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太阳辐射分布式模型研究

日太阳辐射分布式模型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天空因素和地面因素对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的影响,建立了日太阳辐射分布式模型。利用我国1km×1kmDEM数据、NCEP海平面气压再分析资料、气象站和辐射站的逐日观测资料,实现了起伏地形下我国太阳辐射日总量的分布式模拟,制作了2001年1km×1km分辨率的太阳辐射日总量空间分布图。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以压高方程为基础,建立地面气压模型,利用常规气象站实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海平面气压资料,率定模型参数,模拟月平均气压和日平均气压。加密站验证结果表明:月平均气压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93hPa,日平均气压绝对误差平均值为1.02hPa。制作了2001年我国1Km*1Km月平均气压和日平均气压空间分布图。2)建立水平面三种起始数据:日天文辐射、干洁大气可能辐射和湿洁大气可能辐射的计算方案,完成了2001年我国1km*1km分辨率的水平面三种起始数据的空间制图,并对比分析了三种起始数据。湿洁大气可能辐射能较好的体现宏观地势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空间分布更加合理。3)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气象因子的6个水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估算模型的性能:2个以日照百分率为主导因子,气温日较差为修正项的综合模型拟合误差最小,精度最高;经典的日照百分率模型次之,但其模型系数最稳定可靠;3个气温日较差模型拟合效果最差。最终选用经验系数稳定、拟合精度较高的日照百分率模型,制作了2001年我国水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的空间分布图。4)建立起伏地形下三种起始数据:天文辐射、干洁大气可能辐射和湿洁大气可能辐射的计算方案,完成我国1km*1km分辨率的2001年起伏地形下三种起始数据的空间制图,并对比分析了三种起始数据。5)利用三种起始数据:天文辐射、干洁大气可能辐射和湿洁大气可能辐射,建立起伏地形下日太阳辐射分布式模型,实现了我国1km*1km分辨率的2001年起伏地形下太阳辐射日总量的空间制图。相似像元法验证的绝对平均误差为1.709MJ/m2,相对误差为15.22%,表明日太阳辐射分布式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性能。对比以往众多学者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有以下创新:1)基于压高公式,考虑海拔高程、气温等因素对地面气压的影响,建立物理意义明确的物理经验统计模型推算地面气压,完成了精度高、分辨率高的地面气压空间制图。2)充分考虑大气中各因子对辐射传输的影响,分别以天文辐射、干洁大气可能辐射、湿洁大气可能辐射为起始数据推算太阳辐射日总量,相对之前的研究,起始数据更加丰富。3)对比了日照百分率模型、气温日较差模型、日照百分率和气温日较差综合模型三种共6个物理统计模型,分析了更多气象因子在太阳辐射估算模型中的应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平面太阳辐射研究
  • 1.2.2 起伏地形下的太阳辐射研究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数据
  • 1.4.3 研究特色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面气压空间化模型
  • 2.1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2.1.1 研究资料
  • 2.1.2 研究方法
  • 2.2 模拟与验证
  • 2.2.1 月平均气压计算模型
  • 2.2.2 日平均气压计算模型
  • 2.3 地表气压模拟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水平面起始数据计算模型
  • 3.1 三种起始数据的计算方法
  • 3.1.1 水平面天文辐射
  • 3.1.2 水平面干洁大气可能辐射
  • 3.1.3 水平面湿洁大气可能辐射
  • 3.2 三种起始数据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水平面太阳辐射估算模型
  • 4.1 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4.1.1 研究资料
  • 4.1.2 研究方法
  • 4.2 建模与分析
  • 4.3 验证
  • 4.4 水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空间分布
  • 4.5 小结
  • 第五章 起伏地形起始数据计算模型
  • 5.1 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
  • 5.2 起伏地形下的干洁大气可能辐射
  • 5.3 起伏地形下的湿洁大气可能辐射
  • 5.4 起伏地形下三种起始数据的空间分布
  • 5.5 小结
  • 第六章 起伏地形总辐射分布式模型
  • 6.1 直接辐射
  • 6.1.1 计算方法
  • 6.1.2 水平面直接辐射模型
  • 6.2 散射辐射
  • 6.2.1 计算方法
  • 6.2.2 水平面散射辐射模型
  • 6.2.3 地形开阔度
  • 6.3 地形反射辐射
  • 6.4 日总辐射
  • 6.5 验证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本文对应图表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太阳辐射变化对光伏电站最佳倾角的影响分析[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01)
    • [2].全球高分辨率地表太阳辐射数据集发布[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0(04)
    • [3].基于Angstrom-Prescott模型和空间插值的山东省月太阳辐射再估算[J]. 山东科学 2020(03)
    • [4].基于太阳辐射利用的寒地建筑组团形态优化设计研究[J]. 南方建筑 2018(02)
    • [5].雾霾天气对天津市太阳辐射影响的量化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05)
    • [6].利用MODIS资料计算不同云天条件下的地表太阳辐射[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7(04)
    • [7].近50年来中国地面太阳辐射变化及其空间分布[J]. 生态学报 2014(24)
    • [8].晴空下山区太阳辐射模拟[J]. 干旱区地理 2015(01)
    • [9].基于ArcGIS的中温带不同天气类型点太阳辐射分析——以佳木斯市辖区为例[J]. 测绘工程 2015(05)
    • [10].“太阳辐射”考点的多角度透析与备考建议[J]. 教学考试 2017(36)
    • [11].昆明市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11)
    • [12].近54年艾比湖绿洲太阳辐射变化特征[J]. 气象科技 2018(03)
    • [13].基于流体动力学的探空温度传感器太阳辐射误差研究[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6(02)
    • [14].不同朝向太阳辐射测试及应用对策分析[J]. 可再生能源 2015(01)
    • [15].2011年地面入射太阳辐射变化及其与敏感因子回归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02)
    • [16].河北省起伏地形下高分辨率地外太阳辐射空间分布[J]. 太阳能 2012(01)
    • [17].天津地区地面逐时太阳辐射的模拟计算[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36)
    • [18].中国地表太阳辐射再分析数据与观测的比较[J]. 应用气象学报 2012(06)
    • [19].1998-2002年中国地表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05)
    • [20].不同朝向玻璃窗太阳辐射得热系数模拟与实验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09(12)
    • [21].基于标准气象日的南墙太阳辐射净得热总量预测模型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2].近44年四川太阳辐射时空变化特征[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8(03)
    • [23].太湖北岸太阳辐射的影响因子研究[J]. 气象科学 2015(02)
    • [24].小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及意义[J]. 中学教学参考 2014(20)
    • [25].云对青岛地区地面太阳辐射的调节作用[J]. 农技服务 2014(06)
    • [26].云南近45年太阳辐射初步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3(02)
    • [27].太阳辐射对南方多层墙体热湿性能影响的研究[J]. 建筑科学 2010(10)
    • [28].两种反演地表净太阳辐射的参数化模式在北京地区的比较[J]. 气象学报 2009(04)
    • [29].2003~2012年中国地表太阳辐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太阳能学报 2017(11)
    • [30].太阳辐射两级区化方法及其应用[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8(02)

    标签:;  ;  ;  ;  ;  

    日太阳辐射分布式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