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从绳文时代后期到平安时代前期

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从绳文时代后期到平安时代前期

论文摘要

中国与日本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原始和古代社会,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以日本接受中国文化为主要特征。日本内藤虎次郎博士形象地比喻过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民族进化的点化作用:“与中国文化接触之前,日本民族好比是豆汁。中国文化好比是卤水。日本民族与中国文化一经接触,立即变成了豆腐”。 中日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世界各民族一样,日本有其独特的文化。原始日本人在岛国特殊地理环境下,创造了日本固有的原始文化,即持续近八千年的绳文文化,这表现出岛国环境下形成的日本文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日本文化又具有开放性和受容性,这主要表现在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上。绳文时代后期,当日本人最初接触到中国文化时,他们的态度是积极吸收。他们积极接受先进的中国文化,并在绳文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新的文化,即弥生文化。纵观日本文化发展的历史,在明治维新运动开始接受西方文化之前,各时期的日本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日两国学者就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做过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研究状况来说,迄今为止的研究,在研究资料的使用上,多以中国史籍记载为主要依据。在研究的角度上,多从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入手。在研究的时段上,多注重对隋唐及其之后的中日文化交流研究;因为隋唐及其之后,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交流多,而且资料比较丰富。相比之下,直接使用日本原始的第一手资料、从日本接受中国文化的角度入手、对日本原始时代和古代进行的研究则比较少,研究成果也不多。 本文则主要运用日本资料,从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接受入手,去研究隋唐之前,即日本绳文时代后期至平安时代前期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究探讨认为,日本在接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过程中有如下三阶段的变化: 绳文时代后期至弥生时代前期坐等接受,原封不动地加以吸收和利用。绳文时代后期,以箕子东迁朝鲜半岛为契机,中国文化东传到朝鲜半岛,其影响波及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上编 原始社会之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一章 绳文时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一节 日本的地理位置与大和民族的形成
  • 第二节 箕子东迁与中国文化东渐
  • 第三节 中国文化在朝鲜半岛的影响
  • 第四节 日本接受中国文化的序幕
  • 第二章 弥生时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上)
  • 第一节 徐福东渡的历史文献记载
  • 第二节 徐福东渡的历史可能性
  • 第三节 从日本遗迹与载籍看徐福东渡传说
  • 第四节 徐福东渡日本航海路线的考查
  • 第三章 弥生时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中)
  • 第一节 卫满入朝鲜与汉文化东传
  • 第二节 弥生时代日本人的海外认识
  • 第三节 弥生时代的中日官方交流
  • 第四节 日本对“技术移民”—“归化人”的接受
  • 第四章 弥生时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下)
  • 第一节 水稻种植等农耕文化的接受
  • 第二节 金属器具的接受与使用
  • 第三节 纺织技术的接受与提高
  • 第五章 绳文·弥生时代对中国习俗信仰的接受
  • 第一节 太阳崇拜习俗的接受
  • 第二节 拔牙纹身习俗的接受
  • 第三节 支石墓等墓葬习俗的接受
  • 第四节 占卜习俗的接受
  • 第五节 日本创世神话中的中国文化因素
  • 第六节 日本神道教中的中国道教思想
  • 下编 古代社会之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摄取
  • 第六章 大和时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一节 墓葬文化的再次接受
  • 第二节 汉字汉语的接受与使用
  • 第三节 儒学思想的接受与应用
  • 第四节 汉化佛教的接受
  • 第五节 医学历法的接受
  • 第七章 飞鸟时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一节 圣德太子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二节 前期遣唐使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三节 大化革新中所见的中国文化
  • 第八章 奈良时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一节 平城京建筑中的中国文化因素
  • 第二节 奈良时代遣唐使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三节 日本政府机构设置中对中国政治文化的接受
  • 第四节 教育制度的接受
  • 第五节 日本文史作品初创中的中国文化因素
  • 第六节 乐舞美术雕刻等的接受
  • 第七节 生活习俗的接受
  • 第九章 平安时代前期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一节 日本的汉文学
  • 第二节 日本的官方修史
  • 第三节 日本假名文字的发明
  • 第四节 日本对汉文典籍的摄取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中国文化对近现代日本的影响[J]. 参花(下) 2017(05)
    • [2].日本历史上的肉食禁忌[J]. 青春岁月 2017(17)
    • [3].弥生时代:中日服饰文化交流发展期[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1)
    • [4].试论日本“耻文化”[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9)
    • [5].日本人“夏饮三伏茶”[J]. 茶.健康天地 2010(07)
    • [6].日本冷兵器和防具 弓箭篇[J]. 兵器知识 2008(03)
    • [7].日本人群的种族起源和演化[J].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9(01)
    • [8].季节与日本的米饭文化[J]. 日语知识 2009(06)
    • [9].饭团[J]. 食品与生活 2018(12)
    • [10].中国铸“和式镜”[J]. 收藏 2010(04)
    • [11].墓葬外交:从墓葬看西日本与东亚大陆的互动[J]. 国家航海 2016(01)
    • [12].文化的交流与嬗变——中朝音乐交流溯源[J]. 文艺争鸣 2012(07)
    • [13].日本稻作文化之内涵[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14].日本古代书道史概说[J]. 中国书法 2009(07)
    • [15].日本集团主义形成原因探析[J]. 文化学刊 2016(05)
    • [16].这个秋天的寿司,有点寂——日本食鱼文化的一个视角[J]. 书城 2016(11)
    • [17].浅论模仿与日本崛起的关系[J]. 赤子(上中旬) 2016(01)
    • [18].从神道教看日本企业文化的精髓[J]. 大家 2010(22)
    • [19].日本江户时期传统农业科技和农学思想研究[J]. 农业考古 2011(01)
    • [20].日本史前拔牙风俗的特点、分布与发展阶段[J]. 国外社会科学 2019(05)
    • [21].日本农村传统稻作文化中的稻■与田神信仰研究[J]. 农业考古 2011(04)
    • [22].水稻的民族[J]. 森林与人类 2008(01)
    • [23].日本琉璃艺术来源探究[J]. 丝绸之路 2011(10)
    • [24].试论日本早期国家官制的形成与发展[J]. 古代文明 2008(04)
    • [25].先秦—秦汉时期中国农业移民对日本列岛的影响[J]. 农业考古 2013(04)
    • [26].日本和服纹样起源的探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9)
    • [27].吴越文化对史前日本的影响[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8].论日本社会历史文化的转型与发展[J]. 求索 2010(11)
    • [29].日本漆艺小史(上)[J]. 中国生漆 2016(01)

    标签:;  ;  ;  ;  

    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从绳文时代后期到平安时代前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