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32
中移在线服务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屈原、李白、苏轼的人生经历极其相似,这也是三人精神文化一脉相承的基础。尽管屈原、李白、苏轼,三人生活的时期不同,相隔数百年,甚至千年,但他们追寻的精神和情怀却是一脉相承,这就是他们所追寻的“道”。从屈原到李白再到苏轼,浪漫主义的表现方式和领域被不断被扩大,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也逐渐开始融合,使得精神文化在传承发展中不断得到优化。
关键词:精神文化传承、屈原、李白、苏轼
引言
作为中国浪漫主义诗歌创始人的屈原曾在《天问》中,以问句的形式对宇宙万物进行了发问,表现出了他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将近一千年后,同样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李白,也在诗中表达出了他对宇宙的思考,这就是李白的名篇之一《把酒问天》。时间又过了三百年,另一位文豪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以极具浪漫主义手法,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融入对宇宙哲理的追寻之中。
“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何曾见今月”,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两句诗蕴含着事物发展变化、普遍联系的观点。相似的发问,从屈原到李白,再到苏轼,既是对先贤的致敬,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确切来说,是士大夫精神的传承。
屈原生活于先秦时期,是士大夫精神的起始时期;而李白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是士大夫精神兴盛时期;苏轼生活于北宋,则正是士大夫精神定型的时期。
1、相似的遭遇是精神文化传承的根基
翻开史册,不难看出,屈原、李白、苏轼的人生经历极其相似,这也是三人精神文化一脉相承的基础。三人都才华横溢、出类拔萃,他们的佳作不仅历代传诵,而且正史中对他们的才华和能力亦有记叙。《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在《新唐书·李白传》中,对李白的记载是“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宋书·苏轼传》中,对苏轼的记载为“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三人都是各自时代的才俊,只是生不逢时。如果在一个政治环境极为清明的时代,他们三人或许有更大的作为,然而他们生活的时代并不是那么太平。
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当时的楚国早已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李白生活的唐朝经过了安史之乱,也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而苏轼生活的北宋,早已是内忧外患、积贫积弱,不得不变法以图强。时代和性格决定人的命运,尽管三人的仕途和理想一再破灭,但他们并没选择归隐山林、消极避世,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士大夫精神。唱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被驱逐流放,最终因为政治理想破灭投江而亡;写下“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的李白被赶出了长安,晚年更是因为“从璘附逆”的罪名被发配流放;上表表达自己志向“上以广朝廷之仁,下以慰父老之望”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逮捕下狱,苏轼一肚子不合时宜,他的一生基本上都是被贬谪居,最后死在了北归途中。
2、志于道终是精神文化传承的目的
子曰“士志于道”,志于道是中国传统士大夫一生的追寻和志向。从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到文天祥宁死不降,中国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用自身行为构建起了士大夫精神体系,该精神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既忠君又爱民;既追求理想又关怀现实;既执著探索又追求超脱;既遵从礼教又追求人格自由。尽管屈原、李白、苏轼,三人生活的时期不同,相隔数百年,甚至千年,但他们追寻的精神和情怀却是一脉相承,这就是他们所追寻的“道”。
荀子曰“文以明道”,“文”始终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而“道”才是根本和目的,“文”是为“道”服务的。在中国的浪漫主义诗词体系中,最重要的三人是就是屈原、李白和苏轼。同样是浪漫主义的表达,但三人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屈原的浪漫的方式,在于他通过绚丽多彩的想象,表现出对国家对人民浓烈真挚的感情;李白的浪漫方式,在于他通过夸张大胆的想象,表现出他“济苍生”的理想信念;苏轼的浪漫方式,在于他通过清新豪健的想象,表现出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从屈原到李白再到苏轼,浪漫主义的表现方式和领域被不断被扩大,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也逐渐开始融合,使得精神文化在传承发展中不断得到优化。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且不说庄子的汪洋恣肆,屈原坚持正道、特立独行的节操和品行,敢于反抗、勇于追寻探索的精神被李白所继承与发展,并在诗歌中体现了出来。李白曾在《江上吟》中写道“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对屈原的称颂与推崇。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黄庭坚,将李白、苏轼二人合称为“两谪仙”。到了晚清时期,著名学者郑文焯在评《东坡乐府》道“发端从太白仙心脱化,顿成奇逸之笔”。李白浪漫洒脱、叛逆反抗的精神以及善用夸张、比喻的写作特点都被苏轼所继承发展,形成了他乐观豪迈、旷达超然的个性。苏轼一生都在被贬谪,命途多舛,如果不是李白或其他浪漫主义诗词作家对他性格的影响,使他成为了一个乐天派的大文豪,那么苏轼的诗词注定是低沉消极占主流的,他本人或许也早已客死他乡。
3、结语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文末写道“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其实岂止是苏东坡,人们终将归于尘土,我们的名字都只是一个符号、一种记忆而已,而唯一能不朽的,只能是精神文化。先贤圣哲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智慧宝藏,使我们受用终身。“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何曾见今月”,对优秀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要使它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更要使它成为照亮我们心灵的明灯。
参考文献
[1]钮家琪.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论李白诗词中对月亮的咏叹[J].南昌高专学报,1995.
[2]赵晶.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明月意象探索[J].佳木斯社会科学学报,2016.
[3]林语堂.苏东坡传[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4]赵毅衡.远游的诗神: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影响[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5](梁)刘勰.文心雕龙[M].郭晋稀(注释),长沙:岳麓书社2004.
[6]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丁雪丽,(1993—)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
作者简介:岳丹,(1993—)河南南阳人,文学学士,从事产品运营工作,主要研究跨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