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三国学研究

近现代三国学研究

论文摘要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号称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名著,而作为诞生最早、对后世有着最广泛深远影响的《三国演义》以其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篇之作在四部小说中独辟先河。一个短暂的历史年代,一部通俗畅销的经典小说,能引起后世历久不衰的广泛关注,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给人以启迪,并在以后的千百年间产生深远影响,是唯三国所独有的。举凡与三国有关的,都可从政治学、军事学、外交学、人才学、谋略学、伦理学、心理学、审美学以及经济、科技学、人际关系学,等等,有做不完的文章,道不尽的哲理,这正是三国历史之妙、演义之妙的所在,以至于我们给它冠以“三国学”的名字。因此,探究“三国学”从古代至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三国学”历史发展演变轨迹,特别是在近代中西新旧文化不断的冲击和融合下,研究其经历的递嬗和转型的过程,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近现代“三国学”的学术脉络,从而有利于就此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境遇和普世价值等问题的认识,这对于发掘本源性文化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使我们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复杂性的认识与探究。关于“三国学”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晚清以前的“三国学”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探究《三国演义》成书的历史演化,这对研究历史上的三国时代和以后的“三国学”的文本研究、传播研究、以及近现代三国学各个时段的学术史研究都有开疆拓土的价值。第二阶段主要是探究明清之际,《三国演义》的抄本传播、明刊本的演化和后来清刊本的流行的发展演变轨迹,这些都在极大程度上普及了《三国演义》这一文学作品的传播形式,使其在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其次,晚清时期和民国时期,随着社会历史大背景的变迁及近代文学的兴起,特别是在近代中西新旧文化不断的冲击和融合下,“三国学”研究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趋势,中国古典文学至此终结,近代文学由此而生。在中国学术现代化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宏观背景下,《三国演义》研究逐步摆脱了比附经史的传统观念及以感悟式“评点”为主体的传统批评方式的限囿,开始尝试融合西方现代人文科学新的理论与方法,由此将《三国演义》研究引上了现代学术研究的轨道。再次,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国学”研究,经历了建国前十七年三国学研究和新时期的“三国学”研究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前一阶段由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学研究在新的时期加强了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思想主题、文学审美、艺术特色、整体结构研究等领域必然会产生与往常不一样的发展轨迹。后一时期在新时代的影响下,是《三国演义》研究的多元发展阶段,也是20世纪研究成果最为辉煌的时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前,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格局。在此阶段,除了对中国大陆“三国学”研究的梳理和探讨外,在中外学术交融背景下的“三国学”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最后,是对《三国演义》之所以被称为“三国学”的宏观文化意蕴。主要是从其现代社会文化影响角度来总体论述“三国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想文化转型中是如何体现的。研究历史,研究文学名著,其落脚点在于有益于现实,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三国学”研究决不能搞成书斋式研究,而应面向社会,面向当代,尽可能紧密联系实际,使之有针对性,对社会有所裨益。当今社会的芸芸百态,从人性角度都可以在三国历史、《三国演义》中找到影子,从正反两个方面印证。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小至我们芸芸众生如何立身行事,如何学会做人的一些起码准则,都可从中得到一些借鉴和启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现实作用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学术价值
  • (三) 现实作用
  • 二、学术史综述
  • (一) 相关史料的整理与文献研究
  • (二) 相关学术著作
  • (三) 相关专著论述
  • (四) 国外研究成果
  • 三、学术要点
  • (一) 选题切入点
  • (二) 新学理视点
  • (三) 学术考量重点
  • (四) 学术探讨难点
  • (五) 学术创新点
  • 四、相关界定
  • (一) 时间
  • (二) 空间
  • (三) 概念
  • 第一章 《三国演义》成书的历史演化研究
  • 一、《三国演义》的史书探源
  • (一) 史传奠基元典——陈寿《三国志》
  • (二) 史传的增补与注释——裴松之注《三国志》
  • (三) 《资治通鉴》中的三国部分
  • 二、野史传说中的三国故事
  • 三、唐代文人诗文
  • 四、宋元话本
  • 五、三国题材的戏剧化——元杂剧三国戏
  • 六、《三国演义》文本研究
  • (一) 作家创作研究
  • (二) 文本的思想文化透视
  • 第二章 明清时期《三国演义》传播研究(1840 年前)
  • 一、文本系统的传播
  • (一) 抄本刊刻传播
  • (二) 明刊本的演化
  • (三) 清刊本的流行与评价——以毛评本为例
  • 二、戏曲系统传播
  • (一) 明清杂剧传奇三国戏传播
  • (二) 清代“花部”中的三国戏
  • 三、说唱系统传播
  • (一) 说书《三国》
  • (二) 唱词三国
  • 第三章 晚清时期的三国学研究
  • 一、社会历史大背景的变迁及近代文学的兴起
  • 二、晚清绣像插图三国的传播
  • (一) 绣像“第一才子书”
  • (二) 《增像三国全图演义》
  • 三、晚清戏曲之京剧三国戏
  • (一) 晚清京剧三国戏小考
  • (二) 晚清三国戏京剧人物的塑造
  • (三) 京戏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关系
  • 四、晚清农民革命与《三国演义》
  • 五、“小说界革命”与《三国演义》
  • (一) “小说界革命”
  • (二) 《三国演义》对晚清的政治历史小说影响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三国学研究
  • 一、“五四”时期的三国学研究
  • (一) “五四”社会背景对文学的影响
  • (二) 鲁迅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 (三) 胡适对《三国演义》的考证
  • (四) 谢无量对三国社会思想方面的研究
  • 二、二三十年代的三国学研究
  • (一) 二三十年代的《三国演义》版本调查与整理
  • (二) 二三十年代的《三国演义》版本衍变的后续考证
  • (三) 二三十年代对罗贯中本源形态的探讨
  • (四) 郑振铎从《录鬼簿续编》中引发的热潮
  • 三、四十年代的三国学研究
  • (一) 吕思勉的《三国史话》
  • (二) 李辰冬的《三国水浒与西游》
  • (三) 戴望舒对《三国演义》海外孤本的搜索发现
  • 四、民国研究总结
  • 第五章 新中国前十七年三国学研究
  • 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 二、《三国演义》的“人民性”问题
  • (一) 对《三国演义》主题的几种观点
  • (二) 《三国演义》正统思想的辩论
  • (三) 《三国演义》“人民性”的论争
  • 三、《三国演义》“为曹操翻案”问题
  • (一) 郭沫若等历史学家的“为曹操翻案”
  • (二) “为曹操翻案”问题引起的论争
  • 四、《三国演义》连环画出版始末
  • 五、建国十七年研究总结
  • 第六章 新时期三国学研究
  • 一、历史的转折
  • 二、三国研究组织机构的系统化、规范化
  • (一) 《三国演义》学会的成立
  • (二) 研究的系统化、规范化
  • 三、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格局
  • (一) 作者研究
  • (二) 成书年代研究
  • (三) 版本研究
  • (四) 源流研究
  • (五) 文本题旨研究
  • (六) 人物形象研究
  • (七) 关于毛宗岗父子和毛评《三国》
  • (八) 三国文化研究
  • (九) 应用研究
  • 四、新时期研究总结
  • 第七章 中外学术交融背景下的三国学研究
  • 一、近代以来海外学界对《三国演义》研究的认知
  • (一) 日本
  • (二) 朝鲜半岛
  • (三) 东南亚
  • (四) 欧美
  • 二、国内传统研究与海外研究的比较
  • 第八章 三国学的近现代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 一、“三国学”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 二、社会政治影响
  • (一) 强化政治凝聚力之作用
  • (二) 转变政治倾向性之功效
  • 三、经济领域影响
  • (一) 经营策略的应用
  • (二) 对现代商机商战的启示
  • 四、军事领域的影响
  • (一) 《三国演义》中的军事思想
  • (二) 三国军事思想的现代启示
  • 五、文学创作影响
  • (一) 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 (二) 对诗词歌赋的影响
  • 六、少数民族影响
  • (一) 《三国演义》中的少数民族因素
  • (二) 《三国演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与影响
  • 七、遗迹旅游影响
  • (一) 天下胜迹三国多
  • (二) 三国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
  • 八、文化娱乐影响
  • (一) 三国影视剧的传播
  • (二) 三国游戏题材的开发
  • (三) 专家学者的学术文化普及——以“易中天品三国”为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国地图
  • 附录2 三国简明年表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诸葛亮斩马谡”别解[J]. 淮海文汇 2008(04)
    • [2].从《三国演义》的改编看文学经典“视觉转向”现象[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9(04)
    • [3].论《三国演义》的荐才描写[J]. 中州学刊 2019(11)
    • [4].泰国曼谷建安宫《三国演义》壁画探讨[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9(04)
    • [5].《三国演义》百年英译(1820—1938):史实考辨与学理反思[J]. 国际汉学 2019(04)
    • [6].《三国演义》与中国古代谏诤文化[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7].《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之悲剧性剖析[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0(01)
    • [8].《三国演义》人物篇手记[J]. 文学教育(下) 2020(02)
    • [9].《三国演义》英雄之死的叙事意义[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02)
    • [10].子弟书中《三国演义》女性形象的再塑[J]. 汉字文化 2020(04)
    • [11].论《三国演义》中的何进形象[J]. 名作欣赏 2020(15)
    • [12].新中国七十年《三国演义》研究概述[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13].冷观《三国演义》与瘟疫——“疫情与经典”之二[J]. 博览群书 2020(04)
    • [14].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三国演义》尊崇刘备原因分析[J]. 名作欣赏 2020(20)
    • [15].基于语料库的《三国演义》中“举”的维译探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8)
    • [16].《三国演义》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J]. 百色学院学报 2020(03)
    • [17].《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无系词判断句的对比研究[J]. 汉字文化 2020(14)
    • [18].《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四次选择[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19].略论《三国演义》孙韶与关索形象的塑造[J]. 荆楚学刊 2020(02)
    • [20].描写视角下《三国演义》译本评价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1].从整本书阅读的多维度切入培养核心素养——以《三国演义》中的张松为视角展示[J]. 名作欣赏 2020(23)
    • [22].关于《三国演义》争鸣问题的再思考[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09)
    • [23].民国时期《三国演义》群体译者行为研究[J]. 外语研究 2020(04)
    • [24].从善不纵恶,由己不由天——《三国演义》意蕴主线解读[J]. 名作欣赏 2020(26)
    • [25].一点、二面、三维——我观《三国演义》之吕布[J]. 名作欣赏 2020(26)
    • [26].《三国演义》文白相间的语言特点[J]. 今古文创 2020(22)
    • [27].《三国演义》中的进谏与当下秘书的参谋咨询工作[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03)
    • [28].基于《三国演义》的关公诚信美德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9].《三国演义》梦境的叙事作用[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04)
    • [30].“传而不播”:《三国演义》在周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J]. 西部学刊 2019(07)

    标签:;  ;  ;  ;  

    近现代三国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