小。沿圆周方向,热应力波动而无明显规律性,机械应力与总应力关于传热管偏移方向对称分布,固定端附近截面与远离固定端截面机械应力和总应力变化规律不同,随负荷降低,相同角度机械应力与总应力均减小。(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7-01-01)

赵颍杰,孙宝芝,史建新,干依燃,刘尚华[7](2016)在《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双向流固耦合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亚湾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为原型,考虑一、二次侧流体的共同作用,进行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双向流固耦合方法能较好地捕捉到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位移变化规律,传热管中心截面的位移最大,且平衡时向第3象限偏移,由于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的影响,X、Y方向的位移大小并不相等。沿传热管高度方向应力关于中心截面(0.5m)对称分布,固定端附近由于固定约束的作用产生应力集中应力最大。不同截面上应力沿圆周方向的分布规律相似,受传热管位移的影响关于20°和200°所连的直线对称分布,在20°和200°附近出现应力极值。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可为蒸汽发生器安全运行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6年S1期)

周述璋,孙玉丽,陈妍,胡雪冰,吴小锋[8](2016)在《双向微槽道多孔复合结构沸腾传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出新型的表面结构,以提高沸腾传热强化。方法在紫铜板上烧结铜粉多孔层,然后利用线切割对多孔层进行开槽。研究槽道参数包括槽数、槽宽、槽间距和槽向等对沸腾传热效果的影响。结果开槽增大了传热的表面积,有利于气体逸出,减少气体的逸出阻力,从而多孔表面开槽强化了沸腾传热效果,传热系数与光滑表面相比可提高2~3倍。与单向微槽道相比,双向交叉槽道有着更好的传热效果,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液体补充和气体逸出网络。结论在多孔表面加工微型复合结构,能够大幅度提高沸腾传热强化。(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袁益超,廖飞页,赵存江,胡晓红[9](2014)在《双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缝翅片管换热器是在平直翅片管换热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强化传热管型,在空调、电站间接空冷系统等的传热设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获得运行工况变化对双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模化试验研究,获得了在进口水温相同的条件下,随着试件进口风温的升高,传热系数和空气侧流动阻力均减小的规律;在进口风温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进口水温的升高,对传热系数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而空气侧流动阻力随之增大。(本文来源于《热科学与技术》期刊2014年03期)

鲁剑啸,董继先,张震[10](2013)在《双向进汽多通道烘缸的结构设计及传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的造纸机烘缸大多采用虹吸管式冷凝水排出装置,由于受烘缸积水的影响,传统烘缸干燥效率下降,纸页受热不均匀。基于此,文章对该传统结构进行改造,设计出新型多通道烘缸的结构,并进行传热分析,由于单向进汽,多通道烘缸温度分布不均,改进设计的烘缸结构为双向进汽,应用Flunet软件进行了双向进汽多通道烘缸的传热模拟,得出设计的双向进汽多通道烘缸结构满足传热要求。多通道烘缸可改变原有排水方式,提高效率。(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3年04期)

双向传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脉动流诱导振动换热管强化传热技术是实现过程换热设备节能降耗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热流固双向耦合理论,研究了脉动流诱导振动换热管的边界变形运动与近壁脉动流动的双向耦合作用对流固共轭耦合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动流诱导振动边界变形运动与近壁脉动流动的热流固双向耦合作用能有效强化近壁壳程流体的传热,且其热流固双向耦合作用和强化传热强度随脉动流的脉动频率加快而增加。研究发现热流固双向耦合作用是通过传热驱动力温差的增大和近壁壳程流体产生的内涡流所诱发的微对流来强化壳程流体的传热,当脉动流频率为50 Hz时,可使换热管的壳程传热系数增加24.3%,强化传热效果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向传热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定标,王光辉,彭旭,向飒.双向扭曲管传热与流阻特性及其多目标优化[J].热科学与技术.2018

[2].周国发,曾世荣,李哲阳.脉动流诱导振动的双向热流固耦合强化传热机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8

[3].李哲阳.流体诱导振动的双向热流固耦合强化传热机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8

[4].戴明宇,孙中圣.永磁调速器磁-热双向耦合传热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J].机电一体化.2017

[5].黄浩.抗重力双向互补热管均温板设计及传热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7

[6].赵颍杰.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双向流热固耦合数值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7].赵颍杰,孙宝芝,史建新,干依燃,刘尚华.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双向流固耦合数值分析[J].化工学报.2016

[8].周述璋,孙玉丽,陈妍,胡雪冰,吴小锋.双向微槽道多孔复合结构沸腾传热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6

[9].袁益超,廖飞页,赵存江,胡晓红.双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试验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14

[10].鲁剑啸,董继先,张震.双向进汽多通道烘缸的结构设计及传热分析[J].轻工机械.2013

标签:;  ;  ;  ;  

双向传热论文-王定标,王光辉,彭旭,向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