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地铁;乘务管理;措施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地铁司机岗位在轨道交通运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司机岗位的社会责任更加重大,培训的时间周期,岗位人员的配比成了目前的工作的重点,因此更应该正确的分析地铁司机岗位的意义。对其人员的配置提出更为合理的模式,对司机的管理提出更加科学的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1国内外乘务运作的现状
1.1国内地铁乘务运作现状
目前国内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天津、南京等十余个城市开通的地铁中,各城市地铁乘务运作模式不尽相同。广州地铁乘务分部设置了客车队、工程车队、车厂组三个生产班组,同时设置综技组负责为各个生产模块服务。具体如图所示:
天津轻轨乘务运作模式为:运营总部车辆部下设运用室负责乘务运作工作,运用室设运转值班员3名,一个信号楼班组以及司机班组。
1.2国外城市轨道运营乘务运作现状
日本新干线路网布局呈线性结构,未构成多节点、多径路的环状路网,JR东日本公司由于所管辖的新干线数量多、里程长,并且还有既有线改造的小型新干线,因而JR东日本公司的新干线乘务实行分线管理。随着新干线的发展,各JR客运公司在乘务组织上也开始改革,以提高劳动效率,如JR东海公司实行新干线客车乘务员与机车乘务员一体化管理,称之为“运用所化”,主要是将新干线的司机与列车员统一管理,成组运用。
2地铁乘务管理思考
2.1规范培训体系
培训应该是成体系的,从员工入职开始就必须通过系统的培训以达到上岗的标准,上岗后同样需要系统地重温培训体系,确保职工的业务技能保持常新。(1)规范培训体系。按照乘务岗位需求,明确各项培训内容、课时、周期、考核达标条件和培训师标准等要求,形成具体量化的内容、流程,对每一项进行标准化管理。(2)规范培训师队伍。明确培训师选拔条件,培训师上岗标准,培训师职责义务,培训师应发挥的作用等,由公司统一组织选拔,定期进行资格复验。(3)规范培训教材、课件。培训教材应该是各个专业版块的提炼,内容既全面又精练,又能够通俗易懂;课件应该生动灵活,能够以案例为依托,制作制度、流程、安全控制点、应急处置等相关视频,规避人为传达的误差和现场条件不具备所产生的遗漏。(4)规范培训形式。一是改变传统的大批次集中培训,采取小班轮训.在人员备用率充足的前提下,以4-5人为一小班,开展每年一到两周的脱产培训,实现培训效果。二是采取一对一或一对二的点对点培训,执行奖罚连带机制,可提升培训效率和效果。三是对重点人员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增加培训强度和频次,以及针对性的内容。(5)统一考核标准。对每一项和每一阶段的培训必须统一考核标准,并减少主观判断的因素,以量化的客观实际进行评判。
2.2优化应急处置标准
为避免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程序混乱、分工模糊的情况,针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严格的处置程序设计,通过长时间的工作经验积累,对突发事件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对采取的程序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处置程序符合快速响应要求,满足运营管理需要。只有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管理,才能有效管控安全隐患,避免出现由于经验不足、判断错误等主观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促使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更加高效、实用。(1)优化应急处置程序。对应急处置程序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形成系统严密的应急处置程序,实现各岗位处置标准以及岗位之间联动处置规范,实现应急处置的高效。(2)开展实操练习和模拟联动实战演练,规避纸上谈兵,通过实操实战提升业务技能水平、动手能力和处理事件时的心理素质,并不断通过模拟总结完善处置程序。
2.3建立新线筹备体系
全国各城市均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运营新线筹备就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所以乘务必须建立完善的新线筹备体系,重点从设计参与、团队组建、制度建立、人员培养、现场跟进及调试、专家评审以及开通试运营等方面形成标准化体系。(1)设计参与。设备系统、现场环境建设的好坏,对试运营后运营单位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乘务必须从车辆设计、信号系统设计、线路及附属设备设计和段场、正线办公区域设计进行全程跟进,跟进须指定专人进行,确保整体的连贯性。(2)团队组建。团队组建对乘务标准化管理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必须确定团队负责人,并提前按照组织结构做好团队人员规划,并充分利用既有线和新线建设进度开展人员相应的培养。在人员成分上,必须实现新老充分的结合,原则上有经验人员不应少于50%,具体可根据运营的线路的多少合理分配线路间人员比例,达到新线筹备及运营的人员保障。另外,前期全程参与相关设计联络的人员,必须是新线团队的一员。(3)制度建立。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管理制度,才能使新线筹备有章可循。在新线筹备期间,既有的一些制度流程不能够完全满足现场需求,因此要进行一些特殊时间段的制度建立,确保在进行新线进场、冷滑、热滑、车辆及信号等设备系统单调、整体联调联试、专家评审和开通试运营等关键工作上有指导,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实现过程的标准化。(4)人员培养。新线人员培养会与正常的培训有所区别,既要完成正常培训体系内的全部内容,又要实现对新线新内容的掌握,要形成专项培训计划和教材,确保新线的所有设备系统、线路均能熟练掌握。(5)现场跟进及调试。在筹备过程中,应提前在建设阶段介入,掌握与乘务相关建设进度及是否能够满足乘务需求,建立定期跟踪反馈机制,为后期使用提供良好的基础。在调试阶段尽量能够实现人员全部参与,采取老带新的模式,调试节点会很大程度增强司机对设备系统的掌握深度及广度,能够在开通试运营后很好地运用,保障地铁运营质量。(6)专家评审。专家评审是对新线建设与运营筹备的重要验证,现场测试的效果关系到能否顺利通过评审,乘务仍要担任一些评审测试工作,以及准备相关的迎评材料,组建乘务迎评小组,做好一切迎评准备。
3结论
综上所述,乘务工作一直处于地铁运营的最前沿,作为严把地铁运营安全最后一道防线的守护者,建立和完善乘务安全链式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思维和模式,才能满足地铁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英,辛继伟,陈海建,张平等.地铁乘务管理体系标准化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13,(3).
[2]许娟.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2,(25).
[3]王英,郭初光,徐亮.地铁乘务管理系统初探[J].世界轨道交通,2011,(12).
[4]曾建军.浅析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组织架构设计[J].企业技术开发,2013(3).
[5]刘红亮.轨道交通运输乘务运作管理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7).
[6]刘建仁.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8):240-241.
[7]周建华,马帅.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管理与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