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文化专有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体》,文化专有项,文化保留,翻译策略
中国文化专有项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18)在《科幻小说《叁体》中的中国文化专有项英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参考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运用统计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科幻小说《叁体》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以及译者的文化翻译立场,结果表明:译者明显倾向于文化保留策略,力求传递中国社会文化真实的图景;但同时也会灵活选择其它的翻译策略以便可以更有效更广泛地译介和传播中国文化。(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李晶[2](2018)在《当代文化语境下中国文化专有项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翻译语境论和话语研究为基础,从艾克西拉的翻译策略选择要素入手,以代表中国当代文化特色的语汇为研究对象,以期正确地译介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特定涵义,让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以此树立大国地位。(本文来源于《中国外语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杨潇鸣[3](2018)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文化专有项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世界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在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同时,中国急需让世界了解自己的文化。毋庸置疑,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其文化专有项的翻译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地处理中国文化专有项,从而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日益成为我国翻译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立足于生态平衡与生态理性,将生态学的“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引入翻译学中,为翻译过程和翻译行为研究供了一个本土化的新视角。本文将生态翻译学与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研究有机结合起来,选取了《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沙博理译本作为研究案例,将译本中中国文化专有项的英译置于宏观的生态环境中,探究译者沙博理在宏观层面如何对生态环境进行“选择性适应”,以及在微观层面上是如何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做出恰当的“适应性选择”。在研究过程中,笔者综合运用理论分析、译例分析、定性分析及描述性研究法,基于奈达对文化的分类,将《我的父亲邓小平》中的中国文化专有项分为生态、物质、社会及语言四类,并分析、总结了沙博理英译不同类别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策略及方法。研究发现,在适应阶段,沙博理从译者能力、委托者、出版社、读者等诸多方面对《我的父亲邓小平》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了充分的“选择性适应”。在选择阶段,沙博理综合运用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在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的前提下,倾向于尽可能地采用直译、音译及两者结合的方法向英语读者介绍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同时,根据不同类别文化专有项的特点,沙博理有针对性地使用了意译、仿译、创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实现了原文与译文之间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在中国文化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译文的可读性,力求真实地再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形式、风格及交际意图。针对不同类别的文化,译者应因“材”施“法”,根据原文化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地提高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同时,在充分了解源语文化及译入语文化的基础上,译者应充分相信目的语读者的理解能力,更多地尝试使用直译法,以向世界更忠实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原貌。(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石颖[4](2018)在《目的论视角下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史》是第一部以系统翔实的资料全面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鸿篇巨着。尽管《中国科学技术史》在英语世界广为流传,并在传播中华典籍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学术界对其中典籍英译的研究极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译典籍的错误问题和医学专业术语翻译研究,鲜有涉及典籍中文化专有项的研究。本研究以文化专有项理论为基础,从《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以及科学思想史卷的前十章中识别文化专有项;并采用统计和例证的方法,对这些文化专有项及其翻译策略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发现,在所选文本中,共引用了63篇中国典籍,涉及九种类型:数学、天文学、百科全书、哲学、历史、史料笔记、小说、诗歌以及经文。在这63篇引用典籍中,中国文化专有项共计536个,分为宗教文化,物质文化,生态文化,政治文化,社会文化和教育文化六大类。以两册为一个整体,教育文化词占比(37.2%),紧接着是社会文化词(25.5%),生态文化词(16.1%),宗教文化词(8.9%),政治文化词(8.4%)和物质文化词(3.9%)。同时,本研究总结出了12种翻译策略,分别是音译,语言解释,文外解释,文内解释,指称翻译,使用同义词,有限泛化,绝对泛化,同化,删除,定译和音译加绝对泛化。其中,前五种翻译策略定性为异化,后五种为归化。研究发现,在数学卷中,异化的翻译策略占比49.2%,归化占比24.6%,剩余26.2%将异化与归化相结合;在科学思想史中,异化的翻译策略占比52.9%,归化占比39.7%,剩余7.4%的翻译策略涵盖了异化与归化。研究数据表明该译本的异化程度较高。从目的论的角度看,译本中异化的主导地位与译者的翻译目的息息相关。为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李约瑟采用适量的归化,为目标语读者营造了亲切的阅读氛围,继而运用大量的异化,尤其是音译,保留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韵味,进一步加深了目标读者对原语的记忆,实现了译者最初的翻译目的。(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3-01)
穆丽丽[5](2017)在《中国文化专有项的回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异语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将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在加工后介绍给目的语国家的读者,从而推动了文化交流。所以,把异语写作作家的作品译为汉语时,需要将此类作品中的中国文化给予还原,这便是“回译”。而由于回译过程中并没有一个中文版本作为回译的原文本,因此这样的翻译属于“无根回译”或“无本回译”。上世纪40年代,林语堂先生出于对苏东坡的喜爱,收集资料并创作了英文版的《苏东坡传》(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这部传记旨在向西方读者介绍这位伟大的诗人,并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部传记目前有两个汉语译本,分别由张振玉先生、宋碧云女士翻译。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努力还原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信息,因此被看作是一种文化的回译。基于王宏印教授“无本回译”和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理论,本文对林语堂原作所涉中国文化专有项进行研究,发现林语堂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对中国特色的文化专有项采用了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同时对两个汉语版本的《苏东坡传》中出现的中国文化专有项进行分类和对比分析,探讨造成文化专有项误译或错译的主客观因素:回译过程复杂;回译工作量庞大;原文的可译性程度;译者的素质,等等。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对海外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专有项回译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7-05-12)
王菲菲[6](2016)在《从功能翻译理论解析《卧虎藏龙》英文字幕中的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卧虎藏龙》在国际影坛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既来源于精妙的电影艺术,也来源于其英文字幕的恰当翻译,其中大量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值得研究借鉴。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解析其中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以使译文既传递源语的文化信息,又符合目的语观众的认知习惯和文化背景。(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BERTHIAUME[7](2015)在《关于汉英法文化翻译:对比与分析余华《活着》英法译本中对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在20世纪末经过了一段急速的发展,如今中国希望扩大其在国际舞台的文化工业。虽然中国文化在东亚、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传播比较成功,但是在西半球依旧被误解。在本论文中,笔者将分析此问题的核心原因,并以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元素的一本中国文学作品(即余华的《活着》)及其英法译本为分析样品,分析基于文化翻译理论(具体基于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以及关联理论。笔者认为文学是文化传播的正当和有效途径,因此论文将对比和评论译者在把中国文化专有元素译成英文和法文时采取的综合战略。为此笔者特意甄选和提取了20片摘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译者对中国文化的写照和对文化专有项的处理,笔者发现了不少有待提高之处,并想带读者重新思考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普遍作风,以便充分发挥文学作为跨文化交流好渠道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5-05-05)
汤盼[8](2015)在《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的制约因素及其翻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影视作品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纪录片对文化传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更是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效果的优劣。本正是基于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在纪录片领域的研究空缺,结合《舌尖上的中国1》中文化专有项的实例翻译与理论分析研究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的制约因素及其翻译策略。《舌尖上的中国1》及其系列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得一档美食类纪录片,通过对中华美食多维度的呈现,不仅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也展现了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特点。根据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研究成果,笔者从《舌尖上的中国1》中找出了200个中国文化专有项及其翻译,并将其分为十一个小类,通过统计和例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文化专有项在翻译中的制约因素及其翻译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舌尖上的中国1》英译版中,主要有两类影响翻译策略的因素,分别是非文本因素和文本因素,其中非文本因素又分为意识形态、目标语观众及其期待;文本因素又分为上下文、字幕时间及空间制约、文化及历史背景。(2)在《舌尖上的中国1》中,根据艾克西拉的理论,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共有七种,其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语言翻译、转化字母系统或音译、绝对世界化、同化、文内解释、有限世界化、同义词。其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国文化专有项,其采用的翻译策略在比例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研究不仅有助于观察文化专有项在纪录片中的整体翻译特征,也可以为后续翻译实践活动提供一种参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许菲菲,刘明东[9](2015)在《文化图式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专有项口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图式是认知心理学中图式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人类文化认知的规律,也为口译研究提供新视点。本文从文化图式视角探讨中国文化专有项口译,指出中国文化专有项口译应遵循文化传真与文化适应性原则,采取文化图式对应、文化图式转换、文化图式补偿的翻译策略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保真地译介出国门,实现传播中华文化之目的。(本文来源于《东莞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崔凤华[10](2014)在《文化专有项在《中国文化读本—中国瓷器》翻译中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基本上中国各大博物馆的瓷器介绍上都配有英文解释,方便前来参观的国际友人。但无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还是景德镇瓷器博物馆,瓷器翻译的用词、格式不统一,内容不丰富,缺乏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介绍,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瓷器这一中华瑰宝向世界的传播。规范的文物介绍翻译影响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对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文化上不被普通读者理解或接受的文化专有项已得到了世界各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赋予汉语丰富多彩的文化专有项,这些在中国文化的翻译中随处可见。汉语的文化专有项外译的研究将会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地位,进而宣传中国文化。艾克西拉提出了十一个文化专有项(culture-specific items)的处理策略。笔者在《中国文化读本——中国瓷器》一书部分章节的汉译英翻译过程中,用艾克西拉的理论分析文本,然后使用他总结的一些策略,发现该策略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瓷器翻译在国内的现状,说明了文化专有项的定义以及处理策略,最后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瓷器翻译上常用的翻译方法,并探讨这一理论对瓷器英译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4-05-22)
中国文化专有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翻译语境论和话语研究为基础,从艾克西拉的翻译策略选择要素入手,以代表中国当代文化特色的语汇为研究对象,以期正确地译介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特定涵义,让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以此树立大国地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文化专有项论文参考文献
[1].王毅.科幻小说《叁体》中的中国文化专有项英译策略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
[2].李晶.当代文化语境下中国文化专有项英译研究[J].中国外语研究.2018
[3].杨潇鸣.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文化专有项英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4].石颖.目的论视角下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5].穆丽丽.中国文化专有项的回译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
[6].王菲菲.从功能翻译理论解析《卧虎藏龙》英文字幕中的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7].BERTHIAUME.关于汉英法文化翻译:对比与分析余华《活着》英法译本中对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8].汤盼.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的制约因素及其翻译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9].许菲菲,刘明东.文化图式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专有项口译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
[10].崔凤华.文化专有项在《中国文化读本—中国瓷器》翻译中的处理[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