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对“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研究 ——以新疆“7.5”事件为例

政府应对“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研究 ——以新疆“7.5”事件为例

论文摘要

在复杂的,多变的,也将会长期存在的网络政治环境下,出现的新的动员形式——网络政治动员,对国家的主权安全以及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三股势力”,在新疆“7.5”事件中已显现出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政治动员”,进而形成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巨大危害。应对“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能力是政府“软实力”的展现。国内外对网络政治动员的研究正在兴起,特别是政府应对“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研究,需要从理论层面走向操作层面的探索。文章围绕网络政治动员的内涵和分类,“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成因、表现形式和进程分析,构建基于“网络政治动员”威胁双向持续互动模型的分阶段危机治理周期模型;结合新疆“7.5”事件的具体实例,分析政府应对的经验与不足,提出政府应对“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短、长期模型和对策,并运用博弈论中的“偏对策”分析模型,模拟验证政府在应对“网络政治动员”威胁对策的均衡解。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的学科方法
  • 2 网络政治动员的基本理论表述
  • 2.1 网络政治动员概念、方式与特征
  • 2.1.1 网络政治动员的概念
  • 2.1.2 网络政治动员的方式
  • 2.1.3 网络政治动员的特征
  • 2.2 网络政治动员的分类
  • 2.2.1 积极的网络政治动员
  • 2.2.2 消极的网络政治动员
  • 3 新疆"7.5"事件中"网络政治动员"威胁及分析模型建构
  • 3.1 "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成因分析
  • 3.1.1 "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形成因素
  • 3.1.2 新疆"7.5"事件中"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成因分析
  • 3.2 "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表现形式分析
  • 3.2.1 "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常见表现方式
  • 3.2.2 新疆"7.5"事件中"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表现形式
  • 3.3 "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模型
  • 3.3.1 静态威胁转换为动态危机
  • 3.3.2 "网络政治动员"威胁双向持续互动模型
  • 3.3.3 双向持续互动的危机周期模型建构
  • 3.3.4 新疆"7.5"事件中"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进程分析
  • 4 政府应对"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短、长期模型及对策研究
  • 4.1 政府应对"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经验与不足
  • 4.1.1 政府应对的经验
  • 4.1.2 政府应对的不足
  • 4.2 政府应对"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短期对策
  • 4.2.1 基于"危机周期模型"的"短期应对"模型建构
  • 4.2.2 基于"危机周期模型"的"短期应对"对策
  • 4.3 政府应对"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的长期对策
  • 4.3.1 基于"危机周期模型"的"长期治理"模型建构
  • 4.3.2 基于"危机周期模型"的"长期治理"对策
  • 5 政府应对"网络政治动员"威胁对策的"偏对策"分析
  • 5.1 偏对策理论
  • 5.1.1 偏对策理论的基本概念
  • 5.1.2 偏对策分析的思路
  • 5.1.3 稳定性分析
  • 5.2 "短期应对"对策的"偏对策"分析
  • 5.3 "长期治理"对策的"偏对策"分析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
    • [2].十八大以来党的网络政治动员思想探析[J]. 攀登 2016(05)
    • [3].党的政治动员优势在突发灾害应对中的生动实践[J]. 唯实 2016(11)
    •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延安青年的政治动员途径及启示[J]. 商 2016(02)
    • [5].论网络政治动员:概念、要素与特征[J]. 理论与改革 2016(02)
    • [6].论网络政治动员[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5)
    • [7].中国网络政治动员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分析[J]. 岭南学刊 2016(04)
    • [8].破坏型网络政治动员的生成与规制[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04)
    • [9].新中国初期政治动员的特点及建设性功能探析[J]. 山西青年 2017(16)
    • [10].论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时代价值[J]. 高等职业教育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 2015(00)
    • [11].论民族政治动员的分析困境与反思[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3(06)
    • [12].秧歌与政治动员——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根据地为中心[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13].身体缺场与行动在场:论网络政治动员发生的微观机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
    • [14].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的形成及“四个要素”[J]. 青海社会科学 2015(06)
    • [15].早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思想的形成与经验[J]. 党史文苑 2015(18)
    • [16].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后中共的政治动员模式——基于壮、瑶等少数民族的视角[J]. 党史博采(理论) 2011(11)
    • [17].论网络政治动员及其功能与趋向[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 [18].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述论[J]. 中共党史资料 2009(02)
    • [19].话语权力与情感密码:网络政治动员的意识形态审思[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11)
    • [20].“新媒体政治动员”与国家安全研究述评[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1].浅议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政治动员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17)
    • [22].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动员探究[J]. 高教论坛 2014(12)
    • [23].浅析网络政治动员[J]. 改革与开放 2010(02)
    • [24].论网络政治动员:一种非对称态势[J]. 政治学研究 2010(02)
    • [2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妇女的政治动员[J]. 中国妇运 2017(07)
    • [26].我国党风廉政建设中公众参与的政治动员模式:回顾与反思[J]. 行政与法 2014(06)
    • [27].建国初期粮食统购统销中的政治动员客体分析[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28].论公民网络政治动员及有序引导[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1(02)
    • [29].用民众认同感巩固执政地位[J]. 人民论坛 2009(19)
    • [30].彰显政治动员力 构筑组织保障——都江堰市委有效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做法与启示[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2013(12)

    标签:;  ;  ;  ;  

    政府应对“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研究 ——以新疆“7.5”事件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