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好历史的“草稿”(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楠[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其实一直为党、国家和教育界所关注,并且不断有相关政策出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关政策的实施尚未完全改变人们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和态度,尚未彻底改变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在一些教育场合,劳动教育甚至被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这也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应有之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还是《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都体现了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劳动是创造人类社会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教育则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这其实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教育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而出现的。我国的劳动教育,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基础,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理念,并根据我国国情合理采纳中外教育学者的相关理论和各国实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论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相关思想,不断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为我国劳动教育事业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演变历程的梳理和挖掘,有助于厘清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发展脉络,在理论层面推进对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发展历程中已经出现诸多变化,这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而劳动教育对社会的改造作用也应加以考量,这样从整体上以历史视角分析劳动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上跟上时代步伐。围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演变与发展,本研究在论证中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劳动教育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其一是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概念梳理,通过古今中外对二者的认识做综合分析和界定;其二是通过分析劳动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劳动能力提升、劳动形态变化、劳动范围扩展,阐明影响劳动教育相关主要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三是从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劳动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来源,着重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和耕读教育理念,并对近现代中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思考和探索进行概述。第四部分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探析,通过对该时期党的劳动教育思想从确立到探索实践,再到“文革”期间的曲折探索的梳理,从劳动教育目的和实践效果进行剖析。第五部分是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对劳动教育思想的重塑与革新。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快速发展,使得劳动教育思想在发展中添加了“技术”的元素,无论是从劳动素养还是综合实践出发,这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开始强调综合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六部分是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中国共产党明确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和创新动力,在劳动教育思想中强调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培育人才创新能力,这些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培育时代新人、破解人才培养问题的需要,同时将劳动教育延伸到社会不同主体,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性。第七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指出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在劳动教育思想发展中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握理论实际相结合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拓展实践平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使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更好发挥作用。
郑云盼[2](2021)在《“成长树”APP中用户交互界面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发展的影响。一个词也常被提及,即为“原生家庭”。每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后,6到7年内的所有时间几乎都是在家长的陪伴中度过的。而儿童教育学表明这段时间正处于儿童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儿童教育可以开发人类的巨大潜能。而儿童作为国家和人类社会的未来,每个家庭都有责任和社会义务抚育好下一代。虽然现在的学前教育有渐渐社会化的趋势,但是学龄前的家庭教育仍然非常重要。很多家庭都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在实际抚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本文为了帮助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更科学的育儿,通过模拟家长和孩子日常相处的情境,设计并实现开发了基于IOS系统的关注幼龄儿童成长的“成长树”APP交互操作界面。本文通过分析当今社会环境下,目标人群在与孩子相处和对孩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设想的情感化需求,首先对APP进行需求分析,并依据需求产出产品的功能结构图和原型图。然后从人机工程学、设计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成长树”APP界面做详细设计和交互设计,并介绍动效交互设计中使用到的工具及JS代码。最后会对APP的交互界面进行实际操作,并分享部分使用者的心理感受。本文着重于APP的界面设计开发,采用了经典的MVC设计模式。使用Sketch、Adobe illustrator等设计软件,完成了APP导航页、详情页等页面的UI。通过Xcode的界面生成器Storyboard和Swift代码结合的方式构造了 APP的原生界面,实现了界面的基本功能:利用delegate方式实现“成长树”APP视图与控制器之间的消息传递,降低代码后期的维护成本;利用UIkit前端框架来构建生活页、心愿单页等界面;利用CoreData和LeanCloud分别完成界面产生数据部分的数据库本地存储和云存储。并使用After effects、Principle等软件完成各个页面间及页面内的交互和动画设计部分,最后使用Principle镜像来模拟真机使用效果,体验人机交互。“成长树”APP的创作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以儿童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平台,创造一个科学健康的育儿社区,用户们可以在APP上获取到丰富的育儿信息,了解到专业的育儿知识。通过交流分享,实现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并与平台一起成就社区内的良性发展。
张民生[3](2021)在《“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百年南艺文脉源远流长,中国画教学思路贯穿其中,是为文脉的核心。民国伊始,刘海粟本着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中国画的历史担当,所创办的上海美专以“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救国救民”为办学初心,以“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为办学目的,以“不息的变动”为办学精神,以“美育”“闳约深美”“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原则,其中蕴含的“本质性”“灵活性”“学术性”这三个特点奠定了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继而,上海美专在中国画专业教学中形成了“中国画本体探究”“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这三个特点,标志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建国以来,中国画教学思路虽然一方面不断根据新中国文艺政策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经济、外来艺术思潮的影响,但仍坚守上海美专的传统并灵活的予以变通,众多名师在教学中构建了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因而产生了“南艺风格”,是为教学成果。简而言之,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是持纯粹学术眼光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研究中国画本质,以开中国画之新机运。学术性、灵活性、本质性是其特点,“持经达变”是为精炼的概括。
蔡宽量,何弦[4](2021)在《贝多芬的“去世俗化”:贝多芬是位圣乐作曲家吗?——2020四川音乐学院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主旨讲座》文中认为在西方音乐的叙事之中,世俗化的贝多芬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神话吗?讲座探索了贝多芬的"圣乐"这一音乐类别与他启蒙运动倡导者这一身份背后的意识形态之间所形成的张力。如果这种世俗性的观点是可疑的,那么这是否会将贝多芬逆转成为一位保守者?这是否会让许多已被公认的音乐学术成果烟消云散?或者,是否还有另一条前进的道路呢?
李文雅(Yvone Welikhe)[5](2020)在《斯瓦希里语“PIGA-”与汉语“打—”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在对比汉语习得的相关研究中,少有以斯瓦希里语与汉语的对比研究文献,而专门针对动词这种常用词类的研究就更少了。笔者在本文中尝试以汉语中的动词“打”和斯瓦希里语中的“piga”词语为分析实例,从语义、语法角度对这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对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针对斯瓦希里语学生“打”字词语教学和习得中的问题提出了参考性建议。进一步对受访者的回答进行分析探讨,以便增强本文研究的实践依据。笔者希望本文能够对具有斯瓦希里语背景的肯尼亚及非洲留学生提供借鉴和帮助,并为在非洲进行汉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和访谈调查法。在汉语动词“打”和斯瓦希里语“piga”语义对比研究中,笔者发现:当仅表达一个单一动作时“piga”与汉语“打”的含义基本相同;斯瓦希里语“piga”与名词组成新的行为动词时,“piga”通常没有自己的本义,但是当表示“两个物体进行接触”的时候,“打”和“piga”有重合的部分;“弹奏乐器”“吹”“抹平、抚平”等意义是斯瓦希里语“piga”所独有。语法方面,我们发现:在带宾语和补语这个语法特点上,“打”和“piga”有着基本相同的语法组合机制;“piga”的时态形式比“打”更丰富;“piga”可以作为词缀的位置比“打”更灵活;“piga”作谓语时有独特的用法。以斯瓦希里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负迁移;教学教材的影响和学习者学习策略单一。针对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对母语为斯瓦希里语的汉语学习者从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和教材安排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邹波涛[6](2020)在《航空企业信息编码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企业运行的数据将成为最为宝贵的财富。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数据量也在急剧增大,数据挖掘是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可或缺的能力,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信息分类编码技术作为数据的基础支持技术,在信息化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信息分类编码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效率,从而影响企业的信息化数据管理。本文从航空企业信息编码管理现状分析出发,对公司实施信息编码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根据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信息编码管理系统建设和实施的设想。本文基于J2EE技术,采用B/S开发模式,实现了航空企业信息编码系统。在分析阶段,通过调研分析航空企业信息编码系统的现状,拟定系统的一系列业务需求、系统功能需求和系统集成需求;根据需求开展了系统的开发,实现了编码标准体系、自动编码管理、系统配置与管理、集团代码配置与管理、企业代码配置与管理、退出系统等功能模块。在系统实现过程中融入了标准化管理的相关方法,采用了编码规则柔性定义、基于流程模板的流程设计、代码自动模糊查重等关键技术,能够利用系统自动进行编码。在推广阶段,清理导入了信息编码的基础数据,建立信息编码系统运行制度,系统得到深度应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董春玲[7](2020)在《藏族传统壁画修复的整体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遗产中的整体性保护原则是重要原则之一,保护文化遗产自身的同时,强调与自身相关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保护,在关注遗产的同时,应进行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研究。因此,非物质文化赋予了物质文化更深的意义,物质文化要结合非物质文化才能更好的被认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整体性保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藏传统壁画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罗布林卡曾经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其中每个宫殿的传统壁画都在讲述一段藏族历史,且有一部分传统壁画在藏族地区是独一无二的题材内容。但经过自然、建筑结构本身与人为等因素,这里的壁画出现各种损坏的问题。本文按照整个修复流程中不同的修复群体和修复技艺进行章节内容的划分,章节内容与逻辑是从文化遗产中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整体性保护角度出发,每一章节按照人、物、艺、信仰相结合的修复过程进行构思,既注重藏族传统壁画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的结语部分结合以上每一章节内容,总结出藏族传统壁画修复整体性保护的观点,并引出整体性保护中传统壁画修复的宗教意义与文化意义。文章由绪论、四章正文和结语组成。主要是围绕着藏族传统壁画修复的整体性保护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并结合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选题意义。从问题意识出发,对关于这一领域与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主要从文化遗产中的整体性保护视角、文物修复保护与传统壁画修复等方面进行综述。通过研究历史和现状并结合田野调查实践交待在此文中所运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总述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第一章藏族传统壁画的背景考察与现状分析田野中传统壁画的传入、发展与现状。笔者通过文献资料和四次田野调查,探讨传统壁画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根据田野点中的现象描述,寻找出组成传统壁画修复的整体性要素。第二章到第五章讲述藏族传统壁画修复的整个过程,从屋顶的防水修复到墙体病害修复再到画面层的补绘修复最后是开光的宗教仪轨,及在每个修复的过程都会涉及到人、情、物、艺与信仰相关的事情,藏族传统壁画中“开光”仪式的结束,才是西藏传统壁画修复中整个过程的结束,经过开光仪式的壁画才具有了艺术欣赏与宗教意义的双重效用。通过上述论述,本研究初步得到以下结论:在藏族传统壁画修复中,结合田野调查修复情况,分为不同的修复阶段与修复群体,关注整个修复流程中本土与外来修复技艺的同时,还要关注与其相联系的修复群体、修复工具、宗教信仰等方面,并从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角度,分析出藏族传统壁画修复的整体性保护相关因素,并引出整体性保护中传统壁画修复的宗教意义与文化意义。
李学娟[8](2020)在《关于乐谱本体地位与功能的学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乐谱是音乐实践和音乐传承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关于乐谱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并不鲜见。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乐谱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记谱法的理论、历史与创新的研究等方面,关于乐谱的本体地位与功能等问题少有涉猎。乐谱的本体地位与功能问题,是音乐美学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填补音乐美学研究领域中的缺失。本文首先对乐谱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乐谱的相关释义、乐谱在音乐中的功能与地位等方面的内容来探讨乐谱在音乐中的本体地位,它是使用记谱法用来记录音乐的载体,是保存和巩固音乐记忆的形式。再通过对乐谱、音响与音乐作品关系的论述,进一步了解乐谱的相关理论,乐谱是对音乐音响信息的固定与确立,音响使音乐以声音化的听觉形式存在着,但要在乐谱的规定下来演绎音乐。然后从乐谱与音乐、音乐作品的关系,和乐谱与语言的关系角度,展开关于乐谱的美学思考。乐谱是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是音乐存在的一种载体,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殊的音乐语言,通过音乐符号来记录音乐,乐谱源出于语言文字体系,音乐书写体系发展成熟之后,又独立于语言文字体系之外,但它与语言文字体系之间的亲缘关系却是永远不能抹杀的。其次,对于西方音乐书写历史中乐谱的功能进行介绍。二十世纪西格先生提出的指令性和描述性记谱的概念以及对于两种记谱性质的划分,是应用于鉴别音乐书写历史进程中,乐谱功能与地位所发生变化的重要前提,据此梳理出音乐书写体系演变历程中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第一个时间节点发生在14世纪,记谱法的性质由音乐书写体系成立之初的描述性记谱,发展为描述性记谱与指令性记谱相结合的混合记谱;第二个时间节点是在17世纪,记谱法的性质由14世纪时的混合性记谱演化为指令性记谱。这是本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对乐谱的相关理论以及音乐书写历史中乐谱的功能进行论述之后,以三章内容的篇幅分别对乐谱和音乐创作、乐谱和音乐表演、乐谱和音乐接受这三对关系进行讨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接受都属于音乐实践活动的环节,将乐谱和这三个音乐实践环节的关系加以阐述,目的是对本文的主题——乐谱的本体地位与功能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从乐谱和音乐创作的关系中可以发现,乐谱包括草稿在作曲家进行创作、记录基本乐思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从乐谱和音乐表演的关系中发现,乐谱对于音乐表演所发挥的指示功能,是乐谱功能的变化对音乐表演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一。乐谱和音乐接受的关系涉及到音乐分析、音乐理解,以及听赏模式等问题,对这一系列问题的阐释,有助于清晰的认识乐谱作为音乐接受中一种专业性工具存在的意义与功用。
赵娜娜[9](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余悦雯[10](2019)在《基于Minecraft的Python编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文中指出在这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以及人才培养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要求,编程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计算思维也成为了青少年必备素养之一。青少年编程教育正不断地发展,但依然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偏低龄等问题,并且缺乏有理论指导的教学设计。因此,本研究从编程教育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启示出发,积极响应科技人才培养的号召,创新设计Python语言的编程教学活动并实施。本研究首先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并对编程教育、游戏化学习、编程学习兴趣、计算思维等概念进行了阐述。第二,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以游戏化学习理论、计算思维三维框架等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梳理总结国内外的编程教育、游戏化学习、计算思维培养的研究现状,并总结目前编程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据此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研究内容。第三,借助计算思维三维框架,从计算概念、计算实践、计算观念三个维度制定教学活动大纲和教学目标。从游戏化学习的八个特点和相关游戏化设计原则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框架和内容,基于Minecraft游戏平台,以“我是小小农场主”为教学活动主题,面向初中生群体,共设计十个课时的Python编程教学活动。后于某中学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施,参与活动的学生共有三十名。第四,根据活动实施情况,从编程学习兴趣、计算思维水平、学生成果作品、学生访谈四个方面对本次Python编程教学活动进行活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游戏化学习与编程教育的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编程学习兴趣与计算思维水平。最后,在本次活动设计实施的基础上进行活动总结,从教学活动、游戏化学习、教师作用、计算思维的培养四个方面提出反思,为日后的编程教育提出改进意见,也为其他编程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意义,从而促进游戏在教育上的应用,推动编程教育的发展。
二、打好历史的“草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好历史的“草稿”(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劳动教育的一般解释 |
2.1 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概念诠释 |
2.1.1 劳动 |
2.1.2 劳动教育 |
2.2 社会发展中导致劳动教育相关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 |
2.2.1 劳动能力提升 |
2.2.2 劳动形态变化 |
2.2.3 劳动范围拓展 |
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教育特征 |
2.3.1 树立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观念 |
2.3.2 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劳动精神 |
2.3.3 提升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素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
3.1 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 |
3.1.1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3.1.2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 |
3.1.3 劳动精神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及个体发展的需要 |
3.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教育学者的劳动教育理念 |
3.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 |
3.2.2 符合农业社会发展需要的“耕读”劳动教育理念 |
3.2.3 中国近现代教育学者对传统劳动教育的反思 |
3.3 国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
3.3.1 近代欧洲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探索 |
3.3.2 苏联教育学者在劳动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 |
4.1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思想的初步确立 |
4.1.1 以“为工农服务”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 |
4.1.2 以解决毕业生就业和人才紧缺为劳动教育契机 |
4.1.3 “以俄为师”的劳动教育政策取向 |
4.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
4.2.1 劳动教育向“本土探索”的思想转变 |
4.2.2 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
4.2.3 以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劳动教育目的 |
4.2.4 通过课堂教学和勤工俭学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
4.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曲折探索 |
4.3.1 以世界观改造为劳动教育重点 |
4.3.2 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劳动教育目的 |
4.3.3 “开门办学,上山下乡”的劳动教育实践 |
第5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探索革新 |
5.1 强调“技术”的劳动教育恢复与探索 |
5.1.1 劳动与技术“合成”下的劳动教育 |
5.1.2 以“为四化培养建设人才”为劳动教育目的 |
5.1.3 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
5.2 立足“素养”的劳动教育改革与深化 |
5.2.1 劳动教育中“人”的回归 |
5.2.2 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劳动教育目的 |
5.2.3 劳动教育列入综合实践活动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 |
6.1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审视 |
6.1.1 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基本前提 |
6.1.2 劳动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的重要支撑 |
6.1.3 劳动教育是破解人才培养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6.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 |
6.2.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 |
6.2.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动力 |
6.3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思想建设的要点 |
6.3.1 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
6.3.2 塑造诚实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 |
6.3.3 培育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 |
6.4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
6.4.1 重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
6.4.2 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 |
6.4.3 强化党员干部劳动教育,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7.1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的历史经验 |
7.1.1 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 |
7.1.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根本遵循 |
7.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原则 |
7.2.1 坚持理论实际相结合,在发展中丰富党的劳动教育思想 |
7.2.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实践创新为社会提供合格建设者 |
7.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实践的机制构建 |
7.3.1 探索立德树人中劳动教育的合理路径 |
7.3.2 拓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
7.3.3 不断完善劳动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成长树”APP中用户交互界面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成长树”APP的开发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APP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成长树”APP的市场需求分析 |
2.1 “成长树”APP需求概述 |
2.1.1 “成长树”APP的项目背景 |
2.1.2 “成长树”APP的目标使用人群 |
2.1.3 “成长树”APP的用户习惯和心理状态分析 |
2.1.4 “成长树”APP的使用场景概述 |
2.2 “成长树”APP实现的目标 |
2.3 “成长树”APP功能性需求分析 |
2.3.1 角色用例分析 |
2.3.2 文章资源获取功能性需求分析 |
2.3.3 生活资源获取功能性需求分析 |
2.3.4 心愿商品资源获取功能性需求分析 |
2.3.5 发布信息功能性需求分析 |
2.4 “成长树”APP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三章 “成长树”APP整体架构设计 |
3.1 APP设计原则 |
3.2 APP开发架构设计 |
3.2.1 “成长树”APP技术架构设计 |
3.2.2 “成长树”APP功能架构设计 |
3.2.3 “成长树”APP的开发模式和设计模式 |
3.3 APP数据库设计 |
3.3.1 “成长树”APP的数据库概念设计 |
3.3.2 “成长树”APP的数据库逻辑设计 |
3.4 APP模块设计和原型设计 |
3.4.1 “成长树”APP设计规范 |
3.4.2 “成长树”APP生活模块 |
3.4.3 “成长树”APP心愿单模块 |
3.4.4 “成长树”APP发布模块 |
3.4.5 “成长树”APP原型设计 |
3.5 APP页面的交互设计和交互逻辑 |
3.5.1 页面之间的跳转实现 |
3.5.2 页面内的功能点实现 |
第四章 “成长树”APP详细界面设计和实现 |
4.1 APP标志设计 |
4.1.1 APP的logo设计 |
4.1.2 APP的图标设计 |
4.2 APP模块实现 |
4.2.1 生活模块的实现 |
4.2.2 心愿单模块的实现 |
4.2.3 发布和编辑模块的实现 |
4.3 APP色彩设计 |
4.3.1 基于用户心理的色彩模型分析 |
4.3.2 “成长树”APP的色彩设计规范 |
4.3.3 “成长树”APP的两种色彩模式(深色背景和浅色背景) |
4.4 APP整体设计和交互拓展设计 |
4.4.1 APP的人性化详细设计 |
4.4.2 APP的流畅交互拓展设计 |
4.4.3 APP的个性化交互拓展设计 |
4.5 APP的设计思考和拓展 |
第五章 “成长树”APP的测试 |
5.1 “成长树”APP的开发实现 |
5.1.1 “成长树”APP的开发介绍 |
5.1.2 “成长树”APP的实现过程 |
5.1.3 “成长树”APP的实现结果 |
5.2 “成长树”APP的功能测试 |
5.3 “成长树”APP的交互测试 |
5.3.1 cell的展开交互 |
5.3.2 cell的力学动画 |
5.3.3 点击交互和滑动交互 |
5.4 “成长树”APP的用户体验 |
5.4.1 使用仿真感受手机使用效果 |
5.4.2 用户使用反馈 |
第六章 结论 |
引文出处及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
1、选题缘由 |
2、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及关键词 |
1、选题范围 |
2、关键词阐释 |
三、研究现状 |
1、专着与论文 |
2、档案与资料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历程 |
第一节 上海美专时期(1912-1952) |
一、课程的逐步设置(1912-1919) |
二、专业的创办与发展(1920-1937) |
三、全面抗战中的艰苦办学(1937-1945) |
四、教学的调整(1946-1952) |
第二节 华东艺专、南京艺专时期(1952-1959) |
一、专业的取消(1952 年第一学期) |
二、课程的逐步恢复(1952 年第二学期—1958) |
第三节 南艺初期(1959-1966) |
一、教学秩序的逐步恢复(1959-1964) |
二、教学秩序受到冲击(1964-1966) |
第四节 社会运动时期(1966-1976) |
一、教学的混乱(1966-1971) |
二、教学秩序的短暂恢复(1972-1973) |
三、教学再次受到“左倾”政治的冲击(1974-1976) |
第五节 改革开放后(1977-至今) |
一、教学本质的回归(1977-1978) |
二、教学本质的新生(1979-1999) |
三、教学本质的发展(2000-至今) |
小结 |
第二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刘海粟办学初心和办学目的本质性 |
一、“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 |
二、“救国救民” |
三、“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 |
第二节 刘海粟办学精神的灵活性 |
一、“不息的变动”产生与保障 |
二、“不息的变动”具体措施 |
第三节 刘海粟办学原则的学术性 |
一、“美育” |
二、“闳约深美” |
三、“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
小结 |
第三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 |
第一节 中国画本体探究 |
一、特点:气韵、写意、笔墨 |
二、画理:六法 |
第二节 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 |
一、师资:“学术自由”契合“海派无派” |
二、课程:“兼收并蓄”之中“突出国画” |
第三节 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 |
一、深究传统并力主创新 |
二、绘画实践结合史论研究 |
三、强调写生 |
四、重视文化修养 |
小结 |
第四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流变与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的初变(1952-1966) |
一、新中国文艺政策主导中国画教学思路 |
二、新中国文艺政策与中国画教学思路的融合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二节 社会运动时期的再变(1966-1976) |
一、“政治统帅教学” |
二、“政治统帅”下上海美专中国画教学思路的短暂恢复 |
三、“左”倾的回潮 |
四、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调整(1977-1999) |
一、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次调整 |
二、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再次调整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发展(2000-至今) |
一、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提出背景 |
二、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明确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小结 |
第五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教学的“合”与“分” |
一、开始于“合” |
二、中途之“分” |
三、再次相“合” |
第二节 “分科教学”与“一专多能” |
一、“分科教学” |
二、“一专多能” |
第三节 临摹、写生、创作阶段性教学 |
一、逐步形成 |
二、成熟 |
三、发展 |
第四节 首重创作 |
一、“创作”的由来及本义 |
二、以创作课为中心 |
小结 |
第六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个案体现 |
第一节 人物画专业名师 |
一、沈涛的教学主张、艺术追求和创作 |
二、王孟奇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
第二节 山水画专业名师 |
一、张文俊的学画路径、创作追求和创作 |
二、方骏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
第三节 花鸟画专业名师 |
一、陈之佛的学术研究、研习体会和创作 |
二、谢海燕的学术研究、教育纲领和创作 |
三、陈大羽的学术研究、教学主张和创作 |
第四节 美术史论名师 |
一、郑午昌的学术研究、学画路径和创作 |
二、俞剑华的学术研究、教学方法和创作 |
三、温肇桐的学术研究 |
四、罗尗子的学术研究和创作 |
小结 |
第七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教学成果 |
第一节 教学体系 |
一、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初步创建 |
二、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
三、教学体系思辨 |
四、代表性院校教学体系 |
第二节 中国画专业课程体系 |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课程体系的四个阶段 |
二、人物画课程体系 |
第三节 “南艺风格” |
一、逐步形成 |
二、深化 |
三、特点 |
第四节 培养的杰出人才 |
一、两个时期的人才 |
二、特点:和而不同、一人一貌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大事记 |
二、南艺中国画专业学习指南 |
参考文献 |
一、主要参考书目 |
二、主要参考论文 |
三、档案资料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贝多芬的“去世俗化”:贝多芬是位圣乐作曲家吗?——2020四川音乐学院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主旨讲座(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一、世俗策略 |
二、神话策略 |
(一)前提假设:非功能性vs功能性 |
(二)意识形态:自由vs奴役 |
(三)叙事 |
三、反向策略 |
(一)第一步,打破神话的稳定 |
(二)第二步,检验这一神话 |
(三)第三步,重新语境化 |
(四)第四步,未实施的步骤 |
四、回到起点 |
五、《槌子键琴奏鸣曲》 |
(5)斯瓦希里语“PIGA-”与汉语“打—”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0.2 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内容 |
0.2.3 研究方法 |
0.3. 汉语动词“打”研究综述 |
0.3.1 汉语动词“打”语义研究综述 |
0.3.2 汉语动词“打”语法语用研究综述 |
0.4 斯瓦希里语“PIGA”词语研究综述 |
0.4.1 斯瓦希里语“piga”语义研究综述 |
0.4.2 斯瓦希里语“piga”语法语用研究综述 |
第1章 斯瓦希里语“PIGA”和汉语动词“打”语义对比研究 |
1.1 语义分类对比研究 |
1.1.1 汉语“打”的语义分类 |
1.1.2 “piga”的语义分类 |
1.1.3 “打”和“piga”的语义分类对比 |
1.2 语义特点对比研究 |
1.2.1 “piga”和“打”语义特点的相同点 |
1.2.2 “piga”和“打”语义特点的不同点 |
1.3 小结 |
第2章 斯瓦希里语“PIGA”和汉语动词“打”语法对比研究 |
2.1 “打”和“PIGA”的组合机制对比研究 |
2.1.1 汉语“打”的组合机制 |
2.1.1.1 “打(动词)+X”的组合机制 |
2.1.1.2 “X+打(动词)”的组合机制和整体特征 |
2.1.2 “piga”的组合机制 |
2.2 “PIGA”和“打”语法功能对比研究 |
2.2.1 “piga”和“打”相同的语法特点 |
2.2.2 “piga”和“打”不同的语法特点 |
2.2.2.1 “piga”和“打”的时态变化: |
2.2.2.2 “piga”的形态变化: |
2.2.2.3 “piga”的语态变化: |
2.3 小结 |
第3章 肯尼亚留学生“打”字词语习得和使用研究 |
3.1 斯瓦希里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对“打”字词语的偏误分析 |
3.1.1 问卷调查 |
3.1.2 访谈 |
3.1.3 调查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 |
3.2 教学建议 |
3.2.1 教师怎么教 |
3.2.2 学生怎么学 |
3.2.3 教材怎么处理 |
3.3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4.1 结语 |
4.2 展望 |
附录A.I 斯瓦希里语-piga时态 |
附录A.ii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航空企业信息编码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信息编码系统相关理论 |
2.1 信息分类 |
2.1.1 信息分类原则 |
2.1.2 信息分类的方法 |
2.2 信息编码 |
2.2.1 信息编码的概念 |
2.2.2 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 |
2.2.3 信息编码的方法 |
2.3 编码系统开发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空企业信息编码系统分析 |
3.1 编码业务需求 |
3.1.1 构建公司信息编码标准体系 |
3.1.2 需制定信息编码核心标准 |
3.1.3 确定代码维护管理基本流程 |
3.1.4 界定代码管理中各部门职责 |
3.1.5 信息范围需求 |
3.1.5.1 标准件 |
3.1.5.2 材料 |
3.1.5.3 电子元器件 |
3.1.5.4 产品 |
3.1.5.5 零组件 |
3.1.5.6 工具工装 |
3.1.5.7 其它编码对象 |
3.2 编码系统功能分析 |
3.2.1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
3.2.2 与集团统一代码管理平台的对接功能 |
3.2.3 信息编码系统功能模块 |
3.3 编码系统集成分析 |
3.3.1 集团公司统一代码管理系统的集成 |
3.3.2 与PDM/ERP/MES应用系统集成 |
3.3.3 编码系统与外部条码应用系统的集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编码系统设计 |
4.1 总体架构设计 |
4.2 接口设计 |
4.2.1 内部接口设计 |
4.2.2 外部接口 |
4.2.2.1 代码申请接口 |
4.3.2.2 维护代码接口 |
4.3.2.3 系统之间接口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编码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功能实现 |
5.1.1 用户管理模块 |
5.1.2 系统登陆模块 |
5.1.3 自编代码功能模块 |
5.1.4 编码标准体系模块 |
5.1.5 流程管理模块 |
5.1.6 系统管理模块 |
5.2 系统关键点 |
5.2.1 编码规则柔性定义 |
5.2.2 基于流程模板的流程管理设计 |
5.2.3 用户角色与权限设计 |
5.3 系统运行测试 |
5.4 系统集成 |
5.4.1 单点登录集成 |
5.4.2 与门户待办集成 |
5.4.2.1 技术方案 |
5.4.2.2 审核工作任务添加待办 |
5.4.2.3 草稿工作任务 |
5.4.2.4 审核处理/草稿处理完成待办事项 |
5.4.3 与PDM集成 |
5.4.4 与生产资源管理系统集成 |
5.4.5 与CAPP集成 |
5.5 系统上线使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藏族传统壁画修复的整体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关于文化遗产中整体性保护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文物修复保护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传统壁画修复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藏族传统壁画的背景与保护现状 |
一、田野点概况 |
(一)从项目资助调研到确定田野点 |
(二)罗布林卡宫殿内的壁画 |
二、传统壁画的历史背景与现状考察 |
(一)罗布林卡中传统壁画传入与发展 |
(二)传统壁画绘制的画派与艺术特点 |
(三)罗布林卡壁画的保护现状 |
三、传统壁画的修复保护 |
(一)壁画受损坏的情况与根源 |
(二)壁画的管理者与专业修复群体 |
(三)传统壁画的修复流程 |
第二章 壁画修复前屋顶的防水修复 |
一、延续传统的藏族泥工匠 |
(一)画师到泥工匠转变下延续传统 |
(二)泥工匠团队的形式和配合度 |
二、屋顶防水修复前的准备 |
(一)殿堂僧人修复前的祈愿仪式 |
(二)阿嘎土与白玛草等材料的加工 |
(三)石夺工具的选取与制作 |
三、屋顶上打阿嘎的防水修复 |
(一)考察屋顶现状 |
(二)揭取破损阿嘎与卷材层 |
(三)平铺白玛草 |
(四)打夯泥层 |
(五)打磨阿嘎土 |
(六)刷清油保护层 |
第三章 壁画墙体结构中病害的修复 |
一、敦煌研究院修复师被认同的过程 |
(一)修复师的资质、态度与规范程序 |
(二)勤奋严谨的行为态度与对藏文化的热爱 |
(三)注重本土知识与融入现代技术 |
(四)内地修复师从被质疑到行业认同 |
二、墙体病害修复前工具与材料的准备试验 |
(一)阿嘎土与其他修复材料的现场试验 |
(二)医用材料改造的修复工具 |
(三)藏区青冈木制作木质修复刀 |
三、不同墙体病害的修复技艺 |
(一)考察现场情况与搭架子 |
(二)裂缝的填补 |
(三)空鼓的灌浆加固 |
(四)错位的回位纠正 |
(五)颜料层起甲的回贴 |
(六)酥碱脱盐加固 |
(七)画面污染的清洁与清洗 |
第四章 壁画画面层的补绘修复 |
一、藏族修复画师的修养与理念 |
(一)绘画世家中修复画师的修养 |
(二)外出学习培训中的提高 |
(三)“修旧如新”与“修旧如旧”的理念 |
二、画面层补绘修复前的准备 |
(一)洁净身体与静心的加持仪式 |
(二)矿物质颜料与牛胶等修复材料的制作 |
(三)修复画笔与测量工具的制作 |
三、罗布林卡宫殿内壁画的补色与重绘修复 |
(一)德吉俄擦白齐殿中残缺壁画的补色 |
(二)斯喜堆古齐殿中颜料层脱落壁画的重绘 |
第五章 传统壁画修复后的宗教仪轨 |
一、验收壁画与修复后的圆满仪式 |
(一)僧人验收壁画与献哈达 |
(二)官方验收壁画与颁发证书 |
二、开光仪式前的准备 |
(一)开光的时辰与主持仪式的人选 |
(二)供品与加持物的准备 |
三、传统壁画修复后开光的仪式过程 |
(一)诵经文 |
(二)献供品 |
(三)撒加持物 |
结语 |
一、藏族传统壁画修复的整体性保护 |
(一)文化内部因素之间的完整保护 |
(二)民族文化的整体性保护 |
(三)文化遗产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整体性保护 |
二、整体性保护中传统壁画修复的文化意义 |
(一)从残缺壁画到完好壁画的宗教文化意义 |
(二)文化修复、关系修复到人心修复 |
(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认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8)关于乐谱本体地位与功能的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 关于选题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思考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 |
三、研究程序和论文布局 |
(一) 研究程序 |
(二) 论文布局 |
第一章 关于乐谱的相关理论与美学思考 |
第一节 乐谱在音乐中的本体地位 |
一、乐谱的相关释义 |
二、乐谱在音乐传播和音乐实践中的功能 |
第二节 乐谱和音响 |
一、乐谱、音响与音乐作品的关系 |
二、乐谱、音响的状态与表现形式 |
第三节 指令性和描述性记谱 |
一、指令性和描述性记谱概念的源起 |
二、指令性和描述性记谱的性质与意义 |
第四节 关于乐谱的美学思考 |
一、乐谱与音乐/音乐作品的关系 |
二、乐谱与语言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音乐书写历史中乐谱的功能 |
第一节 乐谱在中西方音乐历史上的地位变迁 |
一、西方记谱法发展概况 |
二、中国记谱法发展概况 |
三、乐谱在中西方音乐史上的地位变化 |
第二节 西方音乐书写历史中乐谱功能与地位的变化 |
一、西方音乐书写历史的开端 |
二、纽姆记谱法的功能属性与演变历程 |
三、乐谱功能的转变及其相关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乐谱和音乐创作 |
第一节 音乐创作的概念、过程与分类 |
一、音乐创作的概念与过程 |
二、音乐创作的类别 |
第二节 乐谱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与功能 |
一、音乐创作中的草稿 |
二、乐谱在呈现基本乐思时的作用 |
三、乐谱功能的变化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基于音乐创作层面乐谱意义的探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乐谱和音乐表演 |
第一节 乐谱功能的变化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
一、音乐书写体系建立之前的音乐表演 |
二、音乐书写体系建立之初的音乐表演 |
三、音乐书写体系完善与成熟阶段的音乐表演 |
第二节 乐谱与音乐表演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三节 乐谱与音乐表演、音乐作品的关系 |
一、从音乐表演与音乐作品的关系审视乐谱的地位与意义 |
二、音乐表演中背谱与视谱的区别与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乐谱和音乐接受 |
第一节 乐谱和音乐接受的关系 |
一、音乐接受的源起、概念与对象 |
二、乐谱功能的变化对音乐接受的影响 |
第二节 乐谱与音乐分析 |
一、关于音乐分析 |
二、基于音乐分析之后的音乐接受 |
三、乐谱与音乐接受环节音乐作品的关系 |
第三节、音乐接受中的听赏模式 |
一、无谱聆听 |
二、有谱聆听 |
三、综合聆听 |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对乐谱本体地位的总结 |
2. 对乐谱功能的总结 |
3. 对乐谱相关美学思考的总结 |
4. 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5.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
一、“大跃进”运动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
一、“合伙吃饭” |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
三、粮食大丰产 |
第三章 一哄而起 |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
二、推广经验 |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
五、食堂化的实质 |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
一、供给制 |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一、出现问题 |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第四章 初次整顿 |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
一、整顿人民公社 |
二、整顿公共食堂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
二、救助灾荒队 |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
一、基本概况 |
二、初步整顿 |
第五章 强行恢复 |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
二、反右倾,办食堂 |
三、继续“大跃进” |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
五、反瞒产私分 |
第二节 、再次整顿 |
一、学习林县 |
二、整顿措施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
一、保粮运动 |
二、安排社员生活 |
第四节 生存危机 |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
二、中毒事件 |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
第五节 “渡荒”难度 |
一、艰难的维持 |
二、保人保畜 |
第六章 决策解散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群众疾病调查 |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
第三节 决策解散 |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
一、供给不足 |
二、分配不均 |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Minecraft的Python编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要求 |
1.1.2 能力要求 |
1.1.3 现阶段编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
1.3.3 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阐述 |
1.4.1 游戏化学习 |
1.4.2 编程教育 |
1.4.3 Python语言 |
1.4.4 Minecraft |
1.4.5 编程学习兴趣 |
1.4.6 计算思维 |
1.5 研究现状 |
1.5.1 编程教育研究现状 |
1.5.2 Python编程语言教育现状 |
1.5.3 游戏化学习研究现状 |
1.5.4 Minecraft的教育应用现状 |
1.5.5 计算思维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6.2.1 文献分析法 |
1.6.2.2 行动研究法 |
1.6.2.3 调查研究法 |
2 理论基础 |
2.1 游戏化学习 |
2.1.1 游戏化学习的特点 |
2.1.2 游戏化学习设计原则 |
2.2 计算思维三维框架 |
3 基于Minecraft的Python编程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 |
3.1 学习者分析 |
3.2 教学目标分析 |
3.3 教学活动设计 |
3.3.1 教学活动框架 |
3.3.2 教学活动大纲 |
3.3.3 教学活动内容设计 |
3.3.4 教学活动评价设计 |
3.4 教学活动开发 |
4 基于Minecraft的Python编程教学活动实施与评价 |
4.1 教学活动安排 |
4.2 学生情况分析 |
4.3 教学活动实施 |
4.4 教学活动评价 |
4.4.1 编程学习兴趣评价 |
4.4.2 计算思维评价 |
4.4.3 学生作品评价 |
4.4.4 学生访谈 |
4.5 结果讨论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与改进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学活动内容设计 |
附录二 教学活动实施过程 |
附录三 游戏材料对应代码表 |
附录四 优秀学生作品 |
附录五 学生访谈记录 |
作者简历 |
四、打好历史的“草稿”(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李建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2]“成长树”APP中用户交互界面的设计与实现[D]. 郑云盼. 山东大学, 2021(12)
- [3]“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D]. 张民生.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4]贝多芬的“去世俗化”:贝多芬是位圣乐作曲家吗?——2020四川音乐学院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主旨讲座[J]. 蔡宽量,何弦. 音乐探索, 2021(01)
- [5]斯瓦希里语“PIGA-”与汉语“打—”比较研究[D]. 李文雅(Yvone Welikhe).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航空企业信息编码系统设计与实现[D]. 邹波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7]藏族传统壁画修复的整体性保护研究[D]. 董春玲. 云南民族大学, 2020(06)
- [8]关于乐谱本体地位与功能的学理研究[D]. 李学娟. 上海音乐学院, 2020(12)
- [9]“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10]基于Minecraft的Python编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D]. 余悦雯. 浙江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