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硫醇分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荧光探针,多重传感,生物硫醇,硫化氢
生物硫醇分子论文文献综述
唐云强[1](2019)在《多反应位点荧光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对生物硫醇和H_2S的多重传感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探针,是目前超分子化学中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它一般是由含有较大共轭、共平面结构的有机小分子所构成,其成本低廉、操作简洁、易于修饰、易分离纯化,并且往往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生物相容性。此等优点使其成功应用于实际环境或生物活体样品的检测,因此备受科学家的关注。生物硫醇包括半胱氨酸(Cys),高半胱氨酸(Hcy)和谷胱甘肽(GSH),它们在生物系统内与硫化氢(H2S)可以互相转化。此四种化合物在生命活动和疾病诊断中都分别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叁种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并且利用Cys、Hcy、GSH和H2S的强亲核性与之发生一步或几步作用,使反应前后的光谱性质产生大幅改变,进而实现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分析与检测,并且成功应用于活细胞内的荧光成像。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简述荧光探针的设计方法、传感原理以及用于检测生物硫醇和H2S探针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设计思路、研究目的及其意义;2.设计合成了一种以吖啶橙为发光基团、3,4-二甲氧基苯硫基为识别基团的荧光探针(Probe 1)。此探针能够通过不同的发射波长、测试体系不同的pH达成Cys与Hcy/GSH的区分或GSH与Cys/Hcy的区分,以及对Cys和GSH的同时检测。在EtOH-PBS(pH=7.4,1%EtOH)的溶液体系中,Probe 1对GSH具有高度选择性,其响应可在2分钟内达到平衡,检测限可达5.0nM;在EtOH-PBS(pH=6.0,20%EtOH)的溶液体系中,Probe 1对Cys具有高度选择性,其响应可在8分钟内达到平衡,检测限为0.11 μM。控制化合物光谱数据比对和作用产物质谱图证实了 Probe 1对叁种生物硫醇的传感机理。最后,Probe 1成功应用于HeLa细胞内的荧光成像;3.设计合成了一种以香豆素为发光基团、3,4-二甲氧基苯硫基为识别基团的荧光探针(Probe2)。此探针含有多个反应位点,可以使Cys、Hcy、GSH和H2S通过截然不同的反应历程分别与之作用生成不同光谱性质的产物,实现了对四种客体的逐一区分以及对Cys、GSH、H2S的同时检测,叁者检测限分别为31.4 nM、9.7 nM、0.11 μM。控制化合物光谱数据比对、作用产物质谱、福井函数计算结果和原子偶极矩校正Hirsfeld布居电荷计算结果亦证实了 Probe 2的传感机理。,最后,Probe 2成功应用于HeLa细胞内的荧光成像;4.在上一章的研究基础上,将识别基团进行改变,即合成了以1,2,4-叁唑基为识别基团的荧光探针(Probe3)。在能够同时检测Cys、GSH和H2S各自含量的基础上,针对Hcy作用产物无荧光的缺陷,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方法达成了其荧光off-on的效果。虽然仍受到GSH的干扰,但可以测得Hcy和GSH的总量,进而通过计算得到Hcy的含量。该探针亦可应用于HeLa细胞内的荧光成像。(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6-06)
翟丽惠[2](2019)在《用于生物硫醇检测的小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像半胱氨酸(Cys),高半胱氨酸(Hcy)和谷胱甘肽(GSH)这叁种生物硫醇在生物体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它们的含量在体内异常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相关疾病。以前,检测生物硫醇的方法有许多种,例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电化学法,电泳,质朴分析等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由于操作繁琐,成本较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设计合成检测生物硫醇的探针是很重要的。现如今,已经报道了许多检测生物硫醇的探针,通过不同的机理检测生物硫醇,分别是亲核取代,环加成,迈克尔加成等反应机理。但是由于生物硫醇的结构比较相似,因此较难区分。所以合成检测并区分生物硫醇的探针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从生物硫醇的重要性以及在体内发挥的作用这两方面去叙述。还介绍了目前检测生物硫醇的方法。文章中介绍了香豆素相关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研究,简单描述了NBD的基本性质及应用,概述了二芳烯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最后,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中主要利用香豆素和NBD设计合成探针1将探针1对生物硫醇的相关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紫外性质进行了探针发现,该探针能够对Cys,Hcy和GSH达到裸眼识别的效果。探针1在激发为330 nm时,它能够从其他氨基酸中高效识别Cys/Hcy和GSH。当激发为460 nm时,探针1不仅能够高效识别Cys和Hcy还能够区别检测Cys/Hcy和GSH。此外,通过细胞实验证明探针1对Hela细胞具有低毒性。因此当把探针1应用于生物细胞时发现,探针1还能够应用于生物细胞内并检测细胞内的生物硫醇。第叁章主要通过利用香豆素衍生物和4-硝基苯硫酚设计合成了探针2。探针2能够高效识别Cys/Hcy和GSH。在分别加入Cys/Hcy和GSH后,探针2在496 nm出现明显的紫外吸收峰,同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淡黄色。此外,根据该探针的紫外性质,该探针能够应用于逻辑门中。第四章通过利用二芳基乙烯的光致变色性能设计合成含二芳烯衍生物的探针3。通过紫外性质的测试发现,探针3本身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此外,探针3能够裸眼检测叁种生物硫醇。在分别加入Cys后探针3溶液由无色变为淡橙色;在分别加入Hcy,探针3溶液由无色分别变为淡黄色;在加入GSH后,探针3溶液由无色变为淡黄色。当继续用紫外光照射后,溶液颜色分别变为暗粉色,淡绿色和淡绿色。当激发为470 nm时,探针3能够高效识别Cys和Hcy,在570 nm处出现明显的荧光发射峰同时溶液颜色由黑色变为黄绿色。此外,根据探针3的荧光性质,探针3能够应用于逻辑门中。(本文来源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5)
王楠楠[3](2019)在《基于BODIPY检测小分子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中的小分子生物硫醇化合物半胱氨酸(Cys)、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谷胱甘肽(GSH)与复杂生物环境中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关系密切,其含量异常与许多疾病息息相关。因此,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生物体内小分子生物硫醇化合物,对研究其在生物系统中的生成、功能和代谢意义重大,同时也可以促进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干预和治疗。近年来,荧光探针法与荧光共聚焦成像技术因其非侵入性和简便高效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体内小分子化合物的检测与成像中。由于Cys、Hcy和GSH具有极其相似的化学结构,其中Hcy仅仅只比Cys多了一个亚甲基,但是其细胞内浓度却远远低于Cys,所以选择性检测叁者或特异性识别其中任何一个都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本论文的工作就是从我们课题组长期研究的具有优异性能的BODIPY类荧光染料出发,通过调控BODIPY的分子结构来构建新型荧光探针,期望其能区分检测Cys、Hcy和GSH。在第二章中,我们以BODIPY母体结构为核心,在1-,3-位引入甲基,5-,7-位引入苯基构建了具有较高量子产率、较好稳定性的荧光染料Cl-BDP-CF3、C1-BDP-H和Cl-BDP-OMe。为了研究非对称BODIPY类染料在荧光探针构建方面的应用,设计采用亲核取代反应在BODIPY的meso位引入对甲氧基苯硫醚基团作为小分子生物硫醇化合物的识别基团,同时该基团也可以通过PET机制淬灭BODIPY染料的荧光,以此构建出探针BDP-CF3、BDP-H和BDP-OMe。叁个探针凭借meso位的硫醚键与小分子生物硫醇化合物Cys和Hcy的芳香亲核取代-重排反应实现了在溶液中快速选择性检测Cys和Hcy,且检测限都在100 nM以内,比人体血浆中Cys和Hcy的含量要低一个数量级,适合于生物体系中Cys/Hcy的定量检测。其中与Cys/Hcy响应速度最快、检测限最低的BDP-CF3实现了在Hela细胞中选择性成像Cys/Hcy。同时,我们发现即使在远离亲核进攻位点处引入电负性各异的取代基依旧能够影响探针对生物硫醇的选择性响应,其中吸电子取代基更有利于亲核进攻的进行。在第叁章中,为了设计区分检测Cys和Hcy的荧光探针,我们在BODIPY母体结构1-,7-位引入甲基,3-,5-位引入对甲氧基苯基设计合成了荧光染料Cl-BDP-Me,并创新性的使用具有强拉电子作用的噻唑硫醚基团依靠对BODIPY产生PET作用而淬灭了BODIPY染料的荧光,同时也作为小分子生物硫醇化合物的识别基团构建了能够特异性检测Cys的荧光探针BDP-Me。小分子生物硫醇化合物Cys进攻探针meso位的硫醚键,进而发生芳香亲核取代-重排反应使得探针在30分钟内不受其他氨基酸、活性硫物种和常见阴、阳离子的干扰而特异性识别检测Cys,并在567 nm处产生将近30倍的荧光增强。此外,探针对Cys具有高度敏感性,其检测限低至26 nM,完全适用于生物系统中Cys的定量检测。最后,通过利用共聚焦荧光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Hela细胞内源性Cys的特异性识别成像,使得探针有望成为一种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荧光成像工具来研究生物系统中Cys的浓度水平,进而研究其化学生物学功能。(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婷婷[4](2019)在《设计荧光探针检测生物硫醇和苯硫酚以及发展黄腐酚导向的促氧化抗癌分子》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探针具有高灵敏度、低检测限、操作方便及良好的生物兼容性等特点,成为目前检测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工具。生物硫醇包括谷胱甘肽(GSH)、半胱氨酸(Cys)和高半胱氨酸(Hcy)。它们在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稳态、信号转导、和药物代谢等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苯硫酚作为环境污染物,会对人体的肾脏、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甚至死亡。因此发展荧光探针检测生物硫醇和苯硫酚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促氧化抗癌分子通过促进活性氧(ROS)的生成崩溃癌细胞异常的氧化还原稳态进而杀死癌细胞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抗癌策略。然而,如何改善促氧化抗癌分子产生ROS的效率仍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可能是设计精确靶向细胞器的促氧化抗癌分子。当前基于细胞器靶向策略发展天然产物导向的促氧化抗癌分子的研究却相当匮乏。据此本论文开展了设计荧光探针检测生物硫醇和苯硫酚以及基于细胞器靶向策略发展黄腐酚导向的促氧化抗癌分子两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以半花菁染料为荧光团和7-硝基-1,2,3-苯并恶二唑(NBD)为响应基团构建探针HB-NBD。该探针能够选择性识别生物硫醇,具有响应时间短,检测限低等优点。它也被成功用于检测HepG2细胞线粒体中的生物硫醇。(2)以半花菁染料为荧光团和2,4-硝基苯醚为响应基团构建探针HS。该探针对检测苯硫酚具有响应时间短(10 min)、选择性高、检测限低(68 nM)和裸眼可视等优点。(3)线粒体不仅是细胞的“动力工厂”,也是ROS产生的主要场所。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器官”,对细胞代谢起着调控作用。我们以天然产物黄腐酚为先导分子,分别引入叁苯基膦(线粒体靶向基团)和吗啉(溶酶体靶向基团),设计合成线粒体和溶酶体靶向的促氧化抗癌分子(Mito-XN和Lyso-XN)。试图改善黄腐酚促进ROS生成的效率和选择性杀死癌细胞的能力。相关实验正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高进华[5](2018)在《基于BODIPY的生物硫醇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硫醇小分子化合物,如半胱氨酸(Cys)、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谷胱甘肽(GSH),在生物机体的生化防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生物体内其水平异常会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功能,导致许多疾病。此外,这些生物硫醇小分子化合物在溶酶体的正常生命运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硫醇通过还原二硫键促进胞内蛋白水解,GSH有参与稳定溶酶体膜的作用,而Cys是肝溶酶体中白蛋白降解的有效刺激剂。鉴于Cys、Hcy和GSH广泛的细胞生物学功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生物细胞及溶酶体内这些生物硫醇小分子对于其在生物化学的各种研究以及临床诊断相关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生物硫醇小分子的检测方法中,荧光探针法因其独有的优势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由于Cys、Hcy和GSH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活性非常相似,尤其是Cys和Hcy,两者之间只具有一个亚甲基单元的区别,因此,设计、开发用于区分检测叁者的荧光探针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有一大部分荧光探针实现了GSH与Cys/Hcy的区分检测,但区分检测Cys和Hcy的荧光探针却鲜有报道。因此,基于我们课题组以往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研究和文献调研,我们计划在BODIPY的基本骨架上进行修饰,设计、合成不同结构的荧光探针,期望通过调控探针的不同分子结构,筛选出能够用于区分检测Cys和Hcy的荧光探针,并进一步挖掘其在生物方面的潜在应用。在第二章中,我们在BODIPY的基本骨架上进行修饰,使其荧光发射波长红移,首先合成了叁个meso-Cl-BODIPY染料(BDP-1、BDP-2和BDP-3)。接下来我们以这叁个meso-Cl-BODIPY染料作为探针的荧光团,对甲氧基苯硫酚基团作为探针的反应识别基团,成功构建了叁个基于PET效应而使得荧光得到淬灭的荧光探针BDP-R-Me、BDP-Me和BDP-Ph。在探针结构中,对甲氧基苯硫酚基团既能够作为巯基诱导的S_NAr取代反应中的良好离去基团,又能够作为探针的荧光淬灭剂。我们期望通过调控探针的不同结构,进而实现探针对Cys和Hcy的区分检测。通过荧光探针BDP-R-Me、BDP-Me和BDP-Ph的系统体外测试及细胞成像应用研究,我们成功筛选出两个能够专一性检测活体细胞内Cys的荧光探针BDP-R-Me和BDP-Me,且两者体外检测性能相比,BDP-R-Me检测Cys后发射波长较长(λ_(em)=608 nm),而BDP-Me与Cys反应有着较快的反应速率(室温30分钟内反应完全)。此外,我们还得到了能够同时选择性检测活体细胞内Cys/Hcy的荧光探针BDP-Ph。在第叁章中,我们在能够专一性、快速检测活体细胞内Cys的荧光探针BDP-Me上进一步修饰了溶酶体靶向定位基团—吗啉,得到了具有单吗啉定位基团的Lyso-S和具有双吗啉定位基团的Lyso-D。期望通过对比单/双吗啉定位基团荧光探针在检测溶酶体内Cys过程中的定位效果,最后成功筛选出高溶酶体靶向定位能力的荧光探针用于快速检测溶酶体内Cys。通过分析Lyso-S、Lyso-D在检测Cys过程中的系统体外测试、细胞成像应用和溶酶体靶向定位能力测试结果,我们发现具有单吗啉定位基团的Lyso-S和具有双吗啉定位基团的Lyso-D都有较好的溶酶体定位能力,且单、双吗啉定位基团的探针Lyso-S和Lyso-D溶酶体靶向定位能力没有差别。最终,我们成功得到了能够实现溶酶体靶向、专一性、快速检测Cys的两个荧光探针Lyso-S和Lyso-D。(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8-06-01)
陈清[6](2018)在《新型“AIE + ESIPT”荧光分子的合成、光谱性能研究及其生物硫醇成像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AIE+ESIPT”机制的荧光分子具有在高浓度时不会发生自身荧光淬灭、斯托克斯位移大以及信噪比高等优点,因此它们在化学传感、生物识别及成像上展现出很大的优势与应用前景。本论文以新型“AIE + ESIPT”荧光分子的合成、光谱性能研究及其生物硫醇成像应用为主题,分以下叁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分别介绍了聚集诱导发光(AIE)和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两种荧光发光机理以及它们各自的代表性化合物。然后,我们从结构特点上把目前已报道的基于“AIE + ESIPT”这种双机制型的荧光分子分为了两类:(1)AIE结构模块与ESIPT结构模块等同;(2)AIE结构模块与ESIPT结构模块通过共价键连接。最后对它们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启发下,我们把AIE型化合物(TPE)和ESIPT型化合物(HBT)进行结构上的相交,设计合成出了结构新颖的第叁类“AIE +ESIPT”荧光分子TPE-HBT,同时,我们也合成出了对照性化合物TPE-1,TPE-2和HBT。通过分析TPE-HBT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荧光光谱以及对照物TPE-1,TPE-2和HBT的荧光光谱,证明了荧光分子TPE-HBT同时存在预期的ESIPT机制和AIE机制,我们还发现这两种机制在TPE-HBT分子中具有协同效应。此外,荧光分子TPE-HBT性能优越,其斯托克斯位移超过200 nm,固态绝对荧光量子产率高达0.97,光稳定性良好,细胞毒性低。第叁章,考虑到TPE-HBT良好的光物理性质,我们对其结构中的羟基进行了特定修饰,成功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AIE +ESIPT”机制的荧光探针TPE-3,用于生物硫醇(Cys,Hcy,GSH,H2S)的识别。选择性实验和竞争性实验表明TPE-3对生物硫醇具有特异性识别效果和很好的抗干扰能力。此外,探针TPE-3对生物硫醇的响应速率快,在15 min内就能达到最大响应强度。通过荧光光谱滴定实验,我们计算出TPE-3对Cys,Hcy,GSH和H2S的检测限分别为72nM,90nM,81 nM,82 nM。探针TPE-3的细胞毒性很低,我们最终把它应用到HeLa细胞和HuH-7细胞中生物硫醇的荧光成像,表明了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8-05-01)
谢光杰,户明星,徐丽萍,毛娅,谢永美[7](2016)在《选择性生物小分子硫醇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谷胱甘肽(GSH)、半胱氨酸(Cys)和高半胱氨酸(Hcy)作为生物体内含量较高的生物硫醇,在生物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生物与环境样品中小分子生物硫醇的检测引起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生物硫醇荧光探针和比色传感器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作为更加精确的检测手段,选择性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根据选择性生物硫醇荧光探针与生物硫醇的反应机理:醛基环化反应、丙烯酸酯加成环化反应、自然的化学连接反应、芳环取代重排反应和亲核加成-亲核取代反应,综述了近年来选择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应用进展。(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6年09期)
刘翔,姜国玉,李勋,范小林,王建国[8](2016)在《基于四苯乙烯衍生物小分子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传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胱氨酸(Cys)、同型半胱氨酸(Hcy)、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硫化氢(H2S)等小分子生物硫醇在人体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设计识别这些小分子的荧光探针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目前,识别这类生物小分子的荧光探针大多采用聚集诱导荧光猝灭(ACQ)分子,由于存在ACQ现象,检测过程中所用的探针浓度不能太大,这样就降低了探针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价值。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拟根据四苯乙烯类荧光分子聚集诱导发光(AIE)的特殊性质,利用其对聚集/解聚状态的高灵敏度设计合成了能够识别Cys、Hcy、GSH和H2S四种小分子的四苯乙烯衍生物荧光探针。(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七分会:光化学》期刊2016-07-01)
赵群飞,王敏,刘文[9](2016)在《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两个小分子硫醇的故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物体对抗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毒害的过程中,小分子硫醇因其氧化还原作用而扮演的保护性角色已广为人知。近期,在使用长达半个世纪、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治疗的林可酰胺类(八碳糖)抗生素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中,我们发现两个小分子硫醇MSH和GST通过密切配合扮演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角色:GST作为载体介导了活性分子的体内组装,而MSH则在硫醇交换之后成为硫元素的供体。二者以两个罕见的S-糖苷化反应导演了林可酰胺八碳糖的转移、活化和修饰,不但为EGT参与的生化反应过程提供了首个范例,也在迄今为止知之甚少、由MSH介导的生物转化中,建立了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系中的必要元素硫原子的渗入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八分会:化学生物学》期刊2016-07-01)
王月[10](2016)在《基于BODIPY的汞离子及生物硫醇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探针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检测技术,深受市场和研究者的关注,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手段,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选择性好、灵敏性高、花费低,并且容易应用在环境和生物系统中。1968年,Treibs小组发现了氟硼二吡咯甲川(BODIPY)类染料,由于其具有众多优点,如高摩尔消光系数、高荧光量子产率、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分子结构易于修饰、荧光光谱半峰宽窄、对溶剂极性和p H的耐受性好等被广泛应用在标记试剂、荧光开关、化学传感器及激光染料等领域。BODIPY的8位作为敏感的位置,可以通过改变其连接取代基的电子特性,对探针的最大发射波长及荧光量子产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课题组以往的研究和文献调研,我们将利用O-,N-,S-等基团在不对称和对称BODIPY的8位修饰,以期望改变BODIPY的光物理特性,并研究其在探针方面的应用。在第二章中,对Cl-BODIPY进行修饰,合成了3个meso-Cl的探针,并着重研究了取代基对探针溶解性、反应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从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图谱可知,当BDP2与半胱氨酸(Cys)相遇时,首先Cys的巯基进攻正电性较高的BODIPY 8位碳原子,同时离去一分子氯化氢,生成动力学控制的巯基取代的产物,然后,Cys的氨基环化连接到BODIPY 8位碳原子上,生成氨基取代的热力学控制的产物,释放蓝色荧光。谷胱甘肽(GSH)由于其分子骨架较大,氨基离巯基较远,其与BDP2反应的产物停留在巯基取代阶段。同时,探针的比例式荧光行为大大地增加了荧光测试的动态范围,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实验中的误差。探针在血浆中对氨基酸的检测,更展示了其在生物方面的潜在应用。其次,以BODIPY为母体,对硝基偶氮基团为识别团,设计合成了一个BODIPY-偶氮共轭的荧光探针。探针利用双波段对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显示出良好地选择性,并能区分检测出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最后,设计合成了以BODIPY为荧光团,苯硫脲基团为官能团的荧光增强型探针。首先,我们用乙二胺和苯异硫氰酸酯合成了N-氨基乙基-N'-苯硫脲,在8-Cl-BODIPY的作用下,合成探针。探针对汞离子显示了极好地选择性,据实验结果推断可能的检测机制是汞离子导致的环化和相继的水解作用。另外,探针在人体肿瘤细胞SMMC-7721内实现了对汞离子的检测。(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6-06-01)
生物硫醇分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像半胱氨酸(Cys),高半胱氨酸(Hcy)和谷胱甘肽(GSH)这叁种生物硫醇在生物体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它们的含量在体内异常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相关疾病。以前,检测生物硫醇的方法有许多种,例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电化学法,电泳,质朴分析等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由于操作繁琐,成本较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设计合成检测生物硫醇的探针是很重要的。现如今,已经报道了许多检测生物硫醇的探针,通过不同的机理检测生物硫醇,分别是亲核取代,环加成,迈克尔加成等反应机理。但是由于生物硫醇的结构比较相似,因此较难区分。所以合成检测并区分生物硫醇的探针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从生物硫醇的重要性以及在体内发挥的作用这两方面去叙述。还介绍了目前检测生物硫醇的方法。文章中介绍了香豆素相关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研究,简单描述了NBD的基本性质及应用,概述了二芳烯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最后,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中主要利用香豆素和NBD设计合成探针1将探针1对生物硫醇的相关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紫外性质进行了探针发现,该探针能够对Cys,Hcy和GSH达到裸眼识别的效果。探针1在激发为330 nm时,它能够从其他氨基酸中高效识别Cys/Hcy和GSH。当激发为460 nm时,探针1不仅能够高效识别Cys和Hcy还能够区别检测Cys/Hcy和GSH。此外,通过细胞实验证明探针1对Hela细胞具有低毒性。因此当把探针1应用于生物细胞时发现,探针1还能够应用于生物细胞内并检测细胞内的生物硫醇。第叁章主要通过利用香豆素衍生物和4-硝基苯硫酚设计合成了探针2。探针2能够高效识别Cys/Hcy和GSH。在分别加入Cys/Hcy和GSH后,探针2在496 nm出现明显的紫外吸收峰,同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淡黄色。此外,根据该探针的紫外性质,该探针能够应用于逻辑门中。第四章通过利用二芳基乙烯的光致变色性能设计合成含二芳烯衍生物的探针3。通过紫外性质的测试发现,探针3本身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此外,探针3能够裸眼检测叁种生物硫醇。在分别加入Cys后探针3溶液由无色变为淡橙色;在分别加入Hcy,探针3溶液由无色分别变为淡黄色;在加入GSH后,探针3溶液由无色变为淡黄色。当继续用紫外光照射后,溶液颜色分别变为暗粉色,淡绿色和淡绿色。当激发为470 nm时,探针3能够高效识别Cys和Hcy,在570 nm处出现明显的荧光发射峰同时溶液颜色由黑色变为黄绿色。此外,根据探针3的荧光性质,探针3能够应用于逻辑门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硫醇分子论文参考文献
[1].唐云强.多反应位点荧光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对生物硫醇和H_2S的多重传感性质研究[D].延边大学.2019
[2].翟丽惠.用于生物硫醇检测的小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
[3].王楠楠.基于BODIPY检测小分子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9
[4].王婷婷.设计荧光探针检测生物硫醇和苯硫酚以及发展黄腐酚导向的促氧化抗癌分子[D].兰州大学.2019
[5].高进华.基于BODIPY的生物硫醇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8
[6].陈清.新型“AIE+ESIPT”荧光分子的合成、光谱性能研究及其生物硫醇成像应用[D].海南大学.2018
[7].谢光杰,户明星,徐丽萍,毛娅,谢永美.选择性生物小分子硫醇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6
[8].刘翔,姜国玉,李勋,范小林,王建国.基于四苯乙烯衍生物小分子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传感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七分会:光化学.2016
[9].赵群飞,王敏,刘文.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两个小分子硫醇的故事[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八分会:化学生物学.2016
[10].王月.基于BODIPY的汞离子及生物硫醇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应用[D].河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