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转型期中国官德失范的制度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 沈杰
导师: 吕建营
关键词: 官德,失范,制度
文献来源: 河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道德卷帙浩繁,博大精深。而官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决定着其他社会道德。转型期的中国,腐败等官德失范现象的广泛性已经是老百姓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先从中国官德的发展历程入手来把握其本质特征,然后对转型期中国官德的概念给予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界定,指出官德建设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在第二部分,文章充分肯定了我国官德主流是高尚的,具体分析了官德失范主要现象的种种表现。官德失范现象的危害是全方位的,不仅影响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且破坏社会的风气。官德失范现象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除了与官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主观观念的偏离、错误有关,与长期封建社会的历史传统和西方腐朽思想的冲击有关以外,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制度、体制的原因造成的。官德失范与制度缺陷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找到官德失范的制度源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失范现象的广泛性。从唯物主义角度看,官德失范现象的根源不仅在于人的思想品德好不好, 而且更根本在于制度问题。预防和治理官德失范现象, 不仅要靠加强“三观”教育和自身修养, 而且要从源头上入手, 以制度建设来防止和治理失范, 才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文章在最后一个部分, 从相关的具体制度方面择其一二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给出了作者本人的拙见。
论文目录:
引言
第1章 科学理解转型期的中国官德
1.1 中国传统官德的发展及其本质
1.2 转型期中国官德的概念界定
1.3 官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1.3.1 立党为公,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1.3.2 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2章 转型期中国官德失范现象的透视
2.1 官德的总体现状
2.2 官德失范的主要现象面面观
2.2.1 权权交易——政治道德败坏
2.2.2 权钱交易——经济道德腐化
2.2.3 权欲交易——生活道德糜烂
2.3 官德失范现象引发的负面影响
2.3.1 官德失范对政治生活的负面影响
2.3.2 官德失范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2.3.3 官德失范对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
第3章 寻找失范之根:官德失范的制度根源
3.1 制度防范的探索历程的回顾
3.2 官德失范与制度缺陷之间关系的探析
3.3 对引发失范现象的几个制度缺陷的思考
3.3.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滞后
3.3.2 “权”“钱”“人”等“三项制度”的缺陷
3.3.3 监督制度的缺陷
第4章 探求防范之本:厉行制度化是治本之策
4.1 党内民主制度与法制建设是制度防范和治理之基本
4.1.1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4.1.2 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4.2 “权”“钱”“人”等“三项制度”是制度防范和治理之重点
4.2.1 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把审批权管好
4.2.2 建立健全财政管理制度,把财权管好
4.2.3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把干部管好
4.3 权力运行机制是制度防范和治理之核心
4.3.1 权力的配置机制
4.3.2 权力的约束机制
4.4 官德监督机制是制度防范和治理之关键
4.4.1 建立科学严密的党内监督制度
4.4.2 建立独立公正的新闻舆论监督制度
4.4.3 建立民主公开的群众监督制度
结语
参考资料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8-03
参考文献
- [1].权力腐败视阈下的当代中国官德失范研究[D]. 孙向东.辽宁师范大学2011
- [2].反腐倡廉背景下我国官德制度建设研究[D]. 王茂旭.湖北工业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道德研究[D]. 宋晓燕.东南大学2006
- [2].研究型高校教师薪酬制度分析与设计研究[D]. 吕晓燕.天津大学2006
- [3].中国官德建设研究及当代官德模式构建[D]. 周虹.西安理工大学2005
- [4].从传统官员道德到现代公务员道德[D]. 刘香连.华东师范大学2006
- [5].当前中国地方政府政绩观扭曲的制度分析[D]. 刘江宏.中共中央党校2005
- [6].论政府信用与官德建设[D]. 刘江翔.福建师范大学2003
- [7].论社会主义官德建设[D]. 李燕.贵州师范大学2002
- [8].曾国藩官德思想及其现代启示[D]. 宋湘绮.中南大学2003
- [9].官德失范:社会道德失范的一种解释[D]. 贾利民.南京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