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J管生物被膜细菌耐药及其相关基因研究

双J管生物被膜细菌耐药及其相关基因研究

论文摘要

1.双J管感染生物被膜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的研究目的筛选双J管感染生物被膜菌,了解其临床分布,通过对其生物被膜菌与浮游菌耐药差异性的分析,探讨细菌生物被膜对抗生素的耐药特性,尝试了解生物被膜菌在体内较“真实”的耐药性。方法(1)双J管感染生物被膜菌的筛选鉴定及临床分布:收集湘雅三医院2009年2月~2009年7月92例患者双J管。筛选生物被膜菌株和相应浮游株;了解尿路感染生物被膜细菌的临床分布。(2)临床耐药差异性分析:浮游菌与双J管生物被膜菌在MH培养基上耐药性分析以及生物被膜阳性菌在泊洛沙姆(Poloxamer,F-127)培养基和普通MH培养基上耐药差异性分析。结果(1)我院92例患者双J管中经刚果红试验筛选出生物被膜阳性菌41株,阳性率为45%,经鉴定,以肠球菌属(46.3%)和革兰阳性的葡萄球菌属(38.8%)占多数。葡萄球菌属中又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菌为主,如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型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位居整个感染菌的第一位。而革兰阴性菌只占生物被膜菌的14.6%,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2)生物被膜菌组与相应的浮游菌组在普通MH培养基上药敏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被膜菌在Poloxamer培养基和MH培养基上,大多数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物被膜菌在Poloxamer培养基中耐药率较MH培养基更高。结论本院双J管感染生物被膜菌在临床上以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为主;生物被膜菌与浮游菌在体外耐药性分析未见明显差异,Poloxamer培养基有可能模拟出生物被膜菌的生存环境,而且对药物的耐受性更强。2.粪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与其相关基因三者相关性研究目的以粪肠球菌为研究对象,探讨粪肠球菌相关基因(明胶酶编码基因gelE、菌毛操纵子ebpA),与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性;对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生物被膜和浮游菌组细菌ebpA、gelE两种与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基因其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bpA、gelE基因对粪肠球生物被膜菌形成有一定关系。生物被膜菌组ePbpA表达量分别是浮游菌组的2019倍,表明ebPA与促进生物被膜形成有关,生物被膜菌组gelE表达量分别是浮游菌组的1/138,说明gelE是抑制生物被膜形成原因之一结论ebpA、gelE基因与粪肠球生物被膜菌形成有一定关系。ebpA与促进生物被膜形成有关,gelE与抑制生物被膜形成有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
  • 前言
  • 第一章 双J管感染生物被膜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一) 引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2.1 设备与材料
  • 2.1.1 标准菌株及质控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试剂配置
  • 2.1.4 主要抗生素
  • 2.1.5 设备与仪器
  • 2.2 方法
  • 2.2.1 临床病例及标本采集
  • 2.2.2 分离筛选生物被膜菌与相应浮游菌
  • 2.2.3 药敏试验
  • (三) 结果
  • 3.1 生物被膜菌检出率及临床分布
  • 3.2 生物被膜细菌与药物耐受表型相关性分析
  • 3.2.1 生物被膜菌组与浮游菌组在普通MH培养基上药敏结果
  • 3.2.2 生物膜菌分别在Poloxamer培养基和普通MH培养基上药敏结果
  • 3.2.3 三种标准菌株分别在普通MH培养基和Poloxamer培养基上药敏
  • 质控结果对比情况分析
  • 3.3 分析统计学结果
  • (四) 讨论
  • (五) 小结
  • 第二章 粪肠球菌相关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研究
  • (一) 引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2.1 设备与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设备与仪器
  • 2.1.3 引物
  • 2.2 方法
  • 2.2.1 细菌总RNA提取(试剂盒法)
  • 2.2.2 逆转录cDNA反应
  • 2.2.3 逆转录RT-PCR反应
  •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 (三) 结果
  • 3.1 逆转录PCR检测
  • 3.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ΔΔCT 方法有效性的检测'>3.2.1 2-ΔΔCT方法有效性的检测
  • 3.2.2 检测获得图像
  • -ΔΔCT方法进行数据分析'>3.2.3 用2-ΔΔCT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 3.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中,16s-rDNA、gelE、ebpA基因溶解曲
  • 线图
  • (四) 讨论
  • (五)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培养条件对食源性混合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23)
    • [2].冷激条件下预形成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的发展变化[J]. 微生物学报 2020(01)
    • [3].生物被膜对食品工业的危害与控制[J]. 食品工业 2020(07)
    • [4].水产品中微生物生物被膜形成机制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02)
    • [5].牛支原体生物被膜形成优势菌株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8(08)
    • [6].复原乳中耐热菌生物被膜播散规律[J]. 中国食品学报 2018(11)
    • [7].组合处理对双菌种生物被膜的清除和杀灭效果[J]. 中国酿造 2017(09)
    • [8].培养条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混合生物被膜的影响[J]. 中国酿造 2016(07)
    • [9].氨基丁酸联合卡泊芬净抗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协同作用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 2015(01)
    • [10].不同培养条件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J]. 中国兽医科学 2020(12)
    • [11].弧菌生物被膜的动态演替对厚壳贻贝附着的影响[J]. 水产学报 2020(01)
    • [12].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生物被膜态和常规培养比较蛋白组学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8(01)
    • [13].生物被膜的形成及其电化学阻抗检测[J]. 生物工程学报 2018(03)
    • [14].不同条件对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8(10)
    • [15].细菌生物被膜拮抗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8(10)
    • [16].中药对常见耐药菌生物被膜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 2017(12)
    • [17].导尿管相关粪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制探讨[J]. 山东医药 2013(04)
    • [18].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杂志 2013(08)
    • [19].生物被膜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防治[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8(02)
    • [20].右旋龙脑和肉桂醛抑制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食源致病菌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20(04)
    • [21].念珠菌生物被膜特性及抗生物被膜治疗[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0(10)
    • [22].加工逆环境对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9(03)
    • [23].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疆流行株生物被膜形成及相关基因的分布与转录水平[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8)
    • [2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蒙国宇课题组发表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研究成果[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12)
    • [25].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生物被膜形成与抑制机制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03)
    • [26].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混合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研究[J]. 微生物学报 2018(10)
    • [27].应用新型药物递送系统预防和治疗生物被膜所致感染[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06)
    • [28].生物被膜阳性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07)
    • [2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被膜的鉴定及其耐药性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3(06)
    • [30].多杀性巴氏杆菌生物被膜扫描电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7)

    标签:;  ;  ;  

    双J管生物被膜细菌耐药及其相关基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