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辐射、耐湿热、热膨胀系数小等优良特性,并克服了环氧树脂耐热性低和聚酰亚胺成型加工困难的缺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但是固化后的BMI树脂交联密度大,使得材料的脆性大、耐冲击和应力开裂的能力较差,限制了其应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增韧改性。采用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课题,该方法可以在不降低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耐热性的前提下实现增韧。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醚砜是大连理工大学近来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高性能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具有耐高温、可溶解、力学性能优异的特点,是非常理想的BMI树脂增韧选材,有望得到高性能BMI基体树脂。本文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合成了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的不同分子量、不同官能化的PPES,用其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固化动力学行为,计算固化动力学参数,确定了体系的固化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OM)研究了增韧剂与BDM树脂的相分离行为,跟踪了共混体系的反应诱导相分离,相分离是按旋节相分离(SD)机理进行。当PPES的分子量适中且含量为10phr时,体系的相结构可实现从分散相到球形粒子结构;含量为15phr时,相由分散相演变到双连续相再到规则的分散相;增韧剂的分子量越大时,分子间界面相容性越差,相较早的由分散相演变到微连续相,最终仍呈现较大的相结构。热失重分析(TGA)表明,增韧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在冲击实验中,冲击强度随着PPES含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冲击强度值和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值出现在15phr PPES的位置,这说明PPES有利于实现增韧。采用胺基和端马来酰亚胺基封端的聚芳醚砜(PPES-DA, PPES-BMI)来改性BMI树脂,冲击强度随着PPES含量的增加呈现增大,最大冲击强度值和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值出现在20phr的位置。为进一步研究体系的力学性能,我们选择增韧剂含量为15phr的共混体系,测试了基体树脂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增韧剂的加入导致弯曲应力下降,但下降的幅度较小。扫描电镜(SEM)表明,PPES树脂明显提高共混体系的韧性。这是由于是裂纹偏转分支、基体的塑性形变等增韧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PPES-DA/BDM/DABPA和PPES-BMI/BDM/DABPA共混体系来说,除了具有PPES树脂的作用外,反应性端基又可以参与固化反应,降低交联密度并在交联网络中引入“柔性段”。同时官能团又大大增强了分子界面作用力,可大大提高混合体系的韧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0(03)
- [2].PBT/PP/POE-g-GMA共混体系结晶性能和流变行为研究[J]. 中国塑料 2015(02)
- [3].聚碳酸酯/聚乳酸共混体系的研究进展[J].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2(06)
- [4].成核剂改性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08(01)
- [5].反式-/顺式-1,4-聚异戊二烯共混体系的结晶动力学[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12)
- [6].聚乳酸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体系发泡行为的研究[J]. 中国塑料 2017(03)
- [7].聚乳酸与高分子弹性体共混体系的研究[J]. 中国塑料 2010(11)
- [8].分散剂对PP/POE/Nano-CaCO_3三元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J]. 塑料制造 2011(Z1)
- [9].聚丙烯/聚酰胺-6共混体系研究进展[J]. 宁波化工 2019(04)
- [10].聚丙烯/乙烯-辛烯-1共聚物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研究[J]. 中国塑料 2008(11)
- [11].相容剂对氯化丁基橡胶/锦纶12共混体系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橡胶工业 2014(01)
- [12].小分子增塑剂对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J]. 塑料工业 2014(04)
- [13].汽车用PA6/ABS共混体系性能的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6(06)
- [14].聚醚醚酮/聚苯硫醚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5(04)
- [15].PP/EVA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5(09)
- [16].草鱼皮明胶-可得然胶共混体系流变特性及作用机理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1)
- [17].聚酰胺/聚酯共混体系的研究进展[J]. 塑料工业 2010(S1)
- [18].聚酰胺/聚酯共混体系的研究进展[J]. 广西轻工业 2009(08)
- [19].聚乳酸/聚酯共混体系熔体流变性能研究[J]. 材料导报 2012(22)
- [20].PP/PET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进展[J]. 国外塑料 2009(06)
- [21].正交实验法研究液晶聚合物/尼龙共混体系的转矩流变特性[J]. 工程塑料应用 2010(12)
- [22].ABS/Al_2O_3共混体系力学及导热性能研究[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09(03)
- [23].硝化纤维素/硝化甘油共混体系力学状态的温度依赖特性[J]. 推进技术 2016(07)
- [24].环氧/杂萘联苯共聚芳醚砜共混体系的固化及热性能[J]. 热固性树脂 2015(04)
- [25].聚醚砜增容共混体系的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2(11)
- [26].硅橡胶/丁基橡胶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0(07)
- [27].PPC/PBS共混体系的粘弹特性[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3(12)
- [28].PC/PET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性能研究[J]. 工程塑料应用 2009(08)
- [29].低VOCs含量的PET/TiO_2@Ag共混体系的研究[J]. 中国塑料 2020(05)
- [30].耐热PVC/SMA制备与性能研究[J]. 塑料科技 2019(08)
标签: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论文; 杂萘联苯聚芳醚砜论文; 相演变论文; 增韧改性论文; 力学性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