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岷江上游亚高山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过程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氮素动态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态学
作者: 赵常明
导师: 刘世荣
关键词: 亚高山,退化天然林,恢复,物种多样性,生态对策
文献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岷江上游亚高山天然林,处于长江上游的源头区,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重要的生态经济功能,但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干扰特别是长期大规模的采伐,使该区的森林严重退化,并且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经济后果,亟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恢复重建的速度和质量,恢复天然林的健康、稳定、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效益的逐步提高,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环境背景条件基本一致的不同年龄(10年、20年、30年、40年、50年、70年左右)的人工云杉林和自然恢复不同阶段(迹地灌丛(10年)、次生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林(30年)、红桦冷杉混交林(-40年)和原始冷杉林(>180年))的群落,以及该区其它典型的群落和土地利用方式(高山栎林、亚高山草甸、退耕还林地和农地)共14种类型的样地,分别设立固定样方(乔木样方20×20m~2,灌木和草甸样方10×10m~2),用GPS定位,测定样方的海拔、坡度、坡向及周围环境状况,并进行植物群落学调查,以分析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在每个样方五点(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和中心)各挖取80cm深的土壤剖面,分6层(0-10,10-20,20.30m,30-40,40-60,60-80cm)取样。一部分用环刀取回取样,测定土壤的容重和含水量:一部分取回风干测定全氮和水解氮。同时取新鲜土为硝态氮测定做土壤浸提液。调查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 人工云杉林10年到70年整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一些的波动起伏,其中40年最高,早期阶段(10)年也比较高,50年最低。自然恢复系列桦木林整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针阔混交林最低。自然恢复系列的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比同龄的人工云杉林高。 人工云杉林20年到30年是群落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10年,乔木平均高度、胸径在20年到30年增长最快,冠幅、活枝下高和活枝高程的增加也非常快。人工林在30年左右冠层完全郁闭后,群落内部的结构进一步发生分化,体现了自疏过程和外来物种侵入相交织的动态过程。天然冷杉老林乔木平均高度、胸径、冠幅和活枝高程都高于所有的人工云杉林以及桦木林和针阔混交林。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从10到70年的变化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二章 研究方法、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
第三章 岷江上游亚高山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过程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
第四章 岷江上游亚高山退化天然林恢复过程不同阶段和不同群落类型土壤全氮、碱解氮和硝态氮的变化
第五章 岷江上游亚高山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对策
第六章 结论
附录1 博士后期间工作进展情况
附录2 博士后期间发表和定稿的论文目录
附录3 个人简历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11
参考文献
- [1].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天然林保育技术研究[D]. 成克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
- [2].集体天然林区参与式多目标综合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 庄作峰.北京林业大学2008
- [3].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国政.北京林业大学2011
- [4].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续发展管理与政策研究[D]. 李冬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
- [5].植被恢复对洪雅县景观格局影响研究[D]. 王鹏.四川农业大学2013
- [6].张广才岭及完达山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及变化驱动力分析[D]. 张海玉.东北林业大学2011
- [7].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和后续政策研究[D]. 国洪飞.东北林业大学2011
- [8].白河林业局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D]. 郭志伟.东北林业大学2003
相关论文
- [1].岷江上游森林碳储量特征及动态分析[D]. 张国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
- [2].川西南山地生态脆弱区森林植被恢复机理研究[D]. 费世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
- [3].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分析及评价[D]. 姚建.四川大学2004
- [4].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王淑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
- [5].岷江上游植被自然恢复灌丛阶段群落生态特征[D]. 张炜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
- [6].喀斯特典型山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D]. 刘映良.南京林业大学2005
- [7].森林生物多样性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应用[D]. 陈梦.南京林业大学2005
- [8].海南岛退化热带森林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D]. 丁易.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
- [9].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退化植被特征及其恢复重建的研究[D]. 严代碧.北京林业大学2006
- [10].川西亚高山退化暗针叶林恢复评价的生态学基础及其对策[D]. 马姜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