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燥更平颗粒对女性高血压病(更年期)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虚燥更平颗粒对女性高血压病(更年期)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运用虚燥更平颗粒治疗女性高血压病(更年期),观察对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及临床疗效,从而为中医治疗女性高血压病(更年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高血压科门诊就诊的92例女性高血压病(更年期)阴虚内燥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中医证候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对血压变异的影响,以及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除24小时舒张压变异(24hDSD)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24小时收缩压变异(24hSSD)、白天收缩压变异(dSSD)、白天舒张压变异(dDSD)、夜间收缩压变异(nSSD)、夜间舒张压变异(nDS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级高血压病对照组比较,1级高血压病治疗组除24hDSD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时间段血压变异性(24hSSD、dSSD、dDSD、nSSD、nDS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级高血压病对照组比较,2级高血压病治疗组各时间段血压变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变异性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平均血压除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24小平均收缩压(24h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均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诊室平均血压减小,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减少,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燥更平颗粒治疗女性高血压病(更年期)可使其血压变异性减小,并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病例诊断标准
  • 3.病例纳入标准
  • 4.病例排除标准
  • 5.疗效判定标准
  • 6.统计学处理
  • 7.质量控制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虚燥更平颗粒对女性高血压病(更年期)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