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公用通信网主要有电话网、数据网以及这两类网络业务的支撑网。随着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和用户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融合的概念被提出。未来的电信网将趋向于只建设一个核心网----下一代网络(NGN)。它以开放的网络平台为基础,以业务与控制相分离的软交换技术为核心,同时承载话音业务、数据业务、图像业务,为用户提供整体业务解决方案。本文概述了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特点。然后根据城域网的各种组网方式,对下一代网络NGN的承载网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在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向NGN的平滑过渡。NGN承载网可构建为叠加网和融合网两种网络拓扑结构。NGN承载网的IP地址分配、网络安全及网络QOS保证与承载网的网络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遵照当前通信网的实际组网方式,本文设计了两种网络结构。并分析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特别是对IP地址分配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方案。分析了目前引人关注的QoS策略的实施。在用户接入层,运营商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基本完成了户线工程,并已布放了大量的光缆,部分用户已实现了五类线、ADSL等接入手段入户。本文根据现有城域网的实际情况,同时提出了接入层的NGN演进策略。并给出了城域网光缆物理层的优化方法。其中,贯穿全文的为河南网通NGN网络智能化工程的设计实例。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引言1.1 课题背景1.2 课题任务1.3 论文结构第二章 河南网通NGN网络智能化技术概述及建设方案描述2.1 NGN网络的基本概述2.1.1 NGN网络基本分层结构2.1.2 NGN网络智能化的定义2.2 NGN网络智能化的意义和目标2.2.1 NGN网络智能化的意义2.2.2 NGN网络智能化的目标2.3 现网情况及需求分析2.3.1 现网情况2.3.2 需求分析2.3.3 建设目标2.4 总体组网方案2.4.1 用户数据中心(SDC)的设置2.4.2 软交换(SS)的设置2.4.3 中继网关(TG)的设置2.4.4 信令网关(sG)的设置2.4.5 融合业务平台(CAS)的设置2.4.6 机房连接图2.5 NGN网络智能化信令与话务组织2.5.1 信令网组织2.5.2 话务网组织2.6 互连互通2.6.1 NGN与PSTN网互通2.6.2 NGN与现有智能网互通2.6.3 NGN与现有计费结算系统互通2.6.4 NGN与现有营业系统互通2.7 IP承载方案规划2.7.1 IP承载网的结构2.7.2 IP地址规划2.7.3 IP带宽需求2.7.4 软交换系统承载网接入方式第三章 河南网通NGN网络智能化关键技术分析3.1 软交换双归属机制3.1.1 双归属的含义3.1.2 双归属实现方案3.2 NGN承载网QoS3.2.1 影响VOIP QoS的几个重要因素3.2.2 承载网可采取的QoS策略3.3 NGN接入方式设计3.3.1 接入层的NGN演进策略3.3.2 城域网光缆物理层接入方式的优化3.4 NGN融合业务平台的建设3.4.1 NGN网络智能化的业务演进策略:3.4.2 融合业务平台的架构3.4.3 融合业务平台和传统业务平台的异同3.4.4 融合业务平台可提供的业务第四章 河南网通NGN网络智能化的工程实施4.1 NGN网络智能化的组网建设思路4.2 NGN网络智能化工程实施步骤4.2.1 第一步,网络智能化改造后的网络—汇接层面的NGN化4.2.2 第二步,利用NGN汇接局逐步分流,形成两级软交换的结构4.2.3 第三步,引入软交换接入方式,向端局和新业务应用层面扩展4.2.4 第四步,向固定移动融合的IMS网络演进4.3 NGN网络智能化对现有系统的调整4.3.1 对PSTN的调整4.3.2 对智能网的调整4.3.3 对传输网络的调整4.4 NGN网络智能化实施割接方案4.4.1 前期准备4.4.2 割接步骤4.4.3 汇接局开通功能及验证4.4.4 计费帐务系统割接4.4.5 九七、客服系统割接第五章 结束语5.1 论文工作总结5.2 NGN NI分析总结5.3 问题和展望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下一代网络论文; 软交换论文; 网络智能化论文; 服务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