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及发展策略研究

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及发展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各国在高科技产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尤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国家的经济结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国都大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带,以此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借鉴已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内涵、结构、特点、分类等进行详细阐述,综合整理了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理论研究,并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的机理与规律,揭示了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带不同发展模式下对北京发展北部高科技产业带的启示。本文以最新出台的国家、北京市、海淀区和昌平区“十二五”规划为引导,综合不同地域空间范围内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范围与产业空间布局,详细分析了其发展的机遇与优势,最终确定了生物医药、能源科技、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重点发展产业。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为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提供了策略依据,主要从政府角度、政策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投融资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相关概念
  • 2.1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内涵
  • 2.1.1 高技术、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
  • 2.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1.3 高新技术产业带
  • 2.2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结构
  • 2.2.1 中心城市
  • 2.2.2 城镇体系
  • 2.2.3 经济腹地
  • 2.2.4 快速联系通道
  • 2.3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特征
  • 2.3.1 地域结构的特殊性
  • 2.3.2 基础设施的完善性
  • 2.3.3 主体之间的网络化结构
  • 2.3.4 宏观调控的可行性
  • 2.4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分类
  • 2.4.1 按空间范围分
  • 2.4.2 按交通干道分
  • 3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机理
  • 3.1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理论依据
  • 3.1.1 增长极理论
  • 3.1.2 梯度推移理论
  • 3.1.3 创新产业集聚论
  • 3.1.4 三元参与理论
  • 3.2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机理
  • 3.3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功能
  • 3.3.1 集聚功能
  • 3.3.2 辐射功能
  • 3.4 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的影响因素
  • 3.4.1 密集的智力资源
  • 3.4.2 良好的区位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
  • 3.4.3 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
  • 3.4.4 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 3.5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带典型模式比较
  • 3.5.1 硅谷模式
  • 3.5.2 128公路模式
  • 3.5.3 新竹模式
  • 3.5.4 深圳模式
  • 3.5.5 国内外产业带发展模式对北京的启示
  • 4 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 4.1 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空间选择
  • 4.1.1 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空间范围
  • 4.1.2 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产业空间布局
  • 4.2 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机遇
  • 4.2.1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 4.2.2 我国将打造创新型国家
  • 4.2.3 "科技北京":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石
  • 4.2.4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
  • 4.3 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的资源基础
  • 4.3.1 中关村雄厚实力
  • 4.3.2 海淀北部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 4.3.3 昌平的独特优势
  • 4.4 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4.4.1 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发展情况
  • 4.4.2 昌平区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状况
  • 4.5 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点产业分析
  • 4.5.1 生物医药产业
  • 4.5.2 能源科技产业
  • 4.5.3 环保新材料产业
  • 4.5.4 电子信息产业
  • 4.5.5 航空航天产业
  • 5 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的策略
  • 5.1 加强政府对产业带建设的主导作用
  • 5.1.1 政府统筹规划,设立专项行政机关
  • 5.1.2 加大财政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直接扶持力度
  • 5.1.3 实现土地合理利用与空间优化整合
  • 5.2 建立和完善产业带的政策体系
  • 5.2.1 完善各项政策法规的建设
  • 5.2.2 建立项目准入与企业退出机制
  • 5.2.3 积极发展中介组织,完善服务体系
  • 5.3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 5.3.1 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作用
  • 5.3.2 加强官、产、学、研的合作
  • 5.3.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制定
  • 5.4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 5.4.1 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主体
  • 5.4.2 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
  • 5.5 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5.5.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5.5.2 完善高新技术人才服务体系
  • 5.5.3 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 5.5.4 建立有利于高新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
  • 5.5.5 改革对高新技术人才的评价标准
  • 6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北京北部文化谱系及其相关问题[J]. 华夏考古 2018(03)
    • [2].北京北部原始林[J]. 森林与人类 2012(04)
    • [3].八达岭·孔雀城 北京北部第一居所住区强势崛起——访安家传媒集团副总经理 刘俊杉[J]. 安家 2013(08)
    • [4].清洁能源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J]. 设备监理 2018(02)
    • [5].北京北部山区沟域景观规划设计——以昌平八家村为例[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1(01)
    • [6].北京北部山区小水体生态评价指标筛选[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01)
    • [7].北京北部水源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及形态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9)
    • [8].基于遥感和GIS的北京北部洪积区土地沙化现状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9].季节传递过来的仰望与低语——评《季节的版图》[J]. 星星诗刊 2011(06)
    • [10].给当代涂上一抹色彩[J]. 高中生之友 2013(Z4)
    • [11].构建高端产业创新发展空间格局[J]. 投资北京 2011(02)
    • [12].基于SPOT5和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的北京北部山区土壤侵蚀变化研究[J]. 国土资源遥感 2008(03)
    • [13].拆迁“商机”[J]. 法律与生活 2010(15)
    • [14].北京北部冷凉山区塑料大棚一年多茬蔬菜高产栽培技术[J]. 蔬菜 2011(03)
    • [15].浅谈植物造景的艺术性和实践性[J]. 管理与财富 2008(09)
    • [16].北京以北[J]. 科学新闻 2018(12)
    • [17].自主品牌MPV 谁是乱战中的王者?[J]. 中国汽车市场 2010(22)
    • [18].个体流动与结构变迁:北京北部高科技产业带调查[J]. 特区经济 2013(06)
    • [19].京加路上的一天[J]. 中国公路 2013(20)

    标签:;  ;  ;  

    北京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及发展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