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观照学生幸福的教育 ——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

论观照学生幸福的教育 ——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

论文摘要

幸福这一话题一直是中西方伦理学关注的焦点,历史上学者们对于幸福的内涵,特征,分类,意义以及与生活相关性的研究层出不穷。感性主义幸福观、理性主义幸福观、德性主义幸福观都曾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发挥过作用。幸福与教育的关系密切。教育需要以幸福为目的,教育学家乌什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而且,要使每一个受教育的孩子都成为幸福的人;同时,属于似本能范畴的幸福,也需要教育的指引。教育要为学生的幸福奠基,不仅仅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品质,也需要为未来的完美生活储备幸福能力。但是,受实体思维的影响,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教育者、管理者、教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有意无意的将“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视为实体,使得基本的教育活动都围绕着“工具性价值”展开,把人的适应性教育摆在实践的突出地位,学生幸福殒落,背离了教育为了学生幸福的初衷。因此,需要转换思维方式,革除这种片面地、孤立的、静止的、与外界不关联的实体思维对教育的束缚,代之以关系思维,将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方法、评价手段相结合,将社会、家庭、学校等不同问题域内影响学生幸福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显性因素和潜在参量相结合,尝试性地从关系思维的唤醒,关系参量的考察等诸多方面研究学生幸福。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幸福的内涵和特征。首先梳理了历史上对于幸福观的不同观点,分析了感性主义幸福观、理性主义幸福观、德性主义幸福观各自的优缺点和相互融合的趋势,和谐统一的幸福观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阐述了幸福是在理想或重大需要得到满足时、在客观内容和主观需要相契合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根据这两个条件,幸福被区分为真实和虚幻两类。并分析了幸福的主观性、全面性和目的性等特征。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教育和幸福的相互需要。首先讲教育需要幸福,教育以幸福为目的,终身教育的思潮关注幸福;然后从对种种病态幸福观的案例分析中,得出幸福对教育的呼唤,再者,由于幸福属于稍纵即逝的似本能的范畴,需要教育的指引。第三部分,论述了实体思维与学生幸福殒落之间的关系。从对实体、实体思维的概念及特征的分析中,厘清实体思维对我国学校教育中学生幸福的负面影响:教育目的被异化,教育内容实体化,分数成了工具性价值在教育评价中的载体。指出:由于实体思维的存在,教育中以“工具性价值”作为价值取向的实践屡见不鲜,直接导致了学生幸福的殒落。第四部分,在关系思维的纬度下,重识学生幸福。首先分析了关系思维的内涵和特征,进而从关系思维的角度,理论上重建学生幸福:教育要主动唤醒关系思维,培养受教育者对于“关系”的敏感,为学生的终身幸福着想;考察关系参量,把可能的、潜在的、复杂的影响学生幸福的因素统合考量;对学校教育进行幸福定位:教育目的回归到学生幸福,师生共创、同享幸福,学生幸福能力的养成,其中包括幸福感受性的培养、幸福层次性的认识、以及幸福创造能力的教育三个部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幸福的内涵和特征
  • (一) 幸福观的历史回顾
  • 1、感性主义幸福观
  • 2、理性主义幸福观
  • 3、德性主义幸福观
  • 4、和谐统一的幸福观
  • (二) 幸福的内涵
  • 1、幸福是主观需要和客观内容相契合时产生的融合体验
  • 2、真实幸福和虚幻幸福
  • (三) 幸福的特征
  • 1、主观性
  • 2、目的性
  • 3、全面性
  • 二、教育为学生的幸福奠基
  • (一) 教育以幸福为目的
  • 1、教育目的蕴含学生幸福
  • 2、终身教育思潮关注幸福
  • (二) 幸福呼唤教育
  • 1、幸福的终极目的性需要教育
  • 2、幸福作为似本能需要教育
  • 三、实体思维和学生幸福的陨落
  • (一) 实体、实体思维的内涵
  • 1、实体的内涵
  • 2、实体思维的内涵
  • (二) 学生幸福的陨落——实体思维在教育中的表现
  • 1、教育目的被异化
  • 2、教育内容:知识的实体化倾向浓厚
  • 3、分数——"工具性价值"在教育评价中的载体
  • 四、从关系思维的纬度重建学生幸福生活
  • (一) 关系、关系思维的内涵和特征
  • 1、关系、关系思维的内涵
  • 2、关系思维的特征
  • (二) 重建学生幸福生活
  • 1、关系思维的唤醒
  • 2、关系参量的考察
  • 3、幸福教育的着力点——学生幸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论观照学生幸福的教育 ——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