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烙印固相萃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子烙印聚合物,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氟喹诺酮
分子烙印固相萃取论文文献综述
孙汉文,刘广宇,乔凤霞[1](2009)在《水兼容性分子烙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分子烙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鸡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新方法。方法: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恩诺沙星为模板分子,在强极性溶剂甲醇-水体系中制备分子烙印聚合物,考察和评价分子烙印聚合物的特性。鸡肉样品经乙腈提取浓缩后过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乙腈-叁氟乙酸(99:1,V/V)洗脱液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荧光法检测。结果:高亲合力的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为Kd1=7.19×10-5mol/L,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Qmax,1=110.19μmol/g;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为Kd2=2.44×10-3mol/L,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Qmax,2=965.51μmol/g。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校准曲线在1.0~500μg/k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检出限(S/N=3)为0.06~0.09μg/kg,平均回收率为75.4%~86.4%(n=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结论:以水兼容性分子烙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实现氟喹诺酮药物的有效分离和灵敏测定。(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9年08期)
孙汉文,刘广宇,乔凤霞,梁淑轩[2](2008)在《氧氟沙星分子烙印聚合物用于血清中6种氟喹诺酮的固相萃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氧氟沙星分子烙印聚合物,建立血清中氟喹诺酮药物的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方法。方法: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氧氟沙星为模板分子制备分子烙印聚合物。血清样品过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经水清洗和乙腈-叁氟乙酸(99:1)洗脱后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色谱柱为 Shimadzu VP ODS column(1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四丁基溴化铵(用叁氟乙酸调 pH=2.50)(9:9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2 nm,进样20 μL。结果:制备的分子烙印聚合物对6种氟喹诺酮约物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为 K_(d1)=1.04×10~4 mol·L~(-1),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 Q_(max.1)=79.10 μmol·g~(-1);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为 K_(d2)=1.40×10~(-3)mol·L~(-1),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Q_(max.2)=276.79 μmol·g~(-1)。相邻分析物的分离度在1.49~2.06范围内。结论:所制备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用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可有效分离血清中6种氟喹诺酮类约物。(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08年06期)
何建峰,邓芹英[3](2008)在《美托洛尔分子烙印聚合物应用于固相萃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分子烙印聚合物(MIP)作为固相萃取的吸附剂,研究其分子识别性能。方法采用分子烙印技术制备了美托洛尔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并与空白聚合物柱对照,探讨了其在非平衡吸附条件下的最大负载量,确定了上样、淋洗和洗脱的最佳萃取模型。结果美托洛尔的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对原模板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识别能力,而空白聚合物却不具有这样的特性。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上,美托洛尔与其结构相似的卡维地洛和普萘洛尔在柱上得到了很好的分离。结论MIP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为解决药物的纯化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08年12期)
刘广宇[4](2008)在《分子烙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烙印技术(MIT)是一种将特定的分子识别位点引入聚合物基质的有效方法。由于其构效预定性、特异识别性和广泛实用性等特点而应用广泛。其中分子烙印聚合物(MIP)作为固相萃取填料是分子烙印技术最具应用前景的一个发展方向。分子烙印固相萃取(MISPE)克服了传统固相萃取技术选择性差的缺陷,实现了对复杂样品中特定分析对象或杂质的选择性提取,从而大大提高了分析测试的精度和准确性,并降低了检测限。本文将所制备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用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对体液和鸡肉中多种喹诺酮药物进行了分离和测定。全文分为如下四个部分:第一章:概述分子烙印及固相萃取技术的基本知识,引入分子烙印固相萃取的相关概念和应用,并对分子烙印技术在喹诺酮类药物中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建立一种同时检测人体尿液中吡哌酸、依诺沙星、氟罗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7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调节缓冲溶液的组成及有机系和水系的比例,确定流动相的组成,使多种喹诺酮类药物得到很好的分离,所提出的方法简便,快速,可靠。第叁章: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氧氟沙星为模板分子,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分子烙印聚合物,并对其识别特性、吸附特性、固相萃取条件等进行了探讨和优化。结果显示烙印聚合物对结构相近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很好的选择吸附性。所制备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用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可有效分离血清中6种氟喹诺酮。第四章: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恩诺沙星为模板分子在强极性溶剂甲醇-水体系中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分子烙印聚合物,并对其识别特性、吸附特性、色谱行为等进行了探讨和优化。结果显示烙印聚合物对结构相近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很好的选择吸附性。鸡肉样品经乙腈提取浓缩后过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经乙腈清洗和乙腈-叁氟乙酸(99:1,v/v)洗脱后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所制备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用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可有效分离和测定鸡肉中4种氟喹诺酮。(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08-05-01)
孟子晖,张秋越,陈小平,周智明,吴玉凯[5](2006)在《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技术克服了传统固相萃取技术选择性差的缺陷,实现了对复杂样品中特定分析对象或杂质的选择性提取,从而大大提高了分析测试的精度和准确性,并降低了检测限。该文对分子烙印聚合物(MIPs)作为固相萃取填料从复杂的环境样品中分离、富集和纯化微量及痕量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综述,涉及的目标化合物包括杀虫剂、除草剂、兽药等各类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离子和某些生物毒素等。(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06年06期)
蒋凯,冯芳[6](2004)在《分子烙印技术在体内药物固相萃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分子烙印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重点综述了该技术在体内药物固相萃取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以及研究新进展。由于分子烙印技术最显着的特点是高度选择性 ,因而使之成为体内药物分析的强有力的工具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药学进展》期刊2004年08期)
陈小霞,岳振峰,郑卫平,谢丽琪,梁世中[7](2004)在《氯霉素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的制备及萃取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子烙印技术制备了氯霉素的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 ,并通过对其吸附能力、解吸条件等特性的研究 ,确定了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的上柱、淋洗和洗脱条件 .结果表明 ,与目前氯霉素检测中所采用的传统C18柱相比 ,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可采用甲醇含量较高的甲醇 /水混合溶剂作为淋洗溶剂 ,用乙腈含量为 4 0 % (体积分数 )的乙腈 /水作为洗脱溶剂 ,且比传统C18柱具有更大的柱容量 .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的优点使其可应用于实际生物样品中氯霉素的检测 ,以解决目前氯霉素残留检测中面临的难题 .(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7期)
陈小霞[8](2004)在《氯霉素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氯霉素作为已被禁止使用的兽药,国内外对其检测和监控极为重视,但现有的氯霉素检测技术在样品净化处理中均采用选择性较低的非特异性固相萃取柱,净化效果不够理想,降低了检测的灵敏度。为改善样品净化效果,提高氯霉素检测的灵敏度,本论文改进了氯霉素的检测方法,并采用目前国内外许多生化研究者在药物分析中所采用的分子烙印技术制备了氯霉素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将其应用于生物制品或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或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检测,解决了目前氯霉素类抗生素检测中面临的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研究了可一次完成测定和确证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的LC/MS~2法,该法前处理采用微量法,具有操作步骤少、有机试剂消耗量少、测定周期短等优点,其检测限为0.01μg/kg,达到目前国际上检测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最高水平,为国内外首次采用液质联用仪同时测定和确证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对较为成熟的GC/ECD法和GC/MS/NCI法进行了必要的验证。 2.在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制备中,烙印分子与功能单体及交联剂的比例、致孔剂、聚合温度都对所制备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的结合特性具有影响作用。对于以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的聚合反应,最佳聚合条件为:烙印分子与功能单体及交联剂的摩尔比例为1:2:20;以四氢呋喃作为致孔剂;聚合温度为50℃。 3.形态学研究表明:不同分子烙印聚合物具有不同的表观密度、溶胀率、热稳定性以及表面形态与表面结构;而且聚合物中具有不同含量游离羧基,其中优化聚合物P_1中的游离羧基相对较多;分子烙印聚合物相对参照聚合物具有较多的微孔和较小的表面积;120℃的热处理对于孔结构的影响不大,而180℃的热处理则会对微孔造成严重的破坏。 4.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分子烙印聚合物P_1的专一性结合作用大于其非选择性吸附作用;分别采用Scatchard模型、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以及Langmuir-Freundlich(LF)模型对分子烙印聚合物P_1的结合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发现LF模型最适用于非共价型分子烙印聚合物P_1的结合特性的分析。 5.固相萃取条件优化研究表明:以聚合物P_1制备的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可以采用乙醇体积含量为5%的乙醇/水作为上柱溶剂、甲醇体积含量为20%的甲醇/水作为淋洗溶剂、乙腈体积含量为40%的乙腈/水作为洗脱溶剂;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与传统的C18柱相比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并具有更大的柱容量。 6.制备的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对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都表现出很好的固相萃取能力。对实际加标样品中氯霉素或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的测定表明,分子烙印固相萃取的净化效果优于液—液萃取以及C18柱的固相萃(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04-05-01)
刘勤,周永新,孟子晖,王清清,胡绪英[9](2001)在《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毛细管电泳法分析大米中神经性毒剂降解产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制分子烙印聚合物固相萃取柱来分离净化实际样品大米中的神经性毒剂降解产物,并用毛细管电泳法进行检测,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在0.2~5.0μg/g浓度范围内,大米样品中5种神经性毒剂降解产物的标准回归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5 μg/g,方法的RSD小于6.20%。(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1年04期)
分子烙印固相萃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制备氧氟沙星分子烙印聚合物,建立血清中氟喹诺酮药物的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方法。方法: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氧氟沙星为模板分子制备分子烙印聚合物。血清样品过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经水清洗和乙腈-叁氟乙酸(99:1)洗脱后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色谱柱为 Shimadzu VP ODS column(1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四丁基溴化铵(用叁氟乙酸调 pH=2.50)(9:9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2 nm,进样20 μL。结果:制备的分子烙印聚合物对6种氟喹诺酮约物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为 K_(d1)=1.04×10~4 mol·L~(-1),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 Q_(max.1)=79.10 μmol·g~(-1);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为 K_(d2)=1.40×10~(-3)mol·L~(-1),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Q_(max.2)=276.79 μmol·g~(-1)。相邻分析物的分离度在1.49~2.06范围内。结论:所制备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用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可有效分离血清中6种氟喹诺酮类约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烙印固相萃取论文参考文献
[1].孙汉文,刘广宇,乔凤霞.水兼容性分子烙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J].食品科学.2009
[2].孙汉文,刘广宇,乔凤霞,梁淑轩.氧氟沙星分子烙印聚合物用于血清中6种氟喹诺酮的固相萃取[J].药物分析杂志.2008
[3].何建峰,邓芹英.美托洛尔分子烙印聚合物应用于固相萃取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8
[4].刘广宇.分子烙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8
[5].孟子晖,张秋越,陈小平,周智明,吴玉凯.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J].色谱.2006
[6].蒋凯,冯芳.分子烙印技术在体内药物固相萃取中的应用[J].药学进展.2004
[7].陈小霞,岳振峰,郑卫平,谢丽琪,梁世中.氯霉素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的制备及萃取条件优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8].陈小霞.氯霉素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
[9].刘勤,周永新,孟子晖,王清清,胡绪英.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毛细管电泳法分析大米中神经性毒剂降解产物[J].分析化学.2001