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坍塌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隧道坍塌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平阳县交通工程建设中心浙江温州325400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展开论述,分析了隧道坍塌的原因,提出相应处理措施,有效地处理隧道塌方,保证后续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

关键词:隧道坍塌;原因;处理;分析

1工程概况

某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采用二级公路设计标准,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隧道,起讫里程为K4+125~K5+310,隧道全长1185m,隧道围岩级别以IV、V级为主。区域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该区域发育一系列断裂、节理密集带、侵入岩。洞身岩体节理、劈理及裂隙发育,围岩完整性较差。隧道区地表径流众多,地下水主要以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为主,且含水带范围广阔,尤其向斜核部富水性强,隧道开挖过程有较大的渗水量。

2隧道坍塌情况及原因分析

1)坍塌情况:隧道施工掌子面桩号为K4+955,出现坍塌冒顶桩号段为K4+949—K4+952,已完成开挖及初支,累计进尺815m,围岩级别为V级。隧道断面面积为109m2,冒顶处埋深70m。坍塌段位于断层带附近,围岩结构破碎,且地下水、地表水比较丰富。坍塌时间发生在新开挖掌子面初喷混凝土完成后,现场无作业人员。塌方后堆体的坡脚距原开挖掌子面约13m,塌方数量约760m3。根据隧道掌子面施工作业的影像资料判断:冒顶范围为拱顶偏右,环向宽度约13m,纵向宽度3m,测算塌腔最大高度19.5m。

2)经参建各方及专家组的现场查看,结合项目的超前地质预报、施工现场影像资料等文件后分析认为,引发坍塌的主要原因:①地质条件差,该区段位于断层带附近,施工段为围岩过度段(围岩级别由III级向V级过度),围岩结构破碎;②隧道区地表径流众多,含水带范围广,再加上多日来的连续降雨,节理裂隙发育,突发性涌水;③掌子面右侧拱脚基岩的爆破开挖,受爆破震动的影响;④对复杂地质的情况认识不清,拱部上方岩体呈陡倾构造、裂隙发育,拱部存在偏压;⑤施工单循环进尺太大,初期支护跟进不及时。

3坍塌处理

坍塌发生后,施工单位根据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预案,立即向监理单位和指挥部汇报现场情况,组织车辆和机械,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清宕渣进行反压回填,稳定坡体,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反压体的坡脚桩号为K4+930,坡率为1:1.5。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洞内和洞外平行处治。方案为:洞外引排水和洞内排水处理→保护段和影响段临时拱架加固支护→洞内清淤→固结渣体→监控量测→开挖与支护→塌腔体回填→二衬封闭。

1)排水处理:①洞外引、排水:确定坍塌位置后,根据现场实际地形,采用明挖截水沟将地表水引排至隧道平面线形以外的沟渠,截水沟采用砂浆抹面;②洞内排水:反压体上、下台阶的底部分别打设3根φ89mm打孔泄水管,设置位置为:距离台阶平台高0.5m,水平间距2m;③设置集水坑。

2)保护段临时加固支护:K4+925-K4+930为保护段,采用I16工字钢做临时二次初支,C20喷射混凝土厚20cm,工字钢及喷混施做二衬时拆除;

3)固结渣体:反压体表面采用喷射C20混凝土厚20cm进行掌子面封闭。注浆管采用42mm*4mm钢花管,打设深度至原施工掌子面,布设间距为1.0m×1.0m,呈梅花形布置,因渗水量较大,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为1.5Mpa,注浆顺序为由上往下、先两边后中间,以提高固结效果。

4)监控量测:采用超前探孔,物探等手段,探明开挖掌子面前方和塌腔范围的地质情况。

5)开挖与支护:洞内注浆反压体开挖采用预留核心土法(补充方案顺序内容);支护方式:①K4+930-K4+949为影响段,洞内采用I16工字钢做临时二次初支,喷混凝土厚20cm,纵向间距0.5m;采用φ42*4mm注浆小导管代替系统锚杆,长4.5m,边墙系统锚杆直径25mm,长3.5m,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代替原设计的水泥浆;工字钢及喷混施做二衬时拆除;②塌腔段及影响区加固:K4+949-K4+957段采用V级加强的支护方式,即:I18工字钢做初支,喷混凝土厚25cm,纵向间距0.5m,采用φ42*4mm注浆小导管代替系统锚杆,长4.5m,边墙系统锚杆直径25mm,长3.5m,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代替原设计的水泥浆;③塌腔段初支完成后,钻孔预埋泡沫砼注浆管道。根据设计单位意见,轻质材料回填厚度达到5m及以上就可以满足塌腔底封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预埋管直径φ100mm,埋深10m;④支护体系及时落地、封闭成环,并尽早施做仰拱衬砌与仰拱回填砼,使支护结构尽快封闭成环,达到最佳的受力条件;⑤保护段和影响段的仰拱、二衬在保证作业空间情况下,采取紧跟作业面;

6)塌腔段二衬施工:因腔体渗水量大,塌腔体采用注浆、注射轻质料回填。起隔水作用,提高二衬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预防措施

结合诸多隧道冒顶坍塌案例,管理薄弱是发生坍塌的重要因素。

1)正确理解“新奥法”的施工原理

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通过“锚、喷支护”或“喷、锚预支护”等联合支护手段,通过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来有效控制岩体的稳定,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新奥法隧道施工“三要素”实质就是光面爆破、锚喷支护和监控量测。

2)加强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的信息化管理

在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地表观测和洞内监控,施工中应加强对掌子面前方及隧道周边的预报;实时监控量测,不但可以及时提供隧道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围岩内部移动、钢支撑受力情况、支护和衬砌等信息,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和施工图设计方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3)施工过程中,防塌控制要点

(1)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的超前支护措施,注浆选材不同岩层和裂隙水情况分别采用水泥浆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通过注浆加固周边围岩,提高其自承能力,减少围岩松弛变形;(2)分台阶开挖时,支护要及时闭合成环,每一环支护锁脚锚杆均施做到位,软弱围岩段加强超前支护,防止拱脚下沉和内移,引起过大变形导致拱部岩层坍塌。(3)严格控制开挖工序,尽量采用短进尺,杜绝各种违章施工。控制爆破装药量,减小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4)初期支护及时跟进,尽早闭合成环,增强断面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隧道施工隐蔽工程居多。加强项目的体系管理、信息管理和安全管理;掌握地质情况,控制和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完善项目的应急保障体系及措施;对保障项目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伟,阮怀宁,张辉降.雨入渗对浅埋偏压隧道及其支护系统的影响[J].现代隧道技术,2008,1:30-34.

[2]韩文斌.隧道冒顶原因分析及设计总结[J].山西交通科技,2013(8):75-77.

标签:;  ;  ;  

隧道坍塌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