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马丽华作为当代文坛一位多产的作家,二十七年生活于西藏,早年的诗歌,九十年代的散文和近两年的小说都是以西藏为题材,她一直作为一个西藏的歌者,对西藏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表现。在十七部著作中,大部分都是散文,是纪实散文,文化散文。八十年代,她的诗歌影响很大,但影响更大的是九十年代的纪实散文。为了更好把握马丽华散文创作,对于她前期的诗歌创作和近两年的小说创作也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马丽华创作思想的脉络。她的首部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虽然进行了散文到小说文体的转型,但纪实散文的色彩仍然很浓,这从另一个侧面可见马丽华纪实散文风格的成熟,促使研究更集中在她的散文创作上。马丽华的散文创作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和超越性的精神追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和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她散文的价值更应被充分认识。对马丽华散文进行过的研究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个别作品的研究和微观分析,还没有整体的、宏观把握,也没有把马丽华散文放到一个大的文学史的背景下做一定位。本论文基于对马丽华散文代表性作品进行的的文本分析之上,把马丽华散文作为一个整体,深入系统地分析马丽华散文创作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动因,进一步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中,探究马丽华散文的对于古典散文传统的继承和对现当代散文的发展。分析总结马丽华散文创作的风格,由此认识到马丽华散文的价值所在。本论文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立足于对马丽华散文创作进行整体性的考察,分析马丽华散文创作的文化背景。提出马丽华作为一位当代散文作家,她是集汉族作家身份、西藏文化人身份、文化人类学学者身份于一身的混合的文化身份。正是作者的自觉选择,形成这种身份的特殊性,也是形成其作品独特性的原因。第二章,仍从整体上对马丽华散文进行外在研究,将汉藏两大民族历史文化和作者个人经历结合,把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相联系,分析她的散文凸显的地域文化特征。由此认识到马丽华散文是对文化的多层发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文化视野的纪实散文、文化散文。第三章,是在前两章对马丽华散文做整体、外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马丽华散文创作的心理内涵。这是用文化心理批评的方法把文化研究深入到文学本体(作者个体),进一步分析马丽华创作的心理动因,揭示其风格形成的原因。第四章,深入到作品内部,分析马丽华散文形成的风格。把马丽华散文放到文学史的背景下,认识到马丽华散文是对于中国古代散文的继承和对现当代散文的发展。由此得出结论:马丽华散文创作尽管取材于具有浓厚边地色彩的西藏文化,可是她对于中国散文的贡献不仅在于丰富了散文创作的题材、开拓了散文创作的范围,以自己切实的创作实践了散文的多样性,而且以她超越性的精神追求,提升了当代散文创作的格调。她散文中处处自然流露出的乐观自强、英雄主义气质以及强烈的历史感与责任感,为中国当代散文吹来一股清新的高原之风,她的贡献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园地中的一座奇峰,拨开云雾,才可认识它的真正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