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混合厌氧消化及动力学模型初探

厨余垃圾混合厌氧消化及动力学模型初探

论文摘要

厨余垃圾具有产生量较大、成分复杂及容易腐烂发臭等特性,如处置不合理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严重危害城市环境、破坏城市景观,传播疾病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其次,由于畜禽奶品以及相关制品需求的增加,带动了规模化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不断增加,畜禽的粪便和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在能源短缺的今天,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厨余生活垃圾以及畜禽养殖废物,既可以解决厨余垃圾和畜禽废物污染环境的问题,又可以产生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从长远看,还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本试验采用自行设计的CSTR厌氧反应装置,在中温36℃条件下厌氧消化处理厨余生活垃圾及畜禽养殖废物(猪粪)。通过试验,对厨余垃圾和畜禽养殖废物(猪粪)混合厌氧消化运行特征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厨余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发酵液pH、碱度、VFA、氨氮、原料产气率以及甲烷含量在不同有机负荷下的厌氧消化运行效果及产能情况。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厨余垃圾与猪粪厌氧发酵过程中pH、碱度、VFA、氨氮、产气效率及甲烷含量随不同有机负荷的变化趋势。从pH、碱度、VFA、氨氮、产气效率及甲烷含量多个方面考察了最适合厨余垃圾与猪粪厌氧发酵的VS有机负荷。本试验基于CSTR厌氧反应器和一级动力学反应建立了厨余垃圾厌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结合试验数据,通过曲线拟合得出最大原料产气率ym=622.75ml·g-1。在拟合出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反应的一级反应常数k=0.081d-1的情况下,计算得出当产气率达到最大原料产气率的70%和80%的HRT分别为29和48天。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厨余垃圾与畜禽养殖废物(猪粪)的混合厌氧消化过程工艺参数的优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厨余垃圾的特性
  • 1.1.2 厨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 1.2 厨余垃圾处理现状详述
  • 1.2.1 厨余垃圾现有治理方法
  • 1.2.2 现有方法详述及展望
  • 1.3 厨余垃圾与猪粪混合厌氧消化及动力学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厨余垃圾与猪粪混合厌氧消化及动力学模型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2 厨余垃圾与猪粪混合厌氧消化及动力学模型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厨余垃圾厌氧消化原理及动力学模型的选择分析
  • 2.1 厨余垃圾厌氧消化基本原理
  • 2.2 厌氧消化动力学
  • 2.2.1 Monod动力学
  • 2.2.2 Contois动力学
  • 2.2.3 一级动力学反应
  • 第3章 厨余垃圾与猪粪混合厌氧消化的室内研究
  • 3.1 厨余垃圾与猪粪的成分分析
  • 3.1.1 厨余垃圾与猪粪的采集及保存
  • 3.1.2 厨余垃圾与猪粪的成分分析
  • 3.2 实验监测项目及测定方法
  • 3.2.1 TS和VS测定
  • 3.2.2 pH值测定
  • 3.2.3 碱度测定
  • 3.2.4 总氮测定
  • +-N)的联合滴定'>3.2.5 挥发性有机酸(VFA)—氨氮(NH4+-N)的联合滴定
  • 3.2.6 其他项目测定
  • 3.3 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的实验设计
  • 3.3.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3.3.2 实验装置
  • 3.3.3 本研究运行方案设计
  • 第4章 厨余垃圾厌氧消化试验结果分析
  • 4.1 pH值随不同VS有机负荷的变化
  • 4.2 碱度随不同VS有机负荷的变化
  • 4.3 VFA随不同VS有机负荷的变化
  • 4.4 氨氮随不同VS有机负荷的变化
  • 4.5 不同VS有机负荷下甲烷气体浓度的变化
  • 4.6 单位原料产气率随不同VS有机负荷的变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气动力学模型研究
  • 5.1 模型的建立
  • 5.2 模型的求解
  • 5.2.1 一级反应常数的求解
  • 5.2.2 不同负荷下HRT的求解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有机负荷对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J]. 建筑与预算 2019(03)
    • [2].不同有机负荷下混合蔬菜废物厌氧消化性能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8)
    • [3].中药渣不同有机负荷厌氧发酵工艺参数分析[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4)
    • [4].低有机负荷对污泥膨胀及造纸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5].低有机负荷处理高浓度金属离子废水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 2016(18)
    • [6].有机负荷对酒糟厌氧消化降解及甲烷产率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9)
    • [7].有机负荷冲击下两相厌氧工艺的稳定性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17)
    • [8].有机负荷调控对餐厨垃圾高温固态发酵全过程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6)
    • [9].进水有机负荷和曝气速率对强化脱氮的影响[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6(05)
    • [10].有机负荷对污泥胞外聚合物分泌特性及颗粒形成的影响[J]. 化工进展 2018(04)
    • [11].有机负荷对餐厨垃圾单相厌氧发酵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5)
    • [12].对虾养殖池塘混养罗非鱼对底质有机负荷的作用[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5(03)
    • [13].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分层蚯蚓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0(01)
    • [14].有机负荷对制革废水好氧氨氮氧化速率的影响[J].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19(04)
    • [15].有机负荷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特性的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08)
    • [16].HABR反应器中有机负荷突变对其运行过程的影响[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7].连续有机负荷冲击对SBR系统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 2011(13)
    • [18].高有机负荷冲击对填料型MBR运行性能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5)
    • [19].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及其稳定性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8(07)
    • [20].有机负荷对ABR降解抗生素废水性能的影响[J]. 机电信息 2009(33)
    • [21].CAST工艺在低水温低有机负荷条件下的启动调试[J]. 辽宁化工 2009(04)
    • [22].高温条件下不同有机负荷废弃脂肪的厌氧消化性能[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23].CABR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抗短期有机负荷潜能[J]. 环境工程学报 2012(11)
    • [24].低有机负荷率下聚磷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J]. 天津大学学报 2010(05)
    • [25].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性能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3)
    • [26].低有机负荷对SMBR系统的影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27].中温条件下不同有机负荷木瓜皮的产气潜力和动力学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8].不同OLR对流固共筑生物膜ABR生物制氢系统影响[J]. 化学工程 2019(11)
    • [29].3种人工湿地填料对磷的动态吸附特征[J]. 四川环境 2011(01)
    • [30].葡萄酒蒸馏废水厌氧处理系统的产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化工 2008(S2)

    标签:;  ;  ;  

    厨余垃圾混合厌氧消化及动力学模型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