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假性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

皮肤假性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皮肤假性淋巴瘤(cutaneous pseudolymphoma,CPL)石蜡包埋组织T细胞受体beta(TcR-β)基因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情况,并根据重排情况,预测皮肤假性淋巴瘤(CPL)向T型或者B型皮肤恶性淋巴瘤转化的可能,为判断预后和临床随访提供依据。方法:对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石蜡包埋标本采用S-P法进行CD20、CD3、CD45RO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分型,并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进行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同时以18例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malignant lymphoma,PCML)石蜡包埋标本做对照。用SPSS13.0软件处理所得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标本免疫组化示:皮肤T细胞假性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pseudolymphoma,CTPL)8例,皮肤B细胞假性淋巴瘤cutaneous B-cell pseudolymphoma,CBPL)5例。对上述13例CPL石蜡包埋组织进行TCR-β基因重排检测:10例出现smear带(76.9%),2例单克隆基因重排阳性(15.4%),1例重排阴性(7.7%);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2例出现smear带(15.4%),无1例重排阳性(0%),11例重排阴性(84.6%)。18例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标本免疫组化示: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PCTCL)18例,无1例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B cell lymphoma,PCBCL)。对上述18例PCML石蜡包埋组织进行TCR-β基因重排检测:14例单克隆基因重排阳性(77.8%),1例出现smear带(5.5%),3例重排阴性(16.7%);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无1例重排阳性(0%),4例出现smear带(22.2%),14例重排阴性(77.8%)。13例CPL和18例PCML石蜡包埋标本,TCR-β基因重排的多克隆重排率分别是76.9%、5.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05,表明CPL的TCR-β多克隆重排率明显高于PCML,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CR-β单克隆基因重排的阳性率分别是15.4%、77.8%,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05,表明CPL的TCR-β单克隆基因重排阳性率明显低于PCML,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IgH基因重排的阳性率均为0%,多克隆重排率分别是15.4%、22.2%,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表明CPL与PCML的IgH单克隆基因重排阳性率、多克隆重排率之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CPL主要表现为TCR-β多克隆基因重排,而PCML以表现为TCR-β单克隆基因重排为主,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CPL与PCML的IgH基因重排阳性率及多克隆重排率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在诊断CPL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根据TCR-β和IgH基因重排情况,可以预测皮肤假性淋巴瘤(CPL)向T型或者B型皮肤恶性淋巴瘤转化的可能,为判断预后和临床随访提供依据。对于纯系的CPL,因其更易发展成皮肤恶性淋巴瘤,必须强调长期密切随访。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随访
  • 讨论
  • 结论
  • 附表、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皮肤假性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