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斌(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广西来宾546100)
【摘要】目的分析导致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的因素,探讨消除畏惧的临床处理。方法将我科室收治的50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畏惧情况。结果20~49岁的患者高度畏惧率显著高于≧50岁和<20岁者(P<0.05);治疗后高度恐惧者数量显著低于治疗前与治疗中(P<0.05);干预组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中的恐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年龄、文化水平等都能够引发牙科畏惧症,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消除牙科患者的畏惧感。
【关键词】口腔修复牙科畏惧症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008-0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期间来我科室就诊的150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3例,女67例,年龄16~77岁。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
1.2调查方法
每位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匿名填写调查表,医生或护理人员不得给予任何暗示。恐惧程度分为5个等级:4级恐惧——很恐惧,患者紧张不安,有逃避的心理;3级——畏惧,心理紧张不安,但无逃避治疗的心理;2级——轻度畏惧,紧张不安;0级——无紧张害怕的心理;1级——不清楚,介于0级与2级之间。将2、3、4级患者划分为高度畏惧,0、1级划分为低度恐惧。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
2.结果
2.1患者发生心理畏惧原因分析
治疗前、治疗中及男性高度畏惧略高于女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度恐惧者数量显著低于治疗前与治疗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两组患者DF发生率对比
表4两组治疗前、中、后DF发生情况对比
*P<0.05,#P<0.01。
3.结论
牙科畏惧症是患者在就诊时对牙科治疗怀有的紧张、焦虑、害怕甚至恐惧的心理,并有可能产生不配合、逃避治疗的行为。诱发因素包括(1)口腔疾患的直接经历,疼痛是疾患所引诱导的最直接、最明显的感受;(2)不良修复过程,在就诊当中出现的医疗性创伤、不良修复体等;(3)牙科治疗的环境与过程,牙科治疗始终处于一个“可见”的状态,患者能够看到器械、听到声音、感受到探针,因此从备压到取模都能够对患者产生影响;(4)经济能力有限,部分患者担心牙科修复花费过大,自己无力承受,因此对就诊产生排斥感;(5)修复知识不足,患者并不能正确的认识修复治疗,这主要与患者的文化水平有关。本调研证实,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的畏惧率显著低于大专以下学历患者(P<0.05);(6)对疼痛的耐受,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对疼痛的耐受不同,对修复的畏惧感不同。20~49岁患者畏惧率显著高于20岁以下及50岁以上者(P<0.05)。
心理行为干预是消除畏惧的有效手段。首先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牙齿修复,向患者及其家人介绍口腔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带领患者正确认识口腔修复,注意观察就诊前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个人心理给予疏导,力求消除患者的畏惧感。其次,以服务态度感染患者。在就诊时,医生及护理人员应当持以热情、积极的态度,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讲述,从情绪上给予安慰,要让患者感受到就诊时的温暖,提升对医生的信赖感。再次,帮助患者学习修复体设计制作。一般而言,患者常常会误认为哪颗牙齿疼就修哪颗,与其余牙齿毫无关系,这样一来就与修复体设计产生冲突,尤其是老年人。他们会认为磨出别的牙齿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一方面产生戒备心理,一方面会对医生的技术产生怀疑,严重阻碍修复的进展。基于此,医护人员要多费功夫,以形象的语言向患者传达医生设计的目的和优势,就修复体的初期佩戴时的不良症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要引导患者从心里上接受修复体。本实验通过对干预组的75例患者分别进行心理上的安慰,结果表明干预组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中的恐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
参考文献
[1]刘娜,郭新喜,邱建青.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临床处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6):2369~2370.
[2]李伟强.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临床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29?:192~193.
[3]潘鑫.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临床处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1):140~140.
[4]郭秀芳.口腔修复体患者牙科畏惧症的临床处理[J].中国医药导刊,2009(02).
[5]刘永芬.关于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临床处理[J].中国健康月刊:B,2011(7):3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