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信度和效度的检测

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信度和效度的检测

论文摘要

目的:对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评估系统进行临床评估,探讨其在4-6岁儿童中的各功能亚项的正常值范围,对其评分者信度、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及区分效度进行考察,探讨系统的稳定性、有效性;以Gesell发育量表作为效标,考察其效标效度,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1.初步确立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评估系统的评估亚项,进行预实验。2.对正常组儿童进行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评估系统评估,以每一岁为一个年龄段,共评估46名正常儿童,计算各亚项平均分及标准差,探讨各年龄段各亚项的正常范围。3.随机选择部分正常组儿童和病例组儿童共20名,间隔一周,同一个治疗师重复进行评估,考察两次评估各亚项分数的相关性及差异;随机选择部分正常组和病例组儿童共17名,两位不同的评估者对同一组儿童在间隔一周后进行,考察不同评估者的两次评估结果的相关性。4.对病例组共50名儿童进行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评估系统的评估,计算各亚项检测分值及总分均数和标准差,将其与正常组儿童各亚项检测分值及总分的均数进行比较,探讨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评估系统的区分效度。5.随机选择部分正常组和病例组儿童进行Gesell发育量表适应性能区和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评估系统进行评估,计算两者评分的相关系数,考察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通过预试验,初步确立了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评估系统的评估框架,调整了表达项的评分系数。2.4岁正常儿童各亚项得分,105.00±12.70,103.00±14.66,103.00±14.66,106.00±12.72,100.00±16.98,108.00±20.96,102.00±31.10;5岁儿童各亚项得分,106.00±20.23,102.00±14.39,104.80±6.84,102.86±19.53,103.47±16.41,107.00±10.02,104.93±13.05;6岁正常儿童各亚项得分,111.16±13.68,93.60±12.09,91.36±15.64,96.96±16.98,107.56±14.93,95.70±9.46,98.26±3.61。3.正常组及病例组儿童重测信度好,相关系数r分别在0.648~0.990和0.791~0.984。正常组及病例组儿童评分者信度较好,相关系数r分别在0.671~0.983和0.693~0.986.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a系数为0.630,一致性信度好。4.正常组与病例组4-6岁儿童各亚项及总分评分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5.以Gesell发育量表为效标,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r=0.810,P=0.000,两种评估结果显著相关。结论1.确立了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评估系统的评估内容及评分系数,检测出4~6岁正常儿童的各项认知能力波动范围。2.正常组及病例组儿童使用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评估系统评估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相关系数,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在正常范围。3.正常组及病例组儿童使用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与儿童Gesell发育量表评估有显著相关,具有较好的效度。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前言
  • 1.1 认知障碍与智力残疾
  • 1.2 认知功能量表评估
  • 1.3 基于计算机的认知单项功能评估
  • 1.4 基于计算机的认知综合功能评估
  • 1.5 传统认知评估与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评估的比较分析
  • 1.6 本课题研究设想
  • 1.7 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的临床预实验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来源
  • 2.2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2.3 研究方法
  • 3.统计结果与分析
  • 3.1 4~6岁各年龄段正常儿童正常区间的评估
  • 3.2 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的信度
  • 3.3 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的效度
  • 4.讨论
  • 4.1 对评估设计及项目系数的讨论
  • 4.2 对4~6岁儿童评估结果的讨论
  • 4.3 对正常和异常儿童组信度和效度的讨论
  • 4.4 操作者操作体会
  • 4.5 不足与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撰写文章清单
  • 附录一: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评估题目
  • 附录二: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评估界面截图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老年患者创伤后并发认知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 中国水电医学 2010(01)
    • [2].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脑灌注、认知障碍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34)
    • [3].对认知障碍认识的常见误区[J].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 2019(04)
    • [4].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9(11)
    • [5].基于张学文国医大师清脑通络法分析老年性认知障碍[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2)
    • [6].肌肉减少症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实用老年医学 2020(02)
    • [7].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96例认知障碍影响因素临床研究[J]. 安徽医药 2020(04)
    • [8].利用决策树和随机森林评估社区老人生活方式风险因素对认知障碍的影响[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0(04)
    • [9].癫痫患者的精神心理及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分析[J]. 心理月刊 2020(16)
    • [10].亚精胺改善年龄相关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12)
    • [11].酸奶改善认知障碍的依据何在[J]. 江苏卫生保健 2020(07)
    • [12].服务认知障碍长者小贴士[J]. 中国社会工作 2020(21)
    • [13].认知障碍症老人园艺治疗“四要”[J]. 中国社会工作 2020(24)
    • [14].睡眠剥夺与认知障碍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0(05)
    • [15].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认知障碍服务中的作用[J]. 中国社会工作 2020(26)
    • [16].脑白质病变相关血管认知障碍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0(05)
    • [17].2型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24)
    • [18].认知障碍康复现状与趋势[J]. 华西医学 2019(05)
    • [19].房颤相关认知障碍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9(06)
    • [20].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门诊管理规范[J]. 中国卒中杂志 2019(09)
    • [21].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认知障碍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9(09)
    • [22].中国认知障碍老人照护支持面临的风险及政策应对[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12)
    • [23].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认知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7(06)
    • [24].认知障碍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A3)
    • [25].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小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及预后[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05)
    • [26].两种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影响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42)
    • [27].化学学科认知障碍及其诊断与消除[J]. 化学教学 2018(04)
    • [28].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认知障碍[J]. 中国血液净化 2018(10)
    • [29].颅内外动脉硬化与认知障碍[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10)
    • [30].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小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特点及预后管理[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01)

    标签:;  ;  ;  ;  

    儿童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Y信度和效度的检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