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秉性和精神气质的传承与显现 ——试论魏晋风骨与章太炎、鲁迅的精神联系

文化秉性和精神气质的传承与显现 ——试论魏晋风骨与章太炎、鲁迅的精神联系

论文摘要

在论及章太炎与鲁迅这两位大家时,总有人提及两人所共同偏好的魏晋文章。确实,章太炎对魏晋文章的偏爱,不仅让自己在所热衷的革命事业中找到了精神的认同和思想的启示,而且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弟子们对魏晋精神的偏爱,而在这当中,鲁迅可谓是得其真传者。他们对魏晋精神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认同,同时,在各自不同的时代,他们也分别从魏晋精神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养分。在章太炎和鲁迅身上,不论是其精神特征,还是文风特征上,我们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魏晋精神对他们的影响痕迹。他们对魏晋精神有所继承,更有所超越。因此,从历史文化演变的维度,研究魏晋精神对章太炎、鲁迅的影响,重点探讨和发掘各自之间的文化秉性和精神风骨的传承,特别是文化精神的影响,就显得特别有价值和意义。本文试就魏晋精神与章太炎及鲁迅之间文化秉性的影响关系进行探究,旨在探讨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魏晋精神对章太炎和鲁迅的思想、精神和文化性格方面产生影响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择取魏晋与清末、民初三个时代文化环境的相似性特点,着重探讨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各个时代的文化先驱者在文化秉性和精神气质上的相似性特征,尤其是各个时代的人物以“狂”而闻名于世的文化性格。本文认为,他们以“狂人”般的言行独立于其生存的时代,但各自又具有自身时代精神的特点,如阮籍、嵇康之“狂”,是当时政治迫害下的无奈和痛苦的精神表露,章太炎之“狂”,是先驱者对封建政治现实的强烈抗争的显现,鲁迅之“狂”则表现在追求个性解放、民族独立和改造国民性的现代韧性精神上。三个不同时代,表现出的三种不同的“狂”态,让我们更能感受到传统之“狂”与章太炎、鲁迅的近现代之“狂”之间的内在差异。本文还认为,个性影响文风,在他们各自的文章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其精神的相似性特征。本文从魏晋时代选取以嵇康为代表的论说文,通过对嵇康、章太炎和鲁迅政论文的分析,更深切地体会到在相似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守己有度,伐人有序”的政论风格起到的所向披靡的功效。本文指出,他们的相似性和共同点在于:都能以自我之独见和严密的思辨来达到既定之目的,显示出“特立独行”的精神风骨。同时,本文也指出,他们的文化秉性和精神气质相近,或是文风的相似,追本溯源都应归结于他们的思想理念上的一致性与共通性。嵇康以其“越名教而任自然”独行于世,喊出了解放个性的呼声,章太炎“依自不依他”的理念,与嵇康思想是一脉相承而有所发展,他在“任自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性的独立,进而推广至民族之独立,而鲁迅之“任个人而排众数”,更是深刻地打上了章太炎“依自不依他”烙印,他的“立人”观点的确定,正是来自其“任个人而排众数”这一思想源头,并最终形成改造国民性的现代思想。因此,可以这么说,章太炎与鲁迅这两位不同时代的思想先驱者,他们的文化秉性与精神气质中都植入了魏晋这一“自觉时代”的文化因子,并成为了他们的精神风骨,而他们两位也因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魏晋与清末民初文化环境的对应与精神影响
  • 二、魏晋"狂人"文化秉性和精神的延承与影响
  • 三、"守己有度,伐人有序"的魏晋文风的影响与传承
  • 四、从"越名教而任自然"到"依自不依他"及"任个人而排众数"的思想发展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王羲之的魏晋风骨与书法境界[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看魏晋风骨谈“富养儿”的关键性[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5(03)
    • [3].魏晋风骨与民国报人[J]. 新闻爱好者 2014(10)
    • [4].心灵的选择——由“魏晋风骨”的迷失看当代书法的审美取向[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 [5].关于王羲之魏晋风骨及其书法境界的探索[J]. 艺术品鉴 2016(10)
    • [6].王羲之的“三品”书法艺术:人品·书品·学品[J]. 赤子(上中旬) 2017(02)
    • [7].山水情——试论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中的古典意境[J]. 大众文艺 2015(20)

    标签:;  ;  ;  ;  ;  

    文化秉性和精神气质的传承与显现 ——试论魏晋风骨与章太炎、鲁迅的精神联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