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临床冠状动脉内溶栓、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心肌再灌注损伤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寻求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轻再灌注损伤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最近Vinten-Johansen实验室报道一种新的心肌保护现象—缺血后处理,即在心肌较长时间缺血后,开始再灌注时,对心脏进行短暂再灌、停灌处理可以减少中性粒细胞聚集、改善内皮功能、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与缺血预适应的心肌保护作用相似。随后又有研究发现在再灌注时应用吸入性麻醉剂,能通过激活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Akt)(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Akt,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现已有一些实验在大鼠、狗、猪等实验动物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证实缺血后处理涉及ATP敏感性钾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KATP C)的开放、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开放等机制。再灌注过程中伴随大量的心肌细胞凋亡,而凋亡与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和mPTP密切相关,故推测后处理可能通过抑制凋亡来减轻再灌注损伤。另外有研究报道线粒体特异性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预适应能缩小梗死范围、抑制凋亡,但在再灌注时应用二氮嗪是否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还不明确。本研究采取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血浆MDA及SOD、心肌梗死范围、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为研究指标,观察缺血后处理和二氮嗪后处理对再灌注心肌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建立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随机分成6组: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适应组(IP),缺血后处理4个循环组(IPO1),缺血后处理6个循环组(IPO2),二氮嗪后处理组(DZO),缺血后处理4个循环+二氮嗪后处理组(IPO1+DZO)。①IR组(n=6):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min,松开再灌注120min;②IP组(n=6):结扎LAD 5min,松开再灌注5min,反复3次诱导缺血预适应,之后再按IR组操作;③IPO1组(n=6):结扎LAD 30min后,再灌注10s、缺血10s,反复4次,再灌注120min;④IPO2组(n=6):结扎LAD 30min后,再灌注10s、缺血10s,反复6次,再灌注120min;⑤DZO组(n=6):结扎LAD 30min后松开再灌注,再灌注前3min按7mg/kg剂量经静脉注射二氮嗪;⑥IPO1+DZO组(n=6):结扎LAD 30min后,再灌注10s、缺血10s,反复4次,同时再灌注前3min按7mg/kg剂量经静脉注射二氮嗪。再灌注末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酶(SOD)活性检测;伊文氏蓝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双染色法判定心肌梗死范围;TUNEL法原位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变化。结果1.血浆MDA含量、SOD活性与IR组相比,IP组、IPO1组、IPO2组、IPO1+DZO组血浆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差异性显著,IP组、IPO2组、IPO1+DZO组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IPO1组与IPO2组相比差异性显著。IR组与DZO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心肌梗死范围缺血预适应、缺血后处理6个循环和缺血后处理4个循环与二氮嗪联用均缩小再灌注心肌的梗死范围,且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单独应用二氮嗪不能缩小梗死范围。3.心肌细胞凋亡缺血预适应、缺血后处理6个循环和缺血后处理4个循环与二氮嗪联用均能抑制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且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单独应用二氮嗪不能抑制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4.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缺血预适应和缺血后处理6个循环均能减少Bax蛋白的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缺血后处理能减轻脂质过氧化、缩小梗死范围、抑制细胞凋亡,与缺血预适应的心肌保护作用相似。2.缺血后处理抑制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是通过减少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的比值实现的。3.二氮嗪后处理可以减少缺血后处理的机械干预次数,加强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磨削到精加工:增材制造的后处理解决方案[J]. 现代制造 2020(20)
- [2].远端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01)
- [3].家蚕农药中毒的预防措施及中毒后处理[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04)
- [4].药物性缺血后处理及远程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 医学综述 2011(15)
- [5].心肌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适应的相关性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08)
- [6].酸中毒、活性氧簇与心肌缺血后处理[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8(S1)
- [7].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中肺损伤的影响[J]. 江西医药 2017(02)
- [8].远端缺血后处理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7(04)
- [9].缺血后处理激活自噬保护皮瓣机制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13(02)
- [10].缺血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的肺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6)
- [11].缺血后处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03)
- [12].缺血后处理对保护皮瓣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11(03)
- [13].缺血后处理的研究现状[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0(02)
- [14].缺血后处理的研究进展[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0(05)
- [15].缺血后处理在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34)
- [16].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兔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比较[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10)
- [17].全自动酶免后处理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的应用评价[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02)
- [18].中国后处理坎坷前行[J]. 中国核工业 2015(01)
- [19].从埃克松厂浅议后处理厂安全特点[J]. 核安全 2013(S1)
- [20].缺血后处理的肺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 2014(01)
- [21].联合应用远程缺血后处理和药物性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作用研究现状[J]. 西南军医 2013(01)
- [22].缺血后处理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及机制探讨[J]. 山东医药 2013(14)
- [23].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大部切除后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3)
- [24].缺血后处理兔心肌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分析的初步研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07)
- [25].缺血后处理对犬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0(06)
- [26].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9(12)
- [27].依达拉奉和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06)
- [28].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氧自由基的影响及意义[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05)
- [29].线粒体功能在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效应中的作用[J].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4(01)
- [30].两种不同后处理措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